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62345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板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显示面板及平板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平板显示器具有平面化、轻、薄、省电等特点,使其逐渐代替传统的视频图像显示器而成为主流的显示装置。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平板 显示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能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效果。影响平板显示器显示效果的參数主要有对比度、亮度、可视角度、反应时间等,尤其是显示面板的亮度,更是做为衡量平板显示装置好坏的ー个重要指标。而显示面板的亮度除了取决于背光光源,显示面板的驱动芯片的布线也是影响亮度的重要因素。參阅图I和图2,平板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1、印刷电路板12、源极驱动芯片(Source IC) 13以及第一、第二栅极驱动芯片(Gate IC) 14和15。印刷电路板12和源极驱动芯片13设置在垂直显示面板的数据线(图未示)ー侧,源极驱动芯片13与印刷电路板12电连接。第一、第二栅极驱动芯片14和15设置在垂直显示面板的栅极线(图未示)的一侦U。第一栅极驱动芯片14距离最外侧的源极驱动芯片13较近,第二栅极驱动芯片15距离最外侧的源极驱动芯片13较远。第三、第四栅极驱动芯片16和17与第一、第二栅极驱动芯片14和15在显示面板11双边对称分布,也可以分布在显示面板11同一侧。继续參阅图I和图2,对于上述的驱动芯片的布局,以第一、第二栅极驱动芯片14和15的布线为例,现有布线方法为印刷电路板12向第一、第二栅极驱动芯片提供栅极驱动信号VeH,Vgh经过金属导线I输入到第一栅极驱动芯片14。第一栅极驱动芯片14输出VGH, Vgh经过金属导线2输入到第二栅极驱动芯片15。现有的驱动芯片的布线中,栅极驱动信号Vra传输到第二栅极驱动芯片15比传输到第一栅极驱动芯片14要多经过一段金属导线2,而金属导线2会带来额外的电阻和寄生电容。因此,Vra信号分别输入到第二栅极驱动芯片15和第一栅极驱动芯片14的幅值和波形均有差别,如图3所示,其中图形21表示Vra信号输入到第一栅极驱动芯片14的幅值和波形图,图形22表示Vra信号输入到第二栅极驱动芯片15的幅值和波形图。由于第一、第ニ栅极驱动芯片14和15的输入信号有差别,对应地输出的幅值和波形也存在差异,如图4所示,其中图形23表示第一栅极驱动芯片14的输出幅值和波形图,图形24表示第二栅极驱动芯片15的输出幅值和波形图。第一栅极驱动芯片14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15在输入和输出的幅值、波形上均存在差异,使得显示面板11在第二栅极驱动芯片15控制的显示区域的亮度不同于第一栅极驱动芯片14控制的显示区域的亮度,通常是前者的亮度小于后者亮度,而一般大部分显示面板的栅极线都是横向设计,因此会造成显示面板11的亮度呈纵向分布,亮度的不均匀分布影响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平板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能够使显示面板亮度更均匀分布,提高显示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数据驱动芯片以及至少两个扫描驱动芯片;数据驱动芯片和扫描驱动芯片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侧边区域;数据驱动芯片包括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数据信号输入端、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以及数据信号输出端;扫描驱动芯片包括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以及第ニ扫描信号输出端;各个扫描驱动芯片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均通过相应的导线与数据驱动芯片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至少对应两个扫描驱动芯片的导线的电阻相等或差值小于预定值。其中,所有导线的电阻相等或差值小于预定值。其中,所有导线均包括共同部分和分支部分;导线的分支部分的数量与扫描驱动 芯片的数量一致,一根导线的共同部分对应至少两根导线的分支部分;导线的共同部分一端连接数据驱动芯片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另一端连接至少两根导线的分支部分的一端,每根导线的分支部分的另一端连接相应的扫描驱动芯片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其中,导线的共同部分数量为一,所有导线的分支部分电阻率、长度均相等。其中,导线的共同部分经过ー个扫描驱动芯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ー个技术方案是提供ー种平板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的显示面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ー种平板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通过电阻相等或差值小于预定值的相应导线向至少两个扫描驱动芯片提供扫描驱动信号,以驱动像素开关打开;在像素开关打开后向数据驱动芯片提供数据驱动信号,以使数据驱动信号通过打开的像素开关进入相应的像素操作元件。