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艺术设计教学专用展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483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艺术设计教学专用展示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艺术设计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艺术设计教学专用展示板。



背景技术:

展示板是艺术设计教学常用的器材之一。

但是,现有技术的展示板往往只有单一的呈现方式,无法提供多种样式的教学效果;现有技术的展示板往往不能移动展示框,无法满足多种教学的需求。

所以,本领域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来改变这样的现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置有轨道盘、展示框设置有滑动道与定位器、可以呈现不同的教学形式、平稳性高的艺术设计教学专用展示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设计的:一种艺术设计教学专用展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盘、缺口、连接杆、支撑柱、底座、展示框、增色灯、滑动道、定位器与滚轮系统;所述的轨道盘侧部开设有缺口,轨道盘内部设置有滚轮系统;所述的支撑柱顶部与轨道盘连接,支撑柱底部与底座连接;

所述的展示框内部设置有增色灯,展示框背部开设有滑动道;所述的滑动道设置有定位器;所述的定位器通过连接杆与滚轮系统连接;

所述的滚轮系统包括主轴、主轮、辅轴与辅轮;所述的主轴中部与连接杆连接,主轴设置有主轮,主轴端部与辅轴连接;所述的辅轴设置有辅轮。

所述的展示框的数量为1、2、3或者4。

所述的定位器为旋转型定位器。

所述的主轮外部包裹有橡胶层或者塑料层。

所述的辅轮外部包裹有橡胶层或者塑料层。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艺术设计教学专用展示板设置有轨道盘,轨道盘内部设置有滚轮系统,轨道盘侧部开设有缺口,滚轮系统通过连接杆与展示框连接。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展示框通过滚轮系统移动到各种不同的位置,呈现不同的状态,达到多样式教学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一种艺术设计教学专用展示板的展示框背部开设有滑动道,滑动道设置有定位器,定位器通过连接杆与滚轮系统连接。该定位器可以在滑动道的范围内上下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也可以通过自身旋转调节展示框的角度,呈现出不同的展示状态。而且,展示框内部设置有增色灯,开启增色灯,也可以增强展示框内物品的展示效果。这些功能的结合,极大增加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尤其适合艺术设计类的教学工作。

3、本实用新型一种艺术设计教学专用展示板的滚轮系统,包括主轴、主轮、辅轴与辅轮,主轴中部与连接杆连接,主轴设置有主轮,主轴端部与辅轴连接,辅轴设置有辅轮。主轮与辅轮结合使用的方式,有效防止轨道内出现滚轮卡死、滚轮脱离轨道等问题的出现,增加了系统运转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艺术设计教学专用展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艺术设计教学专用展示板的展示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艺术设计教学专用展示板的滚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轨道盘、2为缺口、3为连接杆、4为支撑柱、5为底座、6为展示框、7为增色灯、8为滑动道、9为定位器、10为主轴、11为主轮、12为辅轴、13为辅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的一种艺术设计教学专用展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盘1、缺口2、连接杆3、支撑柱4、底座5、展示框6、增色灯7、滑动道8、定位器9与滚轮系统;所述的轨道盘1侧部开设有缺口2,轨道盘1内部设置有滚轮系统;所述的支撑柱4顶部与轨道盘1连接,支撑柱4底部与底座5连接;

所述的展示框6内部设置有增色灯7,展示框6背部开设有滑动道8;所述的滑动道8设置有定位器9;所述的定位器9通过连接杆3与滚轮系统连接;

所述的滚轮系统包括主轴10、主轮11、辅轴12与辅轮13;所述的主轴10中部与连接杆3连接,主轴10设置有主轮11,主轴10端部与辅轴12连接;所述的辅轴12设置有辅轮13。

所述的展示框6的数量为1、2、3或者4。

所述的定位器9为旋转型定位器。

所述的主轮11外部包裹有橡胶层或者塑料层。

所述的辅轮13外部包裹有橡胶层或者塑料层。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轨道盘1,轨道盘1内部设置有滚轮系统,轨道盘1侧部开设有缺口2,滚轮系统通过连接杆3与展示框6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展示框6通过滚轮系统移动到各种不同的位置,呈现不同的状态,达到多样式教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展示框6背部开设有滑动道8,滑动道8设置有定位器9,定位器9通过连接杆3与滚轮系统连接。该定位器9可以在滑动道8的范围内上下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也可以通过自身旋转调节展示框6的角度,呈现出不同的展示状态。而且,展示框6内部设置有增色灯7,开启增色灯7,也可以增强展示框6内物品的展示效果。这些功能的结合,极大增加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尤其适合艺术设计类的教学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系统,包括主轴10、主轮11、辅轴12与辅轮13,主轴10中部与连接杆3连接,主轴10设置有主轮11,主轴10端部与辅轴12连接,辅轴12设置有辅轮13。主轮11与辅轮13结合使用的方式,有效防止轨道内出现滚轮卡死、滚轮脱离轨道等问题的出现,增加了系统运转的平稳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