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黑板擦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7382发布日期:2019-03-08 17:36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黑板擦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尘黑板擦套。



背景技术:

传统黑板擦造型简洁,采用长方体的样式,便于持握。但是它同时具有的弊端包括:无法减轻粉笔粉尘的污染;无法将黑板擦拭干净;不能清除死角。前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改进,绝大多数采用机械、电动的方法自动或半自动的擦去粉笔字,有采用静电除尘,利用静电吸附粉尘;有采用大功率吸尘器吸尘,把大功率的吸尘器管道和黑板擦相连,黑板擦擦掉的粉尘直接被大功率管道吸走;有借助汽车的雨刷装置刷擦黑板,但仍没有解决粉尘随处飘的问题,同时结构较为复杂,价格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尘黑板擦套,不仅能够防尘,方便握持,而且结构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防尘黑板擦套包括防尘部和握持部,所述防尘部远离握持部处相对靠近握持部处外扩,防尘部内连接黑板擦;握持部远离防尘部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支撑框,支撑框为内凹流线型结构,握持部材质为柔性的,握持部在外力作用下贴合支撑框。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部呈喇叭状,在防尘部的喇叭状的末端设置向防尘部内折的弯部。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部与黑板擦之间设置有凸部。

进一步地,所述黑板擦套与黑板擦采用尼龙搭扣连接。

进一步地,防尘部远离握持部的端部的四周环形外围设置海绵。

进一步地,防尘黑板擦套为一体化设计,通过3D打印一次成型或模具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避免因为擦拭黑板而带来扬尘的问题,体积小,适宜大批量生产;握持部的凹槽内可替换性的设置不同规格的支撑框以适应不同大小的手来握持使用,使用体验感舒适,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可适用人群较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防尘部,2-握持部,3-凹槽,4-凸部,5-支撑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防尘黑板擦套包括防尘部和握持部,所述防尘部远离握持部处相对靠近握持部处外扩,防尘部内连接黑板擦;握持部远离防尘部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支撑框,支撑框为内凹流线型结构,握持部材质为柔性的,握持部在外力作用下贴合支撑框。握持部的凹槽内可替换性的设置不同规格的支撑框以适应不同大小的手来握持使用,使用体验感舒适,可适用人群较广,内凹流线型结构,符合人体工学,提升了使用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部呈喇叭状,在防尘部的喇叭状的末端设置向防尘部内折的弯部。所述黑板擦套的防尘部位采用微外扩喇叭式结构,可增大黑板擦套与扬尘的接触面积,可将粉尘阻挡在套内从而减少扬尘。在使用黑板擦套擦拭黑板的过程中,附着于黑板的粉尘受到黑板擦的作用力从而脱离黑板飘向空中。此时由于黑板擦套的微外扩喇叭式结构可将空中的粉尘罩于黑板擦套中,部分粉尘将附着于黑板擦套内,而剩下的粉尘则在黑板擦套内相互附着,并由于重力的因素从黑板擦套中竖直下落于地面,从而达到防尘效果,内折的弯部的设置更进一步减少粉尘外溢。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部与黑板擦之间设置有凸部,凸部厚度为3mm,可配合多种规格黑板擦使用。在放置黑板擦的部位增大厚度可增加黑板擦的容纳范围,由于微外扩喇叭式结构,即增大厚度越厚则可容纳的黑板擦便可越宽。

进一步地,所述黑板擦套与黑板擦采用尼龙搭扣连接。使用黑板擦套时只需将黑板擦搭扣于黑板擦套的底部,不使用时只需将黑板擦套与黑板擦撕开,便可达到方便拆装的效果。

进一步地,防尘部远离握持部的端部的四周环形外围设置海绵等吸附粉尘的材质,由于海绵的疏松特性,如此可提高粉尘附着于黑板擦套内的能力,也方便拆下清洗。

防尘黑板擦套,采用简洁的空间立体式弧形结构,整体为一体化设计,可直接通过3D打印快速一次成型,也可依靠模具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黑板擦套的材料为塑料或橡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黑板擦套的顶部设置的凹槽,使其兼具储纳功能,可放置粉笔等较小的物品。

黑板擦套在使用时,将黑板擦通过尼龙搭扣设置在防尘部内,根据使用黑板擦之人的手的大小选择相应规格的支撑框,并将选好的支撑框置于握持部的凹槽内,手握在握持部施加外力,使握持部贴和支撑框,并且符合使用者的手,擦黑板的过程中一部分粉尘会落在地面上,一部分会留在弯部,将弯部的粉尘通过旋转角度倒入垃圾桶,残留的附着在黑板擦套内的粉尘及时清洗即可;换人使用时,例如小学老师和小学生的交替使用,因握持部为柔性的,只需用手将原来的支撑框取出,放入适合即将使用者的手的支撑框即可。在平时不用时,凹槽可实现储纳。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