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201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等离子显示装置(Plasma Display Apparatus)相关发明。
背景技术
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板和驱动部,通常在等离子显示板中,由障 壁划分的放电串(Cell)内形成荧光体层,同时形成多个电极(Electrode)。而且, 通过电极向放电串提供驱动信号。因此,放电串内根据提供的驱动信号产生放电。 其中,放电串内通过驱动信号产生放电时,充入放电串内的放电气体释放真空紫 外线(VacuuraUltravioletrays),这种真空紫外线使形成在放电串内的荧光体发 光,从而产生可见光。通过这种可见光,在等离子显示板的画面上显示影像。
现有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部采用的切换元件个数较多,因而制造单价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减少驱动板大小及所采用的切 换(Switching)元件的个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包含互相并排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等离子显示 板;和包含第1开关部和第2开关部,在第1开关部另一端和第2开关部一端之 间与扫描电极连接的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和经由第1路径及扫描驱动集成电路 部,向扫描电极提供维持电压(Vs),经由与第1路径不同的第2路径及扫描驱动 集成电路部,向扫描电极提供上斜信号的维持电压开关部;及经由与第l, 2路 径不同的第3路径及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向扫描电极提供接地电平(GND)的电 压,经由与第l, 2, 3路径不同的第2路径及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向扫描电极 提供下斜信号的下斜开关部。
而且,还包括在第1开关部一端和第2开关部另一端之间,与扫描驱动集成 电路部并联配置的扫描电压供应部;和在扫描电压供应部和第2开关部另一端之 间,与扫描电压供应部串联配置的记忆开关部。
而且,第2路径和第4路径同时经过扫描电压供应部和记忆开关部。
而且,维持电压开关部设在第2开关部另一端与提供维持电压(Vs)的维持电 压源之间。
而且,下斜开关部设在第l开关部一端和接地之间。
而且,在第1开关一端和第2开关另一端之间再配置了与扫描驱动集成电路
部并联配置的缓冲开关部。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在进行稳定的操作同时减少驱动部采 用切换元件的个数,从而可以降低制造单价。


图1为介绍可以包含在本发明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等离子显示板结 构的图片;
图2a至图2b为介绍驱动部的图片;
图3为介绍驱动部操作一例的图片;
图4为介绍驱动部的又一例的图片;
图5a至图5m为介绍图4的驱动部操作一例的图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板和驱动部。 图1为介绍可以包含在本发明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等离子显示板结 构的图片。
分析图1,则可以包含在本发明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等离子显示板由 配置互相并排的扫描电极(102, Y)和维持电极(103, Z)的前面基板lOl,与前面 基板101对置配置,并配置与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交叉的寻址电极113 的后面基板lll接合而成。
形成扫描电极102和维持电极103的前面基板101的上部,形成覆盖扫描电 极102和维持电极103的上部电介质层104。
