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5251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支点的可折叠部11a和可折叠部lid沿相反方向弯曲壳体10a和壳体lOe,可 平坦地展开柔性显示部20。在运种情况下,壳体10b、壳体10c和壳体lOd是从壳体10a和 壳体lOe的平坦表面突出到后侧的支架(把手)。
[0072] 在此,通过仅沿相反方向弯曲壳体10a和壳体lOe难W保持柔性显示部10的平坦 状态,运是因为在壳体10a和壳体lOe之间的角度会根据可折叠部11a、1化、11c和lid的 弯曲角度而变化。另外,由于在柔性显示部20的折叠部分20a下方的部分是由壳体10b、 壳体10c和壳体lOd形成的空间,因此如果用户触摸折叠部分20a,则所述触摸使折叠部分 20a偏转,因而会难W进行触摸操作,并会损坏折叠部分20a。因此,考虑运些情况,在壳体 lOe中容纳的滑动式保持构件13滑动到壳体10a的保持构件滑动导向件14。
[0073] 图17和图18示出滑动式保持构件13插入到壳体10a的保持构件滑动导向件14 中的状态。为了更容易地理解有机化显示装置的结构,在图17中半透明地示出柔性显示 部。通过将滑动式保持构件13插入到保持构件滑动导向件14中,壳体10a和壳体lOe可 固定到彼此,柔性显示部20可保持在平坦状态。随后,由于滑动式保持构件13存在于柔性 显示部20的折叠部分20a下方的状态,因此可控制柔性显示部20的偏转,并改善折叠部分 20a的触摸可操作性。
[0074] 此外,为了容易地滑动滑动式保持构件13,可在其上形成诸如把手的突出部。另 夕F,在图17中,为了将柔性显示部20用作触摸面板,滑动式保持构件13被配置成支撑柔性 显示部20的折叠部分20a的整个下部,然而,当仅通过柔性显示部20执行显示时(不提 供有触摸面板的功能),滑动式保持构件13可被配置成支撑折叠部分20a的下部的一部分 (使得折叠部分10a不会因其自身重量而偏转)。此外,如图18中所示,通过将滑动式保持 构件13和保持构件滑动导向件14的位置移动为靠近柔性显示部20,在柔性显示部20和滑 动式保持构件13之间的间隙可被减小为无实践问题的级别。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 壳体10a的保持构件滑动导向件14的端面的开口被扩大,因此即使壳体10a和壳体lOe没 有彼此对齐,滑动式保持构件13仍可容易地插入到保持构件滑动导向件14中。
[00巧]在图13至图18中,壳体10b、壳体10c和壳体lOd具有可通过可折叠部1化和可 折叠部11c进行弯曲的结构,但是可使运些壳体成为一体的结构。例如,如图19中所示,代 替壳体10b、壳体10c和壳体lOd,设置一体的通道形壳体lOf,柔性显示部20被固定,从而 柔性显示部20的折叠部分20a的中屯、位置沿与通道形壳体lOf分离的方向(图19的上 侦?移动。在运种情况下,如果通道形壳体lOf的宽度为W2,将折叠部分20a的中屯、位置与 可折叠部11a和可折叠部lid连接的距离是d,发光层22的曲率半径为rl,则设置W2和d W便发光层的曲率半径rl满足下面的公式2和公式3 :
[0076] rlX JI=(W2巧Xd)似
[0077] rl > 2mm(3)
[0078] 因此,可防止发光层22的发光元件或TFT被损坏,同时,如图20中所示,可在壳体 10a和壳体lOe彼此对齐的同时使柔性显示部20处于平坦状态。
[0079] 此外,在图19和图20中,通道形壳体lOf的空间的横截面W敞开方形形成,但是 通道形壳体lOf的底部可W诸如U形的弯曲形状形成。另外,通道形壳体lOf可W运样的 形状形成:其开口部略微窄W便壳体10a和壳体lOe的开口端(图19中的上端部)变得彼 此紧密接触。
[0080] 另外,在图13至图20中,通过将壳体lOe中容纳的滑动式保持构件13插入到壳 体10a的保持构件滑动导向件14中,壳体10a和壳体lOe固定到彼此,从而改善了柔性显 示部20的折叠部分20a的触摸可操作性,然而没有必要始终把保持构件容纳于壳体中。图 21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有机化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另一示例,为了更容易地理解有机化 显示装置的结构,在图21中半透明地示出了柔性显示部和保持构件。
[0081] 如图21中所示,插入式保持构件13a可被插入到在壳体10曰、壳体lOe和柔性显示 部20之间形成的空间中。还在上述结构中,如图22中所示,壳体10a和壳体lOe可固定到 彼此。另外,由于在柔性显示部20的折叠部分20a的整个下部上设置插入式保持构件13曰, 因此可改善折叠部分20a的触摸可操作性。此外,在图21和图22中,插入式保持构件13a 不仅用于包括一体的通道形壳体lOf的结构,还用于在图13至图18中示出的结构。
[0082] 在上面,参照图13至图22描述了双折叠柔性显示部20的情况。本实施方式的运 样的结构可应用于多折叠(Ξ折叠或更多折叠)柔性显示部20的情况。图23示出包括有 机化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被称为同时提供有智能电话和平板电脑功能的智能 平板电脑、平板电话等)的示例。
