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699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地理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具,尤其涉及一种地理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地球仪是地理教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具之一。现有技术的地球仪结构单一,地球仪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的底座上,虽然能够转动,但转动的方向无法改变,地球仪下半球上的内容的观察不方便,且字体小,看不清楚,不方便展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地理教学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照明功能,能配合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理教学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地球仪摆放座、侧支撑杆、地球仪主体、顶部安装座、永磁体安装架、地球仪吸附板及多个吸附滚珠;所述的固定底座为平面板状结构,所述的地球仪摆放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固定底座上,位于所述的固定底座的中部;所述的侧支撑杆为弧形结构,所述的侧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固定底座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的侧支撑杆的上端弧形延伸到所述的地球仪摆放座的上方;所述的地球仪主体摆放在所述的地球仪摆放座上,所述的地球仪主体包括地球仪外壳、地球仪内壳、多个滚动磁珠及多根连接杆,所述的地球仪外壳及地球仪内壳为中空球体结构,所述的地球仪内壳同心设置在所述的地球仪外壳内,所述的地球仪外壳与所述的地球仪内壳之间留有滚动间隙;所述的多个滚动磁珠适配设置在所述的地球仪外壳与所述的地球仪内壳之间的滚动间隙内,所述的多个滚动磁珠通过所述的多根连接杆连接成与所述的地球仪主体弧度相同的弧面结构,并在所述的滚动间隙内移动;所述的顶部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的侧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的地球仪吸附板通过所述的永磁体安装架设置在所述的顶部安装座上,位于所述的顶部安装座的下方,所述的地球仪吸附板为与所述的地球仪主体弧度相同的弧面结构,所述的多个吸附滚珠分别呈矩阵排列并嵌装在所述的地球仪吸附板的下端面上,所述的地球仪吸附板及多个吸附滚珠内分别设有永磁体,所述的多个滚动磁珠与永磁体相互吸附,使所述的地球仪主体吸附在地球仪吸附板的下方并自由转动。

上述的地理教学装置,其中,所述的地球仪摆放座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呈弧面结构,所述的地球仪摆放座的凹陷部内设有缓冲垫。

上述的地理教学装置,其中,所述的地球仪摆放座为圆盘形结构,所述的地球仪摆放座的边缘处设有凸缘,所述的凸缘的纵截面为弧形结构。

上述的地理教学装置,其中,还包括照明灯饰组件,所述的照明灯饰组件包括开关按键、电源连接线及多个LED灯珠;所述的开关按键嵌装在所述的固定底座上,位于所述的地球仪摆放座的一侧,所述的电源连接线设置在所述的固定底座的一侧端面上并外接电源,所述的多个LED灯珠分别嵌装在所述的凸缘的顶部边缘处及所述的地球仪吸附板的底部边缘处,所述的开关按键、电源连接线及多个LED灯珠连接成电路回路。

