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598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两个基座的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或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等薄型的显示装置有的具备基座。在将基座配置在下侧的中央的显示装置中,伴随着大型化,翻倒的可能性增加,为了防止翻倒而使基座大型化。因此,与显示装置的大型化相应地,需要在左右分开配置两个基座。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备两个基座的显示装置。

另外,基座设计为既能根据显示装置的重心保持平衡又能支撑框体。因此,在将基座以与正常方向不同的方向装配到框体的情况下,基座无法良好地支撑框体,显示装置可能容易翻倒。因此,专利文献2公开了无法将基座以错误的方向装配到框体的显示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许第40925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7-31031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通常,显示装置是从框体去掉基座来包装的,购入显示装置的使用者要将基座装配到框体。此时,使用者有可能将两个基座装配到与正确位置相反的位置。基座构成为在装配到正确位置的状态下能适当地支撑框体,因此在装配到相反的位置的情况下,无法适当地支撑框体而显示装置有可能翻倒。因此,需要防止左右颠倒地装配基座。通过使部件的形状或部件的固定位置左右不同,虽然能防止左右颠倒地装配两个基座,但是由于部件形状左右不同,因此存在显示装置的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该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既能抑制制造成本又能防止左右颠倒地装配基座的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

另外,伴随着显示装置的薄型化,要求使基座的支柱部变细,使用于装配支柱部的装配件小型化。因此,存在基座和装配件的强度降低,显示装置的刚性降低而易于变形的问题。因此,在使显示装置薄型化的情况下,需要确保显示装置的刚性。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该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既能防止以错误的方向装配基座又能确保刚性的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其在前侧显示图像;保持体,其配置在该显示部的后方,保持该显示部;两个基座,其分别具有支柱;以及两个固定部,其装配在上述保持体的后部,用于分别包围上述支柱的后侧和两旁侧而将上述支柱固定到上述保持体,上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两个固定部各自具有:第1板状构件,其位于已固定好的上述支柱的后方;第2板状构件,其位于上述支柱的两旁中的一旁,沿着上述支柱的轴向形成有朝向上述支柱突出的第1突出部;以及第3板状构件,其位于上述支柱的两旁中的另一旁,在比上述第1突出部靠后的位置沿着上述支柱的轴向形成有朝向上述支柱突出的第2突出部,在上述两个固定部之间,上述第2板状构件和上述第3板状构件相对于上述支柱的位置相互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支柱仅在两侧部中的一侧部沿着轴向形成有与上述第1突出部卡合的第1槽,仅在两侧部中的另一侧部沿着轴向形成有与上述第2突出部卡合的第2槽,在上述两个基座之间,上述支柱的形成有上述第1槽和上述第2槽的侧部的位置相互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板状构件上形成有供用于固定上述支柱的螺钉贯通的贯通部分,在上述支柱的后侧形成有供上述螺钉拧入的螺纹孔,在上述支柱的前侧未形成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其在前侧显示图像;保持体,其保持该显示部;基座,其具有沿着该保持体的后部装配的支柱部,支撑上述保持体;以及装配件,其用于包围上述支柱部的后侧和两旁侧而将上述支柱部装配到上述保持体,上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装配件具有:后侧构件,其是板状的,位于已装配好的上述支柱部的后侧;第1旁侧构件,其是板状的,位于上述支柱部的两旁侧中的一侧,沿着上述支柱部的长边方向形成有一部分朝向内侧突出的第3突出部;以及第2旁侧构件,其位于上述支柱部的两旁侧中的另一侧,以在前后方向上比上述第3突出部短的长度沿着上述支柱部的长边方向形成有一部分朝向内侧突出的第4突出部,上述支柱部具有:开口部,其以在前后方向上夹着上述第3突出部的方式,以超过上述第3突出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的距离从顶端沿着长边方向开口;以及凹部,其在该开口部的相反侧的位置沿着长边方向凹陷,前后方向的长度比上述第3突出部短而比上述第4突出部长,与上述第4突出部卡合。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两个分别具有上述支柱部的上述基座,或者上述基座具有两个上述支柱部,两个上述装配件并列设置在上述保持体的后部,两个上述装配件的上述第1旁侧构件和上述第2旁侧构件相对于分别已装配好的上述支柱部的横向的位置相互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装配件是在已装配好的上述支柱部的长边方向上对称的形状,上述支柱部是在已装配好的状态的前后方向上对称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1旁侧构件和上述第2旁侧构件在不包含端缘的部分形成有上述第3突出部和上述第4突出部,上述支柱部具有顶端的一部分比其它部分更延长且向中心侧倾斜而成的多个延长部。

本实用新型的电视接收机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以及接收电视广播的接收部,基于由上述接收部接收到的电视广播,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显示图像。

实用新型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固定部的形状能防止两个基座以颠倒的位置装配到框体。另外,通过颠倒方向而配置共同的部件能实现两个固定部。因此,在显示装置中,既能抑制制造成本,又能防止左右颠倒地装配两个基座等,本实用新型得到优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装置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示出显示装置的后侧的示意立体图。

