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851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能够在栅极驱动电路损坏的情况下提高显示区域的利用率,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本发明中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包括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器,其中,所述栅极驱动器包括栅极驱动基板,和设置在所述栅极驱动基板上的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
【专利说明】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不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LCD)由于其高品质画质,低功率及低辐射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基板上栅极 驱动(Gate on Array,G0A)技术作为新技术的代表,将栅极驱动电路1和显示区域2的结 构同时制备得到,节省材料且减少了工艺步骤。目前液晶显示装置中栅极驱动电路1和显 示区域2的结构同时集成在同一张玻璃基板3上(如图1所示),这样栅极驱动电路1中的 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11的输出信号直接传输到显示区域,驱动一行的显示。每个移位寄存 器单元11的输入信号包括电压信号Vss,时钟信号CLK和CLKB,初始信号STV等,输出信号 传输到显示区域2,作为一行的扫描信号。但是,由于栅极驱动电路1结构的复杂性,在制作 工艺中容易出现不良,导致整块液晶显示面板无法使用,浪费了显示区域,从而增加生产成 本。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能够在栅极驱动电路损坏的 情况下提高显示区域的利用率,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包括显 示面板和栅极驱动器,其中,所述栅极驱动器包括栅极驱动基板,和设置在所述栅极驱动基 板上的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
[0005] 优选地,所述栅极驱动器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设置有将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和所述 显示面板电连接的连接单元。
[0006] 优选地,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
[0007]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连接单元连接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 栅极驱动电路之间。
[0008] 优选地,所述栅极驱动基板与所述连接单元之间、以及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连接 单元之间均设置有导电胶。
[0009] 优选地,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多条栅线,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移位寄存 器单元,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栅线相连。
[0010]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包括:
[0011] 形成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包括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器,所述栅极驱动器包括栅 极驱动基板,和设置在所述栅极驱动基板上的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显 示面板电连接。
[0012] 优选地,所述形成显示模块的步骤包括:
[0013] 提供底板;
[0014] 在所述底板上形成包括薄膜晶体管和栅线的图形,以及形成栅极驱动电路的图 形;
[0015] 将所述底板的对应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区域和对应于栅极驱动电路的区域分离, 其中,所述底板的对应于栅极驱动电路的区域形成为栅极驱动基板。
[0016] 优选地,所述形成显示模块的步骤还包括:在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电路之间形成 将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电连接的连接单元。
[0017] 优选地,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
[0018]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在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电路之间形成 将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电连接的连接单元的步骤包括:
[0019] 在所述阵列基板上和所述栅极驱动基板上均涂覆导电胶;
[0020] 将所述连接单元的一侧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导电胶相连,另一侧与所述栅极驱动 基板上的导电胶相连。
[0021] 优选地,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图形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图形,所述移位寄 存器单元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栅线相连。
[0022] 可以看出,栅极驱动器和显示面板分隔开,栅极驱动电路设置在栅极驱动基板上, 因此,当栅极驱动电路发生不良时,只需更换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的栅极驱动基板即可,而 显示面板不受影响,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良率,降低成本,提高驱动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 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4] 图1所示的是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所示的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其中,附图标记为:
[0027] 1、栅极驱动电路;11、移位寄存器单元;2、显示区域;3、玻璃基板;4、栅极驱动基 板;5、连接单元;6、阵列基板;7、栅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29]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包括显示面 板和栅极驱动器,如图2所示,所述栅极驱动器包括栅极驱动基板4,和设置在栅极驱动基 板4上的栅极驱动电路1,栅极驱动电路1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
[0030] 在本发明中,栅极驱动器和显示面板分隔开,栅极驱动电路1设置在栅极驱动基 板4上,因此,当栅极驱动电路1发生不良时,只需更换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1的栅极驱动 基板4即可,而显示面板不受影响,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良率,降低成本,提高驱动效果。在 进行新产品的开发时,由于栅极驱动电路1的结构较为复杂,因而可以先进行栅极驱动电 路1的设计,并制作栅极驱动电路1的测试器件群(test element group,TEG),当测试栅 极驱动电路1无不良现象时,将栅极驱动电路1与显示面板电连接,从而降低开发成本。
[0031] 具体地,如图2所示,栅极驱动电路1可以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单元11,多个移位 寄存器单元11可以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该控制信号依次向显示面板输出高电平,以使得 显示面板上的各行像素单元依次显示。
[003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栅极驱动器和所述显示面板 之间设置有将栅极驱动电路1和显示面板电连接的连接单元5。
[0033] 具体地,连接单元5可以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FPC)或柔性扁平电缆(FFC)。
[0034]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6,栅极驱动电路1和阵列基板6通过连接单元5电连 接,当连接单元5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时,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在阵列基板6和栅极驱 动电路1之间;当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柔性扁平电缆时,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在阵列基板6 和栅极驱动电路4之间。
[0035] 优选地,栅极驱动基板4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以及阵列基板6与所述柔 性印刷电路板之间均设置有导电胶,例如异向导电胶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ACF);或栅极驱动基板4与所述柔性扁平电缆之间、以及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柔性扁平电 缆之间均设置有导电胶,从而提高绑定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或绑定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良 率。
