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58698发布日期:2020-11-25 17:39阅读:57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可折叠显示屏已成为一大发展趋势。

现有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折叠区通常包括转轴,在折叠显示装置时,转轴发生装置。

然而,现有显示面板存在折叠区不平整以及缺乏支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实现提高可折叠显示装置折叠区的平整度,并在折叠区为显示面板提供支撑。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划分为至少两个非折叠区、以及相邻非折叠区之间的折叠区;显示面板包括:基底、显示功能层和支撑层,显示功能层和支撑层设置于基底相反的两侧,支撑层与基底固定连接;

其中,显示功能层包括多个像素,用于进行画面显示;

支撑层包括至少一层弹性材料层和至少一层刚性材料层,弹性材料层和刚性材料层固定连接,在折叠区,刚性材料层包括开孔。

可选的,刚性材料层的厚度小于弹性材料层的厚度。

可选的,支撑层包括至少一层弹性材料层以及至少两层刚性材料层,弹性材料层以及各刚性材料层层叠设置。

可选的,支撑层包括自基底一侧向远离显示功能层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刚性材料层、弹性材料层和第二刚性材料层。

可选的,第一刚性材料层、弹性材料层和第二刚性材料层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第一刚性材料层、弹性材料层和第二刚性材料层采用共模成型工艺形成一体结构。

可选的,第一刚性材料层的厚度小于第二刚性材料层的厚度。

可选的,显示面板在展平状态下,显示面板的可弯折方向为背离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方向;

支撑层包括第三刚性材料层和第四刚性材料层,沿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第三刚性材料层与基底的距离小于第四刚性材料层与基底的距离;

第三刚性材料层的开孔的尺寸大于第四刚性材料层的开孔的尺寸。

可选的,显示面板在展平状态下,显示面板的可弯折方向为面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方向;

支撑层包括第三刚性材料层和第四刚性材料层,沿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第三刚性材料层与基底的距离小于第四刚性材料层与基底的距离;

第三刚性材料层的开孔的尺寸小于远第四刚性材料层的开孔的尺寸。

可选的,刚性材料层的材料为金属,弹性材料层的材料为硅胶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与非折叠区一一对应的结构件,在显示装置厚度方向上,结构件与对应的非折叠区重合,结构件设置于支撑层远离基底的一侧;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折叠区的连接件,连接件与两侧的结构件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了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设置显示面板划分为至少两个非折叠区、以及相邻非折叠区之间的折叠区;显示面板包括:基底、显示功能层和支撑层,显示功能层和支撑层设置于基底相反的两侧,支撑层与基底固定连接;支撑层包括至少一层弹性材料层和至少一层刚性材料层,弹性材料层和刚性材料层固定连接,在折叠区,刚性材料层包括开孔。因显示面板本身具有支撑层,使得即使包括本实施例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进行折叠时,铰链等连接件只能与支撑层接触,该支撑层可以为显示面板的基底和显示功能层提供一定的支撑,进而避免现有技术中在折叠区支撑力不足的问题;并且,因支撑层中包括刚性材料层,刚性材料层可以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改善显示面板折叠区支撑力不足的问题。并且因支撑层中包括弹性材料层,该弹性材料层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显示面板的基底和显示功能层也不会发生很大形变,进而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外观平整度;并且由于支撑层包括刚性材料层,刚性材料层不易发生形变,进而使得显示面板中的基底和显示功能层更加平整,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外观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刚性材料层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层的膜层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撑层的膜层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现有显示面板存在折叠区不平整以及缺乏支撑的问题。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现有可折叠显示装置通常包括屏体、支撑屏体的结构件和铰链等连接件,在将屏体与结构件、连接件整合成显示装置时,结构件通常设置在非折叠区,铰链等连接件通常设置在折叠区,连接件可以连接两侧非折叠区的结构件。并且结构件通常与屏体通过胶层贴合等方式固定连接,并且为保证显示装置可以发生弯折,在折叠区,铰链等连接件与屏体并不会直接接触,而是具有一定间隙,使得在折叠区对屏体的支撑力不足。并且,因在折叠区并不设置结构件,使得折叠显示装置时,连接件可能会顶到屏体,使得屏体的平整度较差。

基于上述原因,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刚性材料层的俯视图,参考图1-图3,显示面板划分为至少两个非折叠区nfa、以及相邻非折叠区nfa之间的折叠区fa;显示面板包括:基底110、显示功能层120和支撑层130,显示功能层120和支撑层130设置于基底110相反的两侧,支撑层130与基底110固定连接;

其中,显示功能层120包括多个像素,用于进行画面显示;

