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盖板上制作标识的方法和手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10620发布日期:2018-06-05 20:46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在手机盖板上制作标识的方法和手机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现今,手机已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通讯工具。每个手机品牌都有其各自独有的标识,这些标识可以是文字、图案,或者是文字和图案的组合。这些标识大部分都设置在手机盖板上。

然而,采用现有制作方法所制作出的标识在与指纹识别模组进行组装时,存在配合问题。例如现有制作方法制作的标识会降低指纹识别模组的识别性能,同时,现有制作方法生产成本通常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手机盖板上制作标识的方法,以降低工艺成本,提高工艺良率,并且提高所制作手机盖板与指纹识别模组的配合效果,并相应提供一种采用所述方法的手机,以提高手机的相应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手机盖板上制作标识的方法,包括:提供手机盖板,所述手机盖板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至少其中一个表面设置标识区域,所述标识区域用于正对指纹识别模组的感光区域;在所述标识区域中刻蚀出标识。

可选的,采用化学蚀刻方法刻蚀出所述标识。

可选的,所述化学蚀刻方法包括:将防酸漆印刷至所述手机盖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防酸漆中具有对应于所述标识区域的开口,在所述标识区域范围内所述开口的俯视形状与所述标识的俯视形状互补;将印刷有所述防酸漆的所述手机盖板放入强酸溶液中,进行浸泡腐蚀;从所述手机盖板上去除所述防酸漆。

可选的,采用丝印方法将所述防酸漆印刷至所述手机盖板;将所述防酸漆印刷至所述手机盖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后,且将印刷有所述防酸漆的所述手机盖板放入强酸溶液中前,对所述防酸漆进行烘烤固化;在所述浸泡腐蚀后,且在从所述手机盖板上去除所述防酸漆前,对所述手机盖板进行清洗;采用碱性溶液从所述手机盖板上去除所述防酸漆;在从所述手机盖板上去除所述防酸漆后,对所述手机盖板进行清洗。

可选的,所述化学蚀刻方法包括:将防酸膜贴附至所述手机盖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防酸膜中具有对应于所述标识区域的开口,在所述标识区域范围内所述开口的俯视形状与所述标识的俯视形状互补;将贴附有所述防酸膜的所述手机盖板放入强酸溶液中,进行浸泡腐蚀;从所述手机盖板上去除所述防酸膜。

可选的,先将所述防酸膜冲切出所述开口,再将所述防酸膜贴附至所述手机盖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浸泡腐蚀后,且在从所述手机盖板上去除所述防酸膜前,对所述手机盖板进行清洗;在从所述手机去除所述防酸膜后,对所述手机盖板进行清洗。

可选的,所述化学蚀刻方法包括:将防酸漆印刷至所述手机盖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将防酸膜贴附至所述手机盖板的所述第二表面;所述防酸漆和所述防酸膜中具有对应于所述标识区域的开口,在所述标识区域范围内所述开口的俯视形状与所述标识的俯视形状互补;将印刷有所述防酸漆且贴附有所述防酸膜的所述手机盖板放入强酸溶液中,进行浸泡腐蚀;从所述手机盖板上去除所述防酸漆;从所述手机盖板上去除所述防酸膜。

可选的,采用丝印方法将所述防酸漆印刷至所述手机盖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当所述防酸膜具有所述开口时,先将所述防酸膜冲切出所述开口,再将所述防酸膜贴附至所述手机盖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将所述防酸漆印刷至所述手机盖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后,且将所述防酸膜贴附至所述手机盖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前,对所述防酸漆进行烘烤固化;在所述浸泡腐蚀后,且在从所述手机盖板上去除所述防酸漆和所述防酸膜前,对所述手机盖板进行清洗;采用碱性溶液从所述手机盖板上去除所述防酸漆;在从所述手机盖板上去除所述防酸漆和所述防酸膜后,对所述手机盖板进行清洗。