上部电介质层104限制扫描电极102及维持电极103的放电电流,使扫描电 极(102, Y)和维持电极(103)之间绝缘。
可以在这种上部电介质层104上面形成易化放电条件的保护层105。这种保 护层105可以包含二次电子释放系数高的材料,例如氧化镁(MgO)材质。
而且,后面基板lll上配置电极,例如寻址电极113,可以在这种配置寻址 电极113的后面基板111上形成覆盖寻址电极113的电介质层,例如下部电介质 层115。
在下部电介质层115的上部可以形成划分放电空间即放电串的条形 (StripeType),井形(WellType),三角形(DeltaType),蜂窝形等障壁(112)。因 此,可以在前面基板101和后面基板111之间形成红色(Red:R),绿色(Green:G), 蓝色(Blue:B)等放电串。而且,红色(R),绿色(G),蓝色(B)放电串之外,也可 以再形成白色(White:W)或黄色(Yellow:Y)放电串。
同时,本发明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板中的红色(R),绿色(G)及蓝色(B)放电 串的宽度可以实际相同,也可以将红色(R),绿色(G)及蓝色(B)放电串当中的一 个以上的放电串的宽度设为与其他放电串宽度不同。
例如,可以设为红色(R)放电串的宽度最小,绿色(G)及蓝色(B)放电串的宽 度大于红色(R)放电串的宽度。在此,绿色(G)放电串的宽度可以与蓝色(B)放电 串的宽度实际相同或不同。
则设在放电串内的荧光体层114宽度也随着放电串的宽度改变。例如,设在 蓝色(B)放电串的蓝色(B)荧光体层宽度,要比设在红色(R)放电串内的红色(R) 荧光体层宽度更宽;同时设在绿色(G)放电串内的绿色(G)荧光体层的宽度,要比 设在红色(R)放电串内的红色(R)荧光体层的宽度更宽,由此可以提高所体现的影 像色温特性。
而且,本发明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板不仅可以采用图1所示的障壁112结构, 也可以采取多种形状的障壁结构。例如,可以采用障壁112包括第l障壁112b 和第2障壁112a,其中第1障壁112b的高度与第2障壁112a高度互不相同的 差等型障壁结构。
在此,如果是差等型障壁结构,则第1障壁U2b或第2障壁112a当中第1 障壁112b的髙度可以低于第2障壁112a高度。
而且,虽然图1显示和介绍了红色(R),绿色(G)及蓝色(B)放电串分别排列 在同一线上,但是也可以以其他形状排列。例如,也可以采取红色(R),绿色(G) 及蓝色(B)放电串按三角形形状排列的三角(Delta)型排列。而且,放电串的形状 也可以采用四角形之外的五角形,六角形等多种多角形状。
而且,图1中只显示障壁112设在后面基板111的例子,但是障壁112可以 设在前面基板101或后面基板111当中的任一个基板上。
在此,由障壁112划分的放电串内可以充入一定的放电气体。
同时,由障壁112划分的放电串内,可以形成寻址放电时释放显示图象的可
见光的荧光体层114。例如,可以形成红色(Red:R),绿色(Green:G),蓝色(Blue:B) 荧光体层。
而且,除了红色(R),绿色(G),蓝色(B)荧光体之外,也可以再形成白色 (White: W)或黄色(Yel low: Y)荧光体层当中的至少一个。
而且,红色(R),绿色(G)及蓝色(B)放电串当中至少一个放电串的荧光体层 114厚度与其他放电串不同。例如,绿色(G)放电串的荧光体层即绿色(G)荧光体 层114b,或蓝色放电串的荧光体层,即蓝色荧光体层114a的厚度比红色(R)放 电串的荧光体层即红色(R)荧光体层114c厚度更厚,在此,绿色(G)放电串的荧 光体层114厚度可以与蓝色(B)放电串的荧光体层114厚度实际相同或不同。
同时,以上不过是显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板一例,在此指 明本发明并不限于具有以上结构的等离子显示板。例如,以上介绍中只显示编号 104的上部电介质层及编号115的下部电介质层分别为一个层(Layer)的例子, 但是这种上部电介质层或下部电介质层当中一个以上的电介质层可以由多个层 组成。
而且,可以为了防止编号112的障壁引起外部光反射,在障壁112的上部再 设可以吸收外部光的黑色层(BlackLayer,图中没有显示)。而且,这种黑色层最 好形成在与障壁112对应的前面基板101上的特定位置上。
而且,形成在后面基板111上的寻址电极113的宽度或厚度可以为一定值, 放电串内部的宽度或厚度也可以与放电串外部宽度或厚度不同。例如,放电串内 部的宽或厚度可以比放电串外部更宽或更厚。