图3是示出显示装置的后侧的示意立体图。

图4是示出将后箱体去掉后的显示装置的后侧的示意立体图。

图5是示出固定部和基座的示意立体图。

图6是示出固定部和基座的示意立体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固定部和支柱的截面图。

图8是实施方式2的固定部和支柱的截面图。

图9是实施方式3的固定部和支柱的截面图。

图10是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的示意主视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的后侧的示意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将后箱体去掉后的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的后侧的示意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将后箱体去掉后的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的后侧的示意立体图。

图14是装配件和支柱部的截面图。

图15A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装配件和比较对象的装配件的示意立体图。

图15B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装配件和比较对象的装配件的示意立体图。

图16是说明用于结构解析的条件的说明图。

图17是示出结构解析的结果的图表。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支柱部的顶端部分的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示出其实施方式的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方式1>

图1是显示装置的示意立体图。显示装置是前后方向的长度与正交的另一方向的长度相比短得多的薄型的构成。显示装置具备包含液晶面板或EL面板等显示面板的显示部3。显示部3使用显示面板在前面显示图像。显示部3是矩形平板状,收纳于框体2。框体2呈薄型的长方体状。框体2以显示部3的显示面在前侧露出的方式收纳显示部3。将沿着显示部3的短边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沿着长边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横向)。框体2的下表面是沿着显示部3的长边的面。

而且,显示装置具备从下方支撑显示部3的两个基座1。显示装置还具备未图示的接收部、输入输出接口、图像处理部、扬声器以及电源等其它部件,构成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视接收机。未图示的接收部接收电视广播,显示部3显示基于由接收部接收到的电视广播的图像。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视接收机也可以是具备与显示装置分离的接收部的方式。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是电视接收机以外的显示装置。

图2和图3是示出显示装置的后侧的示意立体图。图3示出装配基座1前的状态。框体2包含构成显示装置的后面的后箱体21。基座1具有:腿部11,其与地面等载置面接触;以及支柱12,其固定于腿部11。支柱12沿着与前后方向及横向交叉的上下方向。在框体2的下表面,形成有用于插入两个支柱12的两个插入孔。如图3中箭头所示,向各插入孔插入支柱12,从后箱体21的后方利用螺钉将支柱12固定。

图4是示出将后箱体21去掉后的显示装置的后侧的示意立体图。图中示出将基座1装配到框体2前的状态。实际上,基座1是在后箱体21存在的状态下装配到框体2的。在框体2内具备保持显示部3的底座(保持体)5。底座5形成为大致板状,配置在显示部3的后方,从后方保持显示部3。在底座5的后部设置有分别用于固定支柱12的两个固定部4。

图5和图6是示出固定部4和基座1的示意立体图。图6示出基座1已固定到固定部4的状态。固定部4是长条的构件,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形成为U字状。固定部4以前侧为U字的开口侧的方式装配到底座5的后面。固定部4的横向的位置与设置于框体2的下表面的插入孔的位置对应。从插入孔插入框体2内的支柱12如图4中箭头所示插入到包括固定部4和底座5的后面的四角筒状的部分,插入后的支柱12的后侧和两旁侧被固定部4包围,前侧被底座5包围。两个固定部4是以使两个支柱12能并列插入的方式,以上下方向为长边方向而并列配置的。固定部4具有位于已固定好的支柱12的后方的第1板状构件41。在第1板状构件41上形成有贯通孔(贯通部分)42。另外,在支柱12的后侧形成有螺纹孔13。在支柱12已插入固定部4的状态下,从后箱体21的后方拧入螺钉,螺钉与螺纹孔13螺合,支柱12被固定到固定部4。在支柱12已固定好的状态下,固定部4的长边方向与支柱12的轴向一致。这样,基座1被装配到底座5。已装配好的基座1从下方支撑显示部3和底座5。

图7是实施方式1的固定部4和支柱12的截面图。图7示出支柱12已固定到固定部4的状态。另外,图7示出支柱12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图7中的下侧与显示装置的前侧对应,上侧与显示装置的后侧对应。如前所述,固定部4的截面形成为前侧开口的U字状。固定部4具有:第1板状构件41,其是板状的,位于已固定好的支柱12的后方;以及第2板状构件43和第3板状构件45,其位于支柱12的两旁。第2板状构件43和第3板状构件45在横向上并列配置,其间夹着支柱12。底座5位于支柱12的前侧。支柱12的截面形成为前侧开口的U字状。即,支柱12的前侧成为开口部,未形成螺纹孔。

在位于已固定好的支柱12的两旁中的一旁的第2板状构件43上形成有一部分从外侧凹陷而向内侧突出的第1突出部44。另外,在位于支柱12的两旁中的另一旁的第3板状构件45上形成有一部分从外侧凹陷而向内侧突出的第2突出部46。第1突出部44和第2突出部46突出的方向为朝向已固定好的支柱12的方向。第1突出部44和第2突出部46是沿着长边方向连续形成的。另外,第1突出部44和第2突出部46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相互不同,第2突出部46形成在比第1突出部44靠后的位置。第1突出部44和第2突出部46例如是通过拉深加工形成的。此外,第1突出部44和第2突出部46不限于沿着长边方向连续形成,也可以是沿着长边方向断续形成的。