支撑层130包括至少一层弹性材料层131和至少一层刚性材料层132,弹性材料层131和刚性材料层132固定连接,在折叠区fa,刚性材料层132包括开孔1320。

其中图1和图2可对应同一显示面板的不同状态,即分别对应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图1和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显示面板包括两个非折叠区nfa和一个折叠区fa的情况。

具体的,基底110可以为显示装置提供缓冲、保护或支撑等作用。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为可折叠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的折叠区fa可以发生弯折,因此基底110可选为柔性基底,柔性基底的材料可以是聚酰亚胺(p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也可以是上述多种材料的混合材料。

在基底110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功能层120,显示功能层120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功能层、液晶显示功能层、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显示功能层、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功能层等,本发明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以显示功能层120为oled显示功能层为例进行说明,显示功能层120可以包括驱动背板和oled结构层,驱动背板设置于基底110上,oled结构层设置于驱动背板远离基底110的一侧,驱动背板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通过该薄膜晶体管阵列控制流入每个oled像素的电流大小;oled结构层可以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第一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材料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可以是阳极,第二电极可以是阴极。

在基底110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层130,即支撑层130与显示功能层120设置在基底110的相反侧。支撑层130与基底110固定连接,其中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胶层贴合的方式,但固定连接方式不限与此。其中支撑层130包括至少一层弹性材料层131和至少一层刚性材料层132,图1和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显示面板包括一层弹性材料层131和一层刚性材料层132的情况。其中对于弹性材料层131和刚性材料层132的相对位置,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对包括一层弹性材料层131和一层刚性材料层132的支撑层130来说,可以是弹性材料层131位于基底110与刚性材料层132之间,也可以是刚性材料层132位于基底110与弹性材料层131之间。因显示面板本身具有支撑层130,使得即使包括本实施例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进行折叠时,铰链等连接件也不会直接与显示面板中的基底110直接接触,而只能与支撑层130接触,该支撑层130可以为显示面板的基底110和显示功能层120提供一定的支撑,进而避免现有技术中在折叠区fa支撑力不足的问题;并且,因支撑层130中包括刚性材料层132,刚性材料层132可以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改善显示面板折叠区fa支撑力不足的问题。并且因支撑层130中包括弹性材料层131,该弹性材料层131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在折叠时即使铰链等连接件顶到支撑层130,即使弹性材料层131靠近铰链等连接件的表面发生较大形变,远离铰链等连接件的表面(靠近显示面板基底110的表面)的形变也会较小,使得显示面板的基底110和显示功能层120也不会发生很大形变,进而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外观平整度;并且由于支撑层130包括刚性材料层132,刚性材料层132不易发生形变,进而使得显示装置折叠时即使铰链等连接件顶到支撑层130,刚性材料层132也不会发生很大形变,进而使得显示面板中的基底110和显示功能层120更加平整,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外观平整度。

需要说明的是,虽刚性材料层132的支撑力更强,对于提高外观平整度的效果也越好,但是刚性材料层132的厚度越厚,对显示面板折弯来说反弹力也越大,显示面板分层问题风险增加。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支撑层130包括弹性材料层131和刚性材料层132,刚性材料层132与弹性材料层131固定连接,其中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胶层贴合的方式,但固定连接方式不限与此。因弹性材料层131也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并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得刚性材料层132的厚度无需很厚,进而保证显示面板折弯的反弹力不致过大。并且,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在折叠区fa,刚性材料层132包括开孔1320,该开孔1320可以起到应力释放的作用,可以减小刚性材料层132的反弹力。

可选的,弹性材料层131的材料可以是硅胶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urethane,tpu)。可选的,刚性材料层132的材料可以是金属,例如可以是铝或不锈钢。可选的,刚性材料层132为金属片。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显示面板划分为至少两个非折叠区、以及相邻非折叠区之间的折叠区;显示面板包括:基底、显示功能层和支撑层,显示功能层和支撑层设置于基底相反的两侧,支撑层与基底固定连接;支撑层包括至少一层弹性材料层和至少一层刚性材料层,弹性材料层和刚性材料层固定连接,在折叠区,刚性材料层包括开孔。因显示面板本身具有支撑层,使得即使包括本实施例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进行折叠时,铰链等连接件只能与支撑层接触,该支撑层可以为显示面板的基底和显示功能层提供一定的支撑,进而避免现有技术中在折叠区支撑力不足的问题;并且,因支撑层中包括刚性材料层,刚性材料层可以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改善显示面板折叠区支撑力不足的问题。并且因支撑层中包括弹性材料层,该弹性材料层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显示面板的基底和显示功能层也不会发生很大形变,进而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外观平整度;并且由于支撑层包括刚性材料层,刚性材料层不易发生形变,进而使得显示面板中的基底和显示功能层更加平整,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外观平整度。