[0083] 如图23中所示,通过可折叠部16a至可折叠部16h,壳体巧b至壳体15i可弯曲地 连接到壳体15曰,壳体15a中包括显示控制系统26 (用于实现智能电话和平板电脑的功能的 控制单元),并具有在壳体15a的一个表面上形成的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25和触摸屏24。 也就是说,壳体巧b至壳体15t壳体15f至壳体1化对应于第一壳体,壳体15e对应于第二 壳体,壳体15a和壳体15i对应于第Ξ壳体。另外,柔性显示部20被设置在从壳体15a的 另一表面到达壳体15i的区域中,并且柔性显示部20通过粘接剂固定到壳体15曰、壳体15e 和壳体15i,在柔性显示部10中,发光层22被夹在柔性基板21和柔性基板23之间。
[0084] 另外,在壳体15e中容纳有滑动式保持构件13b和滑动式保持构件13c,并且如有 必要时,在滑动式保持构件13b和滑动式保持构件13c上形成诸如把手13d的突出部,在壳 体15a中形成可插入滑动式保持构件13b的保持构件滑动导向件14的同时,在壳体15i中 形成可插入滑动式保持构件13c的保持构件滑动导向件14。另外,为了确保由壳体15b、壳 体15c和壳体15d包围的第一空间W及由壳体15f、壳体15g和壳体1化包围的第二空间, 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中设置有弯曲角度限制构件12。
[0085] 随后,壳体15a和壳体15e围绕作为支点的可折叠部16a和可折叠部16d打开,并 且,壳体15e和壳体15i围绕作为支点的可折叠部16e和可折叠部1化打开。此后,如图 24中所示,如果在壳体15e中容纳的滑动式保持构件13b通过滑动插入到壳体15a的保持 构件滑动导向件14中,并且在壳体15e中容纳的滑动式保持构件13c通过滑动插入到壳体 15i的保持构件滑动导向件14中,则壳体15a至15i处于平坦形状的打开状态。
[0086] 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Ξ折叠结构,可在保持与智能电话相同的外部尺寸的同时容 纳具有平板尺寸的屏幕。当仅使用智能电话的功能时,通过使用处于闭合状态的反射式液 晶显示装置25,可降低功耗。另外,当用作平板电脑时,可使用具有大面积的柔性显示部20 读取各种信息,并通过滑动式保持构件13b和滑动式保持构件13c改善折叠部分的触摸可 操作性。此外,由于由壳体15b、壳体15c和壳体15d形成的凸起部W及由壳体15f、壳体 15g和壳体1化形成的凸起部用作支架(把手),因而可改善手持特性。
[0087] 另外,图23和图24示出了设置有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壳体被设置在其端部的 结构,但是可形成如下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多个壳体可弯曲地连接到设置有反射式液晶显 示装置的壳体的两侧,一个壳体被折叠,随后另一个壳体被折叠W便在其上重叠。另外,在 图23和图24中,在壳体15e中容纳有滑动式保持构件13b和滑动式保持构件13c,在壳体 15a和壳体15i中设置保持构件滑动导向件14,但是可在壳体15a和壳体15i中分别容纳 滑动式保持构件13,并可在壳体15e中设置两个保持构件滑动导向件14。此外,图23和图 24中示出和描述了应用图13至图18中示出的结构的电子设备,但是还可应用图19和图 20中示出的包括壳体的结构W及图21和图22示出的插入插入式保持构件的结构。W下, 将使用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描述柔性显示部(有机化显示装置)的结构、操作和制造 方法。
[008引[实施方式U
[0089] 首先,将参照图25至图31描述有机化显示装置的结构和操作。图25示出作为 本发明的光电装置的示例的有机化显示装置。有机化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部20。如上 所述,柔性显示部20包括发光层22、W及夹有发光层22的柔性基板21和柔性基板23,其 中,发光层22具有诸如TFT的开关元件、发光元件、触摸传感器等。另外,在阴电极形成区 114a(图25中的虚线)周围设置有:用于驱动与发光层22的TFT连接的扫描线的扫描驱动 器131、用于控制每个像素的发光周期的发光控制驱动器132、用于防止因静电放电巧SD) 导致的损坏的数据线静电放电保护电路133、用于将具有高传输率的数据流恢复为多个具 有初始低传输率的数据流的解复用器(l:nDeMUX) 134、使用各向异性导电膜(AC巧安装的 用于驱动数据线的驱动器IC135等,所述阴电极形成区114a使用掩膜沉积形成在有机化 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外部,并经柔性印刷电路(FP0136连接到外部装置。另外,图25示出 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示例,然而其形状和配置可进行适当地改变。例如,由于 本实施方式的有机化显示装置是折叠式,因此通过将扫描驱动器131和发光控制驱动器 132分离为两部分W免在折叠部分(图25中的单点划线)上彼此重叠而形成扫描驱动器 131和发光控制驱动器132,但是如果有机化显示装置的功能不因弯曲和展开而恶化,则不 总是有必要分离。
[0090] 图26是关注在发光层22上形成的发光元件的一个像素(Ξ个子像素)的俯视图, 其中,沿数据线的延伸方向并沿扫描线(栅极电极)的延伸方向重复地形成像素。另外,图 27和图28是关注一个子像素的剖视图,并且为了更容易地理解所述子像素的结构,W通过 从图26的俯视图中排除M2驱动TFT108bOFT部108)和保持电容器部109的区域的简化 的方式来描述所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