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6582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其能提供无关于晶体管临界电压以及发光二极管驱动电压的驱动电流来驱动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显示器具有体积薄、重量轻、发光效率高、驱动电压低以及制程简单等优点,因而成为新世代平面显示装置的选择之一。依其驱动方式可区分为,无源式有机发光(PM-OLED)及有源式有机发光(AM-OLED)显示器。有源式有机发光显示器的驱动原理为电流驱动是借由有源阵列像素区中的至少一薄膜晶体管(TFT)元件的作为开关。薄膜晶体管基于储存电容的改变而调节驱动电流以控制不同像素区的灰度程度。有源式有机发光显示器依据背板制程技术又可区分为P型驱动以及N型驱动。然而,有源阵列像素区中薄膜晶体管的临界电压(threshold voltage)以及OLED的驱动电压会随着操作时间而改变,造成了显示器发生影像不均匀(mura)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 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接收一数据信号以及一扫描信号。每一像素单元包括一驱动晶体管、一开关晶体管、一重置晶体管、一发光元件、以及一控制单元。驱动晶体管具有控制端、耦接一第一操作电压源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且具有一临界电压。开关晶体管耦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重置晶体管耦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且接收一参考电压信号与一第一控制信号。发光元件具有一驱动电压,且与开关晶体管串联耦接于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与一第二操作电压源之间。控制单元耦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以及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且接收数据信号。控制单元根据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的电压电位来储存临界电压以及驱动电压,并根据获得的临界电压与驱动电压以及数据信号来改变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压电位。本发明又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多个数据线、多个扫描线、以及一显示阵列。多个数据线分别传送多个数据信号。多个扫描线分别传送多个扫描信号。所述描线与所述数据线交错,以及所述扫描信号依序地被致能。显示阵列包括配置成多个像素列以及多个像素行的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耦接一组交错的数据线与扫描线,以接收对应的数据信号以及对应的扫描信号。配置在相同像素行的等像素单元耦接相同的数据线,且配置在相同像素列的等像素单元耦接相同的扫描线。每一像素单元包括一驱动晶体管、一开关晶体管、一发光元件、以及一控制单元。驱动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耦接一第一操作电压源、以及第二端,且具有一临界电压。开关晶体管,耦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发光元件具有一驱动电压,且与开关晶体管串联耦接于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与一第二操作电压源之间。控制单元耦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以及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且接收数据信号。控制单元根据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的电压电位来储存临界电压以及驱动电压,并根据获得的临界电压与驱动电压以及数据信号来改变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压电位。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单元;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每一显示单元的相关信号的时序示意图;图4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每一显示单位期间内每一显示单元的端点N20-N23的电压电位示意图;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像素单元;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像素单元;以及图7表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像素单元。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 显示装置;10 显示阵列;

