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橡皮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4190发布日期:2018-06-02 04:40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橡皮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橡皮托。



背景技术:

橡皮在使用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橡皮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橡皮屑,需要不时的抖动来清除橡皮屑;二是橡皮使用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无法用手便捷的握持檫拭。

本实用新型一种橡皮擦拭、橡皮屑清理、可活动调节使用的多功能橡皮托装置,具有构造简单、组装方便、应用性强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橡皮擦拭、橡皮屑清理、可活动调节使用的多功能橡皮托装置,具有构造简单、组装方便、应用性强等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橡皮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橡皮的内托、位于内托外侧的外托、位于外托顶端的刷毛,所述内托设置有贯穿的容纳腔一,用于和橡皮连接,所述内托的内侧面设置有咬齿,所述咬齿设置在内托的端口处,内托的外侧面设置有凸楞,所述外托设置有容纳内托的容纳腔二,且外托的内侧面设置有与凸楞对应的凹槽,所述外托相对于容纳腔二的边缘设置有缺口,所述外托上设置有刷毛,所述刷毛由下端向上端为发散状,且刷毛的上端为一圆弧形,所述外托上设置有手压部。

作为优选:所述咬齿为折线型,且咬齿的高度与内托的内侧面高度一致,所述咬齿对称设置在内托内部两个相互对立的内侧面。

作为优选:所述内托设置有四条凸楞,且四条凸楞两两对应分别设置在内托的前后两个端口处。

作为优选:所述刷毛分为刷毛一和刷毛二,所述刷毛一、二的上端靠拢成一体,且下端相互分离独立。

作为优选:所述缺口为半圆形,且直径大于儿童拇指的宽度。

作为优选:内托和外托的下端面均为斜面,且斜率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刷毛一、二在外托上共面,刷毛一、二位于外侧侧面的一边,另一边设置有手压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发散状的刷毛能使清洁橡皮屑的工作变得轻松、高效; 2、内托和外托的组合设计,有利于小尺寸橡皮的使用,且避免橡皮的丢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橡皮托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橡皮托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橡皮托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橡皮托的结构示意图四。

附图标记:1、橡皮;2、内托;21、凸楞、22、咬齿;3、外托;31、缺口;32、凹槽; 33、手压部;4、刷毛;41、刷毛一;42、刷毛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橡皮托做进一步说明。

本装置整体由内托2、外托3和刷毛4三部分组成。内托2是可以活动的,可以在外托3 里面上下滑动,或是拉出来。外托3上面有双层刷毛分为刷毛一41、二42,用于清扫纸屑。内托2和外托3采用硬质塑料材质制作。刷毛4是尼龙材质制成,便于使用和清洗保洁。

外托3上面的双层刷毛状态。从侧面看,两排刷毛4的上端靠拢,使刷毛4上端呈扁平状;从正面看,两排刷毛4排列呈发散状,有效扩大了清扫面积,能使清洁橡皮屑的工作变得轻松、高效。外托3里面有四个凹槽32,用于内托2的滑动定位。外托3正面和背面的下边中间,各有一个大于半圆形的缺口31,便于用手上下滑动内托2。

内托2里面与橡皮1的宽厚大小相同,可以咬齿22卡住橡皮1。内托2外面有四条凸起的凸楞21,用于与外托3的凹槽32扣合定位。橡皮1的使用方式共有三种状态:一是橡皮1 较长时,内托2与外托3处于交错状态;二是橡皮1磨损变短时,可将内托2推进,与外托 3处于重合状态;三是橡皮1再次变短时,可以拉下内托2,将橡皮1向下推动,单独继续使用。

外托3和刷毛4还可以做成不同的外观颜色及图案,增加趣味性。但工作原理不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