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523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具体而言,涉及具有像素阵列 的有源矩阵显示装置,所述像素包括发光电致发光显示元件和薄膜 晶体管。更具体而言,但非排他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源矩阵电致 发光显示装置,其像素包括光感测元件,所述光感测元件能够对显 示元件发射的光做出响应,并且用于对显示元件供能的控制之中。
背景技术
采用电致发光的发光显示元件的矩阵显示装置是公知的。显示元件通常包括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元件、OLED、包括聚合物材料的 PLED或发光二极管(LED)。下文采用的LED —词旨在涵盖所有的 这些可能性。这些材料通常包括一层或多层夹在一对电极之间的半 导电共轭聚合物,所述一对电极之一是透明的,另一个则具有适于 向聚合物层内注入空穴或电子的材料。
此类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元件是电流驱动的,常规的模拟驱动方 案涉及向显示元件提供可控电流。典型地,将电流源晶体管作为像 素构造的一部分提供,其中,通过提供给所述电流源晶体管的栅极 电压确定通过电致发光(EL)显示元件的电流。存储电容器在寻址 阶段之后保持栅极电压。EP-A-0717446描述了此类像素的例子。
因而,每一像素包括EL显示元件和相关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 路具有通过行导体上的行寻址脉冲导通的寻址晶体管。在寻址晶体 管导通时,能够将处于列导体上的数据电压传输至像素的其余部分。 具体而言,寻址晶体管将列导体电压提供给电流源,其包括驱动晶 体管和连接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存储电容器。将列数据电压 提供给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并且即使在行寻址脉冲结束之后,仍然 通过存储电容器使所述栅极保持这一 电压。将这一 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实现为p沟道TFT (薄膜晶体管),因而所述存储电容器保持栅 极一源极电压固定。由其得到了通过晶体管的固定的源极-漏极电 流,因此,提供了所期望的像素的电流源操作。EL显示元件的亮度 与经过其的电流大致成比例。
在上述的基本像素电路中,导致给定驱动电流下像素的亮度水 平降低的LED材料的差异老化或劣化可能引起整个显示器上图像质 量的变化。受到过频繁使用的显示元件将比很少使用的显示元件暗 得多。而且,由于驱动晶体管的特性的变异性,尤其是阈值电压电 平的变异性可能产生显示不均匀的问题。
己经提出了改进的电压寻址的像素电路,其能够补偿LED材料 的老化和晶体管特性的变化。其包括光感测元件,所述光感测元件 对显示元件的光输出做出响应,并且起着响应于所述光输出泄漏存 储电容器上的存储电荷的作用,从而在继像素的初始寻址之后的驱 动周期内控制显示元件的累积光输出。在WO 01/20591和EP 1096466中详细描述了这种类型的像素构造的例子。在一个示例实施 例中,像素中的光电二极管释放存储在存储电容器上的栅极电压, 当驱动晶体管上的栅极电压达到阈值电压时,EL显示元件停止发 光,此时存储电容器停止放电。电荷从光电二极管泄漏的速率是显 示元件输出的函数,因此光电二极管起着光敏反馈器件的作用。
借助这一方案,使得显示元件的光输出与EL显示元件效率无 关,由此提供了老化补偿。已经表明,这样的技术在实现高质量显 示器方面是有效的,所述显示器不易受到一定的时间周期内的非均 匀性的影响。但是,这一方法要求高瞬时峰值亮度水平,由此在帧 周期内获得足够的来自像素的平均亮度,这对显示器的工作是不利 的,因为由此可能导致LED材料更加迅速地老化。
在备选方案中,釆用光学反馈系统改变显示元件的工作所采用 的占空比。将显示元件驱动至固定亮度,并采用光学反馈触发晶体 管开关,其使驱动晶体管迅速截止。这样避免了对高瞬时亮度水平 的需求,但是向像素引入了额外的复杂性。
光学反馈系统的使用被认为是一种克服LED显示元件的差异老
化的有效途径。
这些补偿方案的一个问题在于,光敏元件对环境光敏感,因此 环境光水平能够影响光学反馈方案。有人提出采用光阻挡层作为像 素设计的一部分,以遮挡环境光,由此解决这一问题。这种做法为 像素设计和制造引入了额外的复杂性。
