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延时直刀式削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6811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延时直刀式削笔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具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机械结构实现延时的电动直刀式的削笔器。



背景技术:

削笔器是一种用来削铅笔的工具,现一般市面上使用的大多都是手动的削笔机。手工削笔机,一般具有外壳和设置在旋转轴上的刀具,将铅笔插入刀具内,通过手动旋转刀具或者是旋转铅笔的方式,来对铅笔进行切削,这种卷笔刀在使用时,必须不断地转动卷笔器,才能达到削铅笔的目的,不仅效率低,且稍用力不均就容易弄断笔芯。

现设计的电动直刀式削笔器,在旋转轴上设置电机,通过电机在带动刀具进行旋转,自动完成切削功能。自动直刀式削笔器以电机替代手工操作使得削笔更加方便,但是市面上的自动直刀式削笔器依旧需要使用者手动控制开关,在何时开始削铅笔,何时关闭削笔器,都需要使用者的控制。而对于使用者来说削笔的时间并不容易把控,时间长了笔尖被削的过多造成浪费,时间短了则笔尖尚未被削尖。而且若在削尖笔后的就停止削笔,铅笔的笔尖并未形成呈规则的圆锥体结构,不但样子不美观,且影响使用的手感。因此,如何把控削笔的时间以及铅笔的进给行程是现有电动直刀式削笔器的重要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延时直刀式削笔器,实现铅笔切削笔尖后控制铅笔行程,避免过度切削,且通过机械结构进行延时断电,确保铅笔笔尖光滑手感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延时直刀式削笔器,包括内部安装有电源组件、带直刀片的刀架、电机的外壳体,所述的电源组件与电机之间通过第一弹片、第二弹片接触连接后导通,所述的刀架上套设有齿轮件,所述的齿轮件与旋转电机连接且其下方设置有触动件,所述的第一弹片安装在触动件一侧的底部,所述的第二弹片安装在触动件的下方且与第二弹片之间存在间距,所述的齿轮件内嵌设有传动蜗杆保持同步旋转运动,传动蜗杆的下端位于触动件内且传动蜗杆可向下移动作用于第二弹片,所述的传动蜗杆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旋转螺纹,所述的触动件的另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的触动件下压将推动滑块的端部接近传动蜗杆的杆体表面,所述的刀架内底部安装有抵在传动蜗杆上的阻笔块,所述的外壳体内设置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组件作用于触动件、传动蜗杆;

