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578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鼻出血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学教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模拟鼻出血的装置。
背景技术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由于医患关系的紧张,目前医护人员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不是通过教师的演讲或者在是真人身上进行练习,这样做并不切合实际,而且掌握起来也非常困难,达不到真正熟练的程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医护人学掌握起来困难,达不到真正熟练的程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鼻出血模拟装置。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主要包括脸部模型,支撑台,控制台组成,脸部模型连接支撑杆固定在支撑台上,采用纵切面设计,在左侧脸部下鼻道后端安装一个小出血口,模拟静脉丛出血。所述的左侧脸部内侧有四个出血点,模拟筛前动脉、立特尔出血区、克氏网丛和上唇动脉鼻中隔支,并且在每个出血点上安装一个开关按键。所述的开关按键外面用硅胶弧形封闭,封闭范围直径12MM的正园按照左侧脸部开孔位置焊接在电路板上,所述的电路板上留有网线口座,座的位置接近模型侧面圆孔,脸部模型底部安装一个网络转接口,连接控制台。所述的控制台上有四个出血位置,选择一个位置,在相应模型上触碰到开关会有正确提示,触碰到其他位置开关,会有错误提示报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鼻出血模拟装置能够清晰地模拟鼻腔出血的各种状态,并且设有带电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操作正确会有正确提示音,操作错误会有错误提示音。


附图为本发明的侧面解剖结构示意图。其中,1、脸部模型;2、支撑台;3、控制台;4、出血口 ;5、出血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鼻出血模拟装置,主要包括脸部模型1,支撑台2,控制台3组成,脸部模型连接支撑杆固定在支撑台3上,采用纵切面设计,在左侧脸部下鼻道后端安装一个小出血口 4,模拟静脉丛出血。
所述的左侧脸部内侧有四个出血点5,模拟筛前动脉、立特尔出血区、克氏网丛和上唇动脉鼻中隔支,并且在每个出血点上安装一个开关按键。所述的开关按键按照左侧脸部开孔位置焊接在电路板上,所述的电路板上留有网线口座,座的位置接近模型侧面圆孔,脸部模型底部安装一个网络转接口,连接控制台。所述的控制台上有四个按钮,连接左侧脸部模型内的四个出血位置,选择一个位置,在相应模型上触碰到开关会有正确提示,触碰到其他位置开关,会有错误提示报警。在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选择控制台上的一个按钮,然后利用器械寻找该按钮对应的出血位置,比如选择“立特尔区出血”位置,然后选择模型上相对应的“立特尔区出血”如果正确,控制台会有正确提示,否则会提示错误报警。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鼻出血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脸部模型,支撑台,控制台组成,脸部模型连接支撑杆固定在支撑台上,采用纵切面设计,在左侧脸部下鼻道后端安装一个小出血口,模拟静脉丛出血。
2.所述的左侧脸部内侧有4个出血点,模拟筛前动脉、立特尔出血区、克氏网丛和上唇动脉鼻中隔支,并且在每个出血点上安装一个开关按键。
3.所述的开关按键按照左侧脸部开孔位置焊接在电路板上,所述的电路板上留有网线口座,座的位置接近模型侧面圆孔,脸部模型底部安装一个网络转接口,连接控制台。
4.所述的控制台上有4个出血位置,选择一个位置,在相应模型上触碰到开关会有正确提示,触碰到其他位置开关,会有错误提示报警。
全文摘要
鼻出血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脸部模型,支撑台,控制台组成,脸部模型连接支撑杆固定在支撑台上,采用纵切面设计,在左侧脸部下鼻道后端安装一个小出血口,模拟静脉丛出血。所述的左侧脸部内侧有4个出血点,模拟筛前动脉、立特尔出血区、克氏网丛和上唇动脉鼻中隔支,并且在每个出血点上安装一个开关按键。所述的开关按键按照左侧脸部开孔位置焊接在电路板上,所述的电路板上留有网线口座,座的位置接近模型侧面圆孔,脸部模型底部安装一个网络转接口,连接控制台。所述的控制台上有4个出血位置,选择一个位置,在相应模型上触碰到开关会有正确提示,触碰到其他位置开关,会有错误提示报警。
文档编号G09B23/28GK103050041SQ20111031273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7日
发明者赵春辉 申请人:天津市天堰医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