在支柱12的侧部形成有从外侧凹陷的槽。具体地说,在与第1突出部44相对的部分形成有第1槽14,在与第2突出部46相对的部分形成有第2槽15。第1槽14和第2槽15是从支柱12的顶端沿着长边方向连续形成的。支柱12的截面内的第1槽1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为超过第1突出部44在第2板状构件43内面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的长度,第2槽15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为超过第2突出部46在第3板状构件45内面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的长度。第2槽15形成在比第1槽14靠后的位置。另外,在支柱12的形成有第1槽14的侧部,在比第1槽14靠后侧的位置未形成槽,在支柱12的形成有第2槽15的侧部,在比第2槽15靠前侧的位置未形成槽。

支柱12以开口部向前的方向从下方插入固定部4。第1槽14形成在支柱12以开口部朝前的状态插入到固定部4的情况下与第1突出部44卡合的位置。同样地,第2槽15形成在与第2突出部46卡合的位置。通过使第1槽14与第1突出部44卡合,使第2槽15与第2突出部46卡合,支柱12内嵌于固定部4。通过将支柱12内嵌于固定部4,在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内将支柱12定位。从第1板状构件41的后方拧入螺钉,将固定部4可靠地固定到支柱12。

如图7所示,在两个固定部4之间,第2板状构件43和第3板状构件45相对于已固定好的支柱12的位置相互左右颠倒。即,在一个固定部4中,第2板状构件43位于支柱12的右侧而第3板状构件45位于左侧,而在另一个固定部4中,第2板状构件43位于支柱12的左侧而第3板状构件45位于右侧。因此,第1突出部44和第2突出部46的位置在两个固定部4之间也是左右颠倒的。另外,根据固定部4的形状,在两个支柱12中,形成有第1槽14和第2槽15的侧部的位置相互左右颠倒。即,在一个支柱12中,第1槽14位于右侧部而第2槽15位于左侧部,而在另一个支柱12中,第1槽14位于左侧部而第2槽15位于右侧部。

假设使用者想要将两个基座1装配到左右颠倒的位置,则在与固定部4的第1突出部44和第2突出部46卡合的位置没有支柱12的第1槽14和第2槽15。因此,支柱12与第1突出部44及第2突出部46干扰而无法向固定部4插入。由于支柱12无法插入,因而无法固定支柱12。因此,使用者无法装配基座1。这样,防止了左右颠倒地装配两个基座1。

另外,在使用者想要在使支柱12的开口部朝向一旁的状态下装配基座1的情况下,支柱12与第1突出部4及第2突出部46干扰而无法向固定部4插入。另外,在使用者想要在使支柱12的开口部朝后的状态下装配基座1的情况下,由于支柱12的后部是开口的,因此无法从后方拧入螺钉,无法固定支柱12。这样,防止了以支柱12的开口部朝前的方向以外的方向将基座1装配到框体2。此外,也可以是以使得在支柱12的开口部朝后的状态下,第1槽14不会与第2突出部46卡合且第2槽15不会与第1突出部44卡合的方式,确定第1突出部44和第2突出部46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在支柱12的开口部朝向一旁的状态下,支柱12无法插入固定部4,从而防止基座1被装配。

如上所示,在显示装置中,能防止将两个基座1装配到与正确位置相反的位置以及在错误的方向上将基座1装配到框体2。因此,装配到框体2的基座1能适当地支撑框体2,防止显示装置的翻倒。

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部4是在长边方向上对称地形成的。即,固定部4的形状是相对于在长边方向上将固定部4二等分的面为面对称的。例如,固定部4具备两个贯通孔42,从一端到一个贯通孔42的距离与从另一端到另一个贯通孔42的距离是相同的。两个固定部4为相同的形状,上下相互颠倒地配置。由此,在两个固定部4之间,第2板状构件43和第3板状构件45的位置相互左右颠倒。即,两个固定部4是共同的部件,而且,是能防止两个基座1左右颠倒地装配的形状。由于两个固定部4为共同的部件,因此显示装置的制造成本被抑制。因此,在显示装置中,既能抑制制造成本,又能防止左右颠倒地装配两个基座2。

此外,固定部4不限于面对称的构成。例如,固定部4也可以在非对称的位置具备三个以上的贯通孔,任意一个贯通孔与螺纹孔13对应。另外,第1突出部4和第2突出部46也可以不是面对称的。即使第1突出部4和第2突出部46不是面对称的,只要是沿着固定部4的长边方向的形状,就也能将支柱12插入分别插入上下颠倒配置的两个固定部4。另外,形成于第1板状构件41的贯通部分不限于贯通孔。例如,固定部4也可以是在第1板状构件41上形成有螺钉能贯通的贯通槽的方式。

