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物料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666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定物料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装置,主要用于化工原理、聚合反应工程基础等课程的实验教学。



背景技术:

停留时间分布反映了物料从反应器入口到出口所经历的时间范围。化工原理、聚合反应工程基础等课程都涉及物料停留时间分布测试的实验。但是,测定物料停留时间的设备市场上不多见、且价格昂贵,占用空间大,不利于多组同学同时开展实验,不但影响学生们的积极性,还浪费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用测定物料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测定物料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装置,包括一根连接到扬水泵的长玻璃柱,长玻璃柱的上端磨口处接一带上调节阀的转接头,转接头上连接有橡胶软管,橡胶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扬水泵上,扬水泵放在水槽中;在长玻璃柱下面设有带下调节阀的滴液口,滴液口下方对准接收器。

作为优选,还包括在长玻璃柱上设置的斜向分布的支管,支管的开口向上。

作为优选,所述支管距离长玻璃柱顶端5~10cm。

作为优选,长玻璃柱柱体的长度为1.5~2.0m。

作为优选,所述长玻璃柱顶端磨口为24口磨口或19口磨口。

作为优选,所述接收器是烧杯或一次性杯子中的一种。

本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装置易于组装和拆卸,占用空间小,不用的时候可将装置拆卸存放,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不使用时可将装置拆卸存放。在实验教学中,可同时组装多组装置,让多组学生同时开展实验,节省大量空间和时间,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管;2、下调节阀;3、玻璃柱;4、磨口;5、上调节阀;6、转接头;7、橡胶管;8、扬水泵;9、水槽;10、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图1所示,一种测定物料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装置,包括一根连接到扬水泵8的长玻璃柱3,长玻璃柱3的上端磨口4处接一带上调节阀5的转接头6,转接头6上连接有橡胶软管7,橡胶软管7的另一端连接在小型扬水泵8上,扬水泵8放在水槽9中,在长玻璃柱3下面的带下调节阀2的滴液口,滴液口下方对准接收器10,接收器10是烧杯、一次性杯子中的一种。还包括在长玻璃柱3上设置的斜向分布的支管1,支管1的开口向上。

其中,长玻璃柱3柱体的长度为1.5~2.2m。支管1距离长玻璃柱3顶端5~10cm。长玻璃柱顶端为磨口,磨口为24口磨口或19口磨口。转接头为24口或19口中的一种。

实验时,先按照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然后打开转接头上的调节阀,再打开扬水泵向玻璃柱内注入高度约1.5~2.0m的水,然后打开玻璃柱下端的调节阀,通过调节上述两个调节阀保持玻璃柱中水的液面稳定在1.5~2.0m处,然后用注射器注入示踪剂,同时开始收集玻璃柱出口处的流体,每隔10s换一次接收器,直到检测不到示踪剂,即可结束实验。实验结束后,拆卸装置,存放。

该装置组装拆卸方便,占用空间小,节省大量时间,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