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浦光源的光纤侧边耦合方法

文档序号:2677805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泵浦光源的光纤侧边耦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光纤放大器、光纤激光器的具有均匀可分段泵浦的光纤侧边耦合方法,它能够有效地将多模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源从多模双包层(DC)光纤的任何线段上(不是终端)耦合到DC光纤中,用于制造大功率输出,高转换效率的光纤放大器和光纤激光。其应用领域包括光纤通信网络,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加工与处理,激光雕刻,激光打标,激光焊接,焊缝处理,精密打孔,激光检测和测量,激光雷达系统,激光自由空间通信,传感技术和激光医学等。其输出波长从0.8nm到2000nm以上,输出连续光功率从数百毫瓦到数千瓦。
Gapontsev,V.P等人(美国专利U.S.5,999,673),发明了一种多模光纤之间的边耦合方法,如

图1所示,将逐渐拉细的多模光纤(MM光纤)熔触在一根DC光纤上,该方法可实现高的耦合效率,但要实现分段均匀泵浦,需要多个侧边耦合点和多个泵浦光源,增加实际上实现的难度。
Grudimin.A.B.等人(国际专利,WO 00/67350)发明了泵浦光纤与DC光纤互相接触的边耦合方法,其原理如图2所示,由于泵浦光纤没有拉细,很难得到高的耦合效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MM光纤(多模光纤)作为泵浦输入光纤,DC光纤(双包层多模光纤)作为产生放大器或激光的光纤,其特征在于MM光纤与DC光纤耦合的区域去掉保护层,将DC光纤的耦合段绕成圈,在与MM光纤的耦合区域,DC光纤是去掉保护层,DC光纤和MM光纤的耦合是光学接触,光学接触指的是互相熔触或互相紧靠在一起。
按上述方案,可将去掉保护层的MM光纤逐渐拉细,使MM光纤在耦合区域具有一个变小的截面。
DC光纤可绕多圈使其在耦合段形成有多个截面与MM光纤截面进行光学接触,以提高耦合效率。
在DC光纤和MM光纤相耦合的熔触区域,实现光学接触的具体方法如下(1)去掉MM光纤熔触区域的保护层;(2)用光纤拉锥机逐渐拉细MM光纤的熔触区域,拉细的光纤直径由公式光纤直径*数值孔径=常数决定;(3)DC光纤绕圈,绕圈的圈数由应用决定,在每圈的熔触区域,去掉DC光纤的保护层;(4)在熔触区域,扭缠DC光纤和拉细的MM光纤使它们之间有很好的光学接触;(5)高温熔触DC光纤和MM光纤。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DC光纤的纤芯结构可以是包括单模的或其它纤芯结构如环形纤芯结构。
所述的MM光纤逐渐拉细区域与绕成圈DC光纤去掉保护层的区域熔触后,MM光纤具有两个输入端用于引入泵浦光源,可保留此两个输入端,则光源耦合到绕圈的DC光纤中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传输,形成双向泵浦;或者去掉MM光纤的一个输入端,只留一个输入端,形成单向泵浦。
按上述方案,绕成圈的DC光纤可以是绕两圈形成两个截面与MM光纤的一个截面熔触,也可以是绕三圈形成三个截面或绕多圈形成多个截面与MM光纤的一个或多个截面熔触,绕圈的数目是根据DC光纤的长度和应用的需要而确定。
所述的绕圈DC光纤,其每圈的长度可以是相同的或是不同的。
按上述方案,MM光纤可以是单根的,也可以是多根,若是多根MM光纤,可以是相同的泵浦光纤,也可以是不同的。同时,DC光纤可以是单根,也可以是多根的,采用多根DC光纤时,多根DC光纤可以是相同,也可以不同。
按上述方案,若采用多根DC光纤时,或采用多个绕圈时,MM光纤在与DC光纤的熔触区域,可以是逐渐拉细的,或稍微拉细,或只去掉保护层不拉细,同样地,绕成圈的DC光纤在与MM光纤的熔触区域,可以不拉细,也可以稍微拉细。
所述的DC光纤可以由接近两端头附近的区域与一根MM光纤耦合。
按上述方案,如果DC光纤是分段绕圈,则MM光纤可按单向泵浦或双向泵浦分别独立地与分段的多个绕圈的DC光纤耦合,这时,MM光纤有多个泵浦输入端,同时MM光纤也可以是由一根MM光纤对各分段的多个DC光纤绕圈耦合,这样泵浦光纤只有两个输入端。
按上述方案,在分段多个绕圈的DC光纤上引入高反射的光纤光栅和低反射的输出光纤耦合器,则可在由两个分段绕圈的DC光纤上分别建立一个主振荡系统和一个功率放大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DC光纤绕圈以形成多个截面与作为泵浦输入的MM光纤相耦合,由于侧边耦合的效率主要取决于DC光纤和MM光纤的截面接触,试验结果表明,耦合效率最高可达96%。本发明不仅使耦合效率得到提高,而且也使DC光纤得到均匀地泵浦,提高了泵浦光源到光纤激光转出的转换效率。从而解决了光纤放大器,光纤激光的大功率泵浦光源耦合问题,以满足制造大功率输出、高转换效率的光纤放大器和光纤激光器的需要。本发明还具有简便有效、所占空间小、易于实施的特点。
