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液晶面板的驱动电路及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714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液晶面板的驱动电路及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液晶面板的驱动电路及液晶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ltps(lowtemperaturepoly-silicon,低温多晶硅)以载流子迁移率高的优点逐渐取代a-si(非晶硅)成为市场主流。为了满足市场对液晶面板的高解析度的需求,人们在液晶面板的驱动电路中引入了多路复用的驱动架构,也就是说一路源极驱动信号驱动多个像素单元。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一路源极驱动信号驱动多个像素单元,需要引入多路控制信号和多个晶体管,其中,多个晶体管的栅极接收多路控制信号,多个晶体管的漏极彼此相连后接收一路源极驱动信号,多个晶体管的源极分别与多个像素单元连接。其中,多路控制信号的数量和多个像素单元的数量是相同的。

以一路源极驱动信号驱动六个像素单元为例来说,驱动电路中需要引入六路控制信号和六个晶体管。由于六路控制信号的引入,则在液晶面板的边框上需要设置六条信号走线来承载六路控制信号,其中,六个晶体管设置在六条信号线上。由于六条信号走线在液晶面板的边框上占用较大的面积,从而不利于液晶面板的窄边框的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液晶面板的驱动电路及液晶面板,能够降低液晶面板的边框的宽度,从而实现窄边框设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液晶面板的驱动电路,该液晶面板包括按照矩阵排列的像素阵列;其中,该驱动电路包括源极驱动芯片和多个多路复用电路,源极驱动芯片用于提供多路源极驱动信号,每一多路复用电路用于接收一路源极驱动信号和多路控制信号,并在多路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一路源极驱动信号分时传输至像素阵列中与一路源极驱动信号对应的多个像素单元中;其中,控制信号的数量小于一路源极驱动信号对应的像素单元的数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包括了上述的驱动电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基于液晶面板的驱动电路及液晶面板通过引入多路复用电路,其中,每一多路复用电路用于接收一路源极驱动信号和多路控制信号,并在多路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一路源极驱动信号分时传输至像素阵列中与一路源极驱动信号对应的多个像素单元中;其中,控制信号的数量小于一路源极驱动信号对应的像素单元的数量。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减少控制信号的使用数量,进而减少液晶面板上承载控制信号的信号走线的面积,进而达到降低液晶面板的边框的宽度、实现窄边框设计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液晶面板中多路复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图2所示多路复用电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多路复用电路的工作时序图;

图5是图1所示液晶面板的部分空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液晶面板100包括驱动电路1和按照矩阵排列的像素阵列2,其中,驱动电路1用于驱动像素阵列2。

像素阵列2包括沿列方向排列的多个像素行21,每一像素行包括沿行方向周期性排列的不同颜色的多个像素单元22。优选地,每一像素行21包括沿行方向按照红色像素r、绿色像素g、蓝色像素b周期性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22。

驱动电路1包括源极驱动芯片11和多个多路复用电路12。其中,源极驱动芯片11用于提供多个源极驱动信号isourcen(n为自然数),每一多路复用电路12用于接收一源极驱动信号isourcen和多路控制信号muxn(n为自然数),并在多路控制信号muxn的控制下将一路源极驱动信号isourcen分时传输至像素阵列2中与一路源极驱动信号isourcen对应的多个像素单元22中,其中,控制信号muxn的数量小于一路源极驱动信号isourcen对应的像素单元22的数量。

具体来说,源极驱动芯片11包括多个源极信号输出端111。多路复用电路12包括一输入端121、多个控终端122和多个输出端123,源极驱动芯片11的一源极信号输出端111与多路复用电路12的输入端121连接,多路复用电路12的多个控制端122分别接收多个控制信号muxn,多路复用电路12的多个输出端123分别与像素阵列2中的多个像素单元22连接。

请一并参考图2,图2是图1所示液晶面板中多路复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每一多路复用电路12包括一输入端121、多个控终端122和多个输出端123,其中,多个控制端122的数目记为n,多个输出端的数目记为b。另外,多路复用电路12进一步包括b列晶体管124,其中,每列晶体管包括n个晶体管t。

每列晶体管124中的n个晶体管t的栅极分别于n个控制端122连接用以接收n个控制信号mux1、mux2…、muxn,n个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依次连接后分别与输入端121和对应的一输出端12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晶体管t的型号包括nmos晶体管和pmos晶体管,b列晶体管124中的n个晶体管t的型号的排列顺序互不相同。举例来说,假设n为3,第一列晶体管124中3个晶体管t的型号的排列顺序为nmos晶体管、pmos晶体管、pmos晶体管,第二列晶体管124中的3个晶体管t的型号的排列顺序为pmos晶体管、nmos晶体管、pmos管,则两者的排列顺序是互不相同的。

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晶体管t的型号的排列顺序仅为举例,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优选地,b的取值范围为大于n且小于等于2的n次方。以控制端122的数目n为3为例来说,输出端123的数目可以为4、5、6、7或8。换个角度来说,当控制端122接收的控制信号的数目为3个时,一路源极驱动信号isourcen可以用于驱动4、5、6、7或8个像素单元22。

