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显示方法及装置,车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6581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图的显示方法及装置,车载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图的显示技术,尤其是一种地图的显示方法及装置,车载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人们的日常交通工具已经拥有了 12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也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伴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车载系统作为汽车的辅助产品,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车载系统中车载地图的导航功能为汽车用户在寻找道路和目的地上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地图是由地图数据绘制而成的,地图数据存放在地图数据库中,在绘制地图时,从地图数据库中加载相应的地图数据,绘制后显示在屏幕中。地图数据通常按照地图的比例(也称地图比例尺)分级存储,每一级比例的地图数据对应一个比例的地图。
用户在使用地图的过程中,经常会对地图进行缩小或放大的操作。每一次缩小或放大地图,需要重新加载一次地图数据(即加载下一级比例的地图数据)。由于地图的数据通常较为庞大,其中包含众多的兴趣点、道路、区域等数据信息,因此加载和绘制地图数据的耗时较长,在此过程中,地图的显示不是连续的,而是分区域显示的。也就是说,用户在对地图进行缩小或放大的操作时,鉴于加载和绘制地图数据的耗时较长,因此用户看到的缩小或放大后的地图是一块区域一块区域逐步显示的,而不是一次性显示整幅的地图。这给用户查找地图中的信息带了诸多不便。若要缩短加载和绘制地图数据的耗时,需要提高设备的性能,这将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
另外,地图通常是由图层组成的,包括显示给用户的是地图层和网格状的背景层。用户在对地图进行缩小或放大的操作时,在等待地图数据加载和绘制的过程中,呈现给用户的通常是网格状的背景层,并且不同比例之间的地图的显示是跳跃的,不是连贯的。这不仅影响地图显示的美观,并且也给用户带来了较差的视觉感受。
公开号为CN 101647048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地图显示系统,其沿着显示画面显示的地图上的道路动态地显示道路名称、导向等导航关联信息,易于辨认出显示画面上显示的道路及其道路名称、行进方向。
但是如何使得不同比例之间的地图能够连续显示,给用户带来较佳的视觉效果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得不同比例之间的地图能够连续显示,给用户带来较佳的视觉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图的显示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级比例的地图数据绘制的地图对应的显示图片及所述显示图片的当前显示比例;
基于所述显示图片的当前显示比例,以预定比例和预定次数逐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并予以显示;
最后一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后,以下一级比例的地图数据重新绘制地图并予以显不O
可选的,所述地图的显示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级比例和下一级比例,确定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的预定次数和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
基于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确定每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的预定比例。
可选的,所述预定次数为3-5次。
可选的,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组成等比数列,所述预定比例为所述等比数列的公比;或者,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组成等差数列,所述预定比例为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
可选的,所述等比数列的公比为1.1-1.3,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为1-3。
可选的,所述以预定比例和预定次数逐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包括:
以所述预定比例和预定次数逐次放大显示图片时,若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小于第一预定像素,则对所述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进行插值运算,增加所述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到所述第一预定像素;
以所述预定比例和预定次数逐次缩小显示图片时,若缩小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大于第二预定像素,则对所述缩小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进行插值运算,减小所述缩小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到所述第二预定像素;
所述第一预定像素或第二预定像素基于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和显示分辨率确定。
可选的,所述地图为车载地图。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地图的显示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以获取当前级比例的地图数据绘制的地图对应的显示图片及所述显示图片的当前显示比例;
缩放单元,用以基于所述显示图片的当前显示比例,以预定比例和预定次数逐次缩小或放大所述显示图片;
重绘单元,用以最后一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后,以下一级比例的地图数据重新绘制地显示单元,用以显示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或重新绘制的地图。