<实施方式2>

图8是实施方式2的固定部4和支柱12的截面图。图8示出支柱12已固定到固定部4的状态,示出支柱12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在实施方式1中,示出了支柱12的前侧为开口部的方式,但是在实施方式2中,支柱12不具有开口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柱12为四角筒状,形成有第1槽14和第2槽15。在两个支柱12中,形成有第1槽14和第2槽15的侧部的位置相互左右颠倒。另外,优选在支柱12的前侧未形成螺纹孔。支柱12以外的显示装置的各部分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止了左右颠倒地装配两个基座1。另外,由于在支柱12的前侧未形成螺纹孔,在使用者想要将支柱12的前后颠倒而装配基座1的情况下,无法固定支柱12。这样,防止了基座1以错误的方向装配到框体2。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显示装置中,既能抑制制造成本,又能防止左右颠倒地装配两个基座2。

<实施方式3>

图9是实施方式3的固定部4和支柱12的截面图。图9示出支柱12已固定到固定部4的状态,示出支柱12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在实施方式1中,示出了支柱12的前侧为开口部的方式,但是在实施方式3中,支柱12的前侧不是开口部,支柱12的两侧部中的一侧部为开口部。在支柱12的两侧部中的另一侧部形成有第1槽14。通过使第1槽14与第1突出部44卡合,使开口部与第2突出部46相对,从而将支柱12内嵌于固定部4。在两个支柱12中,为开口部的侧部和形成有第1槽14的侧部的位置相互左右颠倒。假设使用者想要将两个基座1装配到左右颠倒的位置,支柱12与第2突出部46方式干扰而无法向固定部4插入。另外,优选在支柱12的前侧未形成螺纹孔。支柱12以外的显示装置的各部分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防止了左右颠倒地装配两个基座1。另外,由于在支柱12的前侧未形成螺纹孔,在使用者想要将支柱12的前后颠倒而装配基座1的情况下,无法固定支柱12。这样,防止了基座1以错误的方向装配到框体2。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显示装置中,既能抑制制造成本,又能防止左右颠倒地装配两个基座2。此外,支柱12也可以是两侧部中的一侧部为开口部,在两侧部中的另一侧部形成有第2槽15。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1~3中,示出了具备截面形状为U字状的固定部4的方式,但是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具备形成为四角筒状的固定部4的方式。另外,示出了固定部4的第1突出部44和第2突出部46是通过拉深加工形成的方式,但是固定部4也可以是在第2板状构件43和第3板状构件45的外面未形成伴随第1突出部44和第2突出部46的凹陷的方式。另外,支柱12不限于角柱状,也可以是圆柱状。

如上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2),其在前侧显示图像;保持体(5),其配置在该显示部(2)的后方,保持该显示部(2);两个基座(1),其分别具有支柱(12);以及两个固定部(4),其装配在上述保持体(5)的后部,用于分别包围上述支柱(12)的后侧和两旁侧而将上述支柱(12)固定到上述保持体(5),上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两个固定部(4)各自具有:第1板状构件(41),其位于已固定好的上述支柱(12)的后方;第2板状构件(43),其位于上述支柱(12)的两旁中的一旁,沿着上述支柱(12)的轴向形成有朝向上述支柱(12)突出的第1突出部(44);以及第3板状构件(45),其位于上述支柱(12)的两旁中的另一旁,在比上述第1突出部(44)靠后的位置沿着上述支柱(12)的轴向形成有朝向上述支柱(12)突出的第2突出部(46),在上述两个固定部(4)之间,上述第2板状构件(43)和上述第3板状构件(45)相对于上述支柱(12)的位置相互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支柱(12)仅在两侧部中的一侧部沿着轴向形成有与上述第1突出部(44)卡合的第1槽(14),仅在两侧部中的另一侧部沿着轴向形成有与上述第2突出部(46)卡合的第2槽(15),在上述两个基座(1)之间,上述支柱(12)的形成有上述第1槽(14)和上述第2槽(15)的侧部的位置相互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板状构件(41)上形成有供用于固定上述支柱(12)的螺钉贯通的贯通部分(42),在上述支柱(12)的后侧形成有供上述螺钉拧入的螺纹孔(13),在上述支柱(12)的前侧未形成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电视接收机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以及接收电视广播的接收部,基于由上述接收部接收到的电视广播,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显示图像。

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用作电视接收机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3);保持体(5),其保持显示部(3);两个基座(1),其具有支柱(12);以及固定部(4),其用于固定支柱(12)。固定部(4)具有:第1板状构件(41),其位于已固定好的支柱(12)的后方;第2板状构件(43)和第3板状构件(45),其位于支柱(12)的两旁。在第2板状构件(43)上形成有朝向支柱(12)突出的第1突出部(44),在第3板状构件(45)上,在比第1突出部(44)靠后的位置形成有突出的第2突出部(46)。在两个固定部(4)之间,第2板状构件(43)和第3板状构件(45)的位置相互相反。由于支柱(12)的形状,在想要左右颠倒地装配两个基座(1)的情况下,支柱(12)的形状与固定部(4)的第1突出部(44)及第2突出部(46)的形状不匹配,而无法进行装配。另外,固定部(4)的形状是,当沿着支柱(12)的轴向将一个固定部(4)的方向颠倒时成为另一个固定部(4),两个固定部(4)是共同的部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仅在支柱(12)的一个侧部形成有与第1突出部(44)卡合的第1槽(14),仅在另一个侧部形成有与第2突出部(46)卡合的第2槽(15)。在两个基座(1)之间,形成有第1槽(14)的侧部和形成有第2槽(15)的侧部的位置相互相反。在想要左右颠倒地装配两个基座(1)的情况下,支柱(12)的第1槽(14)及第2槽(15)与固定部(4)的第1突出部(44)及第2突出部(46)不会卡合,无法进行装配。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支柱(12)的后侧形成有螺纹孔(13),在前侧没有螺纹孔。从后方利用螺钉将支柱(12)固定。在想要前后颠倒地装配基座(1)的情况下,无法从支柱(12)的后方利用螺钉固定,无法进行装配。