继续参考图1,可选的,刚性材料层132的厚度h2小于弹性材料层131的厚度h1。

具体的,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刚性材料层132的厚度越厚,对显示面板折弯来说反弹力也越大,显示面板分层问题风险增加。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刚性材料层132的厚度小于弹性材料层131的厚度,进而保证支撑层130良好的支撑作用的基础上,使得显示面板折弯后的反弹力不会过大,保证显示面板可以保持稳定的折弯状态,并且降低显示面板发生分层的风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支撑层130的厚度范围为0.25-0.55微米,使得加入支撑层130后,显示面板的厚度也不会过厚,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轻薄化。示例性的,支撑层130的厚度可选为0.25微米,进而使得显示面板更加轻薄;支撑层130的厚度也可选为0.55微米,进而保证支撑层130可以为显示面板的基底110和显示功能层120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支撑层130的厚度也可选为0.4微米,进而在保证支撑层130可以为显示面板的基底110和显示功能层120提供较为有力支撑的基础上,保证显示面板较为轻薄。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可选的,支撑层130包括至少一层弹性材料层131以及至少两层刚性材料层132,弹性材料层131以及各刚性材料层132层叠设置。因刚性材料层132可以对基底110和显示功能层120提供更可靠的支撑,并且更加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外观平整度,因此通过设置支撑层130包括至少两层刚性材料层132,可以保证在折叠区fa基底110和显示功能层120可以得到更加可靠的支撑,并且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外观平整度。

其中,对于支撑层130中所包括的弹性材料层131和刚性材料层132的相对位置,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以支撑层130包括一层弹性材料层131和两层刚性材料层132为例,例如弹性材料层131可以设置在两层刚性材料层132之间,弹性材料层131还可紧邻基底110设置,两层刚性材料层132分别均设置在弹性材料层131远离基底110的一侧,弹性材料层131还可设置在最外侧,两层刚性材料层132设置于弹性材料层131和基底110之间。其中图4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支撑层130包括两层弹性材料层131和两层刚性材料层132的情况,并以弹性材料层131和刚性材料层132间隔设置为例进行了示例性示出。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可选的,支撑层130包括自基底110一侧向远离显示功能层120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弹性材料层131和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

具体的,设置支撑层130包括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弹性材料层131和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形成的三明治结构,一方面使得支撑层130所包括的膜层数较少,可以保证支撑层130容易实现较薄的厚度,进而保证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另一方面,弹性材料层131设置在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和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之间,使得在折弯包括本实施例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时,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和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可以提供双重支撑作用,进一步保证在折叠区fa显示面板的基底110和显示功能层120可以得到有力支撑。并且,在折弯显示装置时,即使铰链等连接件与支撑层130接触,由于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设置在最外侧,刚性材料不易发生形变,因此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不会因与铰链等连接件接触而发生较大形变,并且通过弹性材料层131的缓冲,使得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更加不容易发生形变,进而更加保证显示面板的外观平整度。

并且相对于弹性材料层131,刚性材料层132与基底110或者其他结构进行连接时,通常更加容易结合,因此设置弹性材料层131位于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和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之间,更加容易实现支撑层130与基底110的结合,以及更加容易实现支撑层130与包括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铰链等连接件两侧的结构件的结合。可选的,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与基底110通过胶层贴合,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可以用于通过胶层与显示装置的连接件两侧的结构件贴合。

并且,现有显示面板通常不包括支撑层,显示面板与铰链等连接件、结构件等折叠结构通常由不同厂商制作,显示面板厂商一般专注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折叠结构厂商则专注与折叠结构的折叠效果,而均不会考虑到将显示面板与铰链等连接件、结构件等整合成显示装置时折叠区支撑力不足的问题,使得将将显示面板与铰链等连接件、结构件等整合成显示装置后,在折叠区fa通常会存在对显示面板支撑力不足和外观平整度较差的问题。本实施例的相对于传统显示面板,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三明治结构的支撑层,使得在后期形成包括本实施例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时,直接将结构件与支撑层贴合即可,即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本身包括支撑层,使得将显示面板与铰链等连接件、结构件整合成显示装置后,支撑层可以对显示面板中除支撑层以外的结构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弹性材料层131和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为一体结构。

具体的,在制作显示面板时,仍可按照现有工艺制程制作不包括支撑层130的显示面板。支撑层130可以额外进行制作,即将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弹性材料层131和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制作为一体结构的支撑层130,然后将支撑层130与不包括支撑层130的显示面板的基底110贴合。

