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来墨毛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2350阅读:9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来墨毛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化产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来墨毛笔。



背景技术:

毛笔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古往今来,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形式表示文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古代长期用毛笔写字,便产生了书法。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毛笔书法现在一共有六种书体,即行书体、草书体、隶书体、篆书体、楷书体和马书体六种书体书法。判断书法作品的优劣主要通过字体的线条,流畅性,还有整体性。中国是书法艺术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最早使用毛笔的国家。我国毛笔书法家层出不穷,像王羲之,颜真卿,怀素,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王铎,柳公权,以及近代的沙孟海,启功,刘惠浦(在世)等,这些文学雅士都是功力高深的书法大家。

书写文字依赖于毛笔的产生。研究表明:毛笔产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中国人使用毛笔写字作画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彩陶上的图画和纹样应当是由毛笔描绘在初胚上的。甲骨文也应该是先用毛笔写出,然后再用利器刻出的。

毛笔(Chinese brush,writing brush),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也逐渐成为传统绘画工具。毛笔是汉族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慧的汉民族又不断地总结经验,存其精华,弃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几千年以来,它为创造汉族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促进汉民族与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笔是汉民族对世界艺术宝库提供的一件珍宝。

当今世界上虽然流行铅笔、圆珠笔、钢笔等,但毛笔却是替代不了的。据传毛笔为蒙恬所创,所以至今被誉为毛笔之乡的河北衡水侯店和浙江湖州善琏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如同过年,家家包饺子,饮酒庆贺,纪念蒙恬创毛笔。自元代以来,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生产的具有“尖、齐、圆、健”特点的“湖笔”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毛笔品种。毛笔在历代都有不同的称呼。春秋战国,诸侯称雄。此时,各国对毛笔的称呼都不同。吴国(今江苏)叫“不律”,楚国(今湖北)叫“插(竹)”。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一律称为“毛笔”。而白居易称笔为“毫锥”,《寄微之》诗云:“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 。

在中国专利文献CN202463304U中,公开了一种改进后实用、便于携带的新型的自来墨组合毛笔,包括笔杆、笔头和挂绳,毛笔顶部设有笔盖,笔盖中央连接挂绳,笔盖底部设有笔杆,笔杆内部设有笔芯,笔杆下部设有笔头,所述的笔头和笔杆连接采用同一口径的螺丝旋转固定,笔杆内部底部设有尖针头,笔头和笔杆衔接处设有垫片和控制阀,所述的垫片上设有若干个下墨孔,笔头上设有笔帽。结构更科学合理,更换笔头、笔芯更便捷灵活,书写更连贯流畅,使用更舒适,携带更方便,它克服了墨流量不易控制,笔头坏了没法更换,减少了沾墨的次数,解决了笔墨、砚台、笔洗等其他的辅助工具同时使用,本组合毛笔实用价值高、制作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自来墨组合毛笔结构复杂,各部件布局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合理性,使用不是很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科学合理,使用方便的,可重复使用的自来墨毛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自来墨毛笔,包括有笔杆,所述笔杆一端设置有笔帽,另一端设置有笔头,所述笔杆内设置有中空腔且两端开口;在所述中空腔内嵌入有笔芯;在所述笔头和所述笔杆之间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包括有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远离所述上连接部的那一端嵌装有笔头,靠近所述上连接部的那一端设置有接墨件;所述阀门还包括有引墨件,所述引墨件安装在所述上连接部靠近所述下连接部的那一端;在所述引墨件与接墨件之间设置有开关。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自来墨毛笔结构科学合理,方便使用,在笔杆内设置有中空腔且两端开口,使得笔芯可以更为方便的嵌入至笔杆中,中空腔两端开口,若是笔芯中的墨水用完后,可快速更换新的笔芯,重复使用自来墨毛笔;在所述笔头和所述笔杆之间设置有阀门,采用阀门控制笔杆中笔芯的下水速度,从而使得自来墨毛笔能够书写更为顺畅;引墨件用于将墨水从笔芯中引导出来,控制墨水流向;接墨件用于承接墨水,使得墨水全部用于笔头上书写;上连接部用于连接笔杆,下连接部用于连接固定、嵌装笔头;开关用于控制墨水的下水大小和速度。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引墨件上设置有锥状尖端,采用这种结构的引墨件能够更好的对墨水进行引流,防止墨水四处随意散落,弄脏手和笔。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开关的外侧还设置有旋钮;所述上连接部和所述下连接部紧密配合相连接,其中,在所述上连接部和所述下连接部相配合的位置处有一缺口,所述旋钮放置在该缺口内。

将旋转开关的旋钮设置在开关的外侧,方便使用者进行控制;同时,设置缺口放置旋钮,使用的舒适度更高,不会触碰到手指。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引墨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引墨孔;所述开关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关孔;所述接墨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接墨孔。