<实施方式4>

图10是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的示意主视图。显示装置是前后方向的长度与正交于前后方向的方向的长度相比短得多的薄型的构成。显示装置具备包含液晶面板或EL面板等显示面板的显示部3,显示部3使用显示面板在前面显示图像。显示部3收纳于框体2。框体2呈薄型的长方体状。而且,显示装置具备从下侧支撑框体2的两个基座6。显示装置还具备未图示的接收部、输入输出接口、图像处理部、扬声器以及电源等其它部件,构成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视接收机。未图示的接收部接收电视广播,显示部3显示基于由接收部接收到的电视广播的图像。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视接收机也可以是具备与显示装置分离的接收部的方式。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是电视接收机以外的显示装置。

图11示出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的后侧的示意立体图。图11示出将基座6装配到框体2前的状态。框体2包含构成显示装置的后面的后箱体21。基座6具有:腿部61,其与地面等载置面接触;以及支柱部62,其固定到腿部61,装配到框体2内。在腿部61与载置面接触的状态下,支柱部62相对于载置面大致垂直。在框体2的下表面形成有用于插入两个支柱部62的两个插入孔22。向各插入孔22插入支柱部62,从后箱体21的后侧利用螺钉将支柱部62固定到框体2。

图12和图13是示出将后箱体21去掉后的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的后侧的示意立体图。图12示出将基座6装配到框体2前的状态,图13示出在装配有基座6的状态下将后箱体21去掉后的显示装置的后侧。实际上,基座6是在后箱体21存在的状态下装配到框体2的。在框体2内具备保持显示部3的底座(保持体)5。底座5形成为大致板状,从后侧保持显示部3。在底座5的后侧设置有用于装配支柱部62的装配件7。装配件7是长条的构件,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形成为U字状。装配件7以前侧为U字的开口侧的方式装配到底座5的后面。装配件7的横向的位置与插入孔22的位置对应。从插入孔22插入框体2内的支柱部62插入到包括装配件7和底座5的后面的四角筒状的部分,插入后的支柱部62的后侧和两旁侧被装配件7包围,前侧被底座5包围。两个装配件7是以使两个支柱12能并列插入的方式,以上下方向为长边方向而并列配置的。装配件7具有覆盖支柱部62的后侧的板状的后侧构件71,在后侧构件71上形成有贯通孔72。另外,在支柱部62上形成有螺纹孔63。在支柱部62已插入装配件7的状态下,从后箱体21的后侧拧入螺钉,螺钉与螺纹孔63螺合,支柱部62被固定到装配件7。这样,支柱部62被装配到底座5。在支柱部62装配到底座5的状态下,基座6从下侧支撑底座5。

图14是装配件7和支柱部62的截面图。图14示出支柱部62插入装配件7中而已固定好的状态。另外,图14示出装配件7及支柱部62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图14中的下侧与显示装置的前侧对应,上侧与显示装置的后侧对应。如前所述,装配件7的截面形成为前侧开口的U字状。装配件7具有:后侧构件71,其是板状的,位于已装配好的支柱部62的后侧;以及第1旁侧构件73和第2旁侧构件75,其是板状的,位于支柱部62的两旁侧。底座5位于支柱部62的前侧。支柱部62的截面形成为具有开口部64的U字状。开口部64是沿着支柱部62的长边方向开口的。

在位于已装配好的支柱部62的两旁侧中的一侧的第1旁侧构件73上形成有一部分从外侧凹陷而向内侧突出的第3突出部74。另外,在位于支柱部62的两旁侧中的另一侧的第2旁侧构件75上形成有一部分从外侧凹陷而向内侧突出的第4突出部76。通过形成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第1旁侧构件73和第2旁侧构件75的外面的一部分凹陷而呈槽状,内面的一部分向内侧突出。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是沿着长边方向形成的。如图14所示,在已装配好的支柱部62的两旁侧形成有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是相对的。第4突出部76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第3突出部7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小。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例如是通过拉深加工形成的。

开口部64在支柱部62的截面内开口的距离为超过第3突出部74在第1旁侧构件73内面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的长度。截面内横向的支柱部62的长度超过相对的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之间的距离,小于第1旁侧构件73和第2旁侧构件75的两壁的未形成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的内面之间的距离。另外,截面内前后方向的支柱部62的长度超过相对的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之间的距离。另外,在支柱部62的与开口部64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形成有从外侧凹陷的凹部65。凹部65是从支柱部62的顶端沿着长边方向连续形成的。支柱62的截面内的凹部65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第3突出部74在第1旁侧构件73内面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是超过第4突出部76在第2旁侧构件75内面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的长度。