IOia…10m, n 像素单元;11 数据驱动器;12 扫描驱动器;13 控制驱动器;20 重置晶体管;21 驱动晶体管;22 开关晶体管;23 控制单元;24 发光元件;230 输入晶体管;231…233 晶体管;234、235 电容器;Dl…Dm 数据线;DSl...DSm 数据信号;N20…N23 端点;Ref 参考电压信号;SI…Sn 扫描线;S20 控制信号;S22 切换信号;S231…S233 控制信号;SS1...SSn 扫描信号;Tl 重置期间;;T2 补偿期间;
T3 写入期间;T4 发光期间;VDD、VSS 操作电压源;VDSU Voled, VN20. VN23、VRecU Vt 电压电位。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参阅图1,显示装置I具有关于晶体管临界电压与发光二极管驱动电压的补偿功能,且包括一显示阵列10、一数据驱动器11、一扫描驱动器12、以及一控制驱动器13。数据驱动器11耦接多个数据线Dl-Dm,且分别提供数据信号DSl-DSm至数据线Dl-Dm。扫描驱动器12耦接多个扫描线Sl_Sn,且分别提供扫描信号SSl-SSn至扫描线Sl-Sn,其中,扫描信号SSl-SSn是依序地被致能,且各个扫描信号SSl-SSn被致能期间的时间长度相同但不重叠。如图1所示,数据线Dl-Dm与扫描线Sl-Sn交错。显示阵列10包括多个像素单元IOi1-1Onun,且所述像素单元IOu1-1Om, 配置成多个像素列以及多个像素行。每一像素单元耦接一组交错的数据线与扫描线,以接收对应的数据信号以及扫描信号。举例来说,像素单元IOlil耦接交错的数据线Dl与扫描线SI,以接收对应的数据信号DSl以及扫描信号SSl ;像素单元IOu2耦接交错的数据线Dl与扫描线S2,以接收对应的数据信号DSl以及扫描信号SS2。参阅图1,配置在相同像素行(垂直向)的所有像素单元耦接相同的数据线,且配置在相同像素列(水平向)的所有像素单元耦接相同的扫描线。举例来说,配置在第一`像素行的像素单元IOu1-1Oun耦接数据线D1,以接收数据信号DSl ;而配置在第一像素列的像素单元IOu1-1Onbl耦接扫描线SI,以接收扫描信号SSl。控制驱动器13则提供多个信号至显示阵列10的像素单元,以控制每一像素单元进行关于晶体管临界电压与发光二极管驱动电压的补偿功能。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单元。显示阵列10的所有像素单元IOu1-1Om, 具有相同的架构,而为了清楚说明,图2仅表示像素单元IO1,2。如上所述,像素单元IOu耦接交错的数据线Dl与扫描线S2,以接收对应的数据信号DSl以及扫描信号SS2。参阅图2,像素单元IOu2包括一重置晶体管20、一驱动晶体管21、一开关晶体管22、一控制单元23、以及一发光兀件24。重置晶体管20的控制端接收一控制信号S20,其输入端接收一参考电压信号Ref,且其输出端耦接至驱动晶体管21的控制端N20。驱动晶体管21的输入端(又称为第一端)耦接一操作电压源VDD,且其输出端(由称为第二端)N21耦接至开关晶体管22的输入端。开关晶体管22的控制端接收一切换信号S22。发光元件24与开关晶体管22串联耦接于驱动晶体管21的输出端N21与操作电压源VSS之间。详细来说,开关晶体管22的输入端耦接驱动晶体管21的输出端N21,且发光元件24耦接于开关晶体管22的输出端与操作电压源VSS之间。在此实施例中,发光元件系以一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来实现,其阳极端耦接开关晶体管22的输出端,且其阴极端耦接操作电压源VSS。此外,在此实施例中,操作电压源VDD所提供的电压大于操作电压源VSS所提供的电压。参阅图2,控制单元23包括输入晶体管230、晶体管231-233、以及电容器234与235。输入晶体管230的控制端耦接对应像素单元IOu2的扫描线S2以接收扫描信号SS2,且其输入端(又称为第一端)耦接对应像素单元IOu2的数据线Dl以接收数据信号DSl。电容器234耦接于输入晶体管230的输出端(又称为第二端)N22与驱动晶体管21的控制端N20之间。电容器235耦接于输入晶体管230的输出端N22与晶体管233的输入端(又称为第一端)N23之间。晶体管231的控制端接收控制信号S231,其输入端(又称为第一端)耦接驱动晶体管21的输出端N21,且其输出端(又称为第二端)耦接输入晶体管230的输出端N22。晶体管232的控制端接收控制信号S232,其输入端(又称为第一端)耦接驱动晶体管21的输出端N21,且其输出端(又称第二端)耦接晶体管233的输入端N23。晶体管233的控制端接收控制信号S233,且其输出端(又称为第二端)耦接一参考接地。在此实施例中,参考接地提供OV的电位。根据上述,像素单元IOu2接收数据信号DS1、扫描信号SS2、参考电压信号Ref、切换信号S22、以及控制信号S20、与S231-S233。其中,数据信号DSl系由数据驱动器11透过数据线Dl所提供,且扫描信号SS2系由扫描驱动器12透过扫描线S2所提供。而其他的信号,如参考电压信号Ref、切换信号S22、以及控制信号S20、与S231-233,则是由控制驱动器13所提供。在此图2的实施例中,晶体管20-22与230-233系以N型晶体管为例来说明。因此,对于晶体管20-22与230-233的每一者而言,当其控制端所接收的信号处于高电压电位(在此实施例为处于”致能”状态)时,则此晶体管被导通;而当其控制端所接收的信号处于低电压电位(在此实施例为处于”反致能”状态)时,则此晶体管被关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显示装置I操作在至少一个显示单位期间(display unitperiod),以显示影像。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每一显示单元的相关信号的时序示意图。图3的实施例中,每一显示单位期间划分成依序的四个期间,包括一重置期间Tl、一补偿期间T2、一写入期间T3、以及一发光期间T4。