上述的地理教学装置,其中,所述的顶部安装座为中空盒状结构,所述的顶部安装座的顶部设有散热孔板。

上述的地理教学装置,其中,所述的顶部安装座的侧端面上设有伸缩关节杆,所述的伸缩关节杆的端部连接有固定夹。

上述的地理教学装置,其中,所述的侧支撑杆与所述的顶部安装座的连接处设有旋转连接轴承,所述的顶部安装座通过所述的旋转连接轴承旋转。

本实用新型能通过磁力吸附的方式地球仪悬挂起来,也可取下携带,同时使地球仪能全方位转动,便于展示和教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地理教学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地理教学装置的地球仪吸附板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地理教学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地球仪摆放座2、侧支撑杆3、地球仪主体4、顶部安装座5、永磁体安装架6、地球仪吸附板7及多个吸附滚珠8;所述的固定底座1为平面板状结构,所述的地球仪摆放座2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固定底座1上,位于所述的固定底座1的中部;所述的侧支撑杆3为弧形结构,所述的侧支撑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固定底座1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的侧支撑杆3的上端弧形延伸到所述的地球仪摆放座2的上方;所述的地球仪主体4摆放在所述的地球仪摆放座2上,所述的地球仪主体4包括地球仪外壳41、地球仪内壳42、多个滚动磁珠43及多根连接杆44,所述的地球仪外壳41及地球仪内壳42为中空球体结构,所述的地球仪内壳42同心设置在所述的地球仪外壳41内,所述的地球仪外壳41与所述的地球仪内壳42之间留有滚动间隙;所述的多个滚动磁珠43适配设置在所述的地球仪外壳41与所述的地球仪内壳42之间的滚动间隙内,所述的多个滚动磁珠43通过所述的多根连接杆44连接成与所述的地球仪主体4弧度相同的弧面结构,并在所述的滚动间隙内移动;所述的顶部安装座5设置在所述的侧支撑杆3的上端,所述的地球仪吸附板7通过所述的永磁体安装架6设置在所述的顶部安装座5上,位于所述的顶部安装座5的下方,所述的地球仪吸附板7为与所述的地球仪主体4弧度相同的弧面结构,所述的多个吸附滚珠8分别呈矩阵排列并嵌装在所述的地球仪吸附板7的下端面上,所述的地球仪吸附板7及多个吸附滚珠8内分别设有永磁体,所述的多个滚动磁珠43与永磁体相互吸附,使所述的地球仪主体4吸附在地球仪吸附板7的下方并自由转动。

所述的地球仪摆放座2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呈弧面结构,所述的地球仪摆放座2的凹陷部内设有缓冲垫9,可防止地球仪主体4掉落到地球仪摆放座2上后弹出掉落,有效缓冲地球仪主体4掉落的撞击力,同时保护地球仪主体4的表面字迹清晰。

所述的地球仪摆放座2为圆盘形结构,所述的地球仪摆放座2的边缘处设有凸缘10,所述的凸缘10的纵截面为弧形结构,可起到防止掉落的地球仪主体4滚出地球仪摆放座2的作用。

还包括照明灯饰组件,所述的照明灯饰组件包括开关按键11、电源连接线12及多个LED灯珠13;所述的开关按键11嵌装在所述的固定底座1上,位于所述的地球仪摆放座2的一侧,所述的电源连接线12设置在所述的固定底座1的一侧端面上并外接电源,所述的多个LED灯珠13分别嵌装在所述的凸缘10的顶部边缘处及所述的地球仪吸附板7的底部边缘处,所述的开关按键11、电源连接线12及多个LED灯珠13连接成电路回路,可用于为地球仪主体4提供上方和下方的照明,便于看清地球仪上的内容。

所述的顶部安装座5为中空盒状结构,所述的顶部安装座5的顶部设有散热孔板14,可在顶部安装座5内安装散热风扇,用于为地球仪吸附板7上的多个LED灯珠13散热,散热孔板14可为散热风扇提供散热。

所述的顶部安装座5的侧端面上设有伸缩关节杆15,所述的伸缩关节杆15的端部连接有固定夹16,可将摄像设备,如现有技术的摄像头、手机等,通过固定夹16固定在伸缩关节杆15上,通过伸缩关节杆15调节摄像设备的位置,摄像设备可与多媒体教学设备连接,将拍摄内容投影到幕布或多媒体显示设备上,以供教学使用,便于老师的讲解。

所述的侧支撑杆3与所述的顶部安装座5的连接处设有旋转连接轴承17,所述的顶部安装座5通过所述的旋转连接轴承17旋转,可将地球仪吸附板7和地球仪主体4向上旋转,将地球仪主体4置于地球仪吸附板7的上方转动,以便更好的展示,同时也减少了地球仪主体4掉落的可能。

使用时,将多个滚动磁珠43通过永磁体吸附在地球仪吸附板7上,多个吸附滚珠8的设置能使地球仪外壳41的转动更顺畅,使地球仪主体4随意拨动旋转,便于展示和教学;多根连接杆44将多个滚动磁珠43连接成矩阵结构,使其与地球仪吸附板7和多个吸附滚珠8之间的吸附力的作用面更大,吸附更稳定,地球仪内壳42和地球仪外壳41将多个滚动磁珠43形成的矩阵弧面结构限制在内,确保吸附的更接近和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通过磁力吸附的方式地球仪悬挂起来,也可取下携带,同时使地球仪能全方位转动,便于展示和教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