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机机壳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84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投影机机壳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机的结构,尤其是用以遮盖辐射热的机壳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投影机为了在萤幕上投影出高亮度及清晰的影像,提供使用者舒适观赏环境,常使用高功率的灯泡作为投射光源,使得灯泡成为投影机中最大热源。因此在灯泡附近的上下机壳,温度会高于其他部分机壳,为了消费者的使用安全,以及提高产品的品质,现有投影机常用风扇来冷却,以降低机壳的温度。
请见图1,为现有投影机的投射光源10,主要是灯泡11借可动的结合装置12固定于灯架13上,并以螺钉14将灯架13固定于投影机的下壳15。其中,为了符合现代轻薄短小的消费潮流,投影机的上壳16会尽量接近灯泡11,以使投影机的厚度维持最薄。因此,虽然灯泡11的侧边设有风扇(未图示)进行冷却。但灯泡11上方并无任何遮蔽,灯泡11附近的上壳16及灯架13仍会被灯泡11高温所产生的热辐射及热空气加热,并经灯架13再传导至灯架13附近的下壳15,导致光源10附近的投影机上下机壳的温度高于其他部分机壳,不仅使塑料机壳受高温,也容易劣化,即使金属机壳亦容易产生高温,造成使用上的不安全及不方便。
如图2所示,为另一现有投影机的光源20,其中灯泡21结合于灯架22上,投影机内部设有固定壳23,灯架22可由固定壳23的下方,经下壳25开槽(未图示),置入并结合于固定壳23内。另于固定壳23的侧边设置风扇24,对灯泡21进行散热冷却。虽然固定壳23的上方为非完全密闭的顶架231,可遮盖灯泡21避免辐射热直接照射至上壳26,但固定壳23的挡盖231紧贴着投影机的上壳26设置。因此,灯泡21的辐射热仍然会经挡盖231及灯架22,传导至机壳的上下壳25、26。此外,有些挡盖231与上壳26间因制造或组装误差留有间隙,但并未形成空气流动的通道,使间隙中的空气静止不动,而被持续加热,同样会形成高温。以上这些均会导致光源20附近的投影机上下机壳的温度高于其他部分机壳,造成使用上不安全及不方便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机机壳散热装置,能够遮挡辐射热并使空气流通,从而降低机壳的温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在机壳内部固设具有灯泡的灯架,灯架侧面接近下缘设置至少一个导引面;于灯架相对设导引面的侧面附近的机壳上,设置出风口;灯架上方设上薄板,与机壳保持一距离,形成上风道;灯架下方设下薄板,与机壳保持一距离,形成下风道并与导引面连通;设于灯架设导引面的侧面附近的风扇使空气流经灯架、上下风道,由出风口排出,进行散热。
本发明的投影机机壳散热装置借薄板作为热辐射屏障,令空气流通,隔绝辐射热及灯泡附近的高温空气,降低机壳的温度,以提高产品品质。


图1显示现有投影机光源与机壳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显示另一投影机光源与机壳的后剖视示意图。
图3显示本发明机壳散热装置的外观图。
图4显示本发明光源的外观图。
图5显示本发明机壳散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机壳散热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有关本发明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现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加以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投影机机壳散热装置,主要包括灯泡31、灯架32、结合壳33、副出风口34、下机壳35及风扇40等。灯泡31结合于灯架32内,再置入固设于下机壳35的副出风口34附近的结合壳33内,由设于结合壳33侧边的风扇40驱动空气进行散热。
其中,本发明投影机下机壳35的一侧边设有副出风口34。下机壳35还具有底座36,底座36在副出风口34附近设机壳散热装置30。底座36于机壳散热装置30四周设置向上延伸的支架331而形成结合壳33。结合壳33的顶面为上薄板332,覆盖住灯泡31,以隔绝高温灯泡31向上照射产生的辐射热及附近的高温空气,并借结合壳33来结合固定灯架32。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投影机灯架32。灯泡31装设于灯架32内,灯架32的底架321的下表面连设下薄板322,下薄板322覆盖底架321整个下表面,以隔绝高温灯泡31产生向下辐射的辐射热及附近高温空气。灯架32底架321的一个侧面在接近下缘设有凹陷的导引面323,其连通至下薄板322,构成投影机的投射光源。
请参见图5,本发明投影机机壳散热装置30将结合壳33设于由上下机壳35、37组成的投影机机壳部,并位于下机壳35副出风口34附近。结合壳33顶面的上薄板332离上机壳37一适当距离,使上薄板332与上机壳37间形成间隙,构成上风道38,以避免将热传至上机壳37。此外,靠近结合壳33一侧的机壳上设置出风口39,结合壳33的另一侧附近则设置风扇40,包含灯泡31和灯架32的光源结合于结合壳33内,令灯架32具有导引面323的侧面面向风扇40,并使灯架32下侧的下薄板322与下机壳35保持一距离,形成下风道361,而下风道361的一侧对着设于下机壳35的副出风口34,以免将热传至下机壳35。
