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色随机的易碎防伪标签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28374发布日期:2019-02-22 20:0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色随机的易碎防伪标签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标签,尤其涉及一种多色随机的易碎防伪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防伪标签是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区别于假冒产品而自愿制作使用的一个参照物。并不是所有产品都有防伪标签。防伪标签的意义是品牌性用户保护自己品牌的方案和有效手段。市场上常见的防伪标签有激光镭射防伪标签、阴阳图文防伪标识、隐形图文防伪标签、磁码防伪标签等。激光镭射防伪标签制作工艺复杂,标签需制作在聚酯或其他类塑胶薄膜上,这类标签的包装封口易被打开还原、丧失防伪、保护作用。阴阳图文防伪标识、隐形图文防伪标签辨识度低,需要一定的识别技巧,普通消费者难以判断。磁码防伪标签更是需要专用设备才能识别,普通消费者更是无法判断。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防伪标签包括三种,除了易碎防伪标签,还有激光防伪标签和图文防伪标签,其中激光防伪标签具有不易撕碎、无触感、立体感差、不可书写等缺点,图文防伪标签虽然可以书写并且可以部分撕碎,但是无触感、无立体感。另外,现有防伪标签不具有多色效果,只是简单的单色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多色随机的易碎防伪标签,该防伪标签具有多色效果、防伪度更高、易撕碎、辨识度高、普通消费者容易识别。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多色随机的易碎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具有制作工艺简单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色随机的易碎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的离型纸、不干胶层、防伪涂层;

所述不干胶层将所述防伪涂层粘附于所述离线纸上;

所述防伪涂层由水性油墨在不干胶层表面涂布干燥得到,水性油墨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水性树脂50-70份、分散剂0.1-1.0份、消泡剂0.5-1.5份、流平剂0.5-1.0份、增稠剂0.5-1.5份、钛白粉10-30份、碳酸钙1-15份和多色纤维状混合物0.1-12份;所述多色纤维状混合物包括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纤维状物。

优选地,所述水性油墨还包括光致变色材料1-5份。

优选地,所述光致变色材料包括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和无机光致变色材料,所述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和无机光致变色材料的重量比为1:1-2。

所述有机光致变色材料为磷钼酸异烟酸、螺吡喃衍生物、六苯基双咪哇中的一种;所述无机光致变色材料为wo3、moo3、tio2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水性油墨还包括光稳定剂1-2份。

优选地,所述光稳定剂为6,6′-四甲基哌啶或4-(对甲基苯磺酰胺基)-2,2′,6,6′-四(甲基)哌啶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水性树脂选自水性丙烯酸树脂、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纤维状物为尼龙纤维、聚酯纤维、金属箔条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纤维状物的长度为0.1-2.0mm。所述不干胶层的厚度为0.005-0.5mm。所述防伪涂层的厚度为0.005-0.1mm。

优选地,所述防伪涂层中的纤维状物可为任意通过高清摄像机能获取到特征点的物质,所述防伪涂层还包括喷印于其上方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区分厂家信息或者产品信息;所述防伪标签的识别通过通讯设备(例如手机等)扫码识别,所述防伪标签涂布完成后,通过高清摄像头对标签码进行拍摄,并将拍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存储于云端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云端服务器存储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时包括如下步骤:

s1、读取所述识别信息,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将相同识别信息的防伪标签存储于一个大类文件夹;

s2、读取所述纤维状物的随机码,所述随机码可为纤维状物的形状信息、纤维状物的长度信息、纤维状物的颜色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纤维状物的形状信息、纤维状物的长度信息、纤维状物的颜色信息可为防伪标签码中的部分或全部纤维状物的信息。

一种易碎防伪标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不干胶涂布在离型纸上形成不干胶层;

s2、将调配好的防伪涂层涂布在不干胶上;

s3、干燥,干燥的方法为常温自干或在40-150℃下烘烤1-30分钟。

本发明的易碎防伪标签的其中一种使用方法为:将制得的防伪标签切膜,形成具有特定形状的防伪标签,将防伪标签贴于产品包装的封口处。用户使用产品前,通过手机等通讯设备扫描防伪标签码,通过网络传输信号,将识别到的防伪标签码与云端服务器存储的标签码比对,若存在对应大防伪标签码,则产品获得验证。本发明的防伪标签,在产品使用之前即撕碎,避免了防伪标签被回收、反复利用,进一步提高防伪性能。

