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体上的语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9433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瓶体上的语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语音片和晶体管组成的发音器,具体的说是安装在各种瓶体上的电子语音装置。
目前用于各种瓶装产品的商标及各种防伪标贴,其性能单一,极易仿制,而且使用前也很难辨别真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辨伪、防伪、广告、宣传、娱乐、趣味为一体的电子防伪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利用电子掩膜技术将特定的语言信号、音乐信号制作在体积极小的半导体芯片上,将芯片与电池、发音体、晶体三极管联接为一完整电路。使用倾斜就能闭合的水银开关或滚珠、触模开关触发信号,掩膜芯片中的语言信号就会输出,经三极管放大推动发音体发出声响。芯片中的语言信号发出后,有一个脉冲信号,该信号用导线引出,在这个信号导线上联接一个防伪线,接在电路的公共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具有明显的辨伪、防伪效果,且掩膜制作技术非一般厂家可行,不易仿制,生产数量最低也需十几万枚,厂方才肯制作。
二、有确切的广告宣传功能每一件产品都具有自身宣传的本领,且方式新颍、别致,有良好的娱乐效果和趣味性。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单芯片语音装置电路图图2为双芯片语音装置电路图
图1所示的电路图中,芯片Y1具有语言和音乐两段语音内容,微型电池E是该装置的电源,K是电路开关,当开关K闭合后,语言段得到触发信号,该信号经三极管V1放大,推动发音体SP发出声响,当芯片掩膜体中的语言信号发完后即发出一个脉冲触发信号,以触发音乐信号。脉冲触发信号线由防伪线F联接,防伪线穿过装置外壳后,返回接在电路的公共端G上。只有拆断防伪线,芯片中的音乐信号才能由脉冲触发信号触发发出,如防伪线不拆断,输出的脉冲信号经防伪线到公共端形成短路,不能触发音乐信号,芯片中的音乐信号就不能发出声响。
图2所示的电路图中,语音片由语言片Y2和音乐片Y3组成,E1为该装置的电池电源,当开关K1闭合后,语言片Y2与电源E1接通,语言片得到触发信号,片中的语言信号经三极管V2放大,推动发音体SP1发出语言声响。Y2中的语言信号发完以后即发出一个脉冲触发信号。该触发信号触发音乐片Y3,Y3中的音乐信号加在三极管V3的基极B3,由V3放大推动发音体SP1发出音乐声响。但在B3到公共端点G1设有一防伪线F1,防伪线阻止了(短路)音乐片Y3发出的信号。只有把F1防伪线拆断,音乐片中的音乐信号才能经V3放大,推动发音体发出音乐声响。
该装置可采用套装、粘贴等方法装配在各种名酒及高档化妆品等瓶装产品上,所用的水银开关可使酒瓶在倾斜斟酒时即可对芯片中的语言段或语言片发出触发信号,由防伪线控制的音乐段或音乐片只能作一次性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瓶体上的语音装置,是利用电子掩膜技术将特定的语言信号、音乐信号制作在半导体芯片Y1上,芯片与电池E,发音体SP、晶体三极管V1联接为一完整电路,其特征在于采用倾斜就能闭合的水银开关或滚珠、触模开关触发信号,掩膜芯片中的语言信号就会输出经三极管放大,由发音体发出声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语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芯片掩膜体中的语言信号后设有脉冲触发信号,该信号用导线引出,联接一个防伪线F,接在电路的公共端G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语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瓶体上的语音装置中,语音片由语言片Y2和音乐片Y3组成,联接在电路中,开关K1闭合后,语言片Y2与电源E1接通,语言片即接到触发信号,语言信号经三极管V2放大,由发音体SP1发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语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芯片Y3中的音乐信号加在三极管V3的基极B3,由V3放大传至发音体SP1,在B3到公共端点G1设有防伪线F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在瓶体上的电子防伪语音装置,它是利用电子掩膜技术将特定的语言信号、音乐信号制作在半导体芯片上,将芯片与电池、发音体、晶体三极管连接为一完整电路,通过开关触发信号,芯片中的语言信号就会输出,经三极管放大,推动发音体发音。在芯片中的脉冲信号上用导线引出,连接一个防伪线,由防伪线控制音乐片,鉴别真伪。本装置防伪作用较好,查伪准确,方式独特。有确切的广告宣传功能和良好的娱乐效果。
文档编号G09F3/00GK2221240SQ9523931
公开日1996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8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8日
发明者鲁志强 申请人:鲁志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