可选的,所述地图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以基于所述当前级比例和下一级比例,确定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的预定次数和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
第二确定单元,用以基于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确定每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的预定比例。
可选的,所述预定次数为3-5次。
可选的,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组成等比数列,所述预定比例为所述等比数列的公比;或者,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组成等差数列,所述预定比例为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
可选的,所述等比数列的公比为1.1-1.3,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为1-3。
可选的,所述缩放单元包括:
控制单元,用以以所述预定比例和预定次数逐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
比对单元,用以比对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与预定像素,所述预定像素包括第一预定像素和第二预定像素;
计算单元,用以基于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和显示分辨率确定所述第一预定像素或第二预定像素;
第一插值单元,用以在所述比对单元比对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小于所述第一预定像素时,对所述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进行插值运算,增加所述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到所述第一预定像素;
第二插值单元,用以在所述比对单元比对缩小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大于所述第二预定像素时,对所述缩小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进行插值运算,减小所述缩小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到所述第二预定像素。
可选的,所述地图为车载地图。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车载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地图的显示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对当前级比例的地图数据绘制的地图进行缩小或放大操作时,在等待加载和绘制下一级比例的地图数据并给用户显示的过程中,对当前级比例的地图数据绘制好的地图的显示图片进行缩小或放大并显示给用户。由于对显示图片的缩小或放大不需要进行太大的数据的加载和重绘,耗时较短且绘制的显示图片与地图的显示相似,在此过程中用户看到的地图及地图的显示图片的缩小或放大的显示过程是连续的,能够给用户带来良好的视觉效果。
由于不需要通过提高设备的性能来缩短等待时间,也不需要另外存储更多不同级的地图数据,仅是通过在等待的过程中,显示缩小或放大的地图的显示图片给用户,这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减少资源的浪费,从而达到较优的效果。
对缩小或放大后的地图的显示图片的像素进行插值运算,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小地图的显示图片的像素。这保证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地图的显示图片的清晰度,能够达到较优的显示效果。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图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2-4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的示意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图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图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
所述地图的显示方法包括:
步骤SI,获取当前级比例的地图数据绘制的地图对应的显示图片及所述显示图片的当前显示比例;
步骤S4,基于所述显示图片的当前显示比例,以预定比例和预定次数逐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并予以显示;
步骤S5,最后一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后,以下一级比例的地图数据重新绘制地图并予以显示。
预定比例和预定次数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预先给定的经验值,也可以根据下述步骤S2和S3确定,即在所述步骤SI与步骤S4之间还包括:
步骤S2,基于所述当前级比例和下一级比例,确定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的预定次数和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
步骤S3,基于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确定每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的预定比例。
所述步骤SI中,地图通常是根据地图数据绘制,绘制完成之后以图片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中。在地图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对地图进行缩小或放大的操作,由于不同比例的地图需要调用不同级别的地图数据来绘制,因此每次缩小或放大地图时,需要调用新的地图数据重新绘制。不同比例的地图对应不同级别的地图数据。
具体的,绘制好的地图通常以矢量图片在屏幕中显示,对矢量图片的地图进行放大或缩小操作时,需要加载不同级的地图数据。由于地图数据较为庞大,因此每次加载和绘制所述地图数据的耗时通常较长,且地图的显示也不连续,而是分区域绘制的。
