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教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3954阅读:9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具教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教具,尤其是一种注塑模具教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其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 着模具成型工艺的发展,常常会出现一些新的注塑工艺和模具技术,如热流道系统、无痕温 控系统及气体辅助注塑系统。如何在课堂上生动地教授这些新的工艺和技术,以便将其进 一步推广则显得尤为重要。 在模具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有时会采用模具教具进行教学,以便于形象地向学生 说明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然而,现有模具教具一般只体现模具的简单结构或局部结构,而对于一些新技术 或者新工艺所采用的结构则无法体现。因此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这些新技术或者新工艺 所采用的结构通常只能利用语言、图纸等方式来讲解,如此所描述内容抽象、复杂,让学生 难以理解。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能集成多种应用技术结构的模具教具。 —种模具教具,其包括模芯、热流道系统、无痕温控系统以及气体辅助注塑系统。
热流道系统的热流道、无痕温控系统的加温道与气体辅助注塑系统的气道连接于模芯。 上述模具教具中热流道系统的热流道、无痕温控系统的加温道与气体辅助注塑系
统的气道连接于该模芯,直观地反映热流道系统、无痕温控系统和气体辅助注塑系统三种
新技术用在模具上的结构特点,方便了课堂教学。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具教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教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l,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具教具100为注塑模具,其包括模芯200、热流 道系统、无痕温控系统以及气体辅助注塑系统。热流道系统的热流道201、无痕温控系统的 加温道202与气体辅助注塑系统的气道203连接于模芯200。模具教具100可由透明材料 制成,例如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便从外部即可清楚地看出其内部的结构。 详细地,模具教具100还包括第一模30和第二模40,第一模30位于第二模40的 上方。第一模30包括第一模仁31,第二模40包括第二模仁41。第一模仁31与第二模仁 41共同组成了模芯2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模30可为定模,第二模40可为动模,相应地,第一模仁31可
3为定模仁,第二模仁41可为动模仁。 第一模30还包括依次从下至上设置的定模板32、垫板33、流道板34、垫板34及定 模固定板35。第一模仁31容纳于定模板32内。 热流道系统的热流道201贯穿定模固定板35、流道板34、垫板33、定模板32及第 一模仁31,并与模具教具100的模腔相贯通。热流道201可为绝热流道或加热流道。 在实际应用中,绝热流道是将流道截面尺寸设计得较大,注塑时,让靠近流道表壁 的塑料熔体因温度较低而迅速冷凝成固化层,固化层对流道中部的塑料熔体产生绝热作 用。加热流道是指在流道内或流道附近设有加热组件,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注塑机喷嘴到浇 口之间的浇注系统处于高温状态,从而让浇注系统内的塑料在生产过程中一直保持熔融状 态。热流道系统的作用为确保塑料熔体在进入模具时的流动性良好,并能充分到达模腔中 远离浇口的部分;减少塑料熔体在充模过程中的阻力,降低注塑机的注塑压力;减少塑料 制品的内应力,避免注塑料制品的变形及尺寸不稳定性和色差等缺陷;并加快塑料制品的 成型周期,能够实现注塑生产的自动化,提高塑料制品的生产效率。 无痕温控系统的多个加温道202设于第一模仁31,并靠近模具教具100的模腔。 加温道202可为圆形、多边形或其它形状的通孔。 在实际应用中,无痕温控系统还包括高温高压蒸汽源、高压恒温冷却水源和压縮 空气源。无痕温控系统的设置可使塑料熔体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低粘滞性和融合性,从而消 除塑料制品表面的溶接线、溶接痕和银丝纹,提升塑料制品表面的光洁度,并解决塑料制品 的表面縮水现象。 第二模40还包括动模板42、垫板43、导向柱44、顶针板45、顶针垫板46、动模固定 板47及顶针48。第二模仁41容纳于动模板42内。