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输入装置及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267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输入装置及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入装置及其应用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输入装置及其应用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信息交流频繁的现代化资讯社会,覆盖广泛、使用方便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已成 为社会大众使用最频繁的沟通管道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可携式电子装置除了提供无线 通讯系统中语音通讯的功能外,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器所具备的资讯显示功能,也使可 携式电子装置逐渐演进为个人化的资讯处理器,让使用者能随手存取一些个人的数据,像 是通讯录、时间、行事历等等资讯。并且,为了使可携式电子装置具备多种不同的功能,仍需 搭配可代表多种信号的输入装置,以方便使用者输入各种数据,例如简讯或指令,或是执行 各种功能,例如移动游标。虽然目前已有可携式电子装置结合触控荧幕与显示器来达到具备多种功能,但在 进行输入数据或执行其他功能时,显示器须不断地被开启,以方便使用者辨识,因此可携式 电子装置的电力将快速地被消耗,进而造成能源的流失。美国专利公开号第2008/0303582号揭露一种滑盖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具有显 示元件的输入装置。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滑盖式电子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 现有滑盖式电子装置10包括一第一壳体12、一设于第一壳体12上的第二壳体14、一设于 第二壳体14的上表面的第一输入装置16、一设于第一壳体12的一表面的第二输入装置18 以及一显示面板20。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可做相对应的滑动,使第二输入装置18可 因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位置改变而被第二壳体14遮蔽或未被第二壳体14遮 蔽。请参考图2,图2为现有滑盖式电子装置的第一输入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 第二壳体14具有一凹槽22,且第一输入装置16设于凹槽22中。并且,第一输入装置16包 括一显示元件24、多个弹片开关26以及一印刷电路板28。由于第一输入装置16并不受第 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位置改变而被遮蔽,因此滑盖式电子装置10可通过第一输 入装置16来执行部分功能。然而,现有第一输入装置的显示元件仅显示部分符号,且弹片开关的数量受限于 原本所制作出的数量,而无法因应电子装置的功能提升,使输入信号的种类作相对应的调 整。因此,为了让可携式电子装置得以扩充输入功能,并且节省电力消耗,实为业界致力研 究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输入装置及其应 用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以提升输入功能且节省电力消耗。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输入装置。输入 装置包括一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一触控垫以及至少一控制反馈模块。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面以及一背面,且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具有至少一显示区。触控垫设于有机发光显 示面板的显示面上,以于触控垫被触碰时产生一触碰信号,且触控垫具有至少一触控区,对 应于显示区。控制反馈模块设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背面,且对应于触控垫,以于触碰信号 产生时产生一反馈(回馈)动作。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 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一铰链、一显示面板、一按键模块以及一输入装置。第一壳体具有一 内表面以及一外表面,且第二壳体具有一内表面。铰链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第一壳体的 一侧边与第二壳体的一侧边。显示面板设于第一壳体的内表面,且按键模块设于第二壳体 的内表面。输入装置设于第一壳体的外表面,且输入装置包括一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一触控 垫以及一控制反馈模块。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面以及一背面,且显示面显示于第 二壳体的外表面。触控垫设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用于产生一按压信号。控制反 馈模块设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背面,用于产生一反馈动作。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经由 铰链旋转至一闭合状态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共同遮蔽显示面板与按键模块,且露出输 入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输入装置同时具有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与触控垫,让使 用者可在未开启显示面板的情况下,通过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来获取简短的信号,并通过输 入装置的触控垫进行部分功能的执行,因此输入装置的功能并不会受限于按键的数量,且 其所应用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可节省因开启显示面板所需耗费的电力。

