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手摇式汉字显示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6791发布日期:2019-09-20 21:2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简易手摇式汉字显示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简易手摇式汉字显示盒。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家长对子女、特别是对儿童、幼儿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家长们的共同心愿。

市场上用于教小学低年级和学龄前儿童识字的书本很多,但这一年龄段小朋友的汉字识字教育还处于启蒙阶段,普遍感到汉字难学,小朋友又天性好动好玩,不能静心读书。强迫看书学习,死记硬背,往往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手摇式汉字显示盒,解决了现有的儿童汉字学习枯燥、积极性较差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简易手摇式汉字显示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壁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表面阵列均设有第一升降柱;所述固定板内部阵列均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内部套接有第二升降柱;

所述盒体内壁一侧面固定有五个套筒;所述套筒内表面均套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周侧面且位于套筒内固定有第一限位环;所述从动轴周侧面且位于套筒内壁一端和第一限位环之间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从动轴周侧面设有五个凸块;所述从动轴一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盒体内壁一侧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垂直设置;所述主动轴周侧面阵列均设有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一表面开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底部阵列均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周侧面开有第一槽孔;所述矩形槽两相邻侧面开有第一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柱贯穿第一通孔延伸至固定板底部外侧,所述第一升降柱位于固定板底部一端为半球形结构;所述第一升降柱周侧面且位于第一槽孔内部固定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升降柱周侧面且位于第一槽孔内壁顶端和第二限位环之间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升降柱顶端与矩形槽底部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块一表面开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周侧面开有第二槽孔;所述移动块一相邻侧面固定有与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移动块另一相邻侧面开有与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升降柱贯穿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升降柱底端与移动块底部平齐;所述第二升降柱周侧面且位于第二槽孔内部固定有第三限位环;所述第二升降柱周侧面且位于第二槽孔内壁顶端和第三限位环之间套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升降柱顶端通过磁块吸合有字体板。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轴贯穿盒体延伸至盒体外侧的一端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按压块;所述主动轴贯穿盒体且位于盒体外侧一端固定有摇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盒体、固定板、第一升降柱、移动块和第二升降柱的结构设计,手摇式转动主动轴带动从动轴将第一升降柱顶起,第一升降柱带动第二升降柱将字体板顶起,可以实现单个汉字的显示,使儿童对学习产生较大的积极性,提高了儿童的识字能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手动推动移动块使移动块的位置进行变换,实现汉字显示的切换,提高了汉字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字体板通过磁吸式结构与第二升降柱吸合固定,便于对字体板表面的汉字进行更换,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手摇式汉字显示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简易手摇式汉字显示盒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盒体,2-固定板,3-第一升降柱,4-移动块,5-第二升降柱,101-套筒,102-从动轴,103-第一限位环,104-第一弹簧,105-凸块,106-第一锥齿轮,107-主动轴,108-第二锥齿轮,109-按压块,1010-摇臂,201-矩形槽,202-第一通孔,203-第一槽孔,204-第一滑槽,301-第二限位环,302-第二弹簧,401-第二通孔,402-第二槽孔,403-第一滑块,404-第二滑槽,501-第三限位环,502-第三弹簧,503-磁块,504-字体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简易手摇式汉字显示盒,包括盒体1,盒体1内壁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板2;固定板2内表面阵列均设有第一升降柱3;固定板2内部阵列均设有移动块4;移动块4内部套接有第二升降柱5;

盒体1内壁一侧面固定有五个套筒101;套筒101内表面均套接有从动轴102;从动轴102周侧面且位于套筒101内固定有第一限位环103;从动轴102周侧面且位于套筒101内壁一端和第一限位环103之间套接有第一弹簧104;从动轴102周侧面设有五个凸块105;从动轴102一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06;盒体1内壁一侧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主动轴107;主动轴107与从动轴102垂直设置;主动轴107周侧面阵列均设有与第一锥齿轮106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08。

其中,固定板2一表面开有矩形槽201;矩形槽201底部阵列均开有第一通孔202;第一通孔202周侧面开有第一槽孔203;矩形槽201两相邻侧面开有第一滑槽204。

其中,第一升降柱3贯穿第一通孔202延伸至固定板2底部外侧,第一升降柱3位于固定板2底部一端为半球形结构;第一升降柱3周侧面且位于第一槽孔203内部固定有第二限位环301;第一升降柱3周侧面且位于第一槽孔203内壁顶端和第二限位环301之间套接有第二弹簧302;第一升降柱3顶端与矩形槽201底部平齐。

其中,移动块4一表面开有第二通孔401;第二通孔401周侧面开有第二槽孔402;移动块4一相邻侧面固定有与第一滑槽204相配合的第一滑块403;移动块4另一相邻侧面开有与第一滑块403相配合的第二滑槽404。

其中,第二升降柱5贯穿第二通孔401;第二升降柱5底端与移动块4底部平齐;第二升降柱5周侧面且位于第二槽孔402内部固定有第三限位环501;第二升降柱5周侧面且位于第二槽孔402内壁顶端和第三限位环501之间套接有第三弹簧502;第二升降柱5顶端通过磁块503吸合有字体板504。

其中,从动轴102贯穿盒体1延伸至盒体1外侧的一端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按压块109;主动轴107贯穿盒体1且位于盒体1外侧一端固定有摇臂1010。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推动字体板504底部侧面对应的按压块,按压块109带动从动轴102使第一锥齿轮106与第二锥齿轮108啮合,转动摇臂1010使主动轴107带动从动轴102转动,从动轴102转动时五个凸块105,由于五个凸块105的安装角度不同,从动轴102转动时,只能一次将一个第一升降柱3顶起,第一升降柱3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将第二升降柱5顶起,第二升降柱5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将字体板504顶起,固定板2通过第一滑槽204与移动块4侧面的第一滑块403滑动配合,且固定板2表面滑动配的移动块4之间留有一个供移动块4移动的缺口,移动块4通过侧面第一滑块与另一移动块的第二滑槽滑动配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