图2a至图2b为介绍驱动部的图片。
首先分析图2a,则驱动部包含维持电压开关部(210, S3)、扫描驱动集成电 路部200、下斜开关部220、扫描电压供应部240、记忆开关部230。扫描驱动集 成电路部200包括第1开关部Sl和第2开关部S2,在第1开关部Sl另一端和 第2开关部S2 —端之间与等离子显示板的扫描电极Y连接。
维持电压开关部S3是经由第1路径及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200,向扫描电 极Y提供维持电压Vs,经由与第1路径不同的第2路径及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Y, 向扫描电极Y提供上斜信号。
为此,维持电压开关部S3包括①控制端子和②控制端子,①端子上可以配 置第l可变电阻部VR1。向①控制端子提供上斜信号的控制信号,向②端子提供维持电压Vs的控制 信号。
这种维持电压控制开关部S3可以设在第2开关部S2另一端与提供维持电压 Vs的维持电压源之间。
在此,第1路径是从维持电压源开始经由维持电压开关部S3和第3节点n3 后到达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200的第2开关部S2的路径。
第2路径是从维持电压源开始经由维持电压开关部S3、第3节点n3、记忆 开关部S5、扫描电压供应部240、第2节点n2后到达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200 的第1开关部Sl的路径。
下斜开关部S4是经由与第1, 2路径不同的第3路径及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 200后,向扫描电极Y提供接地电平GND的电压,经由与第l, 2, 3路径不同的 第2路径及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200后,向扫描电极Y提供下斜信号。
为此,下斜开关部S4可以包含③控制端子和④控制端子,③端子上可以配 置第2可变电阻部VR2。
可以向④控制端子提供接地电平GND电压控制信号,向③端子提供下斜控制 信号。
这种下斜开关部S4可以设在第1开关部Sl —端和接地之间。
在此,第3路径是从第l开关部Sl开始经由第2节点n2、下斜开关部S4 后到达接地的路径。
第4路径是从第2开关部S2开始经由第3节点n3、记忆开关部S5、扫描电 压供应部240、第2节点n2及下斜开关部S4后到达接地的路径。
这种第4路径同时经过第2路径和扫描电压供应部240和记忆开关部S5。 扫描电压供应部240为正电压源,提供扫描电压Vsc。这种扫描电压供应部240 在第1开关部Sl —端和第2开关部S2另一端之间,与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200 并联配置。
记忆开关部S5在扫描电压供应部240和第2开关部S2另一端之间,与扫描
电压供应部240直联配置。
这种记忆开关部S5可以在控制端子设置第3可变电阻部VR3。 然后分析图2b,则可以再设在第1开关部Sl —端和第2开关部S2另一端
之间与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200并联配置的缓冲开关部(250, S6)。这种缓冲开关部S6可以分散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200的负荷(Load),减轻 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200的负担,同时防止电性损伤。
图3为介绍驱动部操作一例的图片。在此,图3显示了包含在本发明的等离 子显示装置的驱动部操作的一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可以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操 作。
分析图3,在子字段的(Subfield)的重置期间的创建期间中,第1开关部Sl、 下斜开关部S4及记忆开关部S5处于关闭(Off)状态,第2开关部S2和维持电压 开关部S3处于打开(On)状态。