图4系表不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每一显示单位期间内每一显示单元的端点N20-N23的电压电位VN20-VN23的变化示意图。同样地,以下说明将以像素单元IOu2来举例说明,因此,图3表示与像素单元IOu2相关的数据信号D1、扫描信号S1、电压信号Ref、切换信号S22、以及控制信号S20、与S231-S233。以下说明将参阅第2-4图,并以一显示单位期间为例来说明。首先,在重置期间Tl,控制信号S20、S231、S232与S233为高电压电位(即处于致能状态),而扫描信号S2以及切换信号S22为低电压电位(即处于反致能状态)。因此,重置晶体管20以及晶体管231、232、与233导通,而输入晶体管230与开关晶体管22关闭。此时,借由导通的重置晶体管20,端点N20 (即驱动晶体管21的控制端)的电压电位VN20等于参考电压信号Ref的电压电位VRef。由于晶体管231-233的导通,端点N21-N23 (分别为驱动晶体管21的输出端、输入晶体管230的输出端、以及晶体管233的输入端)的电压电位都等于OV (参考接地的电位)。接着,在补偿期间T2,控制信号S232切换由高电压电位低电压电位(即切换为反致能状态),使得晶体管232切换为关闭。控制信号S20、S231、与S233维持在高电压电位(即维持在致能状态),而扫描信号S2以及切换信号S22维持在低电压电位(即维持在反致能状态)。因此,重置晶体管20以及晶体管231、与233维持导通,而输入晶体管230以及开关晶体管22维持关闭。此时,由于重置晶体管20以及晶体管233的导通,端点N20的电压电位VN20仍等于参考电压信号Ref的电压电位VRef,而端点N23的电压电位VN23仍等于0V。需注意,在补偿期间T2中,端点N21的电压电位VN21变为等于参考电压信号Ref的电压电位与驱动晶体管21的临界电压Vt的电位的差值(即VRef-Vt)。借由导通的晶体管231,端点N22的电压电位VN22变为等于(VRef-Vt)。由于端点N20的电压电位VN20等于参考电压信号Ref的电压电位VRef且端点N22的电压电位VN22等于(VRef-Vt),端点N20的电压为主VN20与端点N22的电压电位VN22的差值等于临界电压Vt的电位,且临界电压Vt储存在电容器234。根据上述,在补偿期间T2中,控制单元23根据端点N21的电压电位VN21可获得驱动晶体管21的临界电压Vt,并将其储存在电容器234。在接续于补偿期间T2的写入期间T3中,控制信号S20与S231由高电压电位切换为低电压电位,使得重置晶体管20与晶体管231切换为关闭。扫描信号S2由低电压电位切换为高电压电位,使得输入晶体管S230切换为导通。此外,由于控制信号S233维持在高电压电位而控制信号S232与切换信号S22维持在低电压电位,晶体管233维持导通,而输入晶体管232以及开关晶体管22维持关闭。此时,由于晶体管233的导通,端点N23的电压电位仍等于0V。在写入期间T3中,输入晶体管230导通,因此,数据信号DSl传送至端点N22,使得端点N22的电压电位VN22变为等于数据信号DSl的电压电位VDSl。由于电容器234已储存了临界电压Vt,借由电容器234的耦合,端点N20的电压电位VN20变为等于数据信号DSl的电压电位VDSl与临界电压Vt的电位的和(即DSl+Vt),其中,电压电位(VDSI+Vt)称为写入电位。此时,端点N21处于浮接状态,因此,端点N21的电压电位VN21会随着数据信号DSl的电压电位VDSl而改变。在图4的写入期间T3中,端点N21的电压电位VN21以”F”来表示其浮接状态。此外,在写入期间T3中,由于端点N22的电压电位VN22等于数据信号DSl的电压电位VDSl且端点N23的电压电位VN23等于0V,端点N22的电压电位VN22与端点N23的电压电位VN23的差值等于数据信号DSl的电压电位VDSl,且数据信号DSl的电压电位VDSl储存在电容器235。在写入期间T3后,显示装置I进入发光期间T4。在发光期间T4中,扫描信号S2以及控制信号S233由高电压电位切换为低电压电位,使得输入晶体管230以及晶体管233切换为关闭。控制信号S232以及切换信号S22由低电压电位切换为高电压电位,使得开关晶体管22以及晶体管232切换为导通。此外,由于控制信号S22维持在低电压电位,重置晶体管20维持关闭。此时,由于开关晶体管22导通,端点N21的电压电位VN21变为等于OLED 24的驱动电压Voled的电位。借由导通的晶体管232以及关闭的晶体管233,端点N23的电压电位VN23也变为等于驱动电压Voled的电位。因此可得知,控制单元23根据端点N21的电压电位VN21来获得OLED 24的驱动电压Voled。由于电容器235已储存了数据信号DSl的电压电位VDS1,借由电容器235的耦合,端点N22的电压电位VN22变为等于(DSl+Voled)。接着,借由电容器234的耦合,端点N20的电压电位VN20变为(DSl+Voled+Vt),其中,(DSl+Voled+Vt)称为发光电位,即发光电位等于写入电位(DSl+Vt)与Voled的电位的和。在发光期间T4,驱动晶体管21根据端点N20与N21的电压电位VN20与VN21来提供驱动电流Id,以经由开关晶体管22来驱动OLED 24。驱动电流Id可透过以下计算来获得:
