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0987发布日期:2019-07-19 22:5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速度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速度实验装置,属于教学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实验用具是为了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具象化展示,方便学生深刻理解,能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但是,物理试验中,特别是关于速度的实验种类有很多,每一种实验都需要采用不同的实验装置,不仅操作复杂,而且,每一种实验装置中,操作中各种参数不同,降低了不同实验装置实验数据横向对比的可比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速度实验装置,结构简单,能够随意调整实验装置,实现多种有关速度测试或验证的试验效果,操作简单,实验数据横向可比性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速度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实验台顶部两端分别开设固定槽;实验台上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脚,固定脚与固定槽对应设置;支撑板上方设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通过纸带连接小车,支撑板远离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一端设有定滑轮,小车通过连接绳与砝码筐连接,连接绳绕过定滑轮设置;

贯穿小车设有调节槽,调节槽上部两侧设有卡槽,调节槽内穿装有轮轴,轮轴两端设有滚轮,滚轮设于小车外部,还包括用于插装到调节槽内的调节垫块,对应卡槽,调节垫块上部两侧设有卡块。

将支撑板的固定脚卡入实验台的固定槽内,固定好支撑板,电磁打点计时器中装好纸带,纸带一端连接小车,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支撑板,调节槽内插入调节垫块,滚轮接触支撑板,小车离开支撑板,手扶砝码筐,砝码筐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砝码,松手,观察小车运动中速度的变化情况,观察滚动摩擦对小车运动速度的影响。

从调节槽内抽出调节垫块,小车接触支撑板,手扶砝码筐,砝码筐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砝码,松手,观察小车运动中速度的变化情况,观察滑动摩擦对小车运动速度的影响。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支撑垫块,支撑垫块底部设有支撑脚,支撑垫块顶部设有支撑槽,支撑脚与固定槽相配合设置;支撑槽与固定脚相配合设置。支撑板两端可以随意增加支撑垫块,调整支撑板的倾斜角度,可以随意调整支撑板不同方向的倾斜,验证同等拉力下不同的倾斜角度、不同倾斜方向对速度的影响。

进一步优选地,调节槽沿竖直方向的高度高于滚轮半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调节槽和调节垫块的小车,能够随意调整小车滑动和滚动两种不同运动模式,验证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对于速度的影响;

2、通过设置砝码筐,能够随意调整不同砝码的组合,验证不同的拉力对速度的影响;

3、通过设置支撑垫块,通过设置支撑槽与固定脚相配合,通过设置支撑脚与固定槽相配合,实现了支撑板两端能够随意增加支撑垫块,能够调整支撑板的倾斜角度,能够随意调整支撑板不同方向的倾斜,验证同等拉力下不同的倾斜角度、不同倾斜方向对速度的影响;

4、采用本实用新型一套实验装置,能够完成多组实验,操作简单,数据横向可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调节槽中抽出调节垫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小车上坡实验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小车下坡实验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实验台 2、第一固定槽 3、第一固定脚 4、电磁打点计时器 5、小车 6、支撑板 7、定滑轮 8、第二固定脚 9、第二固定槽 10、砝码筐 11、支撑垫块 12、纸带 13、连接绳;

5.1、滚轮 5.2、轮轴 5.3、调节垫块 5.4、调节槽 5.5、卡槽 5.6、卡块;

11.1、支撑槽 11.2、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速度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1,实验台1顶部两端分别开设固定槽;实验台1第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槽2,实验台1第二端设有第二固定槽9,实验台1上方设有支撑板6,支撑板6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脚,支撑板6第一端设有第一固定脚3,支撑板第二端设有第二固定脚8,第一固定脚3与第一固定槽2相对应设置,第一固定脚3与第一固定槽2相配合,第一固定脚3插入第一固定槽2配合固定支撑板6;第二固定脚8与第二固定槽9相对应设置,第二固定脚8与第二固定槽9相配合,第二固定脚8插入第二固定槽9配合固定支撑板6;支撑板6上方设有电磁打点计时器4,电磁打点计时器4通过纸带12连接小车5,支撑板6远离电磁打点计时器4的一端设有定滑轮7,小车5通过连接绳13与砝码筐10连接,连接绳13绕过定滑轮7设置;

贯穿小车5设有调节槽5.4,调节槽5.4上部两侧设有卡槽5.5,调节槽5.4内穿装有轮轴5.2,轮轴5.2两端设有滚轮5.1,滚轮5.1设于小车5外部,还包括用于插装到调节槽5.4内的调节垫块5.3,对应卡槽5.5,调节垫块5.3上部两侧设有卡块5.6。