为使得地图在屏幕中的显示连贯而平滑,对地图进行缩小或放大的操作时,可以在等待加载和绘制下一级地图数据给用户显示的过程中,对绘制好的当前地图的显示图片的矢量图片转换成位片,对该位片进行缩小或放大并显示给用户。这样的显示过程,在视觉上是一个连续而平滑的显示过程,不会出现地图的突然缩小或放大的情况,也看不到地图的分区域绘制,能够带来较好的视觉感受。
将矢量图片转换为位片,可以通过常用的拷屏操作,或者常用的图片格式转换算法。地图的显示图片(转换之后的位片)具有显示比例,所述显示比例可以根据地图的比例乘以系数获得。通常情况下,当前级的地图数据绘制的地图对应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与当前级的地图数据绘制的地图的比例相等。例如,当前级的地图数据绘制的地图的比例为(I厘米:10公里),通常该比例简称为10公里,则该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可以设定为10。此处仅是举例说明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的计算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计算方法,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
所述步骤S2中,所述当前级比例表示未缩小或放大地图时,绘制该地图所需的地图数据的比例;下一级比例表示缩小或放大当前地图后,绘制缩小或放大后的地图所需的地图数据的比例。一个级别的地图数据对应一个比例的地图。地图的比例是根据地图数据确定的,地图数据的比例与地图的比例相同。
根据当前级比例和下一级比例,确定缩小或放大地图的显示图片的次数和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缩小或放大地图的显示图片的次数和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通常是经验值。举例来讲,当前级比例为10公里,下一级比例为5公里,则缩小或放大地图的显示图片的次数通常为4次,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依次可以为9、8、7、6或者9、7、6.5、6。
所述预定次数为3-5次。所述预定次数越多,视觉效果越平滑且连续,但是缩小或放大地图的显示图片的次数越多,对设备内存的消耗越大,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预定次数。
所述步骤S3中,基于每次缩小或放大所述地图的显示图片(以下地图的显示图片未特别说明,均表示位片)后的显示比例可以确定每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的预定比例。
通常情况下,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地图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组成等比数列,所述预定比例为所述等比数列的公比;或者,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组成等差数列,所述预定比例为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所述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为1.1-1.3,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为1-3。具体实施时,所述公比或公差以实际操作的数值为准。
具体的,以等差数列来讲,当前级比例为10公里,下一级比例为5公里,放大地图的显示图片的预定次数为4次。计算当前级比例与下一级比例的差值,以预定次数(4)对所述差值进行等分。等分所述差值得到的每份差值的大小为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1.25)。等比数列的公比可以采用取对数的数学方法计算。
所述步骤S4中,以所述步骤S3中的预定比例和预定次数逐次缩小或放大所述地图的显示图片,并显示在屏幕中。由于位片的缩小或放大所需的时间较短,且也不需要较多的数据,因此缩小或放大所述地图的显示图片可以产生连续而平滑的视觉效果。
所述地图的显示图片在缩小或放大的过程中,由于显示比例的变化会带动像素的排列的变化,因此在放大的过程中会出现图片中的图像模糊的情况,在缩小的过程中会出现图片中的图像叠加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缩小或放大过程中,会对地图的显示图片的像素进行插值运算,具体的:
以所述预定比例和预定次数逐次放大显示图片时,若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小于第一预定像素,则对所述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进行插值运算,增加所述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到所述第一预定像素;
以所述预定比例和预定次数逐次缩小显示图片时,若缩小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大于第二预定像素,则对所述缩小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进行插值运算,减小所述缩小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到所述第二预定像素。
所述第一预定像素和第二预定像素基于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和显示分辨率(简称分辨率,通常为屏幕的分辨率)确定。
第一次缩小或放大的地图的显示图片为当前级比例的地图数据绘制的地图对应的显示图片,以后每次要进行缩小或放大操作的显示图片(也称为原始图片)为前一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对位片的缩小或放大不会改变位片中像素的数目,也就是说,未进行插值运算之前,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与缩小或放大前的原始的显示图片的像素相等。若进行了插值运算,则会改变位片的像素,也就是说,若进行了插值运算,每次经过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可能会不同。每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后,所述第一预定像素或第二预定像素都会重新计算,进行像素的比对时,以当前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和最新计算的第一预定像素或第二预定像素进行比对。