可选的,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弹性材料层131和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采用共模成型工艺形成一体结构。具体的,可以采用模具注塑工艺形成一体结构的支撑层130,例如可将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和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分别放置在模具中,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和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之间具有一定间距,然后在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和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之间注入弹性材料,例如硅胶或tpu,进而使得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弹性材料层131和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形成一体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形成三明治结构的支撑层130,例如通过刷胶的防止,即在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的一侧刷胶,刷胶厚度达到弹性材料层131的所需厚度时,将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设置在所刷胶远离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的一侧,形成一体结构的支撑层130。

继续参考图5,可选的,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的厚度h3大于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的厚度h4。

具体的,相对于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与基底110以及显示功能层120的距离更近,因此,设置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的厚度越厚,则铰链等连接件接触到支撑层130对显示面板的平整度的影响越小,因此,设置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的厚度大于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的厚度,可以使得显示面板的外观平整度更加良好。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层的膜层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所示结构可以对应图5所示包括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弹性材料层131和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的支撑层130膜层展开后的示意图,参考图5和图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显示面板在展平状态下,显示面板的可弯折方向为背离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方向;

支撑层130包括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和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沿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与基底110的距离小于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与基底110的距离;

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的开孔1320的尺寸大于远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的开孔1320的尺寸。

其中,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的开孔1320的尺寸大于远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的开孔1320的尺寸可以指,在任意方向上,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的开孔1320的尺寸均大于远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的开孔1320的尺寸。

其中,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为显示功能层120远离基底110的一侧。具体的,在显示面板的展平状态下,显示面板的可弯折方向为背离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方向(通常描述为外折),其中外折的显示面板可参考图2。支撑层130中包括至少两层刚性材料层132,至少两层刚性材料层132中包括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和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其中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相对于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更加靠近显示面板,其中对于图5所示显示面板来说,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作为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作为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因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相对于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更加靠近基底110,而显示面板外折时,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位于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的外侧,相应的,在折叠区fa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的形变会大于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的形变,使得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所承受的应力大于第四材料层所承受的应力,因此设置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的开孔1320的尺寸大于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的开孔1320的尺寸,可以使得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的应力可以更多地被释放,进而保证显示面板可以被可靠弯折,并且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折叠状态下的反弹力。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撑层的膜层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显示面板可以对应图1所示显示面板的折叠状态,其中图7所示结构可以对应图5所示包括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弹性材料层131和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的支撑层130膜层展开后的示意图,参考图5和图7,可选的,显示面板在展平状态下,显示面板的可弯折方向为面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方向;

支撑层130包括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和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沿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与基底110的距离小于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与基底110的距离;

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的开孔1320的尺寸小于远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的开孔1320的尺寸。

具体的,在显示面板的展平状态下,显示面板的可弯折方向为面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方向(通常描述为内折),图8所示显示面板为内折显示面板。支撑层130中包括至少两层刚性材料层132,至少两层刚性材料层132中包括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和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其中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相对于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更加靠近显示面板,其中对于图5所示显示面板来说,第一刚性材料层1321作为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第二刚性材料层1322作为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因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相对于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更加靠近基底110,而显示面板内折时,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位于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的内侧,相应的,在折叠区fa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的形变会小于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的形变,使得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所承受的应力小于第四材料层所承受的应力,因此设置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的开孔1320的尺寸小于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的开孔1320的尺寸,可以使得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的应力可以更多地被释放,进而保证显示面板可以被可靠弯折,并且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折叠状态下的反弹力。

其中,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的开孔1320的尺寸小于远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的开孔1320的尺寸可以指,在任意方向上,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的开孔1320的尺寸均小于远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的开孔1320的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图6和图7只对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弹性材料层131和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进行了平面结构的示意,并未示出各第三刚性材料层1323、弹性材料层131和第四刚性材料层1324的厚度。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支撑层中所包括的各刚性材料层中,开孔尺寸最大的刚性材料层在第一方向上开孔尺寸等于折叠区在第一方向尺寸。其中,第一方向为相邻两非折叠区的中心连线方向。

并且,可选的,开孔在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开孔在第二方向的尺寸,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因折叠显示面板时,应力主要集中在第一方向上,因此设置开孔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较大,更加有利于应力的释放。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9,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与非折叠区nfa一一对应的结构件210,结构件210与对应的非折叠区nfa重合,结构件210设置于支撑层130远离基底110的一侧;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折叠区fa的连接件220,连接件220与两侧的结构件210连接。

其中,连接件220可选用单轴式转轴结构,具有结构简单零件少、寿命高等优势;或者,可选用合页式转轴结构;或者,可选用铰链结构;连接件还可以是其他现有折叠显示装置中可以使显示装置发生折叠的连接结构,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结构件210可以是对显示面板起到支撑作用的结构。可选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外观活动件230,外观活动件230用于遮挡连接件,使得显示装置具有美观的外观。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