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染色反应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6736发布日期:2019-10-12 23:49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染色反应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教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染色反应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高中生物是以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为教学目标,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在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除了理论的学习还需要通过各种生物实验,通过实践加强理论知识。

公开号为CN206657536U的一种高中生物染色反应教学装置,包括染色槽和染色箱,染色箱内顶部固定连接有染色液槽,染色液槽的底端通过输液管道连通于染色槽,染色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通过排气圆盘连接于收集槽的内底部,收集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净化装置,净化装置通过排液管连接至下水管道。

该实用新型利用臭氧对染色废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杀菌,避免造成微生物污染,同时增加杀菌功能,即是对试验后的废料进行处理,避免废料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尤其是生物染色反应,实验对象众多,不同实验对象可能使用相同的染色剂出现不同的显色结果,由此实现区分,而染色教学工具若不在实验后及时进行清洗,将会严重影响生物实现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染色反应教学装置,使得学生或老师在进行生物染色反应后,即可对反应器进行自动清洗,避免不同染色实验之间的干扰。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生物染色反应教学装置,包括反应器,所述反应器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反应器的后端设有设有进水管道,所述底座的前端右侧设有出水管道,所述反应器底端内壁设有卡槽,底板的外壁设有卡块,所述卡块设置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底板的左端设有限位板,所述底板的前后侧对称设有弹簧,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反应器左侧壁通过所述弹簧连接,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侧上下对称设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右端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上方设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均与所述底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前端与所述第三转动轴通过锥齿轮副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后端与所述底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的顶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右端与所述隔板连接,传送带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的左侧,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连接,所述隔板的右侧设有电机仓,所述电机仓内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第四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与所述第四转动轴通过第二转送带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轴的顶端设有齿轮,所述电机仓的右端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与所述电机仓固定连接,所述螺杆上通过螺纹连接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齿轮通过轮齿啮合传动,所述套筒上设有清洁头。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出水管道的管口外壁均设有硅胶防滑球。

优选地,所述第四转动轴与所述电机仓的仓顶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隔板的上设有方孔,所述第二转送带穿过所述方孔将所述第三转动轴与所述第四转动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内壁底端为由后往前逐渐降低的坡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染色反应教学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通过将反应器的底板设置为可抽拉形式,同时设置有螺杆与清洁头,从而实现在染色反应结束后,对于反应器内壁的自动清洗,避免不同染色实验的残留物污染反应器,导致反应器无法反复使用,而自动化清洗能够减轻师生负担,节约课时时间。

其次,通过螺杆将清洁头设置为转动上升清洗,有效增加对反应器的清洗力度,并通过第二转送带实现将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转动轴连接,充分利用动力源,节约电力。

最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充分满足高中生物染色实验的实验需求,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板与第四转动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头与反应器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分别代表:

1-反应器;2-进水管道;3-出水管道;4-硅胶防滑球;5-底座;6-底板;7-第一转动轴;8-传送带;9-第二转动轴;10-第二转送带;11-隔板;12-套筒;13-清洁头;14-锥齿轮副;15-固定座;16-第四转动轴;17-伺服电机;18-齿轮;19-卡块;20-限位板;21-弹簧;22-第三转动轴;23-电机仓;24-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生物染色反应教学装置,包括反应器1,反应器1的下方设有底座5,反应器1的后端设有设有进水管道2,底座5的前端右侧设有出水管道3。

使用时,可通过软管将进水管道2与水龙头连接,同时通过软管将出水管道3导入排液池中。

其中,进水管道2与出水管道3的管口外壁均设有硅胶防滑球4。

通过设有硅胶防滑球4,增加软管与进水管道2、出水管道3连接处的摩擦力,减少掉落风险,提高教学装置的稳定性。

其中,底座5的内壁底端为由后往前逐渐降低的坡面。

将底座5的内壁底端设为坡面,能够帮助清洗过程中的清洗水及时排出。

如图3所示,反应器1底端内壁设有卡槽,底板6的外壁设有卡块19,卡块19设置在卡槽内,底板6的左端设有限位板20,底板6的前后侧对称设有弹簧21,限位板20与反应器1左侧壁通过弹簧21连接。

如图2-3所示,底座5的中部设有隔板11,隔板11的左侧上下对称设有第一转动轴7,第一转动轴7的右端设有第二转动轴9,第二转动轴9的上方设有第三转动轴22,第一转动轴7的两端均与底座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轴9的前端与第三转动轴22通过锥齿轮副14连接,第二转动轴9的后端与底座5的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轴22的顶端与固定座15转动连接,固定座15的右端与隔板11连接,传送带8的一端连接底板6的左侧,传送带8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转动轴7与第二转动轴9连接,隔板11的右侧设有电机仓23,电机仓23内设有伺服电机17,伺服电机17的输出轴上连接第四转动轴16,第三转动轴22与第四转动轴16通过第二转送带10连接。

使用时,由于传送带8将底板6与第二转动轴9连接,因此当第二转动轴9转动时即对传送带8进行收卷,从而带动底板6向左侧移动由反应器1抽出,此时,弹簧21为拉伸状态,给予底板6向右的反作用力。

其中,第四转动轴16与电机仓23的仓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其中,隔板11的上设有方孔,第二转送带10穿过方孔将第三转动轴22与第四转动轴16连接。

其次,由于第二转动轴9的前端与第三转动轴22通过锥齿轮副14连接,而第三转动轴22与第四转动轴16通过第二转送带10连接,因此当伺服电机17转动时,即可通过第四转动轴16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9的转动。

如图3-4所示,第四转动轴16的顶端设有齿轮18,电机仓23的右端设有螺杆24,螺杆24的底端与电机仓23固定连接,螺杆24上通过螺纹连接套设有套筒12,套筒12与齿轮18通过轮齿啮合传动,套筒12上设有清洁头13。

使用时,由于螺杆24的底端与电机仓23固定连接,当伺服电机17转动时,第四转动轴16顶端的齿轮18将带动套筒12转动,由于套筒12与螺杆24通过螺纹连接,因此在套筒12转动的过程中,也将沿着螺杆24上下运动,实现清洁头13在反应器1中的转动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为:

将实验室用软管将水龙头与进水管道2连接,同时将出水管道3通过实验室用软管引入废液池。

在生物染色实验结束后,将水龙头打开,对底板6进行冲洗,此时可打开伺服电机17的开关,第四转动轴16的转动将带动第二转动轴9的转动,从而对传送带8进行收卷,最终将反应器1的底板6缓慢拉开。

同时,齿轮18的转动将带动清洁头13的向上转动,并延伸至反应器1内,对反应器1的内壁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控制伺服电机17反向转动,对传送带8放卷的同时,在弹簧21的作用下将底板6归位,同时清洁头13向下转动。

清洗过程中的清洗水将通过出水管道3排入废液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