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154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设备,包括动脉系统血管模型(2)和静脉系统血管模型(8),动脉系统血管模型(2)内注入一半体积的模拟动脉血的红色液体,静脉系统血管模型(8)内注入一半体积的模拟静脉血的蓝色液体;动脉系统血管模型(2)和静脉系统血管模型(8)的血管内还设有仿真血栓凸起(4);本设备能让练习者不受临床条件限制并且无X射线辐射下反复、全面的练习介入治疗操作,练习者不仅能通过该设备完成股动静脉穿刺练习,还能进行血管内选择性插管、球囊扩张等手术治疗操作,从而实现仿真治疗的全面练习。
【专利说明】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临床模拟装置,具体是一种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髂股动、静脉病变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多见,介入治疗以其微创、有效、低风险等优点在血管疾病治疗中广泛开展。对初学者的培训多是在病人手术时带教老师向学生讲授,而无法对大群体开展;此外,还受到受临床条件和射线辐射下等教学条件的限制。初学者无法在病人手术过程中实践介入操作(如股动静脉穿刺、球囊扩张、支架与滤器植入等)不利于专业人员的快速成长。现有的模拟训练设备,都无法模拟出介入手术的连贯操作,达不到对初学者的全面训练。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设备,可不受临床和射线等条件的限制进行模拟手术,进一步达到对初学者进行全面治疗训练。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设备,包括用橡胶制成半剖面模拟人,半剖面模拟人为腹部至双膝部分;半剖面模拟人设置两套血管模型行走的沟槽,两套血管模型为动脉系统血管模型和静脉系统血管模型;动脉系统血管模型包括双侧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肾动脉和腹主动脉;腹主动脉末端开口连接电压力泵,动脉末端为闭合的盲端,两侧的股动脉近心端设置第二开关,动脉系统血管模型内注入一半体积的模拟动脉血的红色液体;静脉系统血管模型包括双侧髂总静脉脉、髂内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肾静脉和下腔静脉,两侧的股静脉近心端设置第三开关,下腔静脉远心端设置第一开关,静脉系统血管模型内注入一半体积的模拟静脉血的蓝色液体;动脉系统血管模型和静脉系统血管模型的血管内还设有仿真血栓。
[0005]动脉系统血管模型和静脉系统血管模型的腹股沟下lcm-3cm处都设有可替换的穿刺模块,包含人造皮肤和肌肉组织。
[0006]动脉系统血管模型与静脉系统血管模型内涉及的血管内径和正常人血管内径相仿。
[0007]动脉系统血管模型与静脉系统血管模型均为透明弹性软胶管制作。
[0008]电压力泵内置在半剖面模拟人内。
[0009]与现有单独的动脉系统血管模型或静脉系统血管模型相比,本实用新型集动脉系统血管模型和静脉系统血管模型于一体,该模型对人体下腹部和双下肢的动、静脉进行仿真;能让练习者不受临床条件限制并且无X射线辐射下反复、全面的练习介入治疗操作,练习者不仅能通过该设备完成股动静脉穿刺练习,还能进行血管内选择性插管、球囊扩张等手术治疗连贯操作,从而实现仿真治疗的全面练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半剖面模拟人,2、动脉系统血管模型,3、第一开关,4、凸起,5、穿刺模块,
6、第二开关,7、第三开关,8、静脉系统血管模型,9、电压力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设备,包括用橡胶制成半剖面模拟人1,半剖面模拟人I为腹部至双膝部分;半剖面模拟人I设置两套血管模型行走的沟槽,两套血管模型为动脉系统血管模型2和静脉系统血管模型8 ;动脉系统血管模型2包括双侧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肾动脉和腹主动脉;腹主动脉末端开口连接电压力泵9,动脉末端为闭合的盲端,两侧的股动脉近心端设置第二开关6,动脉系统血管模型2内注入一半体积的模拟动脉血的红色液体;静脉系统血管模型8包括双侧髂总静脉脉、髂内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肾静脉和下腔静脉,两侧的股静脉近心端设置第三开关7,下腔静脉远心端设置第一开关3,静脉系统血管模型2内注入一半体积的模拟静脉血的蓝色液体;动脉系统血管模型2和静脉系统血管模型8的血管内还设有仿真血栓凸起4,凸起4的位置可人为设定也可根据实际手术总血栓等症状的位置来设定,可形象显示出症状的位置及特征。