其中,通过电阻相等或差值小于预定值的相应导线向至少两个扫描驱动芯片提供扫描驱动信号的步骤具体为通过电阻相等或差值小于预定值的相应导线、并经由ー个数据驱动芯片向至少两个扫描驱动芯片提供扫描驱动信号。其中,所有导线均包括共同部分和分支部分;导线的分支部分的数量与扫描驱动芯片的数量一致,一根导线的共同部分对应至少两根导线的分支部分。其中,导线的共同部分数量为一,且经过ー个扫描驱动芯片,所有导线的分支部分电阻率、长度均相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相应的导线将各个扫描驱动芯片的扫描信号输入端与数据驱动芯片的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并且使至少对应两个扫描驱动芯片的导线的电阻相等或差值小于预定值,使得至少两个扫描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入幅值和波形一致,由此能够减少或甚至消除显示面板的亮度呈纵向分布的现象,使亮度更均匀分布,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I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显不面板的驱动芯片的布线不意图;图2是图I中虚线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第一栅极驱动芯片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在图2所示的布线方式下的输入幅值和波形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第一栅极驱动芯片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在图2所示的布线方式下的输出幅值和波形图;图5是本发明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平板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能够减少甚至消除亮度呈纵向分布的现象,使亮度更均匀分布,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參阅图5,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包括数据驱动芯片101、第一、第二扫描驱动芯片102和103以及印刷电路板105。数据驱动芯片101、第一扫描驱动芯片102和第ニ扫描驱动芯片103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侧边区域104。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数据线(图未示)纵向(垂直方向)设计,扫描线(图未示)横向(水平方向)设计,因此数据驱动芯片101设置于垂直数据线方向的ー侧,第一、第二扫描驱动芯片102和103设置于垂直扫描线方向的ー侧。数据驱动芯片101包括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011、数据信号输入端1012、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1013以及数据信号输出端1014。扫描驱动芯片以第一扫描驱动芯片102为例,包括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021以及第ニ扫描信号输出端1022。由于向数据驱动芯片101和第一、第二扫描驱动芯片102和103提供数据驱动信号和扫描驱动信号的印刷电路板105与数据驱动芯片101连接,因此,在数据驱动芯片101上需设置扫描驱动信号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即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011和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1013,以使扫描驱动信号通过数据驱动芯片101传输至第一、第二扫描驱动芯片102和103。具体地,第一扫描驱动芯片102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021通过导线201与数据驱动芯片101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1013连接;第二扫描驱动芯片103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031通过导线202与数据驱动芯片101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1013连接。当印刷电路板105向第一、第二扫描驱动芯片102和103提供扫描驱动信号时,扫描驱动信号经数据驱动芯片101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011输入,经过数据驱动芯片101并从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1013输出,然后分别通过导线201和导线202分别传输至第一、第二扫描驱动芯片102和103。印刷电路板105向数据驱动芯片101提供数据驱动信号时,数据驱动信号直接由数据信号输入端1012输入至数据驱动芯片101,然后由数据信号输出端1014输出。