如图14所示,支柱部62以开口部64朝向第1旁侧构件73的方向插入装配件7。开口部64在装配件7的内侧在前后方向上夹着第3突出部74。凹部65形成于在以开口部64夹着第3突出部74的方式将支柱部62插入到装配件7的情况下与第4突出部76卡合的位置。即,由于凹部65是从外侧凹陷的,因此与向第2旁侧构件75的内侧突出的第4突出部76卡合。通过使开口部64夹着第3突出部74,使凹部65与第4突出部76卡合,从而将支柱部62内嵌于装配件7。通过将支柱部62内嵌于装配件7,从而在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内将支柱部62定位,将支柱部62可靠地固定到装配件7。由于是利用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将支柱部62定位,因此仅通过装配件7和支柱部62 的形状就能调整装配件7和支柱部62之间的间隙。当以抑制基座6的松动等为目的而调整间隙时,能进行调整而不会影响装配件7和支柱部62以外的部件。

在想要以凹部65朝向第3突出部74的方向将支柱部62插入装配件7的情况下,由于凹部65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第3突出部7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短,因此,支柱部62与第3突出部74干扰而无法向装配件7插入。另外,在想要以开口部64朝向前侧或后侧的方向将支柱部62插入装配件7的情况下,由于支柱部62的左右方向的长度超过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之间的距离,因此,支柱部62与第3突出部74及第4突出部76干扰而无法向装配件7插入。因此,支柱部62能仅以开口部64朝向第3突出部74的方向插入装配件7,在其它方向上无法插入装配件7。因此,能防止以错误的方向装配基座6。

通过将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形成于装配件7,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会作为加强装配件7的肋起作用。因此,装配件7与未形成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的状态相比强度提高。由于支柱部62固定到强度提高的装配件7,因此能确保基座6支撑框体2而成的显示装置整体的刚性。另外,两个装配件7构成为:第1旁侧构件73和第2旁侧构件75相对于已装配好的支柱部62的旁侧的位置相互相反。具体地说,两个装配件7均构成为:第1旁侧构件73位于靠近底座5的端缘的一侧,第2旁侧构件75位于靠近底座5的中央的一侧。与此相应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两个基座6构成为支柱部62的开口部64和凹部65的位置相互相反。具体地说,两个支柱部62均构成为:开口部64位于靠近底座5的端缘的一侧,凹部65位于靠近底座5的中央的一侧。通过这样构成,两个装配件7和支柱部62的结构以底座5的中央为中心是左右对称的。由此,外力对两个装配件7和支柱部62的作用也是左右对称的,两个基座6能均衡地支撑底座5。此外,也可以是两个装配件7构成为第1旁侧构件73位于靠近底座5的中央的一侧,第4突出部76位于靠近底座5的端缘的一侧,两个支柱部62构成为开口部64位于靠近底座5的中央的一侧,凹部65位于靠近底座5的端缘的一侧。

为了检验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刚性,将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和具备其它形状的装配件的显示装置进行了比较。为了确保装配件的强度,可以考虑将一部分切去而折弯。因此,进行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和具备设置有切口的装配件的显示装置的结构解析,比较了刚性。图15A和图15B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装配件7和比较对象的装配件的示意立体图。图15A示出装配件7,图15B示出比较对象的装配件。在图15B所示的比较对象的装配件上未形成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在内面相对的两个板状的旁侧构件上沿着长边方向进行切口,将旁侧构件的一部分向内侧折弯。折弯的部分与旁侧构件的面交叉,起到提高装配件的强度的作用。

图16是说明用于结构解析的条件的说明图。图16示出将后箱体21去掉后的显示装置的示意立体图。在结构解析中,对于具备两个装配件而由两个基座6支撑框体2的显示装置,在规定的方向上向规定部位施加规定强度的外力,对施加了外力的部分的变位量进行了模拟。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和比较对象的显示装置中,装配件以外的结构是相同的。结构解析是在外力不同的三个条件下进行的。第1条件是对显示装置的上面中央施加向前的外力100N的条件,图16中用(1)表示外力。第2条件是对显示装置的上面中央施加向后的外力100N的条件,图16中用(2)表示外力。第3条件是对显示装置的上面的一端施加向下的外力100N的条件,图16中用(3)表示外力。在各个条件下进行结构解析,计算显示装置的施加了外力的部分的变位量。

图17是示出结构解析的结果的图表。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和具备图15B所示的设置有切口的装配件的比较对象的显示装置,以mm的单位示出了按照各个条件施加了外力的部分的最大变位量。在图17中由(1)表示的第1条件和由(2)表示的第2条件下,每个显示装置的最大变位量均为20mm,没有看到差别。在图17中由(3)表示的第3条件下,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最大变位量为11mm,比较对象的显示装置的最大变位量为13mm,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变位量小。在第3条件下,对装配件施加的是使其绕前后方向的轴旋转的力。比较对象的装配件需要由旁侧构件的切口而折弯的部分以外的部分承受力。而本实施方式的装配件7由第1旁侧构件73和第2旁侧构件75的整体承受力即可。可以推测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与比较对象相比,施加于装配件7的力更分散,因此变位量变小。根据该结构解析的结果可知,与具备将一部切去而折弯的装配件的显示装置相比,具备具有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的装配件7的显示装置的刚性较高。