引墨件上的引墨孔与接墨件上的接墨孔基本上是对应的,这样,直接控制开关的旋转方向,当开关孔与上述引墨孔和接墨孔错开时,墨水不会从阀门流出,笔头不会有墨水,当开关孔与上述引墨孔和接墨孔渐进式相通时,墨水从阀门流出,笔头就有墨水,可以进行书写,通过控制旋钮的旋转幅度,控制开关孔相通的大小,进而控制下水大小和速度。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所述笔芯的端尾部设置有一钢珠,且卡合所述钢珠的那部分笔芯内径与所述钢珠的直径相当使得所述钢珠与所述笔芯形成过盈配合;在所述钢珠上方且远离所述笔芯的端尾部设置有留置部,所述留置部的内径大于所述钢珠的直径。

钢珠的主要作用在于,在不使用该笔芯时,卡合所述钢珠的那部分笔芯与所述钢珠的直径相当使得所述钢珠与所述笔芯形成过盈配合,这样的结构设置,位于笔芯中的墨水就不会出来;当笔芯装入笔杆中具体使用时,引墨件上设置的锥状尖端起着另外一个作用,即将钢珠往笔芯内顶,使得其进入留置部内,由于留置部的内径大于所述钢珠的直径,这样钢珠不会堵死笔芯的下水通道,但是又由于有钢珠的存在,笔芯的下水速度也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作为钢珠的一种变形,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类似构件,例如材质不一定是钢材,形状也不一定非得是珠状。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笔头上固定设置有一绳圈。设置绳圈,方便携带和钩挂。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笔芯为塑料管状体。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笔帽与笔杆之间、以及所述笔杆与所述阀门之间均采用螺丝旋转衔接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来墨毛笔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来墨毛笔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5的横向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5的纵向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图1的立体图;

图13是图7所示的基本型笔芯结构的第一种变形;

图14是图7所示的基本型笔芯结构的第二种变形;

其中:1-笔杆;2-笔帽;3-中空腔;4-笔芯;401-留置部;402-卡合部;5-阀门;501-上连接部;502-下连接部;503-接墨件;504-引墨件;505-开关;506-锥状尖端;507-旋钮;508-缺口;509-引墨孔;510-开关孔;511-接墨孔;6-钢珠;7-绳圈;8-过渡部;9-台阶;10-笔头;11-中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该自来墨毛笔,包括有笔杆1,所述笔杆1一端设置有笔帽2,另一端设置有笔头10,所述笔杆1内设置有中空腔11且两端开口;在所述中空腔11内嵌入有笔芯4,在所述笔头10和所述笔杆1之间设置有阀门5。

如图3所示,所述阀门5包括有上连接部501和下连接部502;所述下连接部502远离所述上连接部501的那一端嵌装有笔头10,靠近所述上连接部501的那一端设置有接墨件503;所述阀门5还包括有引墨件504,所述引墨件504安装在所述上连接部501靠近所述下连接部502的那一端;在所述引墨件504与接墨件503之间设置有开关505,所述引墨件504上设置有锥状尖端506(如图3、5、6、8、9、10、11所示)。

所述开关505的外侧还设置有旋钮507;所述上连接部501和所述下连接部502紧密配合相连接,其中,在所述上连接部501和所述下连接部502相配合的位置处有一缺口508,所述旋钮507放置在该缺口508内。

所述引墨件50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引墨孔509;所述开关50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关孔510;所述接墨件50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接墨孔511,在图11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有两个引墨孔509,两个开关孔510,两个接墨孔511,且分别是对称设置的。

图7所示的笔芯4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型。对于笔芯4还可以采用如图13、14中所示的结构。

如图13所示,在所述笔芯4的端尾部设置有一钢珠6,且卡合所述钢珠6的那部分笔芯内径与所述钢珠6的直径相当使得所述钢珠6与所述笔芯4形成过盈配合;在所述钢珠6上方且远离所述笔芯4的端尾部设置有留置部401,所述留置部401的内径大于所述钢珠6的直径;从图13中,可以明显看出,卡合所述钢珠6的那部分笔芯(即卡合部402)通过台阶9与留置部401相连接。

作为图13的一种变形,笔芯4还可以如图14那样设置,即卡合所述钢珠6的那部分笔芯通过过渡部8与留置部401相连接;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所述过渡部8从卡合所述钢珠6的那部分笔芯(即卡合部402)开始一直逐渐扩大内径延伸至留置部401。

笔芯4长度为15-30cm。

如图1,2,4,12所示,所述笔头10上固定设置有一绳圈7。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笔芯4为塑料管状体,所述笔帽2与笔杆1之间、以及所述笔杆1与所述阀门5之间均采用螺丝旋转衔接固定,可以从图11明显的看出。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