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三向旋体变换广告装饰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向旋体变换广告装饰结构。
背景技术:
圆体杯制品、容器、文具或趣味性及广告装饰品等等,大部份均属单一用
途/机能性;也就是说容器仅能作为单一的承容使用,不能作为装饰、趣味或 广告使用;而趣味性与广告装饰品,当然又无法作为容器实施使用;因此,在 ^:用方面,广告、趣^^未与具有的实用性难以并存。
在前述相关产品领域中,就算有容器、装饰或趣味商品,具有某些单纯性 的广告效果,但大部份仅是强调形体变化,或是通过单纯的图画、人偶来吸引 消费者;长久以来,针对此类产品的机能及结构体,由于可创作的因素相当少, 而且熟悉的物体在完全不具机能操作与高等创意的情况下,不但局限个体的发 展能力,更因表面图案变化的束绰,再新的造形、再美的闺案,亦然无法有效 地吸引消费者,以致此类商品早已沦为另一类商品的附赠品,难具市场伯、值与 竟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向旋体变换广告装饰结构,具有圆体板 面图样转换机能广告装饰结构,能够使所配置的物品具有广告与趣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向旋体变换广告 装饰结构,包括 一旋动观j见透明罩、 一定位螺、 一主齿环、 一上定位圈、一 上定位板、数组三角旋体、 一下定位圏、 一下定位板与一撑轴;其中旋动观 视透明罩是以螺合方式连接到撑轴的外套,使整个透明軍形成为枢合旋转式的
构体,可让透明罩内顶所设的嵌合槽,分别嵌合并拨旋于主齿环顶缘所设的拨 合榫,进以将拨动透明罩的旋合力量,直接传递到主齿环,使内部每一组三角 旋体,达到同步施转。
本实用新型中,连动与传动主要组件,是依靠前述的主齿环外,并以主齿 环依其圓环形状分别啮合各三角旋体顶缘轴所配置的连动齿,进以将主齿环所
传递的动力,同时带动每一三角旋体,施以三面型态转换之能;因此,椅体中 的主齿环、上定位圏、上定位板、三角旋体、下定位圈与下定位板等组件,即 构成一圆形中空体的结构形状,恰可供撑轴嵌套,使得每一三角旋体均能在撑 轴外缘,同步施以旋转变换进而构成为三面转换之能。
本实用新型中,具体结构与原理,是采用若千三角旋体施以直立排列,形 成并合式的圓体形状结构,每一三角旋体施以同步旋转运作时,即可构成三个 圓体平面,利用此等圓形组合平面与每一三角旋体平面单位上所设的组合性图 样,将可使每一三角旋体在构成为圓形组合平面时,形成完整并组式掛样;依 据此一结构与原理,将可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角旋体实现三向面板困样变换 的功能,从而达到广告与趣味运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明朗、简单,且为预期可达,不 但具有机能性的三向圓形面板图样变化效果,而且使容器、文具或以圆体造形 各类商品,增附无穷广告与趣味实施能力,使熟悉的物品备具前所未有的新颖、 新奇与进步附加价值,并大幅提升本实用新型所施配置的物品价值与竟争力。
附图
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各部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三角旋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三角旋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组合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旋动观视透明罩l,嵌合槽ll,定位螺2,主齿环3,拨合榫31,上定位 圏4,上定位板5,嵌片50,三角旋体6,顶缘轴61,连动齿62,颈槽63,
扣槽64,下定位圈7,下定位板8,嵌片80,扣挚槽81,撑轴9,枢合外套 91,嵌槽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杯具类的外周缘、趣味性广告品、容器 类的外周缘、文具暨装饰品等领域。对于操作与展现的机能而言,只要轻旋于 旋动观j见透明軍l,即可同步驱动套明罩1内所设的每一三角旋体6 ,并以每 一三角旋体6所具的圓形面单位并合成一广告平面,通过圆面三向进行展现不 同的图样。
如图2所示, 一种三向旋体变换广告装饰结构,主要包括 一旋动观视透 明罩l、 一定位螺2、 一主齿环3、 一上定位圈4、 一上定位板5、数组三角旋 体6、 一下定位圏7、 一下定位板8与一撑轴9。首先本实用新型动力施转原 理,主要是由旋动观>见透明罩实现;该透明罩l是以螺合方式连接到撑于撑轴 9的枢合外套91 (如图5所示),使整个透明罩1形成为枢合旋式构体,可让 透明罩1内顶缘所设的嵌合槽11,分别嵌合并在施以旋力的同时,拨旋于主 齿环3顶缘所设的拨合榫31,进以将拨旋力量直接传递到主齿环3后,再施 旋于每一三角旋体6 ,进而达到圆形形状三向面转换的目的。
再如图2所示,主齿环3设有外周环齿32,分别啮合于各三角旋体6的 顶缘轴61所配置的连动齿62,进以将主齿环3所传递的动力,同步带转到每 一三角旋体6;其次,位于主齿环3的下方,配设有一上定位板5,通过定位 板5即可分别让各三角旋体6的顶缘轴61穿合并加以定位,使各连动齿62 能正确与主齿环3相啮合,获得动力的传递,从而达到旋转效果。如图3、图 4所示,前述每一三角旋体6是以正三角形构成等宽的三个平面,每一三角旋 体6除具有顶缘轴61外,上端部与下端部各设具一适宽的颈槽63,可分别供 予上定位圏4与下定位圈7 ,施以弹性定位机能性的套合,使每一三角旋体6 在施以旋转的时候,能依所具的弹力辅助特性,归整每一三角旋体6平面的能; 同时,亦可产生良好的旋合与定位手感。