另一问题涉及相邻像素之间的串扰。必须在LED显示元件和用
于反馈方案的操作的光敏器件之间提供光路。任何未被光敏器件吸 收的杂散光均可能被不同像素的光敏器件俘获。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显示像素阵列的有源矩阵显示装
置,每一像素包括
电流驱动的发光显示元件;
光相关器件装置,其用于探测所述显示元件的亮度,并提供取
决于所述显示元件的所述亮度的输出电荷流;以及
驱动晶体管,其用于驱动电流通过所述显示元件,其中,响应
于所述光相关器件装置输出控制所述驱动晶体管,其中
控制所述电流驱动发光显示元件,使之提供脉冲输出,并且 对所述光相关器件装置进行循环控制,使得对于一个循环内的
光相关器件装置的恒定照明而言,具有基本为零的净输出电荷流。
这一方案采用了脉冲光输出,并且将所述光学反馈设置为仅响
应于对应的脉冲光输入而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在操作循环的时间
周期内均匀的环境光将不会对光学反馈系统造成影响。通过这种方
式,所述系统不受环境光条件的影响。
可以通过具有与用于所述显示元件的脉冲定时控制信号相同的
定时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光相关器件装置。这使得光学反馈对显示
元件输出特性存在依赖性。共享控制信号能够提供脉冲定时控制和
循环控制。
所述光相关器件装置可以包括串联于电源线之间的第一和第二 光电二极管,其中,所述布局的输出处于所述光电二极管之间的结
处,并且其中,所述循环控制交替启动(actuate)所述光电二极管。 所述光电二极管提供处于相反方向的电荷流,从而抵消来自恒定照 明的电荷流。可以采用晶体管提供对光电二极管的启动。
作为替代,所述光相关器件装置可以包括光电晶体管,对所述 光电晶体管加以控制,以提供取决于操作循环的处于相反方向的光 电电流。
可以将所述驱动晶体管、显示元件和脉冲晶体管提供为串联于 电源线之间,所述脉冲晶体管根据脉冲定时控制信号而被开关。这 样做以简单的方式提供了对显示元件的脉冲控制。
可以将显示像素的阵列布置为第一群(set)和第二群显示像素, 一群的显示像素的脉冲输出能够与另一群的显示像素的脉冲输出存 在相位差异。这样能够降低也可能对光学反馈操作造成影响的相邻 像素之间的光学串扰。例如,每一像素的脉冲输出可能与每一侧和/ 或阵列中的上面和下面的像素的脉冲输出存在相位差异。 一群的显 示像素的脉冲输出可以与另一群的显示像素的脉冲输出具有90度的相位差。
还可以将所述显示像素阵列布置为第一组(group)显示像素和 第二组显示像素,其中, 一组的显示像素的脉冲输出与另一组的显 示像素的脉冲输出处于不同的频率上。
这种做法提供了另一种避免像素之间的光学串扰的方式。
本发还提供了一种包括像素阵列的有源矩阵显示装置的像素的 驱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通过像素的电流驱动的发光显示元件的电流驱动为一串脉冲;
采用光相关器件装置探测所述显示元件的亮度,所述光相关器 件装置受到循环控制,并且提供取决于所述显示元件的亮度的输出 电荷流;以及
响应于所述光相关器件装置的输出控制通过所述显示元件的电 流的驱动,
其中,对于一个循环内的所述光相关器件装置的恒定照明而言,
具有基本为零的净输出电荷流(net output charge flow)。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例子,其中 图1是有源矩阵EL显示装置的实施例的简化示意图; 图2示出了像素电路的已知形式; 图3示出了第一种己知的光学反馈像素设计; 图4示出了第二种已知的光学反馈像素设计; 图5示出了第三种己知的光学反馈像素设计;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版本(a first version)的像素;
图7示出了图6的本发明的像素构造的第一个更为详细的例子; 图8示出了图6的本发明的像素构造的第二个更为详细的例子; 图9示出了图6的本发明的像素构造的第三个更为详细的例子; 图IO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二个版本的像素;
以及
