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714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要求2014年12月3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4-0195750号的权益,通过引用实际上将其合并到本文中,如同完全在本文中阐述一样。技术领域本文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平板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场发射显示器(FE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等。在平板显示器中,数据线和栅极线被设置成以直角交叉,并且数据线和栅极线的交叉处被定义为像素。多个像素在面板上形成为矩阵。为了驱动每个像素,向数据线提供要显示的视频数据电压,向栅极线顺序地提供栅极脉冲。并且,视频数据电压被提供至提供有栅极脉冲的显示线上的像素。当通过栅极脉冲顺序地扫描每个显示线时,视频数据被显示。为了与用于显示器的大尺寸面板的近来趋势保持一致,栅极线变得更长,这会由于栅极脉冲延迟而引起问题。栅极脉冲调制(GPM)被建议作为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之一,在栅极脉冲调制中栅极脉冲的电压电平被升高并且在下降时间期间电压电平以不同的斜率降低。通过栅极脉冲调制生成GPM信号的GPMIC可以被合并到每个栅极驱动IC中。这种技术的问题是由于栅极脉冲调制所需的RE线之间的电阻差异而导致由每个栅极驱动IC的GPMIC生成的GPM信号具有不同的波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第一栅极驱动IC和第二栅极驱动IC。显示面板包括:设置有第一栅极线组的第一栅极块,以及设置有第二栅极线组的第二栅极块。第一栅极驱动IC生成提供至第一栅极线组的栅极脉冲。第二栅极驱动IC生成提供至第二栅极线组的栅极脉冲。第一栅极驱动IC包括:用于输出处于第一电压电平的栅极脉冲的第一栅极脉冲发生器,以及用于部分地调制该栅极脉冲的第一栅极脉冲调制器。附图说明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合并到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附图与描述一起用于说明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和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视图;图3和图4是示出栅极驱动IC的配置的视图;图5是示出GPM信号的示例的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显示装置的视图;以及图7是示出在图6的显示装置中的RE测程线(logline)之间的电阻差异的等效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贯穿说明书,相同的附图标记基本上表示相同的部件。在以下描述中,如果判定与发明相关的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会使发明的主题不清楚,则省略所述详细描述。虽然本说明书基于液晶显示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可应用于场发射显示器(FE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和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OLED)等。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中的测程线的层的视图,并且图3和图4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栅极驱动IC的配置的视图。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0、电力模块200、定时控制器300、栅极驱动ICGIC和源极驱动IC500。显示面板100包括具有用于显示输入图像数据的像素矩阵的像素阵列。像素阵列包括:形成在下基板上的TFT阵列;形成在上基板上的滤色器阵列;以及形成在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元件(liquidcrystalcell)Clc。在TFT阵列上有数据线DL、与数据线DL交叉的栅极线GL、形成在数据线DL与栅极线GL之间的每个交叉点处的TFT、与TFT连接的像素电极1、和存储电容器Cst等。在滤色器阵列上形成有黑色矩阵(blackmatrix)和滤色器。在下基板或上基板上可以形成有公共电极2。液晶元件Clc通过被提供有数据电压的像素电极1与被提供有公共电压Vcom的公共电极2之间的电场来驱动。