Id = K* (Vgs-Vt)2= K*(VN20-VN21-Vt)2= K*(VDSl+Voled+Vt-Voled-Vt)2= K*VDS12其中,Vgs系表示驱动晶体管21的栅-源极电压。根据上述可得知,驱动晶体管21所产生的驱动电流Id与驱动晶体管21的临界电压Vt无关,也与OLED 24的驱动电压Voled无关。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借由控制单元23来补偿临界电压Vt以及驱动电压Voled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因此,随着显示装置I的操作时间增加而导致临界电压Vt以及驱动电压Voled变化时,驱动晶体管21所产生的驱动电流Id不会受到所述变化的影响,进而避免显示装置发生影像不均匀(mura)现象。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参考电压信号Ref的电压电位VRef可根据显示装置I的特性来决定,例如,可根据驱动晶体管21的临界电压Vt的值来决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假使临界电压Vt为负值,参考电压信号Ref的电位VRef设定为小于操作电压源VDD所提供的电压vdd与临界电压Vt的绝对值间的差值(即vdd-|Vt|)。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假使临界电压Vt为正值,参考电压信号Ref的电位VRef设定为小于操作电压源VDD所提供的电压vdd与临界电压Vt的和(即vdd+Vt)。在此情况下,一般对于电路系统而言,操作电压源VDD所提供的电压vdd为电路系统中最高的电压,因此,换句话说,参考电压信号Ref的电位VRef设定为小于或等于操作电压源VDD所提供的电压vdd。根据上述,不论驱动晶体管21的临界电压Vt为正值或负值,控制单元23仍可执行关于临界电压Vt的补偿。参阅图4,控制信号S20以及扫描信号S2系依序地被致能(即依序地处于高电压电位)。其中,控制信号S20在重置期间Tl以及与补偿期间T2中被致能,而扫描信号S2在写入期间T3以及发光期间T3中被致能。在此在一实施例中,假设重置期间Tl与补偿期间T2的加总期间等于写入期间T3(T1+T2 = T3)。如上所述,扫描信号SSl-SSn依序地被致能,且致能期间不重叠。在此假设情况下,控制信号S20的时序与扫描线SI的时序相同。因此,在此实施例中,相对于像素单元101>2所处的像素列,前一像素列的扫描线SI上的扫描信号SSl可传送至像素单元IOu2的重置晶体管20的控制端,以作为控制信号S20。换句话说,像素单元IOu2的重置晶体管20的控制端耦接到相邻像素单元IOui所耦接的扫描线SI,如图5所示。回来参阅图1,像素单元101>2与IOui系配置在相同的像素行,且共同耦接数据线Dl以接收数据信号DSl ;此外,像素单元101>2与IOui系配置在相邻的像素列,且分别耦接扫描线SI与S2以接收依序被致能的扫描信号SSl与SS2。在图5的实施例中,由于扫描信号SSl做为控制信号S20,因此,控制驱动器13可省略不产生控制信号S2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重置期间Tl与补偿期间T2的加总期间等于写入期间T3(T1+T2 = T3)的情况下,除了扫描信号SSl传送至像素单元IOu2的重置晶体管20的控制端以作为控制信号S20以外,数据信号DSl可传送至像素单元101>2的重置晶体管20的输入端,以作为参考电压信号Ref。换句话说,像素单元101>2的重置晶体管20的输入端耦接像素单元IOlil与101>2所共同耦接的数据线Dl (即像素单元IOu2本身耦接的数据线Dl),如图6所示。在图6的实施例中,当临界电压Vt为负值时,数据信号Dl-Dm的电压电位需设定为小于操作电压源VDD所提供的电压vdd与临界电压Vt的绝对值间的差值(vdd-1 vt I)。当临界电压Vt为正值时,数据信号Dl-Dm的电压电位需设定为小于操作电压源VDD所提供的电压vdd。此外,由于数据信号DSl做为参考电压信号Ref,因此,控制驱动器13可更省略不产生参考电压信号Ref。在图6的实施例中,像素单元IOu2的重置晶体管20受控于前一像素列的扫描线SI上的扫描信号SSl,且接收本身所耦接的数据线Dl上的数据信号DSl。参阅图6,像素单元IOu2的重置晶体管20的控制端以及输入端的耦接状态相同于像素单元IOui的输入晶体管230的控制端以及输入端的耦接状态。因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像素单元101>2的端点N20耦接像素单元IOlil的输入晶体管230的输出端,借此可省略重置晶体管20,如图7所示。位于第一像素列的每一像素单元的端点则接收一额外控制信号。此额外控制信号与扫描信号SSl依序地被致能,且致能期间不重叠。举例来说,位于第一像素列的像素单元IO1,!的端点N20则可接收该额外控制信号。在图7的实施例中,每一像素单元省略了一个晶体管(重置晶体管),因此可减小每一像素单元的尺寸,借此缩小显示阵列的面积。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 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多个像素单元,每一该像素单元接收一数据信号以及一扫描信号,且包括: 一驱动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耦接一第一操作电压源、以及第二端,且具有一临界电压; 一开关晶体管,耦接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 一重置晶体管,耦接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且接收一参考电压信号与一第一控制信号; 一发光元件,具有一驱动电压,且与该开关晶体管串联耦接于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与一第二操作电压源之间;以及 一控制单元,耦接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以及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且接收该数据信号; 