可选的,采用激光蚀刻方法直接刻蚀出所述标识。

可选的,所述标识为手机logo。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手机,所述手机具有手机盖板,所述手机盖板上具有标识,所述标识采用如上所述的方法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刻蚀的方法制作标识,而不是采用油墨印刷等现有工艺。油墨印刷等现有工艺形成的油墨标识总是存在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等作用,从而导致在手指指纹采集时,采集到的手指指纹图像受油墨标识的影响,而变得模糊不清的情况。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刻蚀出的标识不仅清晰,而且不影响后续指纹图像的采集,使指纹识别模组采集到更加清晰的指纹图像,满足指纹识别要求,提高指纹识别模组的识别率,降低指纹识别模组的错误率。同时,制作出的标识能够很好地与指纹识别模组组装配合,使指纹识别模组发挥较好的指纹识别功能,提高客户的用户体验。

进一步,采用化学蚀刻方法对手机盖板进行刻蚀,所述化学蚀刻方法采用防酸漆作为保护层对手机盖板的其它部分进行保护,从而简化工艺,节省工艺时间,降低工艺成本。同时,化学蚀刻方法过程中的强酸溶液和碱性溶液都可以反复使用,因此可以再次节省成本。并且,可以通过调节溶液的浓度缩短浸泡的时间,从而进一步节省工艺时间,再次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采用防酸膜保护手机盖板,成本降低,同时操作简单。

进一步,在手机盖板的其中一个表面采用防酸漆作为保护,另一个表面采用防酸膜作为保护。一方面,能够保证其中一个表面的保护层为防酸漆,从而使得这个表面得到更好的保护效果,因此,这个表面可以用于设置标识区域,从而保证刻蚀效果好,进而保证相应的标识能够更加清晰;另一方面,能够在另一个表面直接利用贴附防酸膜进行保护,在这个表面不设置标识区域时,防酸膜的贴附快速、简单且有效,因此使得生产效率更高,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至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方法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至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方法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9至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方法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手机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指纹识别模组可以隐藏在手机前盖板的下方,这样指纹识别模组也就不再需要使用保护盖板了。此时,像手机Logo等标识就需要加工在手机盖板的下面。

传统的方式是将手机Logo等标识通过油墨丝印在手机盖板的下表面,即在原来的颜色层上面在丝印一层logo的油墨层。Logo油墨层厚度一般在10um左右。而油墨厚度的增加会大大降低指纹识别模组的性能,需要对油墨厚度做严格管控,这又增加了生产成本。有些现有方法为了不增加logo油墨层厚度,采用套印的方式。但是套印不仅工艺复杂,而且良率也非常低。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手机盖板上制作标识的方法和手机,以提高指纹识别模组的识别率,降低指纹识别模组的错误率。同时,制作出的标识能够很好地与指纹识别模组组装配合,使指纹识别模组发挥较好的指纹识别功能,提高客户的用户体验,并且,在进一步的改进中,提高工艺良率,降低工艺成本。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在手机盖板上制作标识的方法,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5。其中,图2为图1所示剖面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剖面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所述在手机盖板上制作标识的方法包括:提供手机盖板100,手机盖板100具有第一表面(未标注)和第二表面(未标注);在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标识区域(未标注),所述标识区域为用于制作标识的区域,所述标识区域用于正对指纹识别模组的感光区域;在所述标识区域中刻蚀出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指纹识别模组未示出,可以参考本说明书后续第四实施例相应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标识为图案、文案或者它们的组合。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具体为手机logo。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标识也可以不是logo,例如可以是一个指纹识别的标识或者是一个接收指纹按压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手机盖板100具体为手机前盖板。其它实施例中,手机盖板100可以是其它手机外盖板,例如可以为手机后盖板。

本实施例采用化学蚀刻方法刻蚀出所述标识。所述化学蚀刻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1至步骤S13。

步骤S11,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将防酸漆200印刷至手机盖板100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防酸漆200中具有对应于所述标识区域的开口201,在所述标识区域范围内所述开口201的俯视形状与所述标识的俯视形状互补。