调节槽5.4沿竖直方向的高度高于滚轮5.1半径。小车不与支撑板接触,滚轮支撑着小车。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将第一固定脚插入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脚插入第二固定槽,固定好支撑板,保持支撑板与实验台相对固定;电磁打点计时器中装好纸带,纸带一端连接小车,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支撑板,调节槽内插入调节垫块,滚轮接触支撑板,小车离开支撑板,手扶砝码筐,砝码筐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砝码,松手,观察小车运动中速度的变化情况,观察滚动摩擦对小车运动速度的影响;根据打印的纸带记录计算小车运动速度及其变化。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调节槽5.4中不插入调节垫块,小车直接与支撑板接触,滚轮与支撑板接触,但是,滚轮不对小车起支撑作用。其余同实施例1。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将第一固定脚插入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脚插入第二固定槽,固定好支撑板,保持支撑板与实验台相对固定;电磁打点计时器中装好纸带,纸带一端连接小车,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支撑板,调节槽内不插入调节垫块,小车直接与支撑板接触,滚轮与支撑板接触,但是,滚轮不对小车起支撑作用,手扶砝码筐,砝码筐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砝码,松手,观察小车运动中速度的变化情况,观察滑动摩擦对小车运动速度的影响;根据打印的纸带记录计算小车运动速度及其变化。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4所示,还包括支撑垫块11,支撑垫块11底部设有支撑脚11.2,支撑垫块11顶部设有支撑槽11.1,支撑脚11.2与固定槽相配合设置;支撑槽11.1与固定脚相配合设置。支撑板第一端与实验台第一端之间设有支撑垫块,支撑脚11.2与第一固定槽相配合设置;支撑槽11.1与第一固定脚相配合设置,小车做下坡运动。其余同实施例1。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将第一固定脚插入支撑槽,支撑脚插入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脚插入第二固定槽,固定好支撑板,保持支撑板与实验台相对固定;电磁打点计时器中装好纸带,纸带一端连接小车,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支撑板,调节槽内插入调节垫块,滚轮接触支撑板,小车离开支撑板,手扶砝码筐,砝码筐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砝码,松手,观察小车下坡运动中速度的变化情况,观察滚动摩擦对小车下坡运动速度的影响;根据打印的纸带记录计算小车下坡运动速度及其变化。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还包括支撑垫块11,支撑垫块11底部设有支撑脚11.2,支撑垫块11顶部设有支撑槽11.1,支撑脚11.2与固定槽相配合设置;支撑槽11.1与固定脚相配合设置。支撑板第一端与实验台第一端之间设有支撑垫块,支撑脚11.2与第一固定槽相配合设置;支撑槽11.1与第一固定脚相配合设置,小车做下坡运动。其余同实施例2。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将第一固定脚插入支撑槽,支撑脚插入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脚插入第二固定槽,固定好支撑板,保持支撑板与实验台相对固定;电磁打点计时器中装好纸带,纸带一端连接小车,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支撑板,调节槽内不插入调节垫块,小车直接与支撑板接触,滚轮与支撑板接触,但是,滚轮不对小车起支撑作用,手扶砝码筐,砝码筐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砝码,松手,观察小车下坡运动中速度的变化情况,观察滑动摩擦对小车下坡运动速度的影响;根据打印的纸带记录计算小车下坡运动速度及其变化。

实施例5

如图3所示,还包括支撑垫块11,支撑垫块11底部设有支撑脚11.2,支撑垫块11顶部设有支撑槽11.1,支撑脚11.2与固定槽相配合设置;支撑槽11.1与固定脚相配合设置。支撑板第二端与实验台第二端之间设有支撑垫块,支撑脚11.2与第二固定槽相配合设置;支撑槽11.1与第二固定脚相配合设置,小车做上坡运动。其余同实施例1。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将第二固定脚插入支撑槽,支撑脚插入第二固定槽,第一固定脚插入第一固定槽,固定好支撑板,保持支撑板与实验台相对固定;电磁打点计时器中装好纸带,纸带一端连接小车,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支撑板,调节槽内插入调节垫块,滚轮接触支撑板,小车离开支撑板,手扶砝码筐,砝码筐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砝码,松手,观察小车下坡运动中速度的变化情况,观察滚动摩擦对小车下坡运动速度的影响;根据打印的纸带记录计算小车下坡运动速度及其变化。

实施例6

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支撑垫块11,支撑垫块11底部设有支撑脚11.2,支撑垫块11顶部设有支撑槽11.1,支撑脚11.2与固定槽相配合设置;支撑槽11.1与固定脚相配合设置。支撑板第二端与实验台第二端之间设有支撑垫块,支撑脚11.2与第二固定槽相配合设置;支撑槽11.1与第二固定脚相配合设置,小车做上坡运动。其余同实施例2。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将第二固定脚插入支撑槽,支撑脚插入第二固定槽,第一固定脚插入第一固定槽,固定好支撑板,保持支撑板与实验台相对固定;电磁打点计时器中装好纸带,纸带一端连接小车,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支撑板,调节槽内不插入调节垫块,小车直接与支撑板接触,滚轮与支撑板接触,但是,滚轮不对小车起支撑作用,手扶砝码筐,砝码筐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砝码,松手,观察小车下坡运动中速度的变化情况,观察滑动摩擦对小车下坡运动速度的影响;根据打印的纸带记录计算小车下坡运动速度及其变化。

上述实验所得数据均是采用同一套实验装置所得,因此,其摩擦误差相等,因此可以横向比较小车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影响速度的因素。

本实用新型中对结构的方向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如前后左右上下的描述,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为描述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