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视觉实训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6473发布日期:2018-06-19 20:3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视觉实训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学实验实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视觉实训平台。



背景技术:

在目前教学仪器领域中,针对工业机器人和机器视觉系统的实训教学,需要分别使用这两种技术的独立设备才能进行,传统的视觉系统由于仅在工件正进行拍摄,无法对侧面图像进行识别;因此,给识别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实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器人视觉实训平台,以解决传统图像采集不完整,对工件的识别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视觉实训平台,包括:环形输送机构和机器视觉系统;所述机器视觉系统包括:控制模块、C形支架和摄像装置,该C形支架的槽口向下跨设于环形输送机构的一处传输带上,位于所述C形支架的内壁,且沿C形支架对角线设有一弧形导轨,摄像装置通过一滑动装置沿弧形导轨移动拍摄穿过C形支架的工件;所述C形支架的入口处安装有与控制模块相连的对射传感器,且所述C形支架内还设有光源;当对射传感器检测到工件进入C形支架后,所述控制模块启动光源且控制滑动装置带动摄像装置分别拍摄工件左侧面、上端面和右侧面,并将视频信息发送至机器人视觉实训平台的控制器;所述控制模块还适于在拍摄完工件后控制滑动装置带动摄像装置复位。

可选的,所述滑动装置包括:与弧形导轨配合的滚轮,该滚轮由微型电机驱动,所述微型电机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通过机器视觉系统中的C形支架、弧形导轨,以及与该弧形导轨内侧弧面相配合滑动的滑动装置、摄像装置实现了对工件的左侧面、上端面和右侧面分别进行拍摄,以实现对工件进行全方位识别,提高视觉识别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机器人视觉实训平台的局部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机器视觉系统的控制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滑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C形支架1、传输带2、弧形导轨3、空腔301、滑动装置4、滚轮401、微型电机402、T形支架403、对射传感器5、摄像装置6。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机器人视觉实训平台,包括:环形输送机构和机器视觉系统;所述机器视觉系统包括:控制模块、C形支架1(具体为半圆形)和摄像装置6,该C形支架1的槽口向下跨设于环形输送机构的一处传输带上2,位于所述C形支架1的内壁,且C形支架对角线设有一弧形导轨3,摄像装置6通过一滑动装置4(图1中摄像装置6被滑动装置4遮挡)沿弧形导轨3移动(如箭头所示)拍摄穿过C形支架1的工件;所述C形支架1的入口处安装有与控制模块相连的对射传感器5,且所述C形支架1内还设有光源;当对射传感器5检测到工件进入C形支架1后,所述控制模块启动光源且控制滑动装置4带动摄像装置6分别拍摄工件左侧面、上端面和右侧面,并将视频信息发送至机器人视觉实训平台的控制器;所述控制模块还适于在拍摄完工件后控制滑动装置4带动摄像装置6复位。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例如但不限于采用DSP处理器。

所述滑动装置4可以采用已知的现有技术来实现。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滑动装置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滑动装置4包括:与弧形导轨3内侧弧面相配合的滚轮401,该滚轮401由微型电机402驱动,所述微型电机402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相连。具体的,所述弧形导轨3内设有空腔301,该空腔301与T形支架403的上部配合,且T形支架403的下部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滚轮401,所述滚轮401与弧形导轨3的内侧弧面相配合,以带动滑动装置4沿导轨滑动;以及所述摄像装置4吊装于该T形支架403的下部。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