112控制反馈模块114 透镜层[0030]116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18 可挠式印刷电路板[0031]120显示区122 触控区[0032]124印刷电路板126弹片薄膜[0033]128金属弹片130凸柱[0034]150输入装置152振动器[0035]154第一电极板156第二电极板[0036]158振动片200输入装置[0037]202振动器204第一电极板[0038]206第二电极板208振动片[0039]250可携式电子装置252第一壳体[0040]254第二壳体256铰链[0041]258显示面板260按键模块[0042]262输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所 示,可携式电子装置100包括一显示面板102、一输入装置104以及一按键装置106。显示 面板可为液晶显示面板或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但不以此为限。输入装置104设于显示面板 102与按键装置之间,且输入装置同时具有输入与显示的功能。此外,输入装置小于显示面 板,使输入装置的耗电量小于显示面板的耗电量。为了更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装置,请参考图4与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 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剖面示意 图。如图4与图5所示,输入装置104包括一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8、一触控垫110、一控制 反馈模块112以及一透镜层114。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8包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16 以及一可挠式印刷电路板118,且可挠式印刷电路板118设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16的 一侧边,并电连接至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116。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8具有一显示面108a 以及一背面108b,且触控垫110设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8的显示面108a上。并且,有机 发光显示面板108具有多个显示区120,用以显示多种图案,例如字母、数字、注音、标点符 号、文字或特殊符号,且触控垫110具有多个触控区122,分别对应于各显示区120,因此可 提升输入装置104的功能。当使用者欲执行所显示图案的功能时,仅需触碰对应于显示区 120的触控区122中的触控垫110。触控垫110被触碰时会产生一触碰信号,以执行所显示 图案的功能。此外,控制反馈模块112设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8的背面108b,且对应于触 控垫110。并且,当使用者触碰或按压触控垫110时,亦即触控垫110产生触碰信号时,控 制反馈模块112会产生一反馈动作。透镜层114设于触控垫110上,用以保护触控垫110 以及其下方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8,且透镜层114为透明,以避免降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108的显示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反馈模块112为一按键结构112,包括一印刷电路板124、一弹 片薄膜126以及多个金属弹片128。弹片薄膜126设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8与印刷电路板124之间。各金属弹片128分别设于弹片薄膜126与印刷电路板124之间,且分别对应于 各触控区122。此外,按键结构112另包括多个凸柱(plunger) 130,设于弹片薄膜126与有 机发光显示面板108之间,且分别对应于各金属弹片128。当使用者按压输入装置104时, 使用者可感受到金属弹片118的机械恢复力,因而可明确知道已经执行所欲的功能。亦即, 按键结构112所产生的反馈动作为金属弹片118受到按压所产生的一机械恢复动作。本实 施例的输入装置并不限仅具有多个金属弹片、多个凸柱、多个显示区以及多个触控区,也可 仅具有单一金属弹片、单一凸柱、单一显示区以及单一触控区。此外,按键结构112并不限 于仅用于产生反馈动作。由于按键结构112也包括印刷电路板124,因此按键结构可通过印 刷电路板124传递使用者所欲输入的信号,例如简讯回复信号或电话回拔信号等。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设置同时具有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与触控 垫的输入装置,因此使用者可在未开启显示面板的情况下,仅观看小于显示面板的有机发 光显示面板,以获取简短的信号,例如来电显示、简讯内容、歌曲曲目或部分歌词等,并通 过输入装置的触控垫进行部分功能的执行。所以,本实施例输入装置的功能并不会受限于 按键的数量,且可携式电子装置可节省因开启显示面板所需耗费的电力。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反馈元件并不限为按键结构,也可为一可产生反馈动作的元 件,例如;振动器。请参考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为 了简化说明并清楚比较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异同,下文所述的第二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 施例使用相同的元件符号标注相同的元件,且不再对相同部分元件作重复赘述。如图6所 示,相较于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输入装置150的控制反馈模块152为一振动器152,并且 本实施例以输入装置150仅具有一显示区以及一触控区为例来做说明。振动器152包括一 第一电极板154、一第二电极板156以及至少一振动片158。第二电极板156与第一电极板 154相对设置,且振动片158设于第一电极板154与第二电极板156之间并对应于触控垫 120的触控区122。振动片158的一端与第一电极板154相接触,且振动片158的另一端则 接近但未接触第二电极板156。第一电极板154与第二电极板156分别电连接至一电压源 的两端,以于第一电极板154与第二电极板158之间产生电压差的变化。当使用者未触碰 输入装置150时,第一电极板154与第二电极板156之间的电压差为零,亦即振动片158为 静止不动。当使用者按压输入装置150时,触控垫110所产生的触碰信号会传递至振动器 152,使第一电极板154与第二电极板156之间具有一电压差,例如第一电极板154具有一 正电压,且第二电极板156具有一负电压,或反之亦可。由此,振动片158接近第二电极板 156的一端会受到第二电极板156的吸引而往第二电极板156移动,并且当振动片158与第 二电极板156相接触后,第一电极板154与第二电极板156之间的电压差瞬间转变为零,也 使振动片158立刻恢复原状。接着,第一电极板154与第二电极板156之间又具有一电压 差,因此振动片158会重复于第一电极板154与第二电极板156之间来会振动,亦即振动片 158接近第二电极板156的一端会不断地受到第一电极板154与第二电极板156间的电压 差吸引而产生振动,让使用者感受到振动,而明确知道已经执行所欲的功能。振动器152所 产生的反馈动作为振动片158受第一电极板154与第二电极板156间的电压差吸引所产生 的一振动动作。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装置也可同时具有按键结构与振动器,请参考图7,图7为本实 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相较于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输入装置200另包括一振动器202。振动器202设于按键结构112的下方,且振动器202包 括一第一电极板204、一第二电极板206以及至少一振动片208。第二电极板206与第一电 极板204相对设置,且振动片208设于第一电极板204与第二电极板206之间并对应于触 控垫110的触控区122。振动片208的一端与第一电极板206相接触,且振动片208的另一 端则接近但未接触第二电极板206。第一电极板204与第二电极板206分别电连接至一电 压源的两端,以于第一电极板204与第二电极板206之间产生电压差的变化。