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教学用定位抓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7109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具,特别是机器人教学用定位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机器人正在一些危险、重复等作业工位,逐渐替代人的工作,为适应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各学校均开设了有关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编程等课程,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机器人,在实际教学实训操作过程中,学生在使用示教器操作机器人进行定点抓取、定点放置工件的过程中,机器人手爪一般是由上向下与抓取用的杆进行定位,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经常发生机器人手爪在向下移动过程中,与抓取用的杆上端发生碰撞,将机器人手爪碰坏,严重的将给机器人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防止机器人的手爪在工件搬运的示教过程中,手爪与工件之间的刚性碰撞的机器人教学用定位抓取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器人教学用定位抓取装置,包括带圆孔的底座和放置在底座圆孔内的圆柱状的工件,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的圆孔与圆柱状的工件底部之间安装有弹性元件。

上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在上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吸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原理是将底座与圆柱状的工件的刚性接触变为弹性接触,这样就可有效防止机器人的手爪与工件之间的刚性碰撞。在学生使用与机器人相连的示教器操作机器人进行定点抓取、定点放置的工件搬运的实训过程中,当机器人的手爪与工件上端接触时,工件会压缩弹簧向下移动,这样就可使学生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可有效减少机器人手爪与工件之间可能发生法的刚性碰撞事故发生,同时在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吸盘,可防止底座移动造成定位偏移现象的发生。

本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防止机器人手爪与工件之间的刚性碰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带圆孔的底座2的圆孔底部安装有弹性元件3,弹性元件可采用弹簧,圆柱状的工件1插装在底座的圆孔内,为放置底座移动,在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吸盘4。

使用时,将两个底座通过吸盘固定在不同位置,将圆柱状的工件插装在其中一个底座内,通过与机器人相连的示教器移动机器人手爪至圆柱状的工件上方后,向下移动手爪使其位于可抓住圆柱状的工件位置,启动手爪使其抓住圆柱状的工件,在示教器上将该点设置为起始点,然后向上移动手爪将圆柱状的工件提起,使其移动至另一底座上方,调整圆柱状的工件的位置,使其与底座上的孔对准,向下将圆柱状的工件插入底座上的孔内,并将此位置在示教器上设置为终点,这样就可完成利用机器人将工件由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起始位置确定的过程。

由于在底座的圆孔内安装有弹簧,学生在起始点向下移动机器人手爪时,当手爪位置与圆柱状的工件位置有偏差时,手爪碰到圆柱状的工件上端时,圆柱状的工件可相对于底座向下移动一定距离,使学生有时间及时停止向下的操作,可有效防止机器人手爪与圆柱状的工件上端的刚性碰撞。

由于学生实训过程人员较多,在定位结束后机器人进行自动运行时,为防止底座的移动造成损坏机器人事故的发生,在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吸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