图11示出了 一种实现串扰不敏感(cross talk insensitivity )的方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附图中始终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 图1示出了已知的有源矩阵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 包括有着规则间隔的像素构成的行和列矩阵阵列的屏板,所述像素 由块1表示,其包括电致发光显示元件2连同位于行(选择)和列 (数据)地址导体4和6的交叉集合之间的交叉点处的开关装置。 为了简化起见,图中只示出了几个像素。在实践中,可能有几百行 和几百列像素。通过包括连接至相应的导体集合的末端的行扫描驱 动电路8和列数据驱动电路9的外围驱动电路,经由行和列地址导 体的集合对像素1寻址。
电致发光显示元件2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这里将其表示为二极管元件(LED),并且其包括一对其间夹入了由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构成的一个或多个有源层的电极。在绝缘支撑的一侧承载了所述阵 列的显示元件连同相关有源矩阵电路。所述显示元件的阴极或者阳 极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所述支撑由诸如玻璃的透明材料构成,所 述显示元件2的最接近所述衬底的电极可以由诸如ITO的透明导电 材料构成,从而使电致发光层生成的光通过这些电极和支撑传输, 并使位于支撑的另一侧的观看者能够看到。
图2以简化示意图的形式示出了用于提供电压寻址操作的最为 基础的像素和驱动电路布局。每一像素1包括EL显示元件2和相关 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具有通过行导体4上的行寻址脉冲导通的 寻址晶体管16。在寻址晶体管导16导通时,能够将处于列导体6 上的电压传输至像素的其余部分。具体而言,寻址晶体管16向包括驱 动晶体管22和存储电容器24的电源20提供列导体电压。将列电压 提供给驱动晶体管22的栅极,并且即使在行寻址脉冲结束之后,仍 然通过存储电容器24使所述栅极保持这一电压。
将这一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22实现为p型TFT,从而使所述存 储电容器24保持栅极一源极电压固定。由此得到了通过晶体管的固 定的源极-漏极电流,因此,提供了所期望的像素的电流源操作。
在上述基础像素电路中,对于以多晶硅为基础的电路而言,由 于晶体管沟道中的多晶硅颗粒的统计分布,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存在 变化。但是,在电流和电压应力(stress)下,多晶硅晶体管相当稳 定,因而阈值电压基本保持恒定。
在非晶硅晶体管中,至少在衬底上的短范围内阈值电压的变化
小,但是阈值电压对电压应力非常敏感。驱动晶体管所需的处于阈 值以上的高电压的施加引起了阈值电压的大的变化,所述变化取决 于所显示的图像的信息内容。因此, 一直导通的非晶硅晶体管的阈 值电压与并非一直导通的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相比存在很大差异。这 一差异老化是以非晶硅晶体管驱动的LED显示器中的严重问题。
除了晶体管特性的变化之外,LED自身也存在差异老化。这是 由于施加电流应力之后发光材料的效率降低导致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LED的电流和电荷越多,效率越低。
图3到图5示出了具有用于提供老化补偿的光学反馈的像素布 局的例子。
在图3的像素电路中,光电二极管27释放存储在电容器24上 的栅极电压,从而引起亮度降低。在驱动晶体管22上的栅极电压 (Tdrive)达到阈值电压B寸,显示元件2将不再发光,这时存储电容 器24将停止放电。电荷从光电二极管27泄漏的速率是显示元件输 出的函数,因此光电二极管27起着光敏反馈器件的作用。 一旦驱动 晶体管22截止,显示元件的阳极电压将降低,从而使放电晶体管29 导通,使得存储电容器24上的剩余电荷迅速丢失,亮度关闭。这一 放电晶体管实际上是任选的,并且用于确保在下一寻址阶段之前像 素的复位,但是可以不必如此。
随着对保持栅极一源极电压的电容器的放电,显示元件的驱动 电流逐渐降低。因此,亮度逐渐减弱至消失。这引起了平均光强的 降低。
图4示出了本申请人己经提出的一种电路,其具有恒定的光输 出,之后在取决于光输出的时刻关闭。
仍然在存储电容器24上保持驱动晶体管22的栅极一源极电压。 但是,在这一电路中,利用充电晶体管34从充电线32将这一电容 器24充至固定电压。因此,在将要使显示元件发光时,将驱动晶体 管22驱动至与向像素输入的数据无关的恒定电平。通过改变占空比, 具体而言,通过改变驱动晶体管截止的时间控制亮度。
