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99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教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嘴部活动机构(1),所述嘴部活动机构(1)的下端连接有躯干机构,所述躯干机构的下端连接有身体升降机构(2);所述嘴部活动机构(1)包括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上的两相对侧板(111)中的一个转动连接有上转轴(12),另一个转动连接有位于所述上转轴(12)下方的下转轴(13),所述上转轴(12)位于所述支撑架(11)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齿轮(121),所述下转轴(13)上设置有若干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121)对应啮合的第二齿轮(131),所述上转轴(12)和所述下转轴(13)中的一个位于所述支撑架(11)的外部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14),所述支撑架(11)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上唇板(15)和下唇板(16),所述上唇板(15)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121)相适配且啮合的第一齿条(151),所述下唇板(16)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131)相适配且啮合的第二齿条(161);所述身体升降机构(2)包括与所述躯干机构的下端相连接的升降套筒(21),所述升降套筒(21)的底部设置有位于所述升降套筒(21)内部的顶升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轴(12)和所述下转轴(13)上设置的齿轮的个数分别为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轴(12)和所述下转轴(13)与所述侧板(111)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教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11)的上部的前端面和所述上唇板(15)后端面中的一个设置有卡凸,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卡凸相适配的卡槽和限位结构;所述侧板(111)的下部的前端面和所述下唇板(16)后端面中的一个设置有卡凸,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卡凸相适配的卡槽和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教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为“T”型。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教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4)为正反转变速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教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套筒(21)包括底部开口的上套筒,所述上套筒的顶部与所述躯干机构相连接,所述上套筒的内部滑动套接有顶部开口的下套筒。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教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套筒(21)为伸缩罩。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教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为直线型液压缸或直线型气缸。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教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14)和所述顶升装置相连接,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高度记忆模块、定位装置、声音检测装置及显示装置,其中:

高度记忆模块,用于储存所述身体升降机构(2)设定的高度;

定位装置,用于使机器人自主判断障碍并通过;

声音检测装置,用于测量音频信号、捕获音频信号及检测声音强度,还用于对捕获的声音进行过滤,使得识别到的音频清晰且清楚;

显示装置,用于文字、图片及动画的播放。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