其中,导线201和导线202的电阻相等。导线201和导线202均包括共同部分和分支部分。如图5所示,导线201由主导线2011和第一分支导线2012组成,导线202由主导线2011和第二分支导线2021组成。主导线2011作为导线201和导线202的共同部分,第一分支导线2012对应为导线201的分支部分,第二分支导线2021对应为导线202的分支部分。主导线2011经过第一扫描驱动芯片102,此时第一扫描驱动芯片102还包括第三输入端1023以及第三输出端1024,主导线2011通过第三输入端1023进入第一扫描驱动芯片102,然后通过第三输出端1024穿出第一扫描驱动芯片102。主导线2011的一端连接数据驱动芯片101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1013,另一端连接至第一分支导线2012和第二分支导线2021的一端。第一分支导线2012和第二分支导线2021的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扫描驱动芯片102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021以及第二扫描驱动芯片103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031。并且,第一分支导线2012和第二分支导线2021的电阻率、长度均相等,以使得导线201和导线202的电阻相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情况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若难以使得两根导线的电阻完全相等,此时,可以允许导线201和导线202的电阻存在差值,并且两者电阻差值需小于预定值。此预定值的设定按实际情况确定,比如为实现显示效果更均匀的目的,尽量设置小一些,以技术水平和エ艺水平为限。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的扫描驱动芯片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本实施例的扫描驱动芯片以两个为例,分别为第一、第二扫描驱动芯片102和103,对应的导线的分支部分的数量也为两根,分别为第一分支导线2012和第二分支导线2021,即导线的分支部分与扫描驱动芯片的数量一致。一根导线的共同部分对应着两个导线的分支部分,如图5所示,一根主导线2011同时连接着第一分支导线2012和第二分支导线2021。本发明显示面板的实施例,扫描驱动信号先经过主导线2011传输,然后分别通过 第一分支导线2012和第二分支导线2021传输至第一扫描驱动芯片102和第二扫描驱动芯片103。通过设计第一分支导线2012和第二分支导线2021的电阻率和长度均相等,以使得导线201和导线202的电阻相等或差值小于预定值,进而使得第一扫描驱动芯片102和第ニ扫描驱动芯片103的信号输入幅值和波形尽可能地相同,由此能够减少甚至消除显示面板的亮度呈纵向分布的情况,提高显示面板亮度的均匀性,提高显示效果。当然,在更多实施例中,扫描驱动芯片的数量还可以是三个或以上,导线的分支部分的数量对应地为三根或以上,此时导线的共同部分至少对应三根导线的分支部分。举例而言,当扫描驱动芯片有三个时,一根主导线同时连接三根分支导线,并且由主导线分别和三根分支导线组成的三根导线的电阻相等或差值小于预定值,而三根分支导线的电阻率、长度均相等。甚至,可以设置两根或以上的主导线,使该两根或以上的主导线对应连接数量比主导线多的分支导线,当然由主导线和分支导线组成的各根导线的电阻相等或电阻差值需小于预定值。对于扫描驱动芯片数量的其他情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当然,本实施例的数据驱动芯片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在此不作具体限制,而当数据驱动芯片的数量为多个时,扫描驱动信号由最靠近扫描驱动芯片的数据驱动芯片传输。此外,导线的共同部分也可以不经过扫描驱动芯片,甚至,扫描驱动信号也可以不经过数据驱动芯片,而直接自印刷电路板输入扫描驱动芯片。本发明平板显示装置的ー实施例,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并且本实施例的平板显示装置可以是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显示器类型的平板显示装置。參阅图6,本发明ー种平板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ー实施例,包括步骤步骤SlOl ;通过电阻相等或差值小于预定值的相应导线向至少两个扫描驱动芯片提供扫描驱动信号,以驱动像素开关打开。具体地,印刷电路板通过数据驱动芯片与显示面板连接,由印刷电路板通过电阻相等或差值小于预定值的相应导线、并经由ー个数据驱动芯片向至少两个扫描驱动芯片提供扫描驱动信号。所有所述导线包括共同部分和分支部分,并且导线的分支部分的数量与扫描驱动芯片的数量一致,导线的共同部分数量为ー根并且经过ー个扫描驱动芯片,一根所述导线的共同部分对应至少两根导线的分支部分。具体而言,扫描驱动芯片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导线的分支部分数量至少为两根,由导线的共同部分分别和至少两根导线的分支部分形成至少两条通路,以使得扫描驱动信号通过至少两条通路传输至至少两个扫描驱动芯片。以图5的显示面板实施例为例进行说明,并且以两个扫描驱动芯片为例,扫描驱动信号经过导线201传输至第一扫描驱动芯片102 ;扫描驱动信号经过导线202传输至第二扫描驱动芯片103,由此可驱动像素开关打开。其中,导线201由主导线2011和第一分支导线2012组成,导线202由主导线2011和第二分支导线2021组成。