利用对存储电容器24放电的放电晶体管36使驱动晶体管22截 止。在放电晶体管36导通时,电容器24迅速放电,驱动晶体管截 止。
在栅极电压达到足够的电压时,放电晶体管36导通。光电二极 管27受到显示元件2的照射,并且仍然根据显示元件2的光输出生 成光电电流。这一光电电流对放电电容器40充电,并且在某一时间 点,跨越电容器40的电压将达到放电晶体管36的阈值电压,由此 使其导通。这一时间将取决于最初存储在电容器40上的电荷和所述光电电流,而所述光电电流又取决于所述显示元件的光输出。这一 放电电容器最初存储数据电压,因而初始数据和光学反馈二者均影 响电路的占空比。
图5示出了这样一种布置,其中,像素的光学反馈部分(光电二极管27和相关电容器42)采用列数据线6向外部电路提供信息。 监测光学反馈信息,并采用这一信息改变向像素施加的数据,以提 供不同的补偿效果。这一光学反馈信息是借助通过寻址晶体管16a 与数据列隔离的像素得到的,这一方案具有第二寻址晶体管16b,其 能够在反馈阶段将数据提供给所述列。所述像素电路还具有隔离晶 体管30,可以采用其避免在复位过程中以及在向像素加载数据的同 时从显示元件产生任何光输出。也可以在图4的电路中采用图5的 隔离晶体管30。
有很多备选的具有光学反馈的像素电路的实现。例如对于非晶 硅晶体管而言,图3到5示出了p型实现,还有n型实现。 将参考图6对本发明给出一般描述。
图6的电路示出了能够消除外部照明的影响的一般化电路 (generalized circuit)。
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电流驱动的发光显示元件2、驱动晶体管22 和隔离晶体管30。为了控制施加至驱动晶体管栅极的电压,示出了 一般化电路块60,其接收来自探测显示元件的亮度的光相关器件装 置62的电荷流。电容器63与所述光相关器件装置(light-dependent device arrangement)相关<=
在这一电路中,隔离晶体管30用于提供来自显示元件的脉冲光 输出。还对所述光相关器件装置62进行循环(cyclically)控制,使 得对于一个循环内的光相关器件装置的恒定照明而言,具有基本为 零的净输出电荷流。
为了实现这一 目的,布局62可以提供沿双向往返于输出节点64 的电荷流。在图6的例子中,光相关器件装置62包括以相同的极性 串联于电源线之间的第一和第二光电二极管66、 68。输出节点64 处于所述光电二极管之间的结处。通过与之相连接的电源线使所述两个光电二极管反向偏置,但是每次只向电源线之一提供电荷流路 径,从而使少数载流子电流每次只能通过所述光电二极管之一流动。
如图所示,将每一光电二极管通过相应的晶体管66a、 68a连接至其 电源线,并以互补的方式对其进行切换。 一种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 是提供相反类型的晶体管,并具有共同的控制信号。
所述共同的控制信号以循环的方式交替启动光电二极管。如果 存在对两个光电二极管的恒定照明,那么在所述周期的时间段内平 均的流向电容器63的净电荷流将为零。
但是,显示元件输出是脉动的,因而总是仅以所述光电二极管 之一的启动对显示元件输出定时(timed)。因此,将存在由显示输 出得到的往返于电容器63的净电荷流,并能够实施反馈方案。
这一布置采用了脉冲光输出,并且将所述光学反馈设计为仅响 应于对应的脉冲光输入而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在操作循环的时间 周期内均匀的环境光将不会对光学反馈系统造成影响。通过这种方 式,所述系统不受环境光条件的影响。
在图6的例子中,通过与控制隔离晶体管30的相同的控制信号 控制晶体管66a、 68a,该信号为显示元件提供了脉冲定时控制信号。 这使得光学反馈对光输出特性存在依赖性。
这一共享控制线以特定频率的方波工作。
可用通过很多种不同的方式实施一般化电路块60,例如,实施 图2到5的电路。在最简单的实施中,如图7所示,块60只是节点 64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连接。最为基础的电路实施对应于图 3的电路,而不采用放电晶体管29。
图8示出了如何将电路块60实现为提供对应于参考图4说明的 电路操作的电路操作。
图7和图8所示的电路将对光输出进行调制,因为隔离晶体管 具有所施加的方波控制信号。如果其具有足够高的频率,那么将不 会被肉眼看到。但是,图7中的更加基础的电路具有非常快速的亮 度衰减,因而可能无法起到像图8的急变电路(snap-off circuit)那 样好的作用。
图9示出了基于参考图5说明的外部监测技术的本发明的实施。
