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板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3604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的板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工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的板擦。



背景技术:

常见的板擦一般包含一板擦盖、一保丽龙、一海棉及一擦拭布,先将海棉粘上擦拭布,再将保丽龙粘在海棉上,最后再将一同粘上板擦盖,而成一抛弃式板擦。当抛弃式板擦破损、不堪使用时,使用者只能将之丢弃,更换新的板擦,如此,产生不少废弃物,相当可惜,再则,现有的板擦除了作为擦拭黑、白板用途外,少有其他功能,功能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板擦,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板擦无法重复使用,功能性不强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的板擦,其包括一手持单元、一清洁单元、一固定单元以及一指示单元,所述手持单元包括一手持壳、一轴杆以及一清洁件,所述轴杆安装在所述手持壳内部,所述清洁件环绕在所述轴杆上,所述清洁单元包括一清洁壳,所述固定单元安装在所述手持单元的外侧壁面上,包括一底边以及一撕裂边,所述指示单元包括一电源以及一发光端,所述电源设在所述手持壳内侧壁,所述发光端设在所述手持壳外侧壁面,并连接所述电源。

优选地,所述手持壳设有一内置空间以及一开口,所述手持壳的所述内置空间用于存放所述清洁件,所述清洁件通过所述开口进出设置以及抽取,所述轴杆为所述清洁件提供一挂置的位置,所述清洁件为一羊毛毡材质布料,包覆在所述清洁壳的一侧,对黑板或白板进行清洁,所述手持壳以及所述清洁壳之间具有一隙缝,所述隙缝为所述清洁件通过的通道。

优选地,所述固定单元在所述底边的两端延伸出两侧边,所述底边设在所述手持壳的一侧,所述两侧边分别设在与之垂直的两侧,使所述底边夹在所述手持壳上,所述撕裂边设在所述底边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手持单元还包括两个手持定位件,所述手持定位件位于所述内置空间,并设在所述手持壳的内侧壁面,所述清洁单元还包括两个清洁定位件,所述清洁定位件对应所述手持定位件设在所述清洁壳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手持定位件与所述清洁定位件相扣合,连接所述手持壳以及所述清洁壳,所述手持定位件为一凸起件,所述清洁定位件为一弹性扣件。

优选地,所述手持单元还包括两压键,所述两压键分别对应所述手持定位件穿设在所述手持壳,所述压键包括一按压端以及一推端,所述按压端连接所述推端,所述按压端位于所述手持壳的外侧,所述推端位于所述手持壳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手持单元还包括一旋动钮,所述旋动钮枢设在所述手持壳的外侧,并连接所述轴杆,所述轴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手持壳与所述旋动钮连接。

优选地,所述清洁壳上还设有一软胶垫,所述软胶垫设在所述清洁壳的一侧,提供一缓冲作用。

优选地,所述手持壳上还设有一置笔槽,凹设在所述手持壳的外侧,所述置笔槽用于收纳笔具。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设置一扣合而成的手持壳以及清洁壳,使用者可抽取手持壳内的清洁件更换清洁壳一侧的擦拭面,当清洁件用完后再将手持壳与清洁壳拆开,更换内部的清洁件,使板擦能重复使用,减少废弃物产生,而且清洁件无需清洗,补充的方式也较为便利,指示单元可作为教学器具,无需另备镭射笔,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多功能的板擦,其结构包括:一手持单元20、一清洁单元30、一固定单元50以及一指示单元60。

所述手持单元20包括一手持壳21、一轴杆22以及一清洁件23,所述手持壳21设有一内置空间211以及一开口212,所述轴杆22位于所述内置空间211,并可拆卸式地枢纽安装在所述手持壳21内部,所述清洁件23环绕在所述轴杆22上。所述手持单元20的所述手持壳21为使用者提供一握取作用,所述手持壳21的所述内置空间211用于存放所述清洁件23,所述清洁件23通过所述开口212进出设置以及抽取。所述轴杆22为所述清洁件23提供一挂置的位置。所述清洁件23用于包覆在所述清洁壳31的一侧,并对黑板或白板进行清洁,所述清洁件23为一羊毛毡材质布料。

所述清洁单元30包括一清洁壳31,所述清洁壳31设在所述手持壳21的所述开口212处,使所述手持壳21以及所述清洁壳31之间具有一隙缝40。所述隙缝40为所述清洁件23通过的通道。

所述固定单元50枢纽安装在所述手持单元20的外侧壁面上。所述固定单元50用于固定由所述内置空间211抽出的清洁件23,使清洁件23能固定包覆在所述清洁壳31的一侧,并通过包覆有所述清洁件23的一侧对黑板或白板进行擦拭清洁。所述固定单元50包括一底边51以及一撕裂边52,在所述底边51的两端延伸出两侧边53,所述底边51设在所述手持壳21的一侧,所述两侧边53分别设在与之垂直的两侧,使所述底边51夹在所述手持壳21上,所述撕裂边52设在所述底边51的一端,可撕除不堪使用的清洁件23。