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区域仅位于手机盖板100的第一表面,而并不位于手机盖板100的第二表面。图2中显示,开口201所在区域以及开口201所限定出的标识形状(OXi三个字母,在本实施例中为凸起形状)所在区域的总和,即对应于所述标识区域,因此可知,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区域为一个圆形区域(即标识区域包括开口201所在区域和标识形状所在区域,本实施例中标识形状为凸起形状)。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区域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区域也可以仅位于手机盖板100的第二表面,或者同时位于手机盖板10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当所述标识区域同时位于手机盖板10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时,通常两个表面上的所述标识区域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并且两个所述标识区域相对,从而保证后续同时在两个表面上都制作标识时,从俯视方向看时,两个不同表面上的标识相互重叠。

本实施例中,采用丝印方法将防酸漆200印刷至手机盖板100。丝印中,与手机logo对应的开口201也被丝印到了手机盖板100第一表面上,即这些开口201对应的是暴露在空气的部分第一表面。

本实施例中,防酸漆200同时覆盖所述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上具有开口201)和所述第二表面。但防酸漆200还可以同时覆盖手机盖板100的各个侧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通常为手机盖板100面积最大的两个表面,而其它侧面的面积通常小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覆盖防酸漆,而不必在各个侧面设置防酸漆。因为侧面面积较小,较难采用印刷等方式覆盖防酸漆。

当不在各个侧面覆盖防酸漆时,可以在所提供的手机盖板各个侧面留有加工余量,所述加工余量用于浸泡腐蚀过程中被刻蚀去除。

步骤S12,将印刷有防酸漆200的手机盖板100放入强酸溶液中,进行浸泡腐蚀。浸泡腐蚀将使得开口201对应位置的手机盖板100被刻蚀出沟槽101,如图3所示。沟槽101所在区域为所述标识区域的一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开口201和沟槽101在图3中相互连通,但结合图1和图3可以看出两者各自所属的部分。

本实施例中,将防酸漆200印刷至手机盖板100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后,且在将印刷有防酸漆200的手机盖板100放入强酸溶液中前,对防酸漆200进行烘烤固化,从而保证后续浸泡腐蚀过程中,防酸漆200更好地保护手机盖板100。

本实施例中,强酸溶液可以为氢氟酸溶液。氢氟酸溶液对于玻璃的刻蚀作用较好,而手机盖板100的材料通常也选择为玻璃。其它实施例中,手机盖板的材料也可以为有机玻璃(聚合物)等。

本实施例中,浸泡腐蚀后得到相应的沟槽101,沟槽101所限定出的(位于所述标识区域内的)结构即为logo,请结合后续图4和图5所示。

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得到一个好的手感和清晰的外观效果,可以将沟槽101刻蚀至1μm~10μm之间的深度。

步骤S13,从手机盖板100上去除防酸漆200,去除防酸漆200后,得到制作了logo的手机盖板100,所述logo由沟槽101所限定出来,可结合参考图4和图5。

本实施例中,采用碱性溶液从手机盖板100上去除防酸漆200。所述碱性溶液可以为氢氧化钠溶液。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浸泡腐蚀后,且在从手机盖板100上去除防酸漆200前,对手机盖板100进行清洗。

本实施例中,在从手机盖板100上去除防酸漆200后,对手机盖板100进行清洗。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在手机盖板上制作标识的方法中,采用刻蚀的方法制作标识(手机logo),而不是采用现有的油墨印刷工艺,由于没有油墨等结构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等作用,因此,刻蚀出的标识更加清晰,而且不影响后续指纹图像的采集,使指纹识别模组采集到更加清晰的指纹图像,满足指纹识别要求,提高指纹识别模组的识别率,降低指纹识别模组的错误率。同时,制作出的标识能够很好地与指纹识别模组组装配合,使指纹识别模组发挥较好的指纹识别功能,提高客户的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在手机盖板上制作标识的方法中,采用化学蚀刻方法对手机盖板进行刻蚀,所述化学蚀刻方法采用防酸漆作为保护层对手机盖板的其它部分进行保护,从而简化工艺,节省工艺时间,降低工艺成本。同时,上述化学蚀刻方法过程中的强酸溶液和碱性溶液都可以反复使用,因此可以再次节省成本。并且,可以通过调节溶液的浓度缩短浸泡的时间,从而进一步节省工艺时间,再次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在手机盖板上制作标识的方法,请结合参考图6至图8。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在手机盖板上制作标识的方法包括:提供手机盖板300,手机盖板300具有第一表面(未标注)和第二表面(未标注);在第一表面设置标识区域(未标注),所述标识区域为用于制作标识的区域,所述标识区域用于正对指纹识别模组的感光区域;在所述标识区域中刻蚀出标识。其中,标识为图案、文案或者它们的组合。