本发明的易碎防伪标签为随机涂布生成,其上还可喷印一些识别信息:相关产品信息、或者数字、图文信息,用于对不同厂家的不同企业进行区分,同时便于存储时分类、以及提高识别速度。本发明的易碎防伪标签通过手机等通讯设备进行扫码识别,其扫码的特征点可为纤维状物的形状、纤维状物的长度、纤维状物的颜色、喷印的产品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中,纤维状物的形状、纤维状物的长度、纤维状物的颜色、喷印的产品信息可为防伪标签码上的部分或者全部信息;进一步加快识别速度。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防伪涂层包括多色纤维状混合物,制成的油墨可以在涂布过程中形成随机、不可重复、无固定形式的条纹状图案,同时选用成膜性,韧性相对较小、大分子量、链状结构的水性树脂,使得树脂在成膜时以纤维模式排列成膜,对加入的纤维状物具有选择方向排列,随机涂布时,纤维状物排列更均匀,制得的防伪标签具有通用性,便于推广使用。本发明的防伪涂层中加入钛白粉、碳酸钙等填料,使其达到易撕碎、不可拉扯延展,可以书写、打印的涂层。本发明的多色纤维状混合物包括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纤维状物,可以使用多种颜色,使仿制更加困难,更具有辨识力和防伪性。

2、本发明的防伪涂层还添加了光致变色材料,可随着光线的强弱改变颜色,进一步提升了防伪效果;另外,光致变色材料采用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和无机光致变色材料相结合的设计,同时添加了光稳定剂,能够有效的降低光照对光致变色材料的影响,改善光致变色油墨的抗疲劳性,长期光照中变色能力不减弱,经长期的强光照射后仍能呈现较好的变色效果,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易碎防伪标签的示意图。

其中,1:易碎防伪标签;101:纤维状物;2、标识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易碎防伪标签,分为三层,依次为离型纸、不干胶层和防伪涂层,其中防伪涂层由水性油墨在不干胶层表面涂布干燥得到。

所述水性油墨由下述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备而成:

66份水性丙烯酸树脂、0.5份脂肪酸类分散剂、1.5份聚硅氧烷消泡剂、1.0份有机硅流平剂、1.0份聚氨酯增稠剂、20份钛白粉、10份碳酸钙和5.26份多色纤维状混合物,所述多色纤维状混合物包括两种不同颜色的纤维状物,如:2.63份红色尼龙纤维,2.63份蓝色尼龙纤维。

所述水性油墨的制备方法为将水性丙烯酸树脂、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增稠剂、钛白粉、碳酸钙和多色纤维状混合物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防伪标签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将不干胶涂布在离型纸上形成不干胶层,使不干胶层厚度为0.05mm,再将防伪涂层涂布在不干胶上,使防伪涂层厚度为0.03mm,在60℃下烘烤3分钟,即得。

实施例2

一种易碎防伪标签,分为三层,依次为离型纸、不干胶层和防伪涂层,其中防伪涂层由水性油墨在不干胶层表面涂布干燥得到。

所述水性油墨由下述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备而成:

66份水性丙烯酸树脂、0.5份脂肪酸类分散剂、1.5份聚硅氧烷消泡剂、1.0份有机硅流平剂、1.0份聚氨酯增稠剂、20份钛白粉、10份碳酸钙和5.62份多色纤维状混合物,多色纤维状混合物包括2.63份红色尼龙纤维和2.63份蓝色尼龙纤维。

所述水性油墨还包括光致变色材料2份。所述光致变色材料包括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和无机光致变色材料,所述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和无机光致变色材料的重量比为1:1。所述有机光致变色材料为螺吡喃衍生物;所述无机光致变色材料为wo3。