此时,维持电压开关部S3中,向①控制端子提供维持电压Vs控制信号。则 维持电压源提供的维持电压Vs经由维持电压开关部S3、第3节点n3及第2开 关部S2的路径,即第1路径提供到扫描电极。则,扫描电极Y的电压从第1电 压V1上升到第2电压V2。在此,第l电压V1是接地电平GND的电压,第2电 压V2是维持电压Vs。
之后,第l开关部Sl和记忆开关部S5被启动(Turn0n),第2开关部S2被 关闭(TurnOff)。
此时,维持电压开关部S3可以向①控制端子提供上斜控制信号,形成经过 维持电压控制部S3后经由第3节点n3及记忆开关部S5、扫描电压供应部240、 第2节点n2及第1开关部Sl的路径,即第2路径。
则,通过配置在①控制端子的第1可变电阻部VR1调整下斜开关部S3的频_ 道(Channel)宽度,同时随着施加扫描电压供应部240提供的扫描电压Vsc,扫 描电极Y的电压可以从第2电压V2逐渐上升到第3电压V3。 g卩,向扫描电极Y 提供上斜信号。
扫描电压供应部540提供的扫描电压Vsc方向称为负(-)电压,同时扫描电 极Y的电压可以从第5电压V5逐渐下降到第6电压V6。即,可以向扫描电极Y
提供第1下斜信号。
在此,第3电压V3是维持电压Vs和扫描电压Vsc之和。 在这种创建期间内,放电串内通过上斜信号产生若的暗放电
(DarkDischarge),即创建放电。通过这种创建放电,放电串内可以积累一定程
度的璧电荷(WallCharge)。
之后,在记忆期间第1开关部S1和记忆开关部S5被关闭,第2开关部S2
被打开。
贝IJ,扫描电极Y的电压从第3电压V3下降到第4电压V4。在此,第4电压 V4是维持电压Vs。
之后,第1开关部S1和下斜开关部S4被启动,第2开关部S2和维持电压 开关部S3被关闭。
此时,下斜开关部S4向④控制端子提供接地电平GND电压控制信号,由此 形成经由第1开关部S1、第2节点n2、下斜开关部S4到达接地的路径,即第3 路径。
贝IJ,扫描电极Y的电压下降到第5电压V5,即接地电平GND的电压。 之后,第1开关部S1被关闭,第2开关部S2和记忆开关部S5被启动。 此时,下斜开关部S4向③控制端子提供下斜控制信号,形成经由第2开关
部S2、记忆开关部S5、扫描电压供应部240、第2节点n2、下斜开关部S4后到
达接地的路径,即第4路径。
贝U,通过配置在③控制端子的第2可变电阻部VR2调整下斜开关部S4的频
道(Channel)宽度,同时从接地观察时,扫描电压供应部240提供的扫描电压Vsc
方向成为负(-)电压,同时扫描电极Y的电压可以从第5电压V5逐渐下降到第6
电压V6。即,可以向扫描电极Y提供第1下斜信号。 在此,第6电压V6是负极性的扫描电压(-Vsc)。 随着这种下斜信号的供应,放电串内发生微弱的消除放电
(EraseDischarge),即记忆放电。通过这种记忆放电,放电串内均勾残留可以稳
定引起寻址放电的璧电荷。
可以采用以上介绍的方法,在子字段的重置期间内向扫描电极(Y)提供上斜
信号和下斜信号。
之后,图4为介绍驱动部的又一例的图片。
分析图4,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部可以再包括Z维持电压开关部 (260、S7) 、Z下斜开关部(280、S9)、偏置开关部(270、S8)、第1ER(EnergyRecovery) 开关部(290、 SIO)、第2ER开关部(300、 Sll)、第1传感器部L1、第2传感器 部L2。同时,可以再包括防止发生逆电流的第1 二极管部Dl及第2 二极管部D2。
Z维持电压开关部S7可以向维持电极Z提供维持电压Vs。 这种Z维持电压控制开关部S7可以设在提供维持电极Z和维持电压Vs的维 持电压源之间。
Z下斜开关部S9可以向维持电极Z提供接地电平GND的电压,而且提供下 斜信号。
为此,Z下斜开关部S9可以包括⑤控制端子和⑥控制端子,⑤控制端子上 配置第4可变电阻部VR4。
向⑥控制端子供应接地电平GND电压控制信号,向⑤控制端子提供下斜控制 信号。
这种Z下斜开关部S9可以配置在维持电极Z和接地之间。 偏置开关部(270, S8)可以向维持电极Z提供维持偏置信号。这种偏置开关
部S8可以配置在提供偏置电压Vzb的偏置电压源和维持电极Z之间。
第1ER开关部S10可以将维持电极Z的电压回收到扫描电极Y后提供。 第2ER开关部Sll可以将扫描电极Y的电压回收到维持电极Z后提供。 这种第1ER开关部S10和第2ER开关部Sll可以并联配置在第2节点n2和
第4节点n4之间。