主导线2011作为导线201和导线202的共同部分,第一分支导线2012对应为导线201的分支部分,第二分支导线2021对应为导线202的分支部分。第一分支导线2012和第二分支导线2021的电阻率和长度均相等,以使得导线201和导线202的电阻相等,或者两者电阻差值小于预定值。 步骤S102 :在所述像素开关打开后向数据驱动芯片提供数据驱动信号,以使所述数据驱动信号通过打开的像素开关进入相应的像素操作元件。步骤SlOl中,扫描驱动信号输入扫描驱动芯片以驱动像素开关的打开,像素开关打开后,数据驱动芯片提供的数据驱动信号通过打开的像素开关进入相应的像素操作元件,比如进入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电极,以驱动平板显示装置显示。本实施例的平板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通过电阻相等或差值小于预定值的相应导线向至少两个扫描驱动芯片提供驱动信号,使得至少两个扫描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入幅值和波形一致,能够提高平板显示装置亮度的均匀性,提高显示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数据驱动芯片以及至少两个扫描驱动芯片; 所述数据驱动芯片和扫描驱动芯片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侧边区域; 所述数据驱动芯片包括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数据信号输入端、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以及数据信号输出端; 所述扫描驱动芯片包括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以及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 各个所述扫描驱动芯片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均通过相应的导线与数据驱动芯片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至少对应两个所述扫描驱动芯片的导线的电阻相等或差值小于预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有所述导线的电阻相等或差值小于预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有所述导线均包括共同部分和分支部分; 所述导线的分支部分的数量与扫描驱动芯片的数量一致,一根所述导线的共同部分对应至少两根导线的分支部分; 所述导线的共同部分一端连接所述数据驱动芯片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另一端连接至少两根导线的分支部分的一端,每根所述导线的分支部分的另一端连接相应的扫描驱动芯片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的共同部分数量为一,所有所述导线的分支部分电阻率、长度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的共同部分经过一个所述扫描驱动芯片。
6.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I飞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7.一种平板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电阻相等或差值小于预定值的相应导线向至少两个扫描驱动芯片提供扫描驱动信号,以驱动像素开关打开; 在所述像素开关打开后向数据驱动芯片提供数据驱动信号,以使所述数据驱动信号通过打开的像素开关进入相应的像素操作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过电阻相等或差值小于预定值的相应导线向至少两个扫描驱动芯片提供扫描驱动信号的步骤具体为通过电阻相等或差值小于预定值的相应导线、并经由一个数据驱动芯片向至少两个扫描驱动芯片提供扫描驱动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有所述导线均包括共同部分和分支部分; 所述导线的分支部分的数量与扫描驱动芯片的数量一致,一根所述导线的共同部分对应至少两根导线的分支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的共同部分数量为一,且经过一个所述扫描驱动芯片,所有所述导线的分支部分电阻率、长度均相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数据驱动芯片和至少两个扫描驱动芯片;在数据驱动芯片设置有第一扫描信号输入、输出端,在扫描驱动芯片设置有第二扫描信号输入、输出端;使各扫描驱动芯片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均通过相应的导线与数据驱动芯片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至少对应两个所述扫描驱动芯片的导线的电阻相等或差值小于预定值。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使显示面板亮度更均匀分布,提高显示效果。
文档编号G09G3/20GK102682693SQ2012101830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5日
发明者郑华, 陈政鸿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