具有彼此正交的光轴的偏振器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上基板和下基板,并且在接触液晶层的界面处形成有用于设置液晶的预倾角的配向膜(alignmentfilm)。显示面板100包括多个栅极组G_g,例如第一栅极组G_g1至第三栅极组G_g3。第一栅极组G_g1至第三栅极组G_g3包括多个栅极线。当输入电压Vin高于UVLO电平时电力模块200开始运行,并且在预定时间的延迟之后产生输出。电力模块200的输出包括VGH、VGL、VCC和VDD等。VCC可以是例如3.3V的逻辑电源电压,以用于驱动定时控制器300、栅极驱动ICGIC和源极驱动IC500。VDD可以是高电源电压,该高电源电压要被提供至伽玛参考电压生成电路中的电压驱动电路,该伽玛参考电压生成电路用于生成正/负的伽玛参考电压。正/负的伽玛参考电压被提供至源极驱动IC500。定时控制器300接收来自外部主机的数字视频数据RGB,并且接收定时信号例如垂直同步信号Vsync、水平同步信号Hsync、数据使能信号DE和主时钟CLK等。定时控制器300向源极驱动IC500发送数字视频数据RGB。定时控制器300生成用于控制源极驱动IC500的操作定时的源极定时控制信号,以及用于控制栅极驱动ICGIC的移位寄存器420和电平移位器410的操作定时的栅极定时控制信号ST、GCLK和MCLK。此外,定时控制器300输出GPM控制信号GPM使能(GPMenable)。GPM控制信号GPM使能确定是否启用栅极脉冲调制器GPM。第一栅极驱动ICGIC1接收第一逻辑的GPM控制信号GPM使能,并且第二驱动ICGIC2和第三驱动ICGIC3接收第二逻辑的GPM控制信号GPM使能。第一逻辑的GPM控制信号GPM使能使栅极脉冲调制器GPM启用,并且第二逻辑的GPM控制信号GPM使能使栅极脉冲调制器GPM停用。源极驱动IC500包括多个源极驱动IC(集成电路)500。源极驱动IC500接收来自定时控制器300的数字视频数据RGB。源极驱动IC500从定时控制器300接收数字视频数据RGB。与栅极脉冲(或扫描脉冲)同步地,源极驱动IC500响应于来自定时控制器300的源极定时控制信号将数字视频数据RGB转换成正/负的模拟数据电压,并且然后将该数据电压提供至显示面板100的数据线DL。栅极驱动ICGIC通过使用栅极定时控制信号来输出栅极脉冲Gout。栅极定时控制信号包括栅极起始脉冲GSP、栅极移位时钟GSC和栅极输出使能GOE。栅极起始脉冲GSP表示栅极驱动ICGIC输出第一栅极脉冲Gout处的起始线。栅极移位时钟GSC是用于将栅极起始脉冲GSP移位的时钟。栅极输出使能GOE用于设置栅极脉冲Gout的持续时间。每个栅极驱动ICGIC包括栅极脉冲发生器400和栅极脉冲调制器GPM。栅极脉冲发生器400包括移位寄存器410、电平移位器420、缓冲器430和输出部440。移位寄存器410根据栅极移位时钟GSC,通过使用级联的多个触发器(flipflops)顺序地将栅极起始脉冲GSP移位。电平移位器420将移位寄存器410的输出改变成显示面板上的TFT可以运行的电压电平。第一栅极脉冲调制器GPM1对由第一栅极脉冲发生器400-1生成的栅极脉冲Gout的电压电平进行调制。图5是示出了由栅极脉冲调制器GPM调制的栅极脉冲的视图。如图所示,栅极脉冲调制器GPM改变了栅极脉冲Gout的下降斜率。图5中示出的用于改变栅极脉冲Gout的下降斜率的信号(下文中,GPM)的操作是公知技术,所以将省略其详细描述。通过来自定时控制器300的GPM控制信号GPM使能来选择性地启用第二栅极脉冲调制器GPM2和第三栅极脉冲调制器GPM3。即,第二栅极脉冲调制器GPM2和第三栅极脉冲调制器GPM3不是通过输入第二电压电平的GPM控制信号而变得启用。第一栅极脉冲调制器GPM1发出从栅极脉冲发生器400输出的栅极脉冲Gout以生成GPM信号。将参照图4和图5对此进行讨论。第一栅极脉冲调制器GPM1包括第一逻辑部LOGIC1和第一CMOS反相器INV1。第一逻辑部LOGIC1将诸如栅极起始时钟GSC和栅极输出使能GOE的栅极定时信号顺序地移位。第一CMOS反相器INV1包括第一晶体管T11和第二晶体管T12。第一晶体管T11的栅电极与第一逻辑部LOGIC1的输出连接,第一晶体管T11的漏电极与高电压输入连接,并且第一晶体管T11的源电极与第一输出端子n1连接。第二晶体管T12的栅电极与第一逻辑部LOGIC1的输出连接,第二晶体管T12的漏电极与低电压(VGL)输入连接,并且第二晶体管T12的源电极与第一输出端子n1连接。在第一时间段t1期间,第一栅极脉冲调制器GPM1的第一晶体管T11响应于第一逻辑部LOGIC1的输出而导通。在第一晶体管T11导通的情况下,在漏电极处接收到的高电压VGH被提供至栅极脉冲发生器400-1的输出部440。输出部440的P型元件T13输出第一电压电平的高电压VGH,并且栅极脉冲Gout保持在第一电压电平。在第二时间段t2期间,第一栅极脉冲调制器GPM1的第二晶体管T12响应于逻辑部LOGIC1的输出而导通。在第二晶体管T12导通的情况下,栅极脉冲发生器400的输出部440的输出电压经由第二晶体管T12而放电。即,在第二时间段t2期间,栅极脉冲Gout的电压电平从第一电压电平VGH逐渐减小至第二电压电平VGH2,从而生成GPM信号。如上所述,通过这个过程,通过GPM控制信号GPM使能来停用(关断)第二栅极驱动ICGIC2的第二栅极脉冲调制器GPM2的逻辑部LOGIC。替代于第二栅极脉冲调制器GPM2,第二栅极驱动ICGIC2通过使用第一栅极脉冲调制器GPM1来生成GPM信号。