第1传感器部Ll可以对从维持电极Z回收后提供到扫描电极Y的电压进行 LC共振。这种第1传感器部Ll配置在第2节点n2和第1ER开关部S10之间。 第2传感器部L2可以对从扫描电极Y回收后提供到维持电极Z的电压进行LC 共振。这种第2传感器部L2配置在第2节点n2和第2ER开关部Sll之间。 之后,图5a至图5m为介绍图4的驱动部操作一例的图片。 图5a至图5m显示了图4所记载的驱动部操作的一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可以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操作。
以下分析产生图5a所示驱动波形的图4的驱动部操作。 首先,在子字段的重置期间之前的预重置期间中,Z维持电压开关部S7被 打开,而且第2开关部S2、记忆开关部S5、下斜开关部S4被打开。
贝ij,如图5b所示,维持电压源提供的维持电压Vs经由Z维持电压开关部 S7提供到维持电极Z。由此,可以向维持电极Z提供具有第17电压V17的第1 维持偏置信号。在此,第17电压V17最好为维持电压Vs。图5b中用粗线表示 了电压供应路径。
此时,下斜开关部S4向③控制端子提供下斜控制信号,形成经由第2开关部S2、 记忆开关部S5、扫描电压供应部240、第2节点n2、下斜开关部S4后到
达接地的路径,即第4路径。
贝U,通过配置在③控制端子的第2可变电阻部VR2调整下斜开关部S4的频 道(Channel)宽度,从接地观察时,扫描电压供应部240提供的扫描电压Vsc方 向成为负(-)电压,同时扫描电极Y的电压可以从第5电压V5逐渐下降到第6 电压V6。即,可以向扫描电极Y提供第1下斜信号。
这种预重置期间中,放电串内发生预暗放电,通过这种预暗放电,在放电串 内积累璧电荷。
如此,在预重置期间中放电串内积累璧电荷时,之后的重置期间内重置放电
可以更加稳定。而且,即使降低重置期间中提供的重置信号的电压大小,在放电
串内璧电荷的状态也可以充分均匀稳定。
之后,第1开关部S1被启动,第2开关部S2和记忆开关部S5被关闭。 此时,下斜开关部S4中向④控制端子提供接地电平GND电压控制信号,形
成经由第1开关部S1、第2节点n2、下斜开关部S4后到达接地的路径,即第3路径。
贝lj,如图5c所示,接地电平GND的电压经由下斜开关部S4提供到扫描电极 Y,由此扫描电极Y的电压上升为第1电压V1,即接地电平GND的电压。
此时,缓冲开关部S6被打开时,可以形成经由缓冲开关部S6和第2开关部 S2的体二极管(BodyDiode)后达到扫描电极Y的电压供应路径。贝lj,施加到第1 开关部Sl的部分负荷可以分散到缓冲开关部S6,由此可以减少第1开关部Sl 的热量。
用细实线表示经由缓冲开关部S6的电压供应路径。以下省略对缓冲开关部 S6操作的介绍。
之后,下斜开关部S4被关闭,第1ER开关部S10被启动。 贝U,如图5d所示,回收维持电极Z的电压后提供到扫描电极Y。此时,通 过第1传感器部Ll发生共振,扫描电极Y的电压通过LC共振上升。例如,扫描 电极Y的电压可以通过LC共振从第1电压V1上升到第2电压V2。在此,最好 第1电压VI为接地电平GND的电压,第2电压V2为维持电压Vs。 之后,第1ER开关部S10被关闭,维持电压开关部S3被打开。 贝U,如图5e所示,维持电压源提供的维持电压Vs经由维持电压开关部S3 提供到扫描电极Y,由此扫描电极Y的电压可以维持第2电压V2。
之后,Z维持电压开关部S7和第2开关部S2被关闭,Z下斜开关部S9、第 1开关部Sl及记忆开关部S5被打开。
贝U,如以下图5f所示,扫描电极Y的电压可以从第2电压V2逐渐上升到第 3电压V3。即,向扫描电极Y提供第1上斜信号。
此时,Z下斜开关部S9中向⑤控制端子提供下斜控制信号,形成经由第4 节点n4、 Z下斜开关部S9的路径。
贝lj,通过配置在⑤控制端子的第4可变电阻部VR4调整Z下斜开关部S9的 频道宽度,维持电极Y的电压可以从第17电压V17逐渐下降到第18电压V18。 即,可以向维持电极Z提供第5下斜信号。
在此,第3电压V3是维持电压Vs和扫描电压Vsc之和。关于这种图5f的 例子,已经在图3中进行了具体介绍,因此省略。
之后,第1开关部S1和记忆开关部S5被关闭。贝ij,如图5g所示,扫描电 极Y的电压可以下降到第4电压V4。在此,第4电压V4最好是维持电压Vs。 之后,Z下斜开关部S9、维持电压开关部S3及第2开关部S2被关闭,第1开关 部Sl和第2ER开关部Sll被打开。
贝U,如图5h所示,回收扫描电极Y的电压后提供到维持电极Z。此时,通 过第2传感器部L2发生共振,维持电极Z的电压通过LC共振上升。例如,维持 电极Z的电压可以通过LC共振从第18电压V18上升到第19电压V19。在此, 第18电压V18最好是接地电平GND的电压,第19电压V19最好是维持电压Vs。