<实施方式5>

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配件7是在长边方向上对称地形成的。即,装配件7的形状是相对于在长边方向上将装配件7二等分的面为面对称的。例如,装配件7具备两个贯通孔72,从一端到一个贯通孔72的距离与从另一端到另一个贯通孔72的距离是相同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装配件7是上下相互颠倒地装配到底座5的。由于在长边方向上对称的两个装配件7是相互上下颠倒地装配的,因此与实施方式4同样,两个装配件7的第1旁侧构件73和第2旁侧构件75的位置相互相反。因此,两个装配件7是共同的部件。

另外,支柱部62是在装配到装配件7时的前后方向上对称地形成的。即,支柱部62的形状与图14所示的形状同样,相对于沿着长边方向将开口部64二等分的面是面对称的。因此,与能装配于一个装配件7的支柱部62为相同形状的另一个支柱部62能将前后颠倒而装配到另一个装配件7。因此,两个基座6的支柱部62是共同的部件。显示装置的其它构成与实施方式4相同。

如上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装配件7由共同的部件构成,两个支柱部62也由共同的部件构成。因此,能抑制显示装置的制造成本。

<实施方式6>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支柱部62的顶端部分的示意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柱部62上设置有顶端的一部分延长且向中心侧倾斜而成的两个延长部66。延长部66是开口部64和凹部65以外的部分的一部分延长而成的部分。通过使两个延长部66向中心侧倾斜,支柱部62的顶端是变细的。通过使支柱部62的顶端变细,将支柱部62插入装配件7的作业是容易的。另外,与图15A所示的装配件7同样,装配件7的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未形成在第1旁侧构件73和第2旁侧构件75的端缘,在从第1旁侧构件73和第2旁侧构件75的与两端分开一定程度的距离的部分形成有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因此,装配件7与形成有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的部分相比,两端部分的内侧更宽。通过使装配件7的两端部分变宽,将支柱部62插入装配件7的端缘的作业是容易的。显示装置的其它构成与实施方式4同样。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基座6装配到框体2的作业是容易的,能减轻作业者的负担。实施方式6的显示装置的构成能与实施方式5的显示装置的构成组合。

此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4~6中,示出了具备截面形状为U字状的装配件7的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具备形成为四角筒状的装配件的方式。另外,在实施方式4~6中,示出了装配件7的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是通过拉深加工形成的方式,但是装配件7也可以是在第1旁侧构件73和第2旁侧构件75的外面未形成伴随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的凹陷的的方式。另外,在实施方式4~6中,示出了由两个基座6支撑底座5的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是由一个基座6或三个以上的基座6支撑底座5的方式。另外,在实施方式4~6中,示出了一个基座6具有一个支柱部62的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可以是具备具有一个腿部和多个支柱部的基座的方式。另外,也可以是基座从上方悬挂地支撑框体2的方式。

如上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3),其在前侧显示图像;保持体(5),其保持该显示部(3);基座(6),其具有沿着该保持体(5)的后部装配的支柱部(62),支撑上述保持体(5);以及装配件(7),其用于包围上述支柱部(62)的后侧和两旁侧而将上述支柱部(62)装配到上述保持体(5),上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装配件(7)具有:后侧构件(71),其是板状的,位于已装配好的上述支柱部(62)的后侧;第1旁侧构件(73),其是板状的,位于上述支柱部(62)的两旁侧中的一侧,沿着上述支柱部(62)的长边方向形成有一部分朝向内侧突出的第3突出部(74);以及第2旁侧构件(75),其位于上述支柱部(62)的两旁侧中的另一侧,以在前后方向上比上述第3突出部(74)的长度沿着上述支柱部(62)的长边方向形成有一部分朝向内侧突出的第4突出部(76),上述支柱部(62)具有:开口部(64),其以在前后方向上夹着上述第3突出部(74)的方式,以超过上述第3突出部(7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的距离从顶端沿着长边方向开口;以及凹部(65),其在该开口部(64)的相反侧的位置沿着长边方向凹陷,前后方向的长度比上述第3突出部(74)短而比上述第4突出部(76)长,与上述第4突出部(76)卡合。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两个分别具有上述支柱部(62)的上述基座(6),或者上述基座(6)具有两个上述支柱部(62),两个上述装配件(7)并列设置在上述保持体(5)的后部,两个上述装配件(7)的上述第1旁侧构件(73)和上述第2旁侧构件(75)相对于分别已装配好的上述支柱部(62)的横向的位置相互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装配件(7)是在已装配好的上述支柱部(62)的长边方向上对称的形状,上述支柱部(62)是在已装配好的状态的前后方向上对称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1旁侧构件(73)和上述第2旁侧构件(75)在不包含端缘的部分形成有上述第3突出部(74)和上述第4突出部(76),上述支柱部(62)具有顶端的一部分比其它部分更延长且向中心侧倾斜而成的多个延长部(66)。

