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9585发布日期:2018-12-19 06:0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平板显示技术中,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器具有轻薄、主动发光、响应速度快、可视角大、色域宽、亮度高和功耗低等众多优点,逐渐成为继液晶显示器后的第三代显示技术。相对于lcd(liquidcrystaldisplays,液晶显示器),oled具有更省电,更薄,且视角宽的优势,这是lcd无法比拟的。目前,人们对显示的细腻程度即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但生产高质量、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屏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下边框一般采用cof(chiponfpc)或cop(chiponpanel)的工艺设置驱动芯片的位置,从而实现窄边框的设计。

其中,现有的显示面板在实现显示、触控位置检测、指纹识别或者触控压力检测等功时,位于驱动芯片外侧的连接区域,由于受到压力的差异,往往存在部分控制模块的连接引脚与显示面板的连接引脚接触不良,造成显示面板出现信号串扰及显示不均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显示面板信号串扰及显示不均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其中,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第一驱动芯片绑定区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绑定区包括:

基板;

位于所述基板上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至少两行第一引脚,每一行所述第一引脚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引脚;

其中,靠近所述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一引脚的厚度大于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一引脚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引脚包括位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金属层、及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所述第二金属层;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显示区域的栅极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显示区域的源漏极层同层设置。

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中,靠近所述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厚度大于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中,靠近所述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一引脚还包括第三金属层。

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中,在所述显示区域至所述非显示区域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引脚的厚度逐渐减小;

其中,位于同一行的所述第一引脚的厚度相同。

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驱动芯片绑定区,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绑定区靠近所述显示区域,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绑定区远离所述显示区域;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绑定区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引脚。

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引脚的厚度与靠近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绑定区的所述第一引脚的厚度相同。

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引脚的膜层结构与靠近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绑定区的所述第一引脚的膜层结构相同

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引脚为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引脚为信号输入端。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驱动芯片绑定区域设置不同厚度的第一引脚,提高显示面板了与控制模块的绑定效果,消除了显示面板的信号串扰以及显示不均的现象,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2所示为图1中截面aa的侧视图;

图3所示为图1中截面bb的侧视图;

图4所示为图1中截面cc的膜层结构图;

图5所示为图1中截面cc的另一膜层结构图;

图6所示为图1中截面cc的另一膜层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m和非显示区域n,所述非显示区域n包括第一驱动芯片绑定区10;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绑定区10包括基板及位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引脚101;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绑定区10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至少两行第一引脚101,且每一行所述第一引脚101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引脚101;其中,靠近所述显示区域m的所述第一引脚101的厚度大于远离所述显示区域m的所述第一引脚101的厚度;优选的,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绑定区10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三行所述第一引脚101,且每一行所述第一引脚101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引脚101;其中,每一行的所述第一引脚101的数量相同。

图2所示为图1中截面aa的侧视图,从图中可知,位于同一行所述第一引脚101的厚度相同;图3所示为图1中截面bb的侧视图,从图中可知,位于同一行所述第一引脚101的厚度不同,即在第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引脚101的厚度先减小后增加;

可以理解的,每一行所述第一引脚101的厚度包括但限于图2和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

另外,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驱动芯片绑定区20,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绑定区10靠近所述显示区域m,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绑定区20远离所述显示区域m;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绑定区20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引脚201;

优选的,位于同一行所述第二引脚201的厚度相同;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引脚101为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引脚201为信号输入端。

从图1可知,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绑定区20远离所述显示区域m,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绑定区20包括一行所述第二引脚201,每一行所述第二引脚201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引脚201;其中,从俯视图可以知,所述第二引脚201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引脚101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面积。

图4所示为图1中截面cc的膜层结构图,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绑定区10包括基板102、第一金属层103及第二金属层104。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显示面板采用的是cop技术,因此所述基板102选择柔性基板作为衬底;

优选的,所述柔性基板一般选择聚酰亚胺薄膜作为基底;其中,聚酰亚胺薄膜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薄膜类绝缘材料,具有较强的拉伸强度,由均苯四甲酸二酐和二胺基二苯醚在强极性溶剂中经缩聚并流延成膜再经亚胺化而成。

所述第一金属层103形成于所述基板102上,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103与所述显示区域m的栅极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一金属层103的金属材料通常可以采用钼、铝、铝镍合金、钼钨合金、铬、或铜等金属,也可以使用上述几种金属材料的组合物;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103的材料为钼;

所述第二金属层104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103上,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层104与所述显示区域m的源漏极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层104的金属材料通常可以采用钼、铝、铝镍合金、钼钨合金、铬、铜或钛铝合金等金属,也可以使用上述几种金属材料的组合物;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层104的金属材料为钛铝合金;

在本实施例中,靠近所述显示区域m的所述第二金属层104的厚度大于远离所述显示区域m的所述第二金属层104的厚度;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绑定区10包括第一区105、第二区106及第三区107;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区105中的所述第二金属层104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区106及所述第三区107的所述第二金属层104的厚度,其中,所述第二区106与所述第三区107的所述第二金属层104的厚度相同;即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所述第二金属层104的以形成不同厚度的所述第一引脚101;

另外,所述第二引脚201的膜层结构与靠近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绑定区20的所述第一引脚101的膜层结构相同;如图4所示,与所述第三区107相邻的区域为所述第二引脚201的膜层结构图,从图4可以看出,所述第二引脚201的膜层结构与靠近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绑定区20的所述第三区107的膜层结构相同;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引脚201的厚度与靠近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绑定区20的所述第一引脚101的厚度相同;同理,从图4可以看出,所述第二引脚201的膜层厚度与靠近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绑定区20的所述第三区107的膜层厚度相同。

如图5所示,在所述显示区域m至所述非显示区域n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引脚101的厚度呈阶梯式减小;即所述第一区105的所述第二金属层104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区106的所述第二金属层104的厚度,所述第二区106的所述第二金属层104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区107的所述第二金属层104的厚度;另外,所述第二引脚201的厚度及膜层结构与所述第三区107的膜层厚度及膜层结构。

如图6所示,靠近所述显示区域m的所述第一引脚101还包括第三金属层108;即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m上还包括所述第三金属层108,位于所述第一区105、所述第二区106及所述第三区107的所述第二金属层104的厚度均相同,第三金属层108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绑定区10形成了不同厚度的所述第一引脚101;

优选的,所述第三金属层108的金属材料与所述第二金属层104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102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03之间还设置有与所述显示区域m同层设置的柔性层、缓冲层、栅绝缘层等,所述第一金属层103与所述第二金属层104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显示区域m同层设置的间绝缘层,所述第二金属层104与所述第三金属层还设置有与所述显示区域m同层设置的钝化层。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可以理解的,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但不限定于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显示器、游戏机、电视机、显示屏幕、可穿戴设备及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生活电器或家用电器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第一驱动芯片绑定区,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绑定区包括基板及位于所述基板上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至少两行第一引脚,每一行所述第一引脚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引脚;其中,靠近所述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一引脚的厚度大于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一引脚的厚度。本发明通过在驱动芯片绑定区域设置不同厚度的第一引脚,提高显示面板了与控制模块的绑定效果,消除了显示面板的信号串扰以及显示不均的现象,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