之后,第2ER开关部S11被关闭,Z维持电压开关部S7、下斜开关部S4被 打开。贝U,扫描电极Y的电压成为接地电平GND的电压,向维持电极Z提供维持 第19电压V19,最好是维持电压Vs的第2维持偏置信号。
此时,与上述图5c实际相同。
之后,第1开关部Sl被关闭,第2开关部S2和记忆开关部S5被打开。贝IJ, 向扫描电极Y提供从第5电压V5逐渐下降到第6电压V6的第2下斜信号。
之后,第1开关部Sl被打开,第2开关部S2和记忆开关部S5被关闭。贝ij, 扫描电极Y的电压从第6电压V6上升到第7电压V7。
之后,第2创建期间省略与上述第1创建期间中实际相同重复的介绍。
第2重置期间的第2记忆期间中,Z维持电压开关部S7、第1开关部S1、 下斜开关部S4为打开状态。
贝IJ,向维持电极Z提供第22电压V22。在此,第22电压V22最好为维持电 压Vs。
同时,向扫描电极Y提供第ll电压Vll。在此,第ll电压V11最好为接地 电平GND。
之后,Z维持电压开关部S7和第1开关部S1被关闭,偏置开关部S8、第2 开关部S2及记忆开关部S5被打开。
贝lj,如图5i所示,向维持电极Z提供具有第23电压V23的第3维持偏置信 号,向扫描电极Y提供电压从第11电压Vll逐渐下降到第12电压V12的第3 下斜信号。
之后,寻址期间中,如图5j所示,维持第1开关部Sl被打开的状态的过程 中,第2开关部S2及记忆开关部S5被瞬间启动。贝U,向扫描电极Y提供扫描偏 置信号,同时提供从扫描偏置信号下降的扫描信号(scan)。
在此,扫描偏置信号的电压与接地电平GND的电压实际相同,而且扫描信号 (Scan)的电压大小与扫描电压Vsc实际相同。
同时,与这种扫描信号对应,向寻址电极X)供数据信号(data)。
贝U,在放电串内,通过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发生寻址放电。
之后,Z维持电压开关部S7被打开,第1开关部S1和下斜开关部S4被打开。
则,如图5k所示,维持电极Z的电压从第23电压V23上升到第24电压V24。 之后,维持期间中,Z维持电压开关部S7、偏置开关部S8、第1开关部S1
及下斜开关部S4被关闭,第2开关部S2和第1ER开关部S10被打开。 贝IJ,如图5f所示,扫描电极Y的电压上升到维持电压Vs。 之后,第1ER开关部S10被关闭,Z下斜开关部S9和维持电压开关部S3被打开。
则,扫描电极Y维持维持电压Vs,维持电极Z的电压下降到接地电平GND 的电压。
之后,维持期间中,Z下斜开关部S7、维持电压开关部S3及第2开关部S2 被关闭,第1开关部S1和第2ER开关部S11被打开。
则,扫描电极Y的电压下降到接地电平GND的电压,维持电极Z的电压从接 地电平GND上升到维持电压Vs。
这种维持期间中,在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之间发生维持放电。在此,寻 址期间中,只有在发生寻址放电的放电串内产生维持放电,除此之外的放电串内 可以不发生维持放电。
同时,维持期间末端中,Z下斜开关部S9、下斜开关部S4及第1开关部Sl 可以为被打开状态。
则,如图5m所示,向扫描电极Y提供电压从第14电压V14逐渐下降到第 15电压V15的第4下斜信号之后,电压维持第14电压V14。
而且,向维持电极Z提供的最后维持信号SUS,末端中,可以向维持电极Z 提供电压从维持电压Vs逐渐下降的第7下斜信号。
采用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图4的驱动部时,即使减少用在驱动部的切换元件 的个数,也可以进行稳定的驱动。由此可以降低制造单价。
而且,可以不必分别设置驱动维持电极Z的驱动电路和驱动扫描电极Y的驱 动电路,可以利用图4记载的一个驱动电路就可以驱动等离子显示板,因此不仅 可以进一步降低制造单价,也可以减少驱动电路配备的驱动板的大小。