将待刨削的铅笔向下插入刀架内,刀架受外力作用向下移动带动齿轮件与触动件同步下移,从而使得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接触导通电源,此时滑块也在触动件的作用下移动至传动蜗杆的杆体表面,电机工作通过齿轮件带动刀架旋转,直刀片旋转刨削铅笔,随着铅笔笔尖逐渐尖锐,铅笔笔尖运动至刀架的底部作用于阻笔块,阻笔块向下移动推动传动蜗杆向下移动,传动蜗杆由于齿轮件的作用旋转使得滑块卡入旋转螺纹,传动蜗杆在齿轮件的作用下继续旋转,此时由于滑块的卡位,传动蜗杆沿着旋转螺纹的走向旋转下移,直至抵到第二弹片使第二弹片下弯与第一弹片断开连接,此时电源被断开,电机与刀架停止旋转,在弹簧组件的作用下,触动件回到初始位置,滑块离开传动蜗杆表面,蜗杆向上移动回到初始位置。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刀架竖直设置在外壳体内,所述的外壳体、刀架上表面设置有供铅笔插入的入笔孔,所述的刀架上设置有容纳垂直设置的笔状物尖端部的腔体,所述的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狭长型槽口,所述的直刀片贴于腔体外表面倾斜设置且直刀片的底部到达腔体的轴线上,直刀片的刀刃位于狭长型槽口处,所述的腔体的底部开口,所述的刀架上设置有与直刀片相平行的导向块,所述的阻笔块位于腔体的下方且阻笔块上设置有斜面,阻笔块上的斜面与导向块接触连接,所述的刀架的底部设置有圆柱状结构的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的底面开口且侧壁上设置有竖直条状件,所述的连接件的上设置有供阻笔块底部穿过的通孔。铅笔要进入腔体的才能与直刀片接触,进行削笔。而为了保证削后的铅笔端部尖锐,这就得保证刀片能够作用到腔体的轴线上。在这种情况下无法使阻笔块垂直下移去作用传动蜗杆,因此设置与直刀片平行的导向块去作用于阻笔块,使得阻笔块沿斜面下移去作用传动蜗杆。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外壳体内还固定设置有用于安装齿轮件的下盖,所述的齿轮件包括底部的齿轮盘以及设置在齿轮盘上的阶梯式管状结构件,管状结构件的上端插入连接件的底部开口与连接件嵌合,所述的电机与齿轮盘之间通过多个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连接,齿轮件在上下移动时始终保持与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的传动蜗杆上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竖直设置的纹理与齿轮件的内壁啮合,所述的下盖的中部设置有筒状结构件,所述的筒状结构件的上端结构与管状结构件底部结构相适应,所述的管状结构件外套在筒状结构件的上端,所述的传动蜗杆的下端穿出所述的筒状结构件。齿轮件要能够带动刀架旋转,同时带动传动蜗杆旋转。且齿轮件也作为配合触动件上下移动的传导部件,要在上下运动的行程能始终保持与传动齿轮啮合的状态。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外壳体内还固定设置有位于下盖下方的支架,所述的支架位于外壳体的底部,支架的中部设置成管状内部容纳传动蜗杆的底端,所述的第二弹片水平设置且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的底面,第二弹片的另一端则从支架中部的底面穿过。支架的作用是用于安装比如第二弹片这些内部的零部件,且通过支架中部对传动蜗杆起到限位作用,确保传动蜗杆能作用于第二弹片。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传动蜗杆的中部设置有挡环,挡环位于筒状结构件内且无法穿过筒状结构件的上端面,所述的挡环下方设置有垫片。挡环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同时便于弹簧施力于传动蜗杆。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触动件的套在筒状结构件外,所述的触动件的上端穿过下盖抵在齿轮件的底面,触动件的一侧的底部则穿过支架,所述的第一弹片通过螺栓固定在触动件一侧的底部,触动件的另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斜面,所述的滑块上设置有与触动件上的斜面配合使用的滑槽。触动件起到了安装第一弹片,带动第一弹片上下运动,带动滑块径向移动的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弹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所述的第一弹簧一端抵在支架上,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在垫片上,第一弹簧成压缩状态,所述的第二弹簧一端抵在支架上,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在触动件上,第二弹簧成压缩状态。弹簧组件的作用是在本发明完成铅笔的切削后,推动各个部件恢复到初始位置、初始状态。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滑块与支架之间设置有拉簧,所述的拉簧处于拉伸状态对滑块施加沿传动蜗杆径向、向外拉动的力。拉簧的作用是在完成铅笔的切削后,拉对滑块恢复到初始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首先本发明通过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的接触连接与否来控制电源的导通与否,导通电源则电机旋转直刀片进行刨削,断开电源则停止刨削。本发明通过铅笔插入刀架的设置导通电源,那么铅笔运动到何处、直刀片刨削到何时停止工作,是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发明在刀架内设置阻笔块,当铅笔的笔尖被切削尖后,铅笔的笔尖将向下移动接触到阻笔块。阻笔块将在铅笔的作用下移动预定距离,从而推动传动蜗杆,同时对铅笔的位置加以限制,使得铅笔不再下移。此时本发明需要做的是对削尖后的铅笔表面进一步切削一定时长,使得铅笔笔尖光滑手感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置传动蜗杆与滑块配合,因为阻笔块的作用,传动蜗杆向下运动了预定的距离,让滑块抵在了传动蜗杆的旋转螺纹上。此时齿轮件带动传动蜗杆继续旋转,将使得传动蜗杆做向下旋转的运动,待传动蜗杆运动到一定距离即预定的时长后,传动蜗杆将抵开第二接触片,从而实现断开电源。完成所有的刨削工作。此时取出的铅笔,即免过度切削造成浪费,又笔尖光滑手感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置新的机械结构,去改进现有的直刀式电动削笔器在自动切削方面的不足,完善了直刀式电动削笔器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非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4为刀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动延时直刀式削笔器,包括内部安装有电源组件、带直刀片2的刀架3、电机4的外壳体5,电源组件1与电机4之间通过第一弹片6、第二弹片7接触连接后导通,刀架3上套设有齿轮件8,齿轮件8与旋转电机4连接且其下方设置有触动件9,第一弹片6安装在触动件9一侧的底部,第二弹片7安装在触动件9的下方且与第二弹片7之间存在间距,齿轮件8内嵌设有传动蜗杆10保持同步旋转运动,传动蜗杆10的下端位于触动件9内且传动蜗杆10可向下移动作用于第二弹片7,传动蜗杆10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旋转螺纹,触动件9的另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滑块11,触动件9下压将推动滑块11的端部接近传动蜗杆10的杆体表面,刀架3内底部安装有抵在传动蜗杆10上的阻笔块12,外壳体5内设置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组件作用于触动件9、传动蜗杆10;

