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擦拭钢笔及配套使用的墨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2343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擦拭钢笔及配套使用的墨水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习文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擦拭钢笔及配合使用的墨水瓶。



背景技术:

传统钢笔都是采用将笔尖浸入到墨水瓶中的方法进行吸水,吸水后需要用拭纸对笔舌、笔尖进行擦拭,如果手边没有拭纸的话,会对手造成墨水污染,而且拭纸的应用不仅会造成纸张的浪费,而且擦拭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笔尖堵塞不下水;墨水内含有不同程度的杂质,从笔尖吸水的话,增加了杂质与笔尖的接触,同时传统钢笔的墨囊容量小,需要经常加水,这就导致笔尖在正常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堵塞。

现有技术中,CN200520096732.1《吸水后免擦拭钢笔》公布了免擦拭钢笔,通过对笔舌进行,增加了水封装置,防止了墨水由笔舌滑到笔握位置,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笔尖在吸完墨水后存在墨水水的问题,而笔尖墨水过多很容易造成纸张污染,也没有解决钢笔的容量问题及墨水对笔尖的堵塞问题,因此不适用于解决本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擦拭钢笔及配合使用的墨水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钢笔与墨水瓶配套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对笔尖擦拭的问题,增大了墨囊容量,有效的减少了笔尖堵塞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免擦拭钢笔,包括笔杆、笔盖和总成,所述总成包括毛细管、笔握、笔舌和笔尖,所述笔杆包括笔杆外壳和墨囊,所述墨囊外侧面与笔杆外壳内侧面通过粘性物质紧密固定,墨囊末端为开放式,所述笔杆外壳长度等于墨囊长度,笔杆外壳末端底面中间为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贯通笔杆外壳末端底面和墨囊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笔盖内侧中间凸起形成圆柱状柱塞,直径与进水管道内径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笔杆外壳末端圆周面开有螺纹,所述笔盖内侧圆周面上开有螺纹,笔杆外壳螺纹与笔盖螺纹相配合,所述进水管道内侧开有外螺纹,柱塞外侧开有内螺纹,进水管道外螺纹与柱塞内螺纹相配合。

一种墨水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上端面设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为鹅颈形状,尖部直径小于进水管道直径。

进一步地,还包括帽盖,所述帽盖口直径与注水管尖部相应位置的外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对笔杆末端进行改进,设置进水管道,使墨水可以从远离笔尖的位置注入,增加了墨囊的容量,减少了墨水内杂质与笔尖的接触,同时也避免了擦拭笔尖带来的纸张浪费、堵塞笔尖的问题,提高了笔尖的使用寿命及实用性,笔杆外壳与笔盖运用螺纹连接,可以有效的增加密封可靠性、稳定性。

2.通过柱塞直接与进水管道紧密配合,在笔盖完成密封的基础上,增加了灵活性,方便笔盖的取出、旋紧。

3.通过对柱塞与进水管道侧壁的螺纹设计,进一步增加了密封的可靠性,避免了墨水的泄露。

4.由于墨水瓶瓶盖上端延伸出注水管,且末端直径小于进水管道直径,可以使墨水准确的注入墨囊内并且不洒出,避免了吸水后需要对笔进行擦拭的问题。

5.由于采用了帽盖,并且对帽盖口大小进行了改进,有效的避免了墨水瓶内墨水与空气接触造成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钢笔与墨水瓶配套使用,从钢笔末端注水,从根本上解决了吸水完后需要对笔尖擦拭的问题,增大了墨囊容量,有效的减少了笔尖堵塞现象,提高了钢笔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柱塞和进水管道直接配合时的剖视图;

附图3为附图2中D处局部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柱塞和进水管道通过螺纹配合时的剖视图;

附图5为附图4中E处局部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墨水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笔杆,11、笔杆外壳,12、墨囊,13、进水管道,2、笔盖,21、柱塞,3、毛细管,4、笔握,5、笔舌,6、笔尖,7、墨水瓶,71、瓶体,72、瓶盖,73、注水管,74、帽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6所示,包括笔杆1、笔盖2和总成,总成包括毛细管3、笔握4、笔舌5和笔尖6,笔杆1包括笔杆外壳11和墨囊12,墨囊12外侧面与笔杆外壳11内侧面通过粘性物质紧密固定,墨囊12末端为开放式,笔杆外壳11长度等于墨囊12长度,尽可能的增加了墨囊12的容量,笔杆外壳1末端底面中间为进水管道13,进水管道13贯通笔杆外壳11末端底面和墨囊12末端,通过对笔杆1末端进行改进,设置进水管道13,使墨水可以从远离笔尖6的位置注入,减少了墨水内杂质与笔尖6的接触,同时也避免了擦拭笔尖6带来的纸张浪费、堵塞笔尖6的问题,提高了笔尖6的使用寿命及实用性。

笔盖2内侧中间凸起形成圆柱状柱塞21,直径与进水管道13内径相配合,在笔盖2完成密封的基础上,增加了灵活性,方便笔盖2的取出、旋紧。

包括瓶体71和瓶盖72,瓶盖72上端面设有注水管73,注水管73为鹅颈形状,尖部直径小于进水管道13直径,可以使墨水准确的注入墨囊12内并且不洒出,避免了吸水后需要对笔尖6进行擦拭的问题,还包括帽盖74,帽盖74口直径与注水管73尖部相应位置的外径相等,有效的避免了墨水瓶7内墨水与空气接触从而造成污染。

实施例2:如附图1、附图4、附图5、和附图6所示,包括笔杆1、笔盖2和总成,总成包括毛细管3、笔握4、笔舌5和笔尖6,笔杆1包括笔杆外壳11和墨囊12,墨囊12外侧面与笔杆外壳11内侧面通过粘性物质紧密固定,墨囊12末端为开放式,笔杆外壳11长度等于墨囊12长度,尽可能的增加了墨囊12的容量,笔杆外壳1末端底面中间为进水管道13,进水管道13贯通笔杆外壳11末端底面和墨囊12末端,通过对笔杆1末端进行改进,设置进水管道13,使墨水可以从远离笔尖6的位置注入,减少了墨水内杂质与笔尖6的接触,同时也避免了擦拭笔尖6带来的纸张浪费、堵塞笔尖6的问题,提高了笔尖6的使用寿命及实用性。

笔杆外壳11末端圆周面开有螺纹,笔盖2内侧圆周面上开有螺纹,笔杆外壳11螺纹与笔盖2螺纹相配合,进水管道13内侧开有外螺纹,柱塞21外侧开有内螺纹,进水管道13外螺纹与柱塞21内螺纹相配合。

包括瓶体71和瓶盖72,瓶盖72上端面设有注水管73,注水管73为鹅颈形状,尖部直径小于进水管道13直径,可以使墨水准确的注入墨囊12内并且不洒出,避免了吸水后需要对笔尖6进行擦拭的问题,还包括帽盖74,帽盖74口直径与注水管73尖部相应位置的外径相等,有效的避免了墨水瓶7内墨水与空气接触从而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先将墨水瓶上的盖帽74取下,然后将钢笔手持竖直,旋开笔盖2并取下,拿起墨水瓶7并抬高,使注水管73末端进入进水管道13,倾斜墨水瓶7使墨水经过注水管73注入到墨囊12内,看到墨囊12内墨水达到一定高度时,放平、取下墨水瓶7,将笔盖2放在笔杆外壳11末端并旋紧,将盖帽74套在注水管73上,完成钢笔墨水注入过程。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