请一并参考图3,图3是图2所示多路复用电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每一多路复用电路12’包括一输入端121’、三个控终端122’、六个输出端123’和六列晶体管124’,其中每列晶体管124’包括三个晶体管,分别记为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多路控制信号muxn包括第一控制信号mux1、第二控制信号mux2和第三控制信号mux3。

每列晶体管124’的三个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三个控制端122’连接用以接收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mux1、第二控制信号mux2和第三控制信号mux3。也就是说,每列晶体管124’中的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接收第一控制信号mux1、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接收第二控制信号mux2、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接收第三控制信号mux3。

每列晶体管124’中的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与输入端121’连接用以接收一路源极驱动信号isourcen,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与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与第三晶体管t3的漏极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源极与对应的一输出端123’连接用以发送源极驱动信号isourcen至对应的像素单元2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列晶体管124’的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的型号分别为nmos晶体管、nmos晶体管、pmos晶体管;第二列晶体管124’的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的型号分别为nmos晶体管、pmos晶体管、nmos晶体管,第三列晶体管124’的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的型号分别为nmos晶体管、pmos晶体管、pmos晶体管,第四列晶体管124’的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的型号分别为pmos晶体管、nmos晶体管、nmos晶体管,第五列晶体管124’的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的型号分别为pmos晶体管、nmos晶体管、pmos晶体管,第六列晶体管124’的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的型号分别为pmos晶体管、pmos晶体管和nmos晶体管。

在本实施例中,以一像素行21为例来说,每一多路复用电路12’控制六个像素单元22。具体来说,第一个多路复用电路12’控制第一红色像素r1、第一绿色像素g1、第一蓝色像素b1、第二红色像素r2、第二绿色像素g2、第二蓝色像素b2。第二个多路复用电路12’控制第三红色像素r3、第三绿色像素g3、第三蓝色像素b3、第四红色像素r4、第四绿色像素g4、第四蓝色像素b4,……依此类推。

其中,第一控制信号mux1、第二控制信号mux2和第三控制信号mux3在一个扫描周期相互配合,控制六列晶体管124’依序分时导通以使一路源极驱动信号isourcen分时传输至对应的六个像素单元中。

请一并参考图4,图4是图3所示的多路复用电路的工作时序图。如图4所示,具体来说,以第一个多路复用电路12’为例来说,在扫描周期ck1中,当第一控制信号mux1为低电平(也即0),第二控制信号mux2为低电平,第三控制信号mux3为高电平(也即1)时,第一列晶体管124’中的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均导通,源极驱动信号isource1传输至第一红色像素r1。当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第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第二列晶体管124’中的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均导通,源极驱动信号isource1传输至第一绿色像素g1。当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第三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三列晶体管124’中的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均导通,源极驱动信号isource1传输至第一蓝色像素b1。当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第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第四列晶体管124’中的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均导通,源极驱动信号isource1传输至第二红色像素r2。当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第三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五列晶体管124’中的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均导通,源极驱动信号isource1传输至第二绿色像素g2。当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第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第六列晶体管124’中的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均导通,源极驱动信号isource1传输至第二蓝色像素b2。

换个角度来说,如表格一所示,在一个扫描周期,第一控制信号mux1分时为低电平(也即0)、低电平、低电平、高电平(也即1)、高电平、高电平,第二控制信号mux2对应分时为低电平、高电平、高电平、低电平、低电平、高电平,第三控制信号mux3对应分时为高电平、低电平、高电平、低电平、高电平、低电平时,源极驱动信号isource1分时传输至六个像素单元也即第一红色像素r1、第一绿色像素g1、第一蓝色像素b1、第二红色像素r2、第二绿色像素g2、第二蓝色像素b2。

表格一

在本实施例中,其它的多路复用电路的12’与第一个多路复用电路12’的工作原理相同,为简约起见,在此不再赘述。

请一并参考图5,图5是图1所示液晶面板的部分空间示意图,其中图5所示的液晶面板基于图3所示的多路复用电路。如图5所示信号走线m1、m2和m3用于传输第一控制信号mux1、第二控制信号线mux2和第三控制信号mux3,多路复用电路12中的晶体管t呈矩阵设置在信号线m1、m2和m3上。其中,信号线m1、m2和m3设置在液晶面板的的边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以实现一路源极信号驱动六个像素单元为例来说,由于本发明中只需要三个控制信号也即三条信号走线即可实现一个源极驱动信号驱动六个像素单元,而现有技术需要六个控制信号也即六条信号走线才能实现一个源极驱动信号驱动六个像素单元。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大大减少了信号走线的数量,从而可以降低液晶面板边框的宽度,进而实现窄边框化设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基于液晶面板的驱动电路及液晶面板通过引入多路复用电路,其中,每一多路复用电路用于接收一路源极驱动信号和多路控制信号,并在多路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一路源极驱动信号分时传输至像素阵列中与一路源极驱动信号对应的多个像素单元中;其中,控制信号的数量小于一路源极驱动信号对应的像素单元的数量。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减少控制信号的使用数量,进而减少液晶面板上承载控制信号的信号线的数量,达到降低液晶面板的边框的宽度、实现窄边框设计的目的。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