本实施例中,标识为手机logo。

本实施例采用化学蚀刻方法刻蚀出标识。化学蚀刻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21至步骤S23。

步骤S21,请参考图6,将防酸膜400贴附至手机盖板30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防酸膜400中具有对应于标识区域的开口401,在标识区域范围内开口401的俯视形状与标识的俯视形状互补。

本实施例中,先将防酸膜400冲切出开口401,再将防酸膜400贴附至手机盖板30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而手机盖板300的各个侧面即可以贴防酸膜,也可以不贴防酸膜,而留有加工余量。

步骤S22,请参考图7,将贴附有防酸膜400的手机盖板300放入强酸溶液中,进行浸泡腐蚀。所述浸泡腐蚀以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刻蚀出沟槽301。沟槽301所限定出的(位于所述标识区域内的)结构即为手机logo。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开口401和沟槽301在图7中相互连通,但结合图6和图7可以看出两者各自所属的部分。

本实施例中,强酸溶液可以为氢氟酸溶液。强酸溶液可以反复使用,因此可以节省成本。并且,可以通过调节溶液的浓度缩短浸泡的时间,从而节省工艺时间,再次降低生产成本。

步骤S23,从手机盖板300上去除防酸膜400,如图8所示。去除防酸膜400后,沟槽301限定出的形状即为手机logo,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

本实施例中,在浸泡腐蚀后,且在从手机盖板300上去除防酸膜400前,对手机盖板300进行清洗。

在从手机去除防酸膜400后,对手机盖板300进行清洗。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在手机盖板上制作标识的方法中,采用防酸膜400保护手机盖板300,成本降低,同时操作简单。然后采用化学蚀刻的方法制作标识,而不是采用现有的油墨印刷工艺,不仅使得标识更加清晰,而且能够很好地与指纹识别模组组装配合,使指纹识别模组发挥较好的指纹识别功能,满足指纹识别要求。

更多本实施例的优点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在手机盖板上制作标识的方法,请结合参考图9至图11。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在手机盖板上制作标识的方法包括:提供手机盖板500,手机盖板500具有第一表面(未标注)和第二表面(未标注);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至少其中一个表面设置标识区域(未标注),所述标识区域为用于制作标识的区域,所述标识区域用于正对指纹识别模组的感光区域;在所述标识区域中刻蚀出标识。所述标识为图案、文案或者它们的组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为手机logo。

本实施例采用化学蚀刻方法刻蚀出所述标识。所述化学蚀刻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31至步骤S36。

步骤S31,请参考图9,将防酸漆600印刷至手机盖板500的第一表面。

本实施例中,采用丝印方法将防酸漆600印刷至手机盖板500。

步骤S32,请参考图9,将防酸膜700贴附至手机盖板500的第二表面。

本实施例中,将防酸漆600印刷至手机盖板500的第一表面后,且将防酸膜700贴附至手机盖板500的第二表面前,对防酸漆600进行烘烤固化。

需要说明的是,其它实施例中,步骤S31和步骤S32的先后顺序可以不固定。

步骤S33,请参考图9,防酸漆600中具有对应于标识区域的开口601,在标识区域范围内开口601的俯视形状与标识的俯视形状互补。

其它实施例中,防酸漆和防酸膜中,至少有一个具有对应于标识区域的开口,具体包括以下情况:第一种情况,防酸漆中具有开口,防酸膜中没有开口;第二种情况,防酸漆中没有开口,防酸膜中具有开口;第三种情况,防酸漆和防酸膜中均具有开口。图9中对应的是第一种情况,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为其它情况。并且,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对应的是有一个表面上设置标识区域,而第三种情况对应的是两个表面上均设置标识区域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当防酸膜700具有开口时,先将防酸膜700冲切出开口,再将防酸膜700贴附至手机盖板500的第二表面。