所述指示单元60包括一电源61以及一发光端62,所述电源61设在所述手持壳21内侧壁,位于所述内置空间211内,所述发光端62设在所述手持壳21外侧壁面,并连接所述电源61的一端。所述指示单元60为一激光光射出器,所述电源61用于驱动激光光源模块,并通过所述发光端62将激光光源射出。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使用者将所述清洁件23套设在所述轴杆22上,将所述清洁件23的一节段抽离所述内置空间211,再将所述清洁壳31设在所述手持壳21的所述开口212,而清洁件23的一节段则由所述隙缝40穿出,绕过所述清洁壳31的一侧,穿过所述底边51与所述手持壳21之间,最后用所述固定单元50固定住所述清洁件23的一节段,如果所述节段为坏损部份,则通过所述撕裂边52撕除,而包覆在所述清洁壳31一侧的清洁件23便能对一黑板或白板进行清洁。当所述清洁件23全部用尽时,只要取下所述清洁壳31,更换新的清洁件23便可。因此使用者只需及时更换、补充清洁件23,不需清洁擦拭组件,使得板擦能重复使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而且通过抽取清洁件23对擦拭面进行更换,使用者不需对不堪使用的清洁件23进行清洗,直接将不堪使用的清洁件23撕除,使用上也较为便利,设在板擦上的所述指示单元,可作为教学器具使用,在教学或汇报中,使用者无需再另外准备镭射笔。

实施例二

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大体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手持单元20还包括两个手持定位件24,所述手持定位件24位于所述内置空间211,并设在所述手持壳21的内侧壁面。所述清洁单元30还包括两个清洁定位件32,所述清洁定位件32对应所述手持定位件24设在所述清洁壳31的一侧。

所述手持定位件24可与所述清洁定位件32相扣合,进一步连接所述手持壳21以及所述清洁壳31,使所述清洁壳31固定在所述手持壳21的所述开口212,所述手持定位件24为一凸起件,所述清洁定位件32为一弹性扣件。

所述手持单元20还包括两压键26,所述两压键26分别对应所述手持定位件24穿设在所述手持壳21。所述压键26包括一按压端261以及一推端262,所述按压端261连接所述推端262,所述按压端261位于所述手持壳21的外侧,所述推端262位于所述手持壳21的内侧。

所述压键26穿设所述手持壳21,并位于所述手持定位件24上方。当所述清洁壳31由所述手持壳21下方进入所述开口212时,所述清洁定位件21会接触所述手持定位件24的一侧,将所述清洁壳31更进一步往内推,所述清洁定位件32会滑过所述手持定位件24的一侧,由于所述清洁定位件32为一弹性扣件,一旦所述清洁定位件32滑过所述侧后,便会受弹性作用而扣住所述手持定位件24的顶部,进而产生扣合作用,固定所述手持壳21以及所述清洁壳31,所述清洁定位件21的前端则位于所述压键26的一侧。

因此,所述压键26用于解开所述手持定位件24与所述清洁定位件32的扣合关系,使所述手持壳21与所述清洁壳31分离。当所述压键26的所述按压端261被往内侧施压时,会连动所述推端262,使所述推端262向内侧位移,并接触所述清洁定位件32的前端,当施压的力道大于所述清洁定位件32的弹力时,所述清洁定位件32会向内侧弯折,使所述手持定位件24与所述清洁定位件32的扣合关系解除,所述清洁壳31从所述手持壳21的所述开口212脱离。通过所述连动作用,能进一步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方便使用者将清洁壳31从所述手持壳21的开口212拆下,更换新的清洁件23。

实施例三

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大体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手持单元还包括一旋动钮25,所述旋动钮25枢设在所述手持壳21的外侧,并连接所述轴杆22,所述轴杆22的一端穿过所述手持壳21与所述旋动钮25连接。

由于所述轴杆22枢设在所述手持壳21上,当转动所述旋动钮25时,所述旋动钮25会连动所述轴杆22转动,使套设在所述轴杆22上的所述清洁件23卷动,所述清洁件23的一段从所述隙缝40通过,便于使用者抽取,并包覆在所述清洁壳31的一侧,再用所述固定单元50固定。经过设计后,所述旋动钮25转圈所吐出的清洁件23节段为绕过所述清洁壳31一侧到所述固定单元50的长度,使用上也较为便利。

实施例四

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大体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清洁壳31上还设有一软胶垫33,所述软胶垫33设在所述清洁壳31的一侧。所述软胶垫33可提供一缓冲作用,当所述清洁壳31与一清洁目标物(如黑板或白板)接触时,所述软胶垫33所提供的缓冲效果能帮助清洁工作执行的更为顺利,并保护所述清洁壳31与清洁目标物,减低碰撞的冲击。

实施例五

参照图8。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大体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手持壳21上还设有一置笔槽213,凹设在所述手持壳21的外侧。所述置笔槽213可用于收纳笔具(如白板笔),进一步提升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一扣合而成的手持壳以及清洁壳,使用者可抽取手持壳内的清洁件更换清洁壳一侧的擦拭面,当清洁件用完后再将手持壳与清洁壳拆开,更换内部的清洁件,使板擦能重复使用,减少废弃物产生,而且清洁件无需清洗,补充的方式也较为便利,指示单元可作为教学器具使用,不用另外准备镭射笔,实用性更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的板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