[0014]进一步,动脉系统血管模型2和静脉系统血管模型8的腹股沟下lcm-3cm处都设有可替换的穿刺模块5,包含人造皮肤和肌肉组织;穿刺模块5可以供学习者进行穿刺等操作,多次穿刺后可进行置换。
[0015]进一步,动脉系统血管模型2与静脉系统血管模型8内涉及的血管内径和正常人血管内径相仿,使血管更加逼真、形象。
[0016]进一步,动脉系统血管模型2与静脉系统血管模型8均为透明弹性软胶管制作,透明弹性软胶管制作简单、方便,有效节约。
[0017]进一步,电压力泵9内置在半剖面模拟人I内,使整个模型一体化,方便学习者使用。
[0018]在进行操作训练时,打开电压力泵9仿真出动脉搏动,练习者在股动脉处触及到搏动,根据搏动进行股动脉和股静脉的穿刺,穿刺针连接的注射器回抽出红色液体提示穿刺入动脉模型血管模型2,如为蓝色则为静脉系统血管模型8。穿刺成功后,沿导丝进鞘、送入导管,此时可见导丝、导管在透明的血管模型内行走,练习者可在模型内进行选择性插管、球囊扩张、支架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等操作。
[0019]下腔静脉滤器或支架植入操作结束后,可通过下腔静脉的第一开关3取出下腔静脉滤器,通过股动脉第二开关6、股静脉的第三开关7取出血管支架或置换多次穿刺后的股静脉和股动脉模型。
[0020]通过以上操作,能让操作者不受临床条件限制并且无射线辐射下反复、全面的练习介入治疗操作,练习者不仅能通过该设备完成股动静脉穿刺练习,还能进行血管内选择性插管、球囊扩张等手术治疗的连贯操作,从而实现仿真治疗的全面练习。
【权利要求】
1.一种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设备,包括用橡胶制成半剖面模拟人(I ),半剖面模拟人(I)为腹部至双膝部分;其特征在于,半剖面模拟人(I)设置两套血管模型行走的沟槽,两套血管模型为动脉系统血管模型(2)和静脉系统血管模型(8);动脉系统血管模型(2)包括双侧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肾动脉和腹主动脉;腹主动脉末端开口连接电压力泵(9),动脉末端为闭合的盲端,两侧的股动脉近心端设置第二开关(6),动脉系统血管模型(2)内注入一半体积的模拟动脉血的红色液体;静脉系统血管模型(8)包括双侧髂总静脉脉、髂内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肾静脉和下腔静脉,两侧的股静脉近心端设置第三开关(7),下腔静脉远心端设置第一开关(3),静脉系统血管模型(2)内注入一半体积的模拟静脉血的蓝色液体;动脉系统血管模型(2)和静脉系统血管模型(8)的血管内还设有仿真血栓凸起(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脉系统血管模型(2)和静脉系统血管模型(8)的腹股沟下lcm-3cm处都设有可替换的穿刺模块(5),包含人造皮肤和肌肉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脉系统血管模型(2)与静脉系统血管模型(8)内涉及的血管内径和正常人血管内径相仿。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脉系统血管模型(2)与静脉系统血管模型(8)均为透明弹性软胶管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介入治疗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压力泵(9)内置在半剖面模拟人(I)内。
【文档编号】G09B23/28GK203376915SQ201320233709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8日
【发明者】华浅近, 祖茂衡 申请人:华浅近, 祖茂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