所述水性油墨的制备方法为将水性丙烯酸树脂、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增稠剂、钛白粉、碳酸钙、多色纤维状混合物、光致变色材料和光稳定剂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防伪标签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将不干胶涂布在离型纸上形成不干胶层,使不干胶层厚度为0.05mm,再将防伪涂层涂布在不干胶上,使防伪涂层厚度为0.03mm,在60℃下烘烤3分钟,即得。

实施例3

一种易碎防伪标,1,分为三层,依次为离型纸、不干胶层和防伪涂层,其中防伪涂层由水性油墨在不干胶层表面涂布干燥得到。

所述水性油墨由下述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备而成:

50份甲基纤维素、1.0份脂肪酸类分散剂、0.5份聚硅氧烷消泡剂、0.8份有机硅流平剂、0.5份聚氨酯增稠剂、30份钛白粉、1份碳酸钙和8份多色纤维状混合物,所述多色纤维状混合物包括三种不同颜色的纤维状物,如:4份红色聚酯纤维、3份绿色聚酯纤维、1份黑色聚酯纤维。

所述水性油墨还包括光致变色材料5份。所述光致变色材料包括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和无机光致变色材料,所述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和无机光致变色材料的重量比为1:2。所述有机光致变色材料为磷钼酸异烟酸;所述无机光致变色材料为tio2。所述水性油墨还包括光稳定剂2份。所述光稳定剂为2′,6,6′-四(甲基)哌啶。

所述水性油墨的制备方法为将甲基纤维素、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增稠剂、钛白粉、碳酸钙、多色纤维状混合物、光致变色材料和光稳定剂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防伪标签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将不干胶涂布在离型纸上形成不干胶层,使不干胶层厚度为0.005mm,再将防伪涂层涂布在不干胶上,使防伪涂层厚度为0.03mm,在常温下晾干,即得。

实施例4

参照图1,一种易碎防伪标签1,分为三层,依次为离型纸、不干胶层和防伪涂层,其中防伪涂层由水性油墨在不干胶层表面涂布干燥得到。

所述水性油墨由下述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备而成:

70份羟乙基纤维素、0.1份脂肪酸类分散剂、1.3份聚硅氧烷消泡剂、0.5份有机硅流平剂、1.5份聚氨酯增稠剂、10份钛白粉、15份碳酸钙和5份多色纤维状混合物;所述多色纤维状混合物包括两种不同颜色的纤维状物101,如:3份红色尼龙纤维和2份蓝色金属箔条。

所述水性油墨还包括光致变色材料3份。所述光致变色材料包括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和无机光致变色材料,所述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和无机光致变色材料的重量比为1:1.5。所述有机光致变色材料为六苯基双咪哇;所述无机光致变色材料为moo3。所述水性油墨还包括光稳定剂1.5份。所述光稳定剂为6,6′-四甲基哌啶或4-(对甲基苯磺酰胺基)-2,2′。

所述水性油墨的制备方法为将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增稠剂、钛白粉、碳酸钙、多色纤维状混合物、光致变色材料和光稳定剂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防伪标签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将不干胶涂布在离型纸上形成不干胶层,使不干胶层厚度为0.1mm,再将防伪涂层涂布在不干胶上,使防伪涂层厚度为0.03mm,在40℃下烘烤20分钟;将标签取出,再在其上面打印图1所示的产品标识信息2,制得防伪标签。将制得的防伪标签,放置于高清摄像头下方,拍摄获得防伪标签码,将拍摄的照片进行处理和分类存储,将相同标识信息的存储于同一数据库。并同时,对防伪标签进行特征点提取,提取的特征点可为防伪标签的限位状物的多种颜色,一个相同识别信息的防伪标签,选择同样的多种颜色;例如,相同的标识信息都选择红色尼龙纤维、蓝色金属箔条作为特征点。

性能测试:

分别对实施例1-4制得的防伪标签进行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4的标签均易撕碎,触感佳,可触摸到纤维,立体感强,表面可书写,纤维无成团现象。

实施例2-4中水性油墨还添加了光致变色材料,较实施例1制得的标签更易辨识,防伪度更高;实施例3-4中水性油墨还添加了光致变色材料和光稳定剂,相比实施例2制得的标签,实施例3-4的标签经长期的强光照射后仍能呈现较好的变色效果,使用寿命长。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