其中,该控制单元根据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的电压电位来储存该临界电压以及该驱动电压,并根据获得的该临界电压与该驱动电压以及该数据信号来改变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压电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一重置期间,该重置晶体管导通以将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压电位重置为该参考电压信号的电压电位; 其中,在接续于该重置期间的一补偿期间,该控制单元根据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的电压电位储存该临界电压 ; 其中,在接续于该补偿期间的一写入期间,该控制器使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压电位等于一写入电位,且该写入电位等于该数据信号的电压电位与该临界电压之和;以及其中,在接续于该写入期间的一发光期间,该开关晶体管导通且驱动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的电压电位至该驱动电压,该控制器根据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的电压电位使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压电位等于一发光电位,且该发光电位等于该写入电位与该驱动电压之和,该驱动晶体管则根据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压电位以及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的电压电位来提供该驱动电流,以驱动该发光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参考电压的电位小于该第一操作电压源所提供的电压与该临界电压之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元件为一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端耦接该开关晶体管,且该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端耦接该第二操作电压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包括: 一输入晶体管,具有控制端接收对应的该扫描信号、第一端接收该数据信号、以及第二端; 一第一晶体管,具有控制端接收一第二控制信号、第一端耦接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端耦接该输入晶体管的第二端; 一第二晶体管,具有控制端接收一第三控制信号、第一端耦接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端; 一第三晶体管,具有控制端接收一第四控制信号、第一端耦接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端耦接一参考接地;一第一电容器,耦接该输入晶体管的第二端与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之间;以及 一第二电容器,耦接该输入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一重置期间,该重置晶体管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而导通,该输入晶体管根据该扫描信号而关闭,该开关晶体管根据一切换信号而关闭,且该第一、第二、与第三晶体管分别根据该第二、第三、与第四控制信号导通; 其中,在接续于该重置期间的一补偿期间,该第二晶体管根据该第三控制信号而切换为关闭; 其中,在接续于该补偿期间的一写入期间,该重置晶体管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而切换为关闭,该输入晶体管根据该扫描信号而切换为导通,且该第一晶体管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而切换为关闭; 其中,在接续于该写入其间的一发光期间,该输入晶体管根据该扫描信号而切换为关闭,该开关晶体管根据该切换信号而切换为导通,该第二晶体管根据该第三控制信号而切换为导通,且该第三晶体管根据该第四控制信号而切换为关闭;以及 其中,在该发光期间,该驱动晶体管则根据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压电位以及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的电压电位来提供该驱动电流,以驱动该发光元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控制信号在该重置期间与该补偿期间被致能以导通该重置晶体管,而该扫描信号在该写入期间被致能以导通该输入晶体管;以及 其中,该重置期间与该补偿期间的加总期间等于该写入期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重置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一相邻像素单元所接收的该扫描信号以作为该第一控制信号,该重置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该参考电压信号,且该重置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 