可以通过在显示器未正常使用时,例如在开启或关闭显示器时执行测量阶段,由此将图9的电路布置为使其不对光输出进行调制。不 需要以高频执行这一测量阶段,因为其用于补偿显示元件和驱动晶 体管的更长时期的老化影响。
上述电路均采用双光电二极管电路,以提供电荷流的抵消。作 为替代,可以通过单个光敏薄膜晶体管(TFT)实施这一原理。
图10示出了针对光敏晶体管的使用的一般化电路,可以对其加 以控制,从而提供取决于操作循环的处于相反方向内的光电电流。
光电晶体管80仍然向节点64提供电流或由其汲取电流,从而 对电容器63充电或放电。根据源极和漏极端子的偏置,晶体管能够 沿任一方向导电,因此能够使光敏漏电流沿任一方向流动。其要求 控制源极一漏极电压以及栅极电压。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将晶体管 连接于节点64和相位线82之间。
将TFT布置为,在一个阶段内,其向节点64提供电流(source current),在另一个阶段其从节点64汲取电流(sink current)。来自 显示元件的光在照明阶段入射到所述TFT上,而外界光也始终入射 到所述光TFT上。相位线82控制所述TFT的偏置,通过适当的栅 极控制信号使所述TFT始终保持截止。
如果相位线电压处于节点电压之上,那么TFT将向节点输入电 流。在另一阶段内,相位线电压位于节点电压之下,因而TFT从节 点汲取电流。所述TFT必须在两个阶段内均保持截止,才能使其起 作用。这一点可以通过保持非常低的栅极电压实现。但是,这样做 在阶段之间改变了偏置条件,并且可能对像素的操作造成不利影响。
理想条件是直接控制栅极电压,从而针对每一阶段保持相同的 栅极一源极电压。
图10示出了一种达到理想条件的方法,其中,将栅极电压连接 至显示元件2的阳极。例如,电源电压可以是10V,可以将节点电 压设置为大于5V (尽管这一电压将在像素工作过程中发生波动)。 之后,相位线可以在10V和OV之间移动,从而正确地确保TFT输 送和汲取电流。于是,理想地,栅极电压将从5V移动到0V,从而 在TFT上提供相同的栅极—源极条件,即,栅极电压等于源极电压, 从而保持n型TFT恰好截止。当LED开启时阳极将为5V左右,当 LED关闭时阳极将为0V。因此,显示元件的限极能够大致给出这一 准确的偏置。
上述电路将只抵消在振荡周期内恒定的外界光,这对于几乎所 有形式的外部光都足够了,因为脉冲/循环控制线上的方波周期将具 有线时间(line time)的量级(例如,数十微秒)。但是,其他像素 中的显示元件将建立恰恰处于相同频率上的调制光,如果这样的光 能够抵达其他像素,将不会被抵消。
可以采用像素设计的物理结构实现在像素之间遮挡光。但是, 可以通过按照下述说明修改反馈方案避免这种情况。
相邻像素尤其可能向所关注的像素中的光敏器件泄漏光。 一种 解决方案是将像素布置为,使所有的相邻像素采用不同的相位调制 它们的光输出。
具体而言,如果一个像素与相邻像素以90度的相位差工作,那 么将所述的一个像素的输出定时为,使一半照明时间对应于相邻像 素的一个启动的光电二极管,另一半照明时间对应于另一个启动的 光电二极管。
为了实现这种方法,不同组的像素只需异相脉动(out of phase pulsing)和反馈控制(控制线A3)。因此,定义了两群像素,其具有 不同的光脉动和反馈控制定时。
为了在相邻像素之间提供有效的屏蔽,两群像素可以具有如图 11所示的棋盘状图案,其中一群像素由+号表示,另一群像素由-号 表示。图11还示出了被形成为由三个RGB子像素构成的直线阵列 的像素,并且将所述相位图案应用到单独的子像素级别上。
这使得每一像素的脉冲输出与每一侧上的以及阵列中上面和下 面的像素的脉冲输出异相。 一群的显示像素的脉冲输出可以与另一 群的显示像素的脉冲输出具有90度的相位差。
可以通过改变不同组像素,例如不同行上的振荡频率增强这一
串扰消除。如果就行n而言,脉冲/循环控制线以频率f振荡,那么 在线n-l和n+l上,脉冲/循环控制线能够以频率2f或f72振荡。
本发明的驱动方案涉及通过像素的电流驱动的发光显示元件将 电流驱动为一串脉冲,并采用光相关器件装置探测显示元件的亮度, 所述光相关器件装置受到循环控制,并且提供取决于显示元件的亮 度的输出电荷流。响应于光相关器件装置输出控制通过显示元件的 电流的驱动,并且这一输出对环境照明或者其他基本上时间恒定的 照明不敏感。
从上文显然可以看出,可以采用光电二极管光传感器或者非晶 硅光TFT。在这些TFT中,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沟道内吸收的光子 生出了能够通过源电极和漏电极感测的光电电流。所述光电电流还 可能受到位于非晶硅层顶部的栅电极影响,并因而受到均衡操作的 影响。还可以采用低温多晶硅光TFT作为感光器件。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将会在移动应用(电话、PDA、数字摄像机)、 (膝上型)监视器和电视中作为平板显示器得到具体应用。