[0036] 阵列基板6上和栅极驱动基板4上均可以设置连接区,在所述连接区上涂覆导电 胶,阵列基板6上还设置有多条栅线7,多条栅线7可以与阵列基板6上的导电胶相连,栅极 驱动电路1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单元11,多个移位寄存器单元11的输出端可以与栅极驱动 基板4上的导电胶相连,通过连接单元5使得移位寄存器单元11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栅线7 相连。多个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11根据控制信号进行移位输出,即依次输出高电平,从而 依次扫描多条栅线7,从而依次点亮显示面板的各行像素单元,实现行扫描。
[0037] 本发明对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基板4的相对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显示装 置的具体结构对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器的位置进行设置,例如,当显示装置的边框较宽时, 可以将栅极驱动基板4和显示面板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当显示装置的边框较窄时,可以使 栅极驱动基板4和显示面板之间形成0°?90°的夹角,以实现窄边框的设计。优选的,使 栅极驱动基板4和显示面板之间形成0°夹角,这样使得栅极驱动基板4完全位于显示面板 之后,实现窄边框的设计。
[0038] 在本发明中,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 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当然,除了上述显示模块,所述显示 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常规结构,如电源模块,背光源等。
[0039] 以上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描述,可以看出,栅极驱动器和显示面板分开 设置,因此,当栅极驱动电路发生不良时,只需更换栅极驱动电路即可,从而提高显示装置 的良率,降低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
[0040]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包括:
[0041] 形成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包括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器,所述栅极驱动器包括栅 极驱动基板,和设置在所述栅极驱动基板上的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显 示面板电连接。
[004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形成显示模块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
[0043] 提供底板,该底板可以由有机材料制作,例如环氧树脂类材料;也可以由无机材料 制作,例如玻璃;
[0044] 在所述底板上形成包括薄膜晶体管和栅线的图形,以及形成包括栅极驱动电路的 图形;
[0045] 将所述底板的对应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区域和对应于栅极驱动电路的区域切割 开,其中,所述底板的对应于栅极驱动电路的区域形成为栅极驱动基板。
[0046] 由于栅极驱动电路和阵列基板上元件结构的制作方法相同,因此,可以在形成薄 膜晶体管和栅线的同时形成栅极驱动电路,然后将所述底板切割开,从而形成显示面板的 阵列基板和栅极驱动器。当然,栅极驱动电路和薄膜晶体管的图形也可以在不同的基板上 同时形成。两种制作方法相比,使用两个不同的基板的方法较为简单,省去了切割的步骤; 使用同一个基板的方法可以提高同时形成栅极驱动电路和薄膜晶体管等图形的准确性,例 如,可以防止两个不同的基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偏移对制作图形时的影响。
[0047] 更进一步地,所述形成显示模块的步骤还包括:在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电路之间 形成将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电连接的连接单元。
[0048] 具体地,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显示面板和栅极驱 动电路通过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电连接。
[0049] 更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在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电路之间 形成将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电连接的连接单元的步骤具体包括:
[0050] 在所述阵列基板上和所述栅极驱动基板上显示面板和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之间形 成连接单元包括:
[0051] 在所述阵列基板上和所述栅极驱动基板上均涂覆导电胶;
[0052] 将所述连接单元的一侧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导电胶相连,另一侧与所述栅极驱动 基板上的导电胶相连。
[0053]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阵列基板上和所述栅极驱动基板上涂覆导电胶并不是将阵 列基板和栅极驱动基板的全部区域均涂覆导电胶,而是在栅极驱动电路输出端所在的区域 以及阵列基板上输入信号的区域涂覆导电胶,从而使得栅极驱动电路与栅线相连。
[0054] 具体地,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图形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图形,所述栅极移 位寄存器单元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单元与对应的栅线相连,以将扫描信号输入至各条栅线。
[0055]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 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 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包括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栅极驱动器包括栅极驱动基板,和设置在所述栅极驱动基板上的栅极驱动电路,所 述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器和所述显示面板之 间设置有将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和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的连接单元。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 或柔性扁平电缆。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连 接单元连接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基板与所述连接单元 之间、以及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连接单元之间均设置有导电胶。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多条栅线,所 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单元,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栅线相 连。
7. -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包括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器,所述栅极驱动器包括栅极驱 动基板,和设置在所述栅极驱动基板上的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显示面 板电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显示模块的步 骤包括: 提供底板; 在所述底板上形成包括薄膜晶体管和栅线的图形,以及形成栅极驱动电路的图形; 将所述底板的对应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区域和对应于栅极驱动电路的区域分离,其 中,所述底板的对应于栅极驱动电路的区域形成为栅极驱动基板。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显示模块的步 骤还包括:在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电路之间形成将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电连接的连接 单元。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柔性 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 基板,所述在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电路之间形成将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电连接的连接 单元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阵列基板上和所述栅极驱动基板上均涂覆导电胶; 将所述连接单元的一侧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导电胶相连,另一侧与所述栅极驱动基板 上的导电胶相连。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图 形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图形,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栅线相连。
【文档编号】G09G3/36GK104157250SQ201410360035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5日
【发明者】廖燕平, 王玉堂, 邵喜斌, 尹大根, 王丹, 吕敬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