本实用新型的电视接收机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以及接收电视广播的接收部,基于由上述接收部接收到的电视广播,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显示图像。

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用作电视接收机的显示装置具备:基座(6),其具有装配到保持显示部(3)的保持体(5)的支柱部(62),支撑保持体(5);以及装配件(7),其用于包围支柱部(62)的后侧和两旁侧而装配支柱部(62)。装配件(7)具有:第1旁侧构件(73),其在支柱部(62)的两旁侧中的一侧在长边方向上形成有朝向内侧突出的第3突出部(74);以及第2旁侧构件(75),其在长边方向上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比第3突出部(74)短的第4突出部(76)。在支柱部(62)上沿着长边方向形成有以超过第3突出部(7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的距离开口的开口部(64),在相反侧的位置,形成有以在前后方向上比第3突出部(74)短而比第4突出部(76)长的长度从外侧凹陷的凹部(65)。装配支柱部(62)时,开口部(64)夹着第3突出部(74),凹部(65)与第4突出部(76)卡合,从而将支柱部(62)定位。在想要颠倒方向装配支柱部(62)的情况下,凹部(65)与第3突出部(74)干扰,无法进行装配。装配件(7)通过形成有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而强度提高,通过由强度提高的装配件(7)装配支柱部(62),能确保基座(6)支撑保持体(5)而成的显示装置整体的刚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设置于保持体(5)的并列的两个装配件(7)上装配有两个支柱部(62)。两个装配件(7)的第1旁侧旁侧构件(73)和第2旁侧旁侧构件(75)的位置相互相反。因此,已装配好的两个支柱部(62)的开口部(64)和凹部(65)的位置相互相反。两个装配件(7)和支柱部(62)的结构是左右对称的,保持体(5)由两个基座(6)均衡地支撑。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装配件(7)是在长边方向上对称的形状,支柱部(62)是在装配时的前后方向上对称的形状。两个装配件(7)上下相互颠倒地装配到底座(5),从而两者能是共同的部件。另外,能装配到一个装配件(7)的支柱部(62)能将前后颠倒而装配到另一个装配件(7),两个支柱部(62)能是共同的部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第3突出部(74)和第4突出部(76)形成于第1旁侧构件(73)和第2旁侧构件(75)的不包含端缘的部分。另外,在支柱部(62)的顶端设置有顶端变细的多个延长部(66)。由于装配件(7)的端缘宽,支柱部(62)的顶端细,因此将支柱部(62)插入装配件(7)来进行装配的作业是容易的。

(附记1)

一种显示装置,

具备:显示部,其在前侧显示图像;保持体,其保持该显示部;基座,其具有沿着该保持体的后部装配的支柱部,支撑上述保持体;以及装配件,其用于包围上述支柱部的后侧和两旁侧而将上述支柱部装配到上述保持体,

上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装配件具有:

后侧构件,其是板状的,位于已装配好的上述支柱部的后侧;

第1旁侧构件,其是板状的,位于上述支柱部的两旁侧中的一侧,沿着上述支柱部的长边方向形成有一部分朝向内侧突出的第1突出部;以及

第2旁侧构件,其位于上述支柱部的两旁侧中的另一侧,以在前后方向上比上述第1突出部短的长度沿着上述支柱部的长边方向形成有一部分朝向内侧突出的第2突出部,

上述支柱部具有:

开口部,其以在前后方向上夹着上述第1突出部的方式,以超过上述第1突出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的距离从顶端沿着长边方向开口;以及

凹部,其在该开口部的相反侧的位置沿着长边方向凹陷,前后方向的长度比上述第1突出部短而比上述第2突出部长,与上述第2突出部卡合。

(附记2)

根据附记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两个分别具有上述支柱部的上述基座,或者上述基座具有两个上述支柱部,

两个上述装配件并列设置在上述保持体的后部,

两个上述装配件的上述第1旁侧构件和上述第2旁侧构件相对于分别已装配好的上述支柱部的横向的位置相互相反。

(附记3)

根据附记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装配件是在已装配好的上述支柱部的长边方向上对称的形状,

上述支柱部是在已装配好的状态的前后方向上对称的形状。

(附记4)

根据附记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旁侧构件和上述第2旁侧构件在不包含端缘的部分形成有上述第1突出部和上述第2突出部,

上述支柱部具有顶端的一部分比其它部分更延长且向中心侧倾斜而成的多个延长部。

(附记5)

一种电视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附记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以及

接收电视广播的接收部,

基于由上述接收部接收到的电视广播,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显示图像。

附图标记说明

1、6 基座

11 腿部

12 支柱

13 螺纹孔

14 第1槽

15 第2槽

2 框体

3 显示部

4 固定部

41 第1板状构件

42 贯通孔(贯通部分)

43 第2板状构件

44 第1突出部

45 第3板状构件

46 第2突出部

5 底座(保持体)

61 腿部

62 支柱部

64 开口部

65 凹部

66 延长部

7 装配件

71 后侧构件

73 第1旁侧构件

74 第3突出部

75 第2旁侧构件

76 第4突出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