在本申请中没有说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过程中涉及的工 艺,因为这些工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己经是常规的、程式化 的。可以采用非晶硅、多晶硅、微晶硅或其他半导体晶体管技术。 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任何采用光敏器件作为每一像素的反馈元件的 像素电路。
通过阅读本说明书,其他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 易见的。这样的修改可能涉及其他特征,这些特征是有源矩阵EL 显示装置及其构成部件领域中己经已知的,或者是可以用来替代文 中描述的特征或添加到文中描述的特征当中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包括显示像素(1)阵列的有源矩阵显示装置,每一像素包括电流驱动的发光显示元件(2);光相关器件装置(66,68),其用于探测所述显示元件(2)的亮度,并提供取决于所述显示元件的亮度的输出电荷流;以及驱动晶体管(22),其用于驱动通过所述显示元件(2)的电流,其中,响应于所述光相关器件装置输出控制所述驱动晶体管,其中控制所述电流驱动的发光显示元件(2),使之提供脉冲输出,并且对所述光相关器件装置(66,68)进行循环控制,从而对于一个循环内的所述光相关器件装置的恒定照明而言,具有基本为零的净输出电荷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通过与用于所述显示元 件(2)的脉冲定时控制信号具有相同定时的控制信号(A3)控制所 述光相关器件装置(66, 68)。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共享控制信号(A3)提 供脉冲定时控制和循环控制。
4、 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光相关器件 装置包括串联于电源线之间的第一和第二光电二极管(66, 68),所 述布局的输出处于所述光电二极管之间的结(64)处,并且其中, 所述循环控制交替启动所述光电二极管。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光相关器件装置还 包括每者均与相应的光电二极管串联的第一和第二晶体管(66a, 68a),其用于提供对所述光电二极管(66, 68)的启动。
6、 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晶体管 (22)、所述显示元件(2)和脉冲晶体管(30)串联于电源线之间,所述脉冲晶体管(30)根据脉冲定时控制信号(A3)而被开关。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光相关器件装置包 括光电晶体管(80),对所述光电晶体管(80)加以控制,以提供取 决于操作循环的处于相反方向的光电电流。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将所述光电晶体管连接 于所述光电晶体管控制线(82)和所述布局的输出(64)之间,并 向所述光电晶体管的栅极提供循环控制信号。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晶体管(22)、 所述显示元件(2)和脉冲晶体管(30)串联于电源线之间,所述脉 冲晶体管(30)根据脉冲定时控制信号(A3)而被开关。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循环控制信号包 括处于所述显示元件(2)的端子之一上的电压。
11、 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像素 的阵列包括至少第一群和第二群显示像素(+,-),其中, 一群的显 示像素的脉冲输出与另一群的显示像素的脉冲输出是异相的。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一像素的脉冲输出 与位于每一侧上的像素的脉冲输出是异相的。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一像素的脉 冲输出与所述阵列中上面和下面的像素的脉冲输出是异相的。