如上所述,可以理解上述本发明的技术组成是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业内人 士不对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必要特点进行变更,就可以以其他具体形式实施。 因此,应理解以上所记述的实例是在各方面的例示,并不是为限制。比上述详细 介绍,更能显示本发明的范围的是后述的专利申请范围,应解释为从专利申请范 围的意义及范围且其等价观念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更形式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 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互相并排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等离子显示板;和包含第1开关部和第2开关部,在上述第1开关部另一端和上述第2开关部一端之间与上述扫描电极连接的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和经由上述第1路径及上述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向上述扫描电极提供维持电压(Vs),经由与上述第1路径不同的第2路径及上述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向上述扫描电极提供上斜信号的维持电压开关部;及经由与上述第1,2路径不同的第3路径及上述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向上述扫描电极提供接地电平(GND)的电压,经由与上述第1,2,3路径不同的第2路径及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向上述扫描电极提供下斜信号的下斜开关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开关 部一端和上述第2开关部另一端之间,与上述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并联配置的扫 描电压供应部;和在扫描电压供应部和上述第2开关部另一端之间,与上述扫描 电压供应部直联配置的记忆开关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路径和 第4路径同时经过扫描电压供应部和记忆开关部。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维持电压开 关部设在第2开关部另一端与提供维持电压(Vs)的维持电压源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斜开关部设在第1开关部一端和接地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l开关一端 和第2开关另一端之间再配置了与上述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并联配置的缓冲开关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包含互相并排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等离子显示板;和包含第1开关部和第2开关部,在第1开关部另一端和第2开关部一端之间与扫描电极连接的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和经由第1路径及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向扫描电极提供维持电压(Vs),经由与第1路径不同的第2路径及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向扫描电极提供上斜信号的维持电压开关部;及经由与第1,2路径不同的第3路径及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向扫描电极提供接地电平(GND)的电压,经由与第1,2,3路径不同的第2路径及扫描驱动集成电路部,向扫描电极提供下斜信号的下斜开关部。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在进行稳定的操作同时减少驱动部采用切换元件的个数,从而可以降低制造单价。
文档编号G09G3/28GK101202010SQ20081000245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4日
发明者安杨基, 郑允权 申请人:乐金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