本发明在进行散热时,风扇40驱动空气流吹向结合壳33,大部分空气穿入结合壳33,吹过灯泡31由出风口39排出,使灯泡31获得冷却。部分空气则流经上风道38,由出风口39上端排出,使承受高温灯泡31辐射热的上薄板332产生对流传热,由此对部分空气加以冷却,以减少将热传至上机壳37,降低灯泡31上方附近上机壳37的温度。另外,有些风扇40吹出的部分空气,经设于灯架32下侧导引面323,引导进入下风道361,再由设于下机壳35的副出风口34排出,使承受高温灯泡31辐射热的下薄板322产生对流传热,由此使部分空气加以冷却,以减少将热传至下机壳35,降低灯泡31下方附近下机壳35的温度。
同理,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亦可不需结合壳33而直接将灯架32固定于机壳上;另外,本发明前一实施例的上薄板332及下薄板322,虽以与结合壳33或灯架32固定结合为说明;实际上,上下薄板332、322亦可单独设置,并可借固定件351或371等固定于结合壳33、灯架32、下机壳35或上机壳37上;此外,本发明的风扇40也可置于靠近出风口39与灯架31之间,将热空气排出出风口39,而副出风口34亦可成为出风口39的一部分,以简化机壳结构。同样可达成本发明的机壳散热功效。
以上所述的仅为用以方便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这些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所作的任何变更,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投影机机壳散热装置,包括机壳,具有内部;灯架,固设于机壳内部,其一个侧面接近下缘处设置至少一个导引面;出风口,设于所述机壳上,并位于灯架侧面附近;上薄板,设于所述灯架上方,与机壳保持一距离,形成上风道;下薄板,设于所述灯架下方,与机壳保持一距离,形成下风道并与导引面连通;以及风扇,设于所述灯架附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机壳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薄板固定于灯架的下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机壳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薄板为灯架的下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机壳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部设有一结合壳,结合壳内部固定灯架,灯架内结合灯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机机壳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薄板设于结合壳的上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机机壳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薄板为结合壳的上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机壳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上机壳及下机壳,上机壳与上薄板保持一距离而形成上风道,下机壳与下薄板保持一距离而形成下风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机机壳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薄板固定于上机壳。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机机壳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薄板固定于下机壳。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机机壳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风道的出口连通至设于出风口下侧的副出风口。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机壳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设于灯架具导引面的侧面附近。
全文摘要
本发明在机壳内部固设具有灯泡的灯架,灯架一侧面接近下缘处设置至少一个导引面,在灯架相对设导引面的侧面附近的机壳上设出风口。灯架上方设上薄板,与机壳保持一距离,形成上风道;灯架下方设一下薄板,与机壳保持一距离,形成下风道并与导引面连通。设于灯架设导引面的侧面附近的风扇使空气流经灯架、上下风道,由出风口排出,进行散热,以降低灯泡附近机壳温度。
文档编号G03B21/16GK1453631SQ0211847
公开日2003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6日
发明者吴上炫, 许年辉 申请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