其中,当该重置单元导通时,该参考电压信号被传送至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以及 其中,该相邻像素单元与该像素单元所接收的所述扫描信号依序地被致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重置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该像素单元接收该对应的数据信号,且该重置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以及 其中,当该重置单元导通时,对应的该数据信号作为该参考电压信号且被传送至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重置晶体管实质上为一相邻像素单元的该输入晶体管; 其中,该相邻像素单元与该像素单元所接收的所述扫描信号依序地被致能;以及其中,当该相邻像素单元的该输入晶体管导通时,该相邻像素单元所接收的该数据信号作为该参考电压信号且被传送至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
1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多个数据线,用以分别传送多个数据信号; 多个扫描线,用以分别传送多个扫描信号,其中,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交错,以及所述扫描信号依序地被致能;以及 一显示阵列,包括配置成多个像素列以及多个像素行的多个像素单元,其中,每一该像素单元耦接一组交错的该数据线与该扫描线以接收对应的该数据信号以及对应的该扫描信号; 其中,配置在相同像素行的所述像素单元耦接相同的该数据线,且配置在相同像素列的所述像素单元耦接相同的该扫描线;并且其中,每一该像素单元包括: 一驱动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耦接一第一操作电压源、以及第二端,且具有一临界电压; 一开关晶体管,耦接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 一发光元件,具有一驱动电压,且与该开关晶体管串联耦接于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与一第二操作电压源之间;以及 一控制单元,耦接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以及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且接收该数据信号; 其中,该控制单元根据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的电压电位来储存该临界电压以及该驱动电压,并根据获得的该临界电压与该驱动电压以及该数据信号来改变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压电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一重置期间,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压电位等于一参考电压信号的电压电位;在接续于该重置期间的一补偿期间,该控制单元根据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的电压电位来储存该临界电压;` 其中,在接续于该补偿期间的一写入期间,该控制器使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压电位等于一写入电位,且该写入电位等于该数据信号的电压电位与该临界电压的电位之和;以及 其中,在接续于该写入期间的一发光期间,该开关晶体管导通且驱动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的电压电位至该驱动电压的电位,该控制器根据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的电压电位使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压电位等于一发光电位,且该发光电位等于该写入电位与该驱动电压之和,该驱动晶体管则根据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压电位以及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的电压电位来提供该驱动电流,以驱动该发光元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参考电压的电位小于该第一操作电压源所提供的电压与该临界电压之和。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元件为一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端耦接该开关晶体管,且该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端耦接该第二操作电压源。