如图2、图5所示,每一三角旋体6的底端设有呈扣槽64,分别扣置于 下定位板8周缘所分设的扣挚槽81内,进以令每一个三角旋体6 ,依此据上 定位板5与下定位板8的定位与牵制,形成为圆形形状的构体;最后,由主齿 环3 、上定位圈4 、上定位板5 、各三角旋体6 、下定位圏7与下定位板8供 组所构成的圆形中空体结构,恰可通过由上、下定位板(5 、 8 )所设的嵌片 (50, 80 )嵌套并定位在撑轴9的嵌槽92内,再以一定位螺2锁合在撑轴9 顶部,在施以旋动主齿环3时,每一三角旋体6即可在撑轴9的外缘施以同步 性旋转,达到圆形三向面变换的效果。
最后,如图5所示的枢合外套91,是与前述旋动观视透明罩l锁合连接, 其外缘除可为螺故部外,亦可为单纯的座体或连接部,并可与其它配置物配接 或成为单纯的趣味、广告、文具或装饰品。
在具体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可配置到杯具类的外缘体、趣味性广告品、 容器类的外缘体与文具暨装饰品等领域,使本实用新型成为高等配置性的广告 或趣味商品;其次,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广告图样与效果,是以每一三角旋体 经并合所组成的圆体形状图样为主;因此,具体实施例有关三角旋体数量与所 设置的图样并不应加以限制,必需由配置物的大小加以决定,才能符合真正产
品要求。
综上所述, 一种三向旋体变换广告装饰结构,其不但具有机能性的三向圓 形面板图样变化效果,而且使容器、文具或以圓体造形各类商品,增附无穷广 告与趣味实施能力,使熟悉的物品备具前所未有的新颖、新奇与进步附加价值, 并大幅提升本实用新型所施配置的物品价值与竟争力。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达预期效果,具备提升配置物构体的使用、新颖和附 加价值;且设计考虑深具创意与进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 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三向旋体变换广告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旋动观视透明罩、一定位螺、一主齿环、一上定位圈、一上定位板、数组三角旋体、一下定位圈、一下定位板以及一撑轴;其中所述旋动观视透明罩,内缘端设有嵌合槽,以对应并嵌挚于主齿环的拨合榫,底缘则与撑轴枢合外套锁接;所述主齿环,设有外周环齿,分别啮合到各三角旋体顶缘轴所配设的连动齿,进以将主齿环所传递的动力,同步带转每一三角旋体;所述上定位板,位于所述主齿环下方,周缘设有可供各三角旋体的顶缘轴穿合定位的穿合孔,;内缘设有嵌片对应撑轴的嵌槽;数组三角旋体,具有顶缘轴外,上端部与下端部各设有一适宽的颈槽,可分别用于上定位圈与下定位圈施以弹性定位机能性的套合;且,每一三角旋体的底端设有扣槽,可扣置在下定位板周缘所设的扣挚槽内;下定位板,在周缘设有扣挚槽,可供每一三角旋体底部的扣槽扣入定位;内缘设有嵌片恰可对应撑轴的嵌槽;撑轴,设有一枢合外套,轴体纵向两侧设有嵌槽,用于上、下定位板的嵌片对应嵌入,并通过一定位螺由撑轴的顶部锁合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向旋体变换广告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轴的枢合外套为单纯的座体或连接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向旋体变换广告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轴的枢合外套为螺紋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向旋体变换广告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动观视透明罩是以螺合方式连接到所述撑轴的枢合外套。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向旋体变换广告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三角旋体是以正三角形构成等宽的三个平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向旋体变换广告装饰结构,是一种透过旋合外罩盖内所并合成的圆态旋体结构,包括一旋动观视透明罩、一定位螺、一主齿环、一上定位圈、一上定位板、数组三角旋体、一下定位圈、一下定位板与一撑轴;其中旋动观视透明罩是以螺合方式连接到撑轴的外套,使整个透明罩形成为枢合旋转式的构体,可让透明罩内顶所设的嵌合槽,分别嵌合并拨旋于主齿环顶缘所设的拨合榫,进以将拨动透明罩的旋合力量,直接传递到主齿环,使内部每一组三角旋体,达到同步施转。本实用新型可运用在杯具外周缘体、文具、吊饰物以及趣味装饰品等领域,具有高等广告与趣味的效果。
文档编号G09F11/00GK201060606SQ200720120730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3日
发明者陈灿曜 申请人:陈灿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