具体的,例如,分辨率为180像素/英寸时,一张长:3.556英寸,宽'2.667英寸的位片包含的像素数目为307200 ;在分辨率为180像素/英寸时,若位片由长:9英寸,宽:6.7英寸(分辨率为180像素/英寸时,该位片包含的像素数是1953720)缩小到长:3.556英寸,宽:2.667英寸时,307200表示第二预定像素,原始位片的像素(1953720)大于第二预定像素(307200),减小所述缩小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1953720)到所述第二预定像素(307200);同理,在分辨率为180像素/英寸时,若位片由长:1英寸,宽:0.6英寸(分辨率为180像素/英寸时,该位片包含的像素数是19440)放大到长:3.556英寸,宽:2.667英寸时,307200表示第一预定像素,原始位片的像素(19440)小于第一预定像素(307200),增加所述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19440)到所述第一预定像素(307200)。
所述步骤S5中,对地图的缩小或放大的操作,虽然在加载和绘制下一级地图数据的过程中,可以显示缩小或放大的地图的显示图片,但最终还是需要在屏幕中显示由下一级地图数据绘制的地图,因此在最后一次缩小或放大地图的显示图片后,以下一级比例的地图数据重新绘制地图并显示。
通常在最后一次缩小或放大地图的显示图片时,或者最后一次缩小或放大地图的显示图片后,以下一级比例的地图数据重新绘制地图,并显示在屏幕中。
所述地图可以是车载地图、计算机地图、手机地图、平板电脑地图等其他设备上的地图。
图2至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至图4详细说明。
图2所示的是已经根据地图数据绘制好的地图。通常来讲,地图数据是分等级存放在地图数据库中的,每个级别的地图数据对应一个比例的地图,地图数据的比例表示地图的比例,根据不同级别的地图数据可以绘制不同比例的地图。
一般来讲,地图数据分为17个级别的地图数据,依次为第一级别到第十七级别。每个级别的地图数据对应一个比例的地图,地图的比例也称为地图的比例尺,通常是以公里或米为单位计数的。这17个级别的地图数据一旦保存之后,基本是不会进行增加、删除或者修改的操作,也就是说,地图数据通常是固定不变的。17个级别的地图数据通常对应的地图的比例依次对应:2000公里比例的地图(表示I厘米:2000公里,地图上I厘米表示实际的2000公里,以下类推),1000公里比例的地图,500公里比例的地图,200公里比例的地图,100公里比例的地图,50公里比例的地图,25公里比例的地图,20公里比例的地图,10公里比例的地图,5公里比例的地图,2公里比例的地图,I公里比例的地图,500米比例的地图,200米比例的地图,100米比例的地图,50米比例的地图,20米比例的地图。通常情况下,第一次在屏幕中显示地图时,地图默认的比例为17个比例中处于中间的比例,也就是10公里比例的地图,以第九级别的地图数据绘制。举例来说,图2所示的地图为10公里比例的地图,如果是缩小地图,则下一级比例为20公里比例;如果是放大地图,则下一级比例为5公里比例。在其他实施例中,下一级比例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
以第九级别的地图数据绘制好地图之后,该地图的比例为10公里,在屏幕中以矢量图片的形式显示。对地图可以进行放大或者缩小的操作,以便查找地图中的信息,例如,对地图进行放大的操作,图3是对图2所示的地图进行放大操作后的地图,该地图的比例为5公里,采用的是第十级别的地图数据绘制的。
地图数据通常很大,包含的内容也很多,一个地区的地图数据,通常包括地域数据、道路数据和兴趣点数据等。地域数据包括该区域的区域代码、经纬度坐标或经纬度信息等;道路数据包括该区域内的道路数目,每条道路的经纬度坐标或经纬度信息、道路的类型和道路的交叉路等;兴趣点数据包括该区域内包含的兴趣点的数目、兴趣点的名称、兴趣点的位置信息和兴趣点的类型等。
在绘制地图时,加载地图数据需要耗时,将地图数据转换成屏幕坐标需要耗时,地图中颜色的渲染也需要耗时,从一个比例的地图缩小或放大到另一个比例的地图大约需要l_2s ο
地图通常是由图层组成的,包括显示给用户的是地图层和网格状的背景层。用户在对地图进行缩小或放大的操作时,在等待地图数据加载和绘制的过程中,呈现给用户的通常是网格状的背景层,并且不同比例之间的地图的显示是跳跃的,不是连贯的。另外,地图在绘制时,通常是分块绘制的,因此用户看到的缩小或放大后的地图是一块区域一块显示的,而不是一整幅地图一次性显示,图4为现有的地图在放大过程中的显示画面。这给用户查找地图中的信息带了诸多不便,同时也影响了视觉感受。
为了实现地图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连贯而平滑的过渡,可以对地图数据进行更细的级别划分,例如在上述17个级别的每个级别的地图数据之间再增加若干级别的地图数据。但是这种方式仍旧需要对地图数据进行加载,这不仅更加耗费时间,而且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去存储地图数据,并且多次加载地图数据十分耗费内存,因此这种方式反而增加了成本,还浪费资源,不利于使用。
鉴于上述情况,可以在等待加载和绘制下一级地图数据给用户显示的过程中,对绘制好的地图的显示图片进行缩小或放大并显示给用户。也就是说,对图2所示的地图进行缩小或放大操作时,本实施例中以放大操作为例说明,在给用户显示图3所示的地图之前,对图2所示的地图的显示图片进行逐次连续的放大,直至下一级别(第十级别)的地图数据加载并绘制完成之后,才在屏幕上显示根据第十级别的地图数据绘制的图3的地图。
图片在设备中以两种形式显示:位图或者矢量图。
位图:也叫点阵图像或绘制图像,是由称作像素(图片元素)的单个点(像素点)组成的。这些点可以进行不同的排列和染色以构成图样。当放大位图时,可以看见赖以构成整个图像的无数单个方块(像素点)。扩大位图尺寸的效果是增大单个像素,从而使线条和形状显得参差不齐(像素低就会出现俗称的马赛克状或者噪点);当缩小时,像素点堆积在一起,容易造成图像的叠加失真。
矢量图:是根据几何特性来绘制图形,矢量可以是一个点或一条线,矢量图只能靠软件生成,因为这种类型的图像文件包含独立的分离图像,可以自由无限制的重新组合。它的特点是缩小或放大后图像不会失真。
根据地图数据绘制的地图是矢量图,对进行缩小或放大的操作时,由于每次加载不同的地图数据绘制,因此不会出现图像失真的情况。但是每次加载和绘制地图数据,耗时长且画面不连贯。
地图绘制完成后以矢量图的形式在屏幕中显示,通过拷屏操作,例如,电脑键盘上PrintScreen键,将在屏幕显示的矢量地图拷贝下来形成位图(也可以称为地图的显示图片)。在等待加载和绘制第十级别的地图数据时,对该位片进行逐次放大的操作,并在屏幕上显示每一次放大的位片。
通常情况下,在等待一个级别地图数据到下一个级别的地图数据缩小或放大的过程中,对该位片逐次缩小或放大,一般经过3-5次,即可达到连贯而平滑的缩小或放大的视觉效果,并且经过3-5次缩小或放大后,下一个级别的地图数据基本已完成加载和绘制。这个数据是经验数据,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情况做调整。
每次缩小或放大该位片的比例和缩小或放大的次数是预设的,每次缩小或放大所述地图的位片后的显示比例组成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此处以等差数列的计算方法为例说明。
位片的显示比例与地图的比例基本是1:1的,因此位片的显示比例通常是已知的,地图的比例与地图数据的比例相同,绘制当前地图的地图数据的比例和绘制下一级别的地图的地图数据的比例也是已知的。以图2和图3为例,图2中地图的比例是10公里,图3中地图的比例是5公里,则当前地图的位片的显示比例近似看成是10,图3所示的地图的位片的显示比例近似看成是5,两者做减法得到差值5,预定的放大次数是5次,则差值5除以次数5等于1,则每次放大所述地图的位片后的显示比例依次为:9、8、7、6、5。差值5除以次数5得到的结果I为该等差数列的公差,每次放大后的位片的显示比例,由位片的前一次的显示比例减去该公差得到。