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包括: 一输入晶体管,具有控制端耦接对应的该扫描线并接收对应的该扫描信号、第一端耦接对应的该数据线并接收对应的该数据信号、以及第二端; 一第一晶体管,具有控制端接收一第一控制信号、第一端耦接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端耦接该输入晶体管的第二端; 一第二晶体管,具有控制端接收一第二控制信号、耦接第一端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端; 一第三晶体管,具有控制端接收一第三控制信号、第一端耦接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端耦接一参考接地; 一第一电容器,耦接该输入晶体管的第二端与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之间;以及 一第二电容器,耦接该输入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一重置期间,该输入晶体管根据反致能的该扫描信号而关闭,该开关晶体管根据一切换信号而关闭,且该第一、第二、与第三晶体管分别根据该第一、第二、与第三控制信号导通; 其中,在接续于该重置期间的一补偿期间,该第二晶体管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而切换为关闭; 其中,在接续于该补偿期间的一写入期间,该输入晶体管根据致能的该扫描信号而切换为导通,且该第一晶体管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而切换为关闭; 其中,在接续于该写入其间的一发光期间,该输入晶体管根据反致能的该扫描信号而切换为关闭,该开关晶体管根据该切换信号而切换为导通,该第二晶体管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而切换为导通,且该第三晶体管根据该第三控制信号而切换为关闭;以及 其中,在该发光期间,该驱动晶体管则根据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压电位以及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的电压电位来提供该驱动电流,以驱动该发光元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像素单元更包括一重置晶体管,具有控制端接 收一第四控制信号、第一端接收一参考电压信号、以及第二端耦接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 其中,在该重置期间与该补偿期间,该第四控制信号被致能以导通该重置晶体管,来将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重置为该参考电压信号;以及 其中,在该写入期间与发光偿期间,该第四控制信号被反致能以关闭该重置电压晶体。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重置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一相邻像素单元所耦接的该扫描线,以接收对应该相邻像素单元的该扫描信号以作为该第四控制信号;以及 其中,该相邻像素单元与该像素单元耦接相同的该数据线且分别耦接两相邻的所述扫描线,且该相邻像素单元与该像素单元所耦接的所述扫描线上的所述扫描信号依序地被致能。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重置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该像素单元所耦接的该数据线,当该重置单元导通时,对应的该数据信号作为该参考电压信号且被传送至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一相邻像素单元的该输入晶体管的第二端; 其中,该相邻像素单元与该像素单元耦接相同的该数据线且分别耦接两相邻的所述扫描线,且该相邻像素单元与该像素单元所接的所述扫描线上的所述扫描信号依序地被致能;以及 其中,当该相邻像素单元的该输入晶体管导通时,该相邻像素单元所耦接的该数据线上的该数据信号作为该参考电压信号且被传送至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
全文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接收数据信号,且包括驱动晶体管、开关晶体管、重置晶体管、发光元件、及控制单元。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第一操作电压源。开关晶体管耦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重置晶体管耦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且接收参考电压信号与第一控制信号。发光元件与开关晶体管串联耦接于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二操作电压源之间。控制单元根据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的电压电位来储存驱动晶体管的临界电压以及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压,并根据获得的临界电压与驱动电压及数据信号来改变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压电位。
文档编号G09G3/32GK103106866SQ20111039158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
发明者郭鸿儒, 曾名骏 申请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