因此,振动片 208接近第二电极板206的一端会受到第一电极板204与第二电极板206之间的电压差吸 引而产生一振动动作。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装置也可应用于另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中。请参考图8与 图9,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处于开启状态的侧视示意图,图9为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处于闭合状态的侧视示意图。如图8与图9所示, 本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250包括一第一壳体252、一第二壳体254、一铰链256、一显示 面板258、一按键模块260以及一输入装置262。铰链256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第一壳体 252的一侧边与第二壳体254的一侧边。第一壳体252具有一内表面以及一外表面,且第二 壳体254具有一内表面以及一外表面。显示面板258设于第一壳体252的内表面,且按键 模块260设于第二壳体254的内表面。输入装置262设于第一壳体252的外表面,并且输 入装置262小于显示面板258,而本实施例的输入装置262可为上述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 例的输入装置,因此在此不再赘述。如图8所示,当第一壳体252与第二壳体254经由铰链 256旋转至一开启状态时,显示面板258与按键模块260被露出,让使用者可观看显示面板 258,并使用按键模块260来进行操作。如图9所示,当第一壳体252与第二壳体254经由 铰链256旋转至一闭合状态时,第一壳体252与第二壳体254共同遮蔽显示面板258与按 键模块260,且露出输入装置262。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250于第一 壳体252的外表面设置具有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以及触控垫的输入装置260,让使用者可于 可携式电子装置250处于闭合状态时通过输入装置262观看简短的信号,例如来电显示、 简讯内容、歌曲曲目或部分歌词等,并通过输入装置262操作部分功能,进而避免因开启显 示面板258而耗费过多电力。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设置同时具有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与触控 垫的输入装置,让使用者可于未开启显示面板的情况下,通过小于显示面板的有机发光显 示面板来获取简短的信号,并通过输入装置的触控垫进行部分功能的执行,因此输入装置 的功能并不会受限于按键的数量,且可携式电子装置可节省因开启显示面板所需耗费的电 力。
权利要求一种具有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入装置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具有显示面以及背面,且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具有至少一显示区;触控垫,其设于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该显示面上,以在该触控垫被触碰时产生一触碰信号,且该触控垫具有至少一触控区,对应于该显示区;以及控制反馈模块,其设于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该背面,且对应于该触控垫,以于该触碰信号产生时产生一反馈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反馈模块为一按键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结构包括印刷电路板;弹片薄 膜,设于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与该印刷电路板之间;以及至少一金属弹片,其分别设于该弹 片薄膜与该印刷电路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结构另包括至少一凸柱,其设于 该弹片薄膜与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之间,且对应于该金属弹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反馈模块为一振动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振动器包括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 板,与该第一电极板相对设置;以及至少一振动片,设于该第一电极板与该第二电极板之间 并对应于该触控垫的该触控区,且该振动片的一端与该第一电极板相接触,而该振动片的 另一端接近但未接触该第二电极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入装置另包括透镜层,该透镜层设 于该触控垫上。
8.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具有内表面以及外表面;第二壳体,具有内 表面;铰链,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该第一壳体的一侧边与该第二壳体的一侧边;显示面 板,设于该第一壳体的该内表面;按键模块,设于该第二壳体的该内表面;以及输入装置, 设于该第一壳体的该外表面,其特征在于,该输入装置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具有显 示面以及背面,且该显示面显示于该第二壳体的该外表面;触控垫,设于该有机发光显示面 板的该显示面,用于产生一按压信号;以及控制反馈模块,其设于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该 背面,用于产生一反馈动作;其中当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经由该铰链旋转至一闭合状 态时,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共同遮蔽该显示面板与该按键模块,且露出该输入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入装置小于该显示面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输入装置及其应用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该输入装置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触控垫以及控制反馈模块。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具有显示面以及背面,且具有至少一显示区。触控垫设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以于触控垫被触碰时产生一触碰信号,且触控垫具有至少一触控区,对应于显示区。控制反馈模块设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背面,且对应于触控垫,以于触碰信号产生时产生一反馈动作。
文档编号G09F9/33GK201765575SQ20102020913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6日
发明者刘张礼 申请人:毅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