下面将讨论用于第二栅极驱动ICGIC2的GPM信号生成的电压放电路径。每个栅极驱动ICGIC通过形成在显示面板100上的导电焊盘PAD而连接。在每个栅极驱动ICGIC内形成有第一导电图案L21和第二导电图案L22。第一导电焊盘PAD1将第一栅极脉冲调制器GPM1的第一输出端子n1与第二栅极脉冲调制器GPM2的第二输出端子n2连接。第二栅极驱动ICGIC2的第一导电图案L21将第一导电焊盘PAD1与第二输出端子n2连接。因此,第二栅极驱动ICGIC2的第二输出部440-2通过如下第一路径pass1接收高电压并输出栅极脉冲:所述第一路径pass1将第一栅极驱动ICGIC1的栅极脉冲调制器GPM的第一输出端子n1、导电焊盘PAD1以及第二栅极驱动ICGIC2的第一导电图案L21连接。第二栅极驱动ICGIC2的第二输出部440-2通过经由如下第二路径pass2发出第一电压电平VGH的栅极脉冲来生成GPM信号:该第二路径pass2将第一导电图案L21、第一导电焊盘PAD1以及第一栅极脉冲调制器GPM1的输出和第一测程线RE连接。第二栅极驱动ICGIC2的第二导电图案L22将第一导电焊盘PAD1与第三栅极驱动ICGIC3电连接。这样,第二栅极驱动ICGIC2和第三栅极驱动ICGIC3可以在不启用第二栅极脉冲调制器GPM2和第三栅极脉冲调制器GPM3的情况下分别生成GPM信号。即,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在第一测程线与第二栅极脉冲调制器GPM2和第三栅极脉冲调制器GPM3不连接的情况下工作。因此,与图6中示出的比较例相比,显示面板的设置有第一测程线的区域可以减小,在该比较例中,所有栅极驱动ICGIC的栅极脉冲调制器GPM被启用。此外,在图6中示出的比较例中,将所有栅极驱动ICGIC的第一测程线RE通过印刷电路板PCB一起连接至低电压VGL源。因此,将所有栅极驱动ICGIC与低电压源连接的第一测程线RE具有不同的电阻值。例如,如图7所示,如果第三栅极驱动ICGIC3的第一测程线RE的电阻值为R,则第一栅极驱动ICGIC1的第一测程线RE的电阻值为3R。即,因为基于具有不同电阻值的第一测程线RE生成GPM信号,所以每个栅极驱动IC输出具有不同波形的GPM信号。因此,由于栅极脉冲延迟时间的差异,所以栅极驱动ICGIC控制的面板块PB1至PB3发生块变暗(blockdimming)。相反,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有栅极驱动ICGIC通过第一栅极驱动ICGIC1的第一测程线RE生成GPM信号,因此可以避免由于栅极驱动ICGIC的第一测程线的不同电阻值所引起的栅极脉冲延迟时间的差异。此外,本发明的第二栅极驱动ICGIC2和第三栅极驱动ICGIC3可以通过第一导电焊盘PAD1和第二导电焊盘PAD2而与第一栅极驱动ICGIC1的栅极脉冲调制器GPM1连接。在图6中示出的比较例中,第二栅极驱动ICGIC2通过第二栅极脉冲调制器GPM2的第一晶体管T21接收高电压。因此,由于第二栅极脉冲调制器GPM2的第一晶体管T21的导通电阻,所以第二栅极驱动ICGIC2和第一栅极驱动ICGIC1之间存在栅极脉冲输出偏离。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栅极驱动ICGIC2可以通过第一导电图案L21和导电焊盘PAD1生成GPM信号。这可以消除晶体管的导通电阻。本发明的前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已经对每个栅极驱动ICGIC配备有栅极脉冲调制器GPM的示例进行了描述。即,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以下常规显示装置:该常规显示装置使用均配备有栅极脉冲调制器GPM的栅极驱动ICGIC。虽然未示出,但是本发明可以包括第二栅极驱动ICGIC2和第三栅极驱动ICGIC3未配备有第二栅极脉冲调制器GPM2和第三栅极脉冲调制器GPM3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省略了第二栅极脉冲调制器GPM2和第三栅极脉冲调制器GPM3的这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避免第一测程线RE之间的电阻的差异以及第一晶体管之间的导通电阻的差异。虽然已经参考本发明的许多说明性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应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落入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许多其他修改和实施方式。更具体地,在本公开内容、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主题组合布置的组成部件和/或布置中可以有各种变化和修改。除了组成部件和/或布置的变化和修改以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替代性使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