14、 根据权利要求11到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 一群的显示像素的脉冲输出与另一群的显示像素的脉冲输出具有90 度的相位差。
15、 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像素 的阵列包括至少第一组显示像素和第二组显示像素,其中, 一组的 显示像素的脉冲输出与另一组的显示像素的脉冲输出处于不同的频 率上。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 一组的每一像素的脉 冲输出所处的频率是另一组的每一像素的脉冲输出所处的频率的二 倍。
17、 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光显示 元件(2)包括电致发光显示元件。
18、 一种驱动包括像素阵列的有源矩阵显示装置的像素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将通过所述像素的电流驱动的发光显示元件(2)的电流驱动为 一串脉冲;采用光相关器件装置(66, 68)探测所述显示元件的亮度,所 述光相关器件装置受到循环控制,并且提供取决于所述显示元件的 亮度的输出电荷流;以及响应于所述光相关器件装置的输出控制通过所述显示元件的电 流的驱动,其中,对于一个循环内的所述光相关器件装置的恒定照明而言, 具有基本为零的净输出电荷流。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采用与用于所述显示 元件的脉冲定时控制信号具有相同定时的控制信号(A3)控制所述 光相关器件装置。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光相关 器件装置进行循环控制包括交替启动串联于电源线之间的第一和第 二光电二极管(66, 68),所述布局的输出(64)处于所述光电二极 管之间的结处。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交替启动所述光电二 极管包括交替开关第一和第二晶体管(66a, 68a),所述第一和第二 晶体管中的每者与相应的光电二极管串联,用于提供所述光电二极 管的启动。
22、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循环控制所述光相关 器件装置包括控制光电晶体管(80),以提供取决于所述操作循环的 处于相反方向的光电电流。
23、 根据权利要求18到2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将通过所述像素的所述电流驱动的发光显示元件(2)的电流驱动为 一串脉冲包括借助脉冲定时控制信号(A3)开关脉冲晶体管(30), 所述驱动晶体管(22)、所述显示元件(2)和所述脉冲晶体管(30) 串联于电源线之间。
24、 根据权利要求18到2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一群像素(+)的显示像素的脉冲输出提供为与另一群显示像素(-) 的显示像素的脉冲输出异相。
25、 根据权利要求18到2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一组像素的显示像素的脉冲输出提供为与另一组显示像素的显示 像素的脉冲输出处于不同的频率上。
全文摘要
一种有源矩阵LED显示装置采用光学反馈控制像素驱动晶体管(2)。对所述LED显示元件加以控制,以提供脉冲输出,对所述光学反馈元件(66,68)进行循环控制,从而对于一个循环内的光学反馈元件(66,68)的恒定照明而言,具有基本为零的净输出电荷流。这一方案采用了脉冲光输出,并且将所述光学反馈设计为仅响应于对应的脉冲光输入而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在操作循环的时间周期内均匀的环境光将不会对光学反馈系统造成影响。通过这种方式,所述系统不受环境光条件的影响。
文档编号G09G3/32GK101208735SQ200680023170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30日
发明者D·A·菲什, M·J·蔡尔兹, N·D·扬 申请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