动模固定板47、顶针垫板46、顶针板 45、垫板43及动模板42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导向柱44连接于动模固定板47与动模板42 之间,顶针板45与顶针垫板46套设于导向柱44上。顶针48连接于顶针垫板46及顶针板 45上,并贯穿动模板42及第二模仁41。 可以理解,导向柱44的数量可为一个、两个或多个。 第二模仁41上也可开设若干个无痕温控系统的加温道202,第二模仁41的加温道 202的结构和作用可与第一模仁31的加温道202相似或相同。 气体辅助注塑系统的气道203开设于第二模仁41和动模板42上,气道203的延 伸方向呈直角状弯折,并与模具教具100的模腔相贯通。气体辅助注塑系统还包括供气装 置(图未示)和充气设备(图未示)。 气体辅助注塑系统作用是利用高压惰性气体注塑到塑料熔体中形成真空截面并 推动塑料熔体前进,实现注塑、保压、冷却等过程。由于气体具有高效的压力传递性,因此可 消除内部应力,防止塑料制品变形,降低模腔内的压力,因此在成型过程中不需要很高的锁 模力。除此之外,气体辅助注塑还具有减轻塑料制品质量、消除縮痕、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塑 料制品设计自由度等优点。 可以理解,热流道系统的热流道201、无痕温控系统的加温道202与气体辅助注塑 系统的气道203的设置方式可作变换,如可将热流道201开设于第二模40上,并连接于模 芯200 ;可将气体辅助注塑系统的气道203开设于第一模30上,并连接于模芯200。 可以理解,第一模30可为动模,第二模40可为定模,相对应地,第一模仁31为动模仁,第二模41仁为定模仁。 在本实用新型中,模具教具100中集成了热流道系统、无痕温控系统及气体辅助 注塑系统,并可清楚地反映上述系统用在模具上的结构特点。这样,在模具的教学中,老师 便可采用模具教具100向学生生动、形象地讲述热流道系统、无痕温控系统及气体辅助注 塑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使得这些技术很容易让学生理解。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实 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模具教具,其包括一模芯,其特征在于该模具教具还包括一热流道系统、一无痕温控系统以及一气体辅助注塑系统,其中该热流道系统的热流道、该无痕温控系统的加温道与该气体辅助注塑系统的气道连接于该模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教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教具还包括一第一模和一第二模,该第一模包括一第一模仁,该第二模包括一第二模仁,该第一模仁与该第二模仁共同组成该模芯。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教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模为定模,该第一模仁为定模仁,该第二模为动模,该第二模仁为动模仁。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教具,其特征在于该定模还包括依次从下至上设置的定模板、垫板、流道板、垫板及定模固定板,该定模仁容纳于该定模板内。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教具,其特征在于该热流道贯穿该定模固定板、该流道板、该垫板、该定模板和该定模仁。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教具,其特征在于该无痕温控系统的加温道开设于该定模仁上。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教具,其特征在于该动模还包括一动模板、一垫板、至少一导向柱、一顶针板、一顶针垫板、一动模固定板及一顶针,该动模仁容纳于该动模板内,该动模固定板、该顶针垫板、该顶针板、该垫板及该动模板从下至上依次设置,该至少一导向柱连接于该动模板与该动模固定板之间,该顶针垫板与该顶针板套设于该至少一导向柱上,该顶针连接于该顶针垫板及该顶针板上,并贯穿该动模板及该动模仁。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教具,其特征在于该气体辅助注塑系统的气道开设于该动模仁和该动模板上。
9.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教具,其特征在于该无痕温控系统的加温道开设于该动模仁上。
专利摘要一种模具教具,其包括模芯、热流道系统、无痕温控系统以及气体辅助注塑系统。热流道系统的热流道、无痕温控系统的加温道与气体辅助注塑系统的气道连接于模芯。上述模具教具可直观地反映热流道系统、无痕温控系统和气体辅助注塑系统用在模具上的结构特点,便于课堂教学。
文档编号G09B25/02GK201465413SQ20092013349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日
发明者周建安, 朱光力, 洪建明 申请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