按照计算得到的位片的显示比例和放大的次数,逐次放大该位片,并将每一次放大后的位片显示在屏幕中。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下一级地图数据绘制的地图并不显示的屏幕中。在最后一次放大地图的位片时,下一级地图数据基本已经加载并绘制完成,最后一次放大后的显示图片可以不显示在屏幕中,而是在最后一次以根据下一级地图数据绘制的地图代替最后一次放大后的显示图片显示在屏幕中,或者在显示最后一次放大的地图的位片后的极短的时间内,将根据下一次地图数据绘制的地图显示在屏幕中。这可以带来良好的视觉效果,给人一种地图是平滑而连贯的显示在屏幕中的感觉。
由于位片使用像素来表现图像。每个像素在该位片中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和颜色值。例如,一幅位片中的道路就是由该位置的像素拼合在一起组成的。也就是说,每幅位片中包含的像素是固定的,缩小或放大位片时,其包含的像素的数目是不变的。因此,在屏幕上对位片进行缩小或放大时,容易出现像素间距变大或者像素重叠的情况,导致位片会失真,并会呈现锯齿状。
在对地图的显示图片进行缩小或放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会出现上述情况,因此需要对位片的像素进行插值运算,以保证位片经过缩小或放大后,像素能够满足需求,降低出现图片失真的几率。
具体的,在位片的像素和分辨率固定的情况下,位片的清晰度与位片的尺寸有关。位片通常是规则的矩形,位片的尺寸通常指矩形的长X宽。
在位片的像素和分辨率固定的情况下,位片的尺寸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位片的清晰度。通常来讲,分辨率固定的情况下,大尺寸的位片需要较多的像素,小尺寸的位片要求的像素较少。位片的像素和分辨率固定的情况下,放大该位片(增大位片的尺寸),必然需要增加该位片的像素来保证清晰度,相应的,缩小该位片(减小位片的尺寸),必然需要降低该位片的像素来保证清晰度。
鉴于上述情况,在具体实施时,以预定比例和预定次数逐次放大地图的显示图片时,放大后的地图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小于第一预定像素,对放大后的地图的显示图片的像素进行插值运算,增加放大后的地图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到所述第一预定像素;以预定比例和预定次数逐次缩小地图的显示图片时,缩小后的地图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大于第二预定像素,对缩小后的地图的显示图片的像素进行插值运算,减小缩小后的地图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到所述第二预定像素。
对缩小或放大后的地图的显示图片的像素进行插值运算后,当前地图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已发生变化,若对该进行插值运算后的地图的显示图片进行缩小或放大,则以变化后的地图的显示图片的像素为准。例如,地图的显示图片(称为原始图片)的像素为30万,对所述原始图片进行放大(得到的图片称为第一次图片),此时第一预定像素为50万,由于第一次图片的像素(30万)小于该第一预定像素(50万),则对第一次图片的像素进行插值运算,像素由30万增加至50万;对所述第一次图片进行放大(放大后的图片称为第二次图片),此时第一预定像素变为80万,第二次图片的像素(50万)小于新的第一预定像素(80万),对所述第二次图片的像素进行插值运算,像素由50万增加至80万。
所述第一预定像素和第二预定像素与位片的大小和分辨率相关,通常情况下:分辨率为180像素/英寸时,尺寸大小是:3.556英寸(长)Χ2.667英寸(宽)的位片需要的像素数为307200(矩形的长边的单位像素数640Χ矩形的宽边的单位像素数480),约等于30万像素。大于或小于上述尺寸时,该位片都不会很清晰。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上述比例计算各尺寸的位片的像素数,并将该像素数设置为所述第一预定像素或第二预定像素。此处仅是提供了一种第一预定像素和第二预定像素的计算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计算方式,不受此处限制。
具体实现时,可采用resample algorithm算法,该算法的部分实现代码可参见下附代码:
权利要求
1.一种地图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级比例的地图数据绘制的地图对应的显示图片及所述显示图片的当前显示比例; 基于所述显示图片的当前显示比例,以预定比例和预定次数逐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并予以显示; 最后一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后,以下一级比例的地图数据重新绘制地图并予以显/Jn 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图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级比例和下一级比例,确定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的预定次数和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 基于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确定每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的预定比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图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次数为3-5次。