将待刨削的铅笔向下插入刀架3内,刀架3受外力作用向下移动带动齿轮件8与触动件9同步下移,从而使得第一弹片6与第二弹片7接触导通电源,此时滑块11也在触动件9的作用下移动至传动蜗杆10的杆体表面,电机4工作通过齿轮件8带动刀架3旋转,直刀片2旋转刨削铅笔,随着铅笔笔尖逐渐尖锐,铅笔笔尖运动至刀架3的底部作用于阻笔块12,阻笔块12向下移动推动传动蜗杆10向下移动,传动蜗杆10由于齿轮件8的作用旋转使得滑块11卡入旋转螺纹,传动蜗杆10在齿轮件8的作用下继续旋转,此时由于滑块11的卡位,传动蜗杆10沿着旋转螺纹的走向旋转下移,直至抵到第二弹片7使第二弹片7下弯与第一弹片6断开连接,此时电源被断开,电机4与刀架3停止旋转,在弹簧组件的作用下,触动件9回到初始位置,滑块11离开传动蜗杆10表面,蜗杆向上移动回到初始位置。

刀架3竖直设置在外壳体5内,外壳体5、刀架3上表面设置有供铅笔插入的入笔孔,刀架3上设置有容纳垂直设置的笔状物尖端部的腔体21,腔体21的侧壁上开设有狭长型槽口,直刀片2贴于腔体21外表面倾斜设置且直刀片2的底部到达腔体21的轴线上,直刀片2的刀刃位于狭长型槽口处,腔体21的底部开口,刀架3上设置有与直刀片2相平行的导向块22,阻笔块12位于腔体21的下方且阻笔块12上设置有斜面,阻笔块12上的斜面与导向块22接触连接,刀架3的底部设置有圆柱状结构的连接件23,连接件23的底面开口且侧壁上设置有竖直条状件24,连接件23的上设置有供阻笔块12底部穿过的通孔。

外壳体5内还固定设置有用于安装齿轮件8的下盖34,齿轮件8包括底部的齿轮盘31以及设置在齿轮盘31上的阶梯式管状结构件32,管状结构件32的上端插入连接件23的底部开口与连接件23嵌合,电机4与齿轮盘31之间通过多个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33连接,齿轮件8在上下移动时始终保持与传动齿轮33啮合,传动蜗杆10上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竖直设置的纹理与齿轮件8的内壁啮合,下盖34的中部设置有筒状结构件35,筒状结构件35的上端结构与管状结构件32底部结构相适应,管状结构件32外套在筒状结构件35的上端,传动蜗杆10的下端穿出筒状结构件35。

外壳体5内还固定设置有位于下盖34下方的支架41,支架41位于外壳体5的底部,支架41的中部设置成管状内部容纳传动蜗杆10的底端,第二弹片7水平设置且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41的底面,第二弹片7的另一端则从支架41中部的底面穿过。

传动蜗杆10的中部设置有挡环51,挡环51位于筒状结构件35内且无法穿过筒状结构件35的上端面,挡环51下方设置有垫片52。

触动件9的套在筒状结构件35外,触动件9的上端穿过下盖34抵在齿轮件8的底面,触动件9的一侧的底部则穿过支架41,第一弹片6通过螺栓固定在触动件9一侧的底部,触动件9的另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斜面,滑块11上设置有与触动件9上的斜面配合使用的滑槽61。

弹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71与第二弹簧72,第一弹簧71一端抵在支架41上,第一弹簧71的另一端抵在垫片52上,第一弹簧71成压缩状态,第二弹簧72一端抵在支架41上,第二弹簧72的另一端抵在触动件9上,第二弹簧72成压缩状态。

滑块11与支架41之间设置有拉簧81,拉簧81处于拉伸状态对滑块11施加沿传动蜗杆10径向、向外拉动的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