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换操作模式的胶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6492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转换操作模式的胶装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装机,特别是可转换操作模式的胶装机。



背景技术:

小型直线无线胶装机是将数张、数十张、数百张散纸底部闯齐后,采用热融胶来胶订成书本的一种设备。目前这种胶装要具有两种操作模式。

操作模式Ⅰ是左边置本,右边取书,参见图1。纸叠A在置本台B上理齐放置→夹本台F夹紧纸叠→夹本台夹着纸叠右移通过铣刀C,在书脊上开背铣槽→通过胶盒D的上胶轮,在书脊涂上一层热融胶→到达夹面台E上封面,封面与书脊夹紧成型→取出书本后夹本台左移返回置本台上方等待下一个工作循环。操作模式Ⅰ的优点是工作效率高;缺点是一般需要两个操作人员或一个操作人员来回作业,工作强度较大。

操作模式Ⅱ是右边置本,右边放封面,右边取书,参见图2。纸叠A在夹面台E台面上理齐→夹本台F夹紧纸叠→夹本台夹着纸叠左移通过胶盒D的上胶轮,此时胶盒必须下移一距离避免上胶轮在书脊上涂上热融胶→通过铣刀C在书脊上开背铣槽→夹本台运行到最左端→夹本台向右移动,再次通过铣刀C在书脊上再次开背铣槽→通过胶盒D的上胶轮,在书脊涂上一层热融胶→到达夹面台E上封面,封面与书脊夹紧成型→取出书本后等待下一个工作循环。操作模式Ⅱ的优点是书脊两次通过铣刀,开背铣槽充分、效果好,操作人员在同一个工位上放置纸叠和取出书本,不需要来回作业,劳动强度低;缺点是工作效率较低。这种操作模式还有难点在于:夹本台夹着纸叠左移第一次通过胶盒的上胶轮、侧胶轮上方时,胶盒必须下移一距离,避免书脊上胶,这种胶盒下移一距离的动作俗称胶盒“低头”。

上述两种操作模式各有特点,目前市场上仅存在单一操作模式的胶装机,还没有能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操作模式而且能转换操作模式的胶装机,也未有此类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胶装机不兼具上述两种操作模式,适应性与灵活性受到限制的问题,为此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兼具上述两种操作模式而且能转换操作模式的胶装机,这种胶装机适应性与应用灵活性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机架上自左向右依次安装有置本台、铣刀、胶盒和夹面台,所述置本台或夹面台上设有夹本台,胶盒中部设有上胶轮,胶盒右部设有侧胶总成,其特殊之处是:

所述夹本台后面固定有若干开口轴承,该开口轴承套装于机架上所设的导杆,夹本台后面下部固定有左右延伸的低头撞板;

所述机架上固定有前、后支撑架,所述胶盒其左上部通过左枢轴枢连于所述支撑架,胶盒右下部通过压簧组件连于机架;

所述胶盒其后面安装有限位套和后枢轴,后枢轴上枢连有低头摆杆,限位套位于后枢轴下方,且低头摆杆下部位于限位套上方,低头摆杆上端安装有后滑轮,低头摆杆下部与胶盒之间挂连有拉簧。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夹本台前面左、右部分别安装有胶头挡块、胶尾挡块,所述胶盒上于所述上胶轮的左方跨设有控胶枢轴,控胶枢轴上连有与所述上胶轮对应的控胶板,控胶枢轴前端固定有驱动板,所述胶盒前面于驱动板下方固定有限位螺钉,驱动板右上端通过前枢轴枢连有断胶杆,断胶杆下端部与驱动板右部的台阶对应,断胶杆下端与驱动板左下端之间连有拉簧,驱动板左下端与胶盒下部之间连有拉簧,在该拉簧作用下,驱动板后部向下抵靠于所述限位螺钉,断胶杆上端安装有前滑轮。

所述胶盒后面的限位套、后枢轴、低头摆杆、后滑轮和拉簧构成的组件可以有两套。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胶装机在置本台上放置纸叠的示意图;

图2是胶装机在夹本台上放置纸叠的示意图;

图3是图1、图2胶装机的夹本台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夹本台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5是图1、图2胶装机的胶盒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胶盒总成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7是图6胶盒总成A向示意图;

图8是图7胶盒总成低头摆杆右摆后的示意图;

图9是图7胶盒总成低头摆杆左摆后的示意图;

图10是图5胶盒总成B向局部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断胶杆左摆后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断胶杆右摆后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与对应件:A纸叠,B置本台,C铣刀,D胶盒,D-1支撑架,D-2拉簧,D-3拉簧,D-4驱动板,D-5左枢轴,D-6断胶杆,D-7前滑轮,D-8控胶枢轴,D-9控胶板,D-10低头摆杆,D-11后滑轮,D-12上胶轮,D-13压簧组件,D-14限位螺钉,D-15前枢轴,D-16后枢轴,D-17限位套,D-18拉簧,D-19侧胶总成,E夹面台,F夹本台,F-1胶头挡板,F-2胶尾挡板,F-3开口轴承,F-4低头撞板,G机架,G-1导杆,G-2左右向横档,G-3前后向横档。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转换操作模式的胶装机,机架G上自左向右依次安装有置本台B、铣刀C、胶盒D和夹面台E,置本台B台夹面台上设有夹本台F,胶盒D中部设有上胶轮D-12,胶盒D右部设有侧胶总成D-19;