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图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组成等比数列,所述预定比例为所述等比数列的公比;或者,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组成等差数列,所述预定比例为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图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比数列的公比为1.1-1.3,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为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图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预定比例和预定次数逐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包括: 以所述预定比例和预定次数逐次放大显示图片时,若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小于第一预定像素,则对所述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进行插值运算,增加所述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到所述第一预定像素; 以所述预定比例和预定次数逐次缩小显示图片时,若缩小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大于第二预定像素,则对所述缩小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进行插值运算,减小所述缩小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到所述第二预定像素; 所述第一预定像素或第二预 定像素基于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和显示分辨率确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图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图为车载地图。
8.一种地图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以获取当前级比例的地图数据绘制的地图对应的显示图片及所述显示图片的当前显示比例; 缩放单元,用以基于所述显示图片的当前显示比例,以预定比例和预定次数逐次缩小或放大所述显示图片; 重绘单元,用以最后一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后,以下一级比例的地图数据重新绘制地图; 显示单元,用以显示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或重新绘制的地图。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图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以基于所述当前级比例和下一级比例,确定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的预定次数和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 第二确定单元,用以基于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确定每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的预定比例。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地图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次数为3-5次。
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地图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组成等比数列,所述预定比例为所述等比数列的公比;或者,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显示比例组成等差数列,所述预定比例为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地图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比数列的公比为1.1-1.3,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为1-3。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图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放单元包括: 控制单元,用以以所述预定比例和预定次数逐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 比对单元,用以比对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与预定像素,所述预定像素包括第一预定像素和第二预定像素; 计算单元,用以基于每次缩小或放大后的显示图片和显示分辨率确定所述第一预定像素或第二预定像素; 第一插值单元,用以在所述比对单元比对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小于所述第一预定像素时,对所述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进行插值运算,增加所述放大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到所述第一预定像素; 第二插值单元,用以在所述比对单元比对缩小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大于所述第二预定像素时,对所述缩小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进行插值运算,减小所述缩小后的显示图片的像素到所述第二预定像素。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图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图为车载地图。
15.一种车载系统,其 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地图的显示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地图的显示方法及装置,车载系统,所述地图的显示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级比例的地图数据绘制的地图对应的显示图片及所述显示图片的当前显示比例;基于所述显示图片的当前显示比例,以预定比例和预定次数逐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并予以显示;最后一次缩小或放大显示图片后,以下一级比例的地图数据重新绘制地图并予以显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不同比例之间的地图能够连续显示,给用户带来较佳的视觉效果。
文档编号G09B29/10GK103137008SQ201110391438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
发明者王军 申请人: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