步骤S34,请参考图10,将印刷有防酸漆600且贴附有防酸膜700的手机盖板500放入强酸溶液中,进行浸泡腐蚀,从而刻蚀出沟槽501,沟槽501所限定出的(位于所述标识区域内的)结构即为logo。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开口601和沟槽501在图10中相互连通,但结合图9和图10可以看出两者各自所属的部分。

步骤S35,从手机盖板500上去除防酸漆600。

本实施例中,采用碱性溶液从手机盖板500上去除防酸漆600。所述碱性溶液可以为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S36,从手机盖板500上去除防酸膜700。

去除防酸漆600和防酸膜700后的手机盖板500如图11所示。

本实施例中,在浸泡腐蚀后,且在从手机盖板500上去除防酸漆600和防酸膜700前,可以对手机盖板500进行清洗。本实施例中,在从手机盖板500上去除防酸漆600和防酸膜700后,还可以对手机盖板500进行清洗。

如果手机盖板两个表面都采用防酸漆保护,当其中一个表面表面覆盖防酸漆后,在将另一个表面印刷防酸漆时,需要将原来覆盖的一面防酸漆倒过来放置在印刷台以供另一表面进行印刷。此时容易使先制作的那面防酸漆受到破坏。

如果采用两面都贴附防酸膜的方法,通常需要对其中一个特定位置的防酸膜进行冲切,并且在贴附时要注意将冲切的开口对准相应的标识区域(这种对准远比印刷方式对准的精度低,并且由于需要逐个对准,效率低)。

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在手机盖板上制作标识的方法中,在手机盖板500的其中一个表面采用防酸漆600作为保护,另一个表面采用防酸膜700作为保护,这种方法是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并且是两种方法的相互配合。一方面,这种结合能够保证其中一个表面的保护层为防酸漆,从而使得这个表面得到更好的保护效果,因此,这个表面可以用于设置标识区域,从而保证刻蚀效果好,进而保证相应的标识能够更加清晰;另一方面,这种结合能够在另一个表面直接利用贴附防酸膜进行保护,在这个表面不设置标识区域时,防酸膜的贴附快速、简单且有效,因此使得生产效率更高,成本降低。

更多本实施例的优点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激光蚀刻方法直接刻蚀出标识。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机,请参考图12。

所述手机包括手机盖板810,手机盖板810的第一表面为其上表面。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手机标识812(标识812在本实施例中为logo),手机标识812由沟槽811限定出来。本实施例的手机标识812可以采用前述各实施例的方法形成,即可以采用各种化学蚀刻方法或者激光蚀刻方法形成。其中,化学蚀刻具体可以参考前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相应内容。

所述手机还包括位于手机盖板下方的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信号读取芯片821、指纹传感器822、柔性印刷电路板823、光源824和支撑胶框825等结构。信号读取芯片821位于指纹传感器822上表面。支撑胶框825位于指纹传感器822下表面,支撑胶框825将指纹传感器822撑起一定高度(所述高度为支撑胶框825的自身高度)。柔性印刷电路板823先一端绑定在指纹传感器822上表面,然后向指纹传感器822上外侧延伸一段后,向下弯曲到支撑胶框825和指纹传感器822的侧面以外,然后再次弯折,反向延伸至贴附至支撑胶框825下表面。上述柔性印刷电路板823的弯折结构形成了在支撑胶框825和指纹传感器822一侧的围绕空间(未标注),光源824设置在这个围绕空间中,并具体设置在柔性印刷电路板823表面。此时,光源824位于支撑胶框825侧面。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822的感光区域与相应的手机标识812正对。本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822的感光区域所在表面被颜色层802覆盖,而颜色层802和手机盖板810之间通过胶层801粘贴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胶层801可以是光学胶(OCA),也可以是紫外胶(UV胶)。其它实施例中,颜色层和胶层的上下位置可以对调,即可以将颜色层设置在手机盖板下表面(第二表面),然后颜色层与指纹传感器的表面之间通过胶层粘贴在一起。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