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缩的道路施工用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5431发布日期:2019-04-29 11:4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可收缩的道路施工用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施工用警示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收缩的道路施工用警示牌。



背景技术: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对来车起到警示的作用,在道路的施工路段一般都会放置警示牌,目前的警示牌一般包括警示牌本体及固定在警示牌本体背部的支撑架,但是目前的警示牌中的支撑架无法进行收缩,这样一来,在警示牌不使用时,存在警示牌占用空间大的缺点,从而会给警示牌的存放和运输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可收缩的道路施工用警示牌,其内部的支撑机构能够进行收缩,这样一来,在警示牌不使用时,能够缩小警示牌的占用空间,从而能够给警示牌的存放和运输带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可收缩的道路施工用警示牌,包括警示牌本体,警示牌本体的背部固定有一对支撑机构,每个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警示牌本体背部的滑套,滑套内部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空腔,滑套的上端固定有用于封闭滑套的封板,滑套内部可滑动地连接有方形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凸块,凸块活动贯穿滑套后伸出于滑套外,凸块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凸台,凸台的两侧外壁上均铰接有支撑杆,凸台两侧的凸块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支撑杆向外转动的角度的限位块,滑套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分别在支撑杆收纳到滑套中和支撑杆从滑套中伸出后用于锁紧第一滑块的锁紧机构,第一滑块与封板之间的滑套内部设置有用于顶推第一滑块的第一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可收缩的道路施工用警示牌,其中,每个锁紧机构均包括设置在滑套侧壁上的滑道,滑道内部可滑动地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内端面上设置有插杆,插杆活动贯穿滑套后伸入在空腔中,第一滑块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供插杆的端部部分插入的插孔,滑道的外端部上螺纹连接有端盖,端盖中可滑动地穿设有拉杆,拉杆一端与第二滑块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出于端盖外并设置有拉环,第二滑块与端盖之间的拉杆外部套装有第二弹簧;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在支撑杆收纳到滑套中后,位于上方的锁紧机构能够实现对第一滑块的锁紧,当支撑杆从滑套中伸出后,位于下方的锁紧机构能够实现对第二滑块的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可收缩的道路施工用警示牌,其中,插孔开口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导向面;通过环形导向面的设置,插杆能够方便地插入到插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可收缩的道路施工用警示牌,其中,第一滑块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可供第一弹簧的下端嵌入的盲孔;通过盲孔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第一弹簧起到定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后,其内部的支撑机构能够进行收缩,这样一来,在警示牌不使用时,能够缩小警示牌的占用空间,从而能够给警示牌的存放和运输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支撑杆伸出于滑套外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C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支撑杆收纳于滑套中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部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可收缩的道路施工用警示牌,包括警示牌本体1,警示牌本体1的背部固定有一对支撑机构,每个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警示牌本体1背部的滑套2,滑套2内部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空腔21,滑套2的上端固定有用于封闭滑套2的封板22,滑套2内部可滑动地连接有方形的第一滑块3,第一滑块3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凸块31,凸块31活动贯穿滑套2后伸出于滑套2外,凸块3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凸台32,凸台32的两侧外壁上均铰接有支撑杆4,凸台32两侧的凸块3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支撑杆4向外转动的角度的限位块33,滑套2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分别在支撑杆4收纳到滑套2中和支撑杆4从滑套2中伸出后用于锁紧第一滑块3的锁紧机构,第一滑块3与封板22之间的滑套2内部设置有用于顶推第一滑块3的第一弹簧5;每个锁紧机构均包括设置在滑套2侧壁上的滑道23,滑道23内部可滑动地连接有第二滑块6,第二滑块6的内端面上设置有插杆61,插杆61活动贯穿滑套2后伸入在空腔21中,第一滑块3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供插杆61的端部部分插入的插孔34,滑道23的外端部上螺纹连接有端盖7,端盖7中可滑动地穿设有拉杆8,拉杆8一端与第二滑块6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出于端盖7外并设置有拉环81,第二滑块6与端盖7之间的拉杆8外部套装有第二弹簧9;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在支撑杆收纳到滑套中后,位于上方的锁紧机构能够实现对第一滑块的锁紧,当支撑杆从滑套中伸出后,位于下方的锁紧机构能够实现对第二滑块的锁紧;插孔34开口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导向面35;通过环形导向面的设置,插杆能够方便地插入到插孔中;第一滑块3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可供第一弹簧5的下端嵌入的盲孔36;通过盲孔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第一弹簧起到定位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后,其内部的支撑机构能够进行收缩,这样一来,在警示牌不使用时,能够缩小警示牌的占用空间,从而能够给警示牌的存放和运输带来方便;当需要将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杆收纳起来时,向内转动支撑杆,然后拉动位于下方的锁紧机构的拉环,使得插杆脱离插孔,接着向上顶推支撑杆,使得支撑杆向上移动,此时第一滑块向上移动,然后向外拉动位于上方的锁紧机构中的拉环,插杆向外侧移动后,将第一滑块移动到位于上方的锁紧机构的插杆所在位置处,然后释放位于上方的锁紧机构中的拉环,此时位于上方的锁紧机构中的插杆能够插入到第一滑块的插孔中,从而实现对第一滑块的锁紧,此时即实现了对支撑杆的收纳;当需要使用警示牌时,拉动位于上方的锁紧机构中的拉环,第一滑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将支撑杆从滑套中推出,在第一滑块移动到下方时,首先拉动位于下方的锁紧机构中的拉环,待第一滑块中的插孔移动到位于下方的锁紧机构中的插杆的所在位置处时,释放位于下方的锁紧机构中的拉环,使得位于下方的锁紧机构中的插杆插入到第一滑块的插孔中即可,此时位于下方的锁紧机构能够实现对第一滑块的锁紧;然后再将支撑杆向外转动,使得支撑杆的上端与限位块相抵即可,此时支撑杆即可实现对警示牌本体的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实用新型所公开。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

总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