所述夹本台F后面固定有若干开口轴承F-3,该开口轴承套装于机架G上所设的导杆G-1,使夹本台F在机架G上能沿导杆G-1左、右移动,夹本台F后面下部固定有左右延伸的低头撞板F-4,该低头撞板左、右两端部上翘,适应撞压功能的实现;

机架G前、后的左右向横档G-2上分别固定有前、后支撑架D-1,胶盒D其左上部通过左枢轴D-5枢连于支撑架D-1,胶盒D右下部通过两个或多个压簧组件D-13连于机架G的前后向横档G-3;

胶盒G其后面安装有限位套D-17和后枢轴D-16,后枢轴上枢连有低头摆杆D-10,限位套D-17位于后枢轴D-16下方,且低头摆杆D-10下部位于限位套D-17上方,低头摆杆D-10上端安装有后滑轮D-11,低头摆杆D-10 下部与胶盒D之间挂连有拉簧D-18,在拉簧D-18作用下,低头摆杆D-10本体如图7处于竖直状;

所述夹本台F前面左、右部分别安装有胶头挡块F-1、胶尾挡块F-2,胶盒D上于上胶轮D-12的左方跨设有控胶枢轴D-8,该控胶枢轴上连有与上胶轮D-12对应的控胶板D-9,控胶枢轴D-8前端固定有驱动板D-4,胶盒D前面于驱动板D-4下方固定有限位螺钉D-14,驱动板D-4右上端通过前枢轴D-15枢连有断胶杆D-6,断胶杆D-6下端部设有斜面,该斜面与驱动板D-4右部的台阶对应,当断胶杆D-6左/右枢转时与驱动板D-4产生离/合作用,断胶杆D-6下端与驱动板D-4左下端之间连有拉簧D-3,驱动板D-4左下端与胶盒D下部之间连有拉簧D-2,在该拉簧D-2作用下,驱动板D-4后部向下抵靠于限位螺钉D-14,此时控胶板D-9前缘与上胶轮D-12之间保持间隙T,参见图10,断胶杆上端安装有前滑轮D-7。

所述操作模式Ⅱ中,夹本台F夹着纸叠A左移第一次通过胶盒的上胶轮D-12上方时,夹本台F的低头撞板F-4撞到后滑轮D-11,低头摆杆D-10如图8所示顺时针方向摆转,克服拉簧D-18作用力后低头摆杆下部抵住限位套D-17,迫使胶盒D克服压簧组件D-13作用力后绕左枢轴D-5逆时针方向摆动一角度,此时上胶轮D12、侧胶总成D-19相对下移一距离,从而避免在书脊上涂上热融胶。当夹本台F的低头撞板F-4离开后滑轮D-11后,在拉簧D-18、压簧组件D-13作用下,低头摆杆D-10、胶盒D返回图7所示状态。

所述操作模式Ⅱ中,夹本台F夹着纸叠A右移第二次通过胶盒的上胶轮D-12上方时,夹本台F的低头撞板F-4撞到后滑轮D-11,低头摆杆D-10如图9所示逆时针方向摆转,低头摆杆下部离开限位套D-17,胶盒不会逆时针方向摆动,上胶轮可以在书脊涂上热融胶完成正常的胶装作业。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两套低头摆杆机构,其工作原理相同,可以保证整个书本长度内胶盒“低头”可靠、有效。再就是,在低头摆杆D-10下部与限位套D-17之间留有一空行程,可以减缓对胶盒的冲击力。

所述操作模式Ⅱ中,夹本台F夹着纸叠A左移第一次通过胶盒的上胶轮D-12上方时,夹本台F的胶头挡板F-1和胶尾挡板F-2撞到断胶杆D-7,断胶杆D-6如图11所示逆时针方向摆动,克服拉簧D-3作用力后,断胶杆D-6 下部斜面离开驱动板D-4的台阶,驱动板D-4不会摆动,控胶板D-9前缘与上胶轮D-12之间保持正常的间隙T。夹本台F夹着纸叠A右移第二次通过胶盒的上胶轮D-12上方时,夹本台F的胶头挡板F-1和胶尾挡板F-2撞到断胶杆D-6,断胶杆D-6如图12所示顺时针方向摆动,克服拉簧D-3作用力后,断胶杆D-6下部斜面靠合驱动板D-4右部的台阶,带动驱动板D-4连同控胶枢轴D-8和控胶板D-9顺时针方向摆动,控胶板D-9前缘与上胶轮D-12之间的间隙消除,在控胶板作用下上胶轮瞬间停止供胶,实现书脊的胶头、胶尾的控制。

在所述操作模式Ⅰ中,夹本台F左移返回置本台B上方过程中,胶盒也会“低头”,不会影响胶装机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两种操作模式,操作模式转换灵活方便,用户可以按照实际工作情况,兼顾劳动强度、工作效率之间的最优化;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两套低头摆杆机构,可以保证整个书本长度内胶盒“低头”可靠、有效;本实用新型在低头摆杆下部与限位套之间留有一段空行程,可以减缓对胶盒的冲击力;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书脊的头、胶尾的控制;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成本低,操作维护简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