图2为国际专利WO 00/67350的光纤边耦合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纤边耦合方法示意图。
图4、图5为实施例中MM光纤和DC光纤的光学接触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光纤边耦合方法示意图。
图7、图8、图9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分别为三种MM光纤和DC光纤的光学接触截面示意图,其中DC光纤的截面数为3、4、7个。
图10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中多个MM光纤和多个DC光纤的边耦合方法光学接触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光纤边耦合方法示意图,其中DC光纤为多个分段绕圈,每一分绕圈上具有独立双向泵浦光纤。
图12为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的光纤边耦合方法示意图,其中DC光纤仍为两个分段绕圈,泵浦光纤为单一光纤,在耦合区域与分段绕圈DC光纤熔触,但只有两个输入端。
图13为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的光纤边耦合方法示意图,DC光纤靠近两端头的两个区域直接与一根拉细的泵浦光纤耦合。
图14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六而形成光纤主振荡级和放大级的图示。
权利要求
1.一种泵浦光源的光纤侧边耦合方法,包括MM光纤作为泵浦输入光纤,DC光纤作为产生放大器或激光的光纤,其特征在于MM光纤与DC光纤耦合的区域去掉保护层,将DC光纤的耦合段绕成圈,在与MM光纤的耦合区域,DC光纤是去掉保护层,DC光纤和MM光纤的耦合是光学接触,光学接触指的是互相熔触或互相紧靠在一起。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浦光源的光纤侧边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去掉保护层的MM光纤逐渐拉细,使MM光纤在耦合区域具有逐渐拉细的区域和一个变小的截面。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浦光源的光纤侧边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DC光纤绕多圈使其在耦合段形成有多个截面与MM光纤截面进行光学接触。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浦光源的光纤侧边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DC光纤和MM光纤相耦合的熔触区域,实现光学接触的具体方法如下(1)去掉MM光纤熔触区域的保护层;(2)用光纤拉锥机逐渐拉细MM光纤的熔触区域,拉细的光纤直径由公式光纤直径*数值孔径=常数决定;(3)DC光纤绕圈,绕圈的圈数由应用决定,在每圈的熔触区域,去掉每根DC光纤的保护层,(4)在熔触区域,扭缠DC光纤和拉细的MM光纤使它们之间有很好的光学接触,(5)高温熔触DC光纤和MM光纤。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浦光源的光纤侧边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C光纤的纤芯结构包括单模的或其它纤芯结构。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浦光源的光纤侧边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M光纤具有两个输入端用于引入泵浦光源,保留此两个输入端,则光源耦合到绕圈的DC光纤中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传输,形成双向泵浦。
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浦光源的光纤侧边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去掉MM光纤的一个输入端,只留一个输入端,形成单向泵浦。
8.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浦光源的光纤侧边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绕成圈的DC光纤绕多圈形成多个截面与MM光纤的一个或多个截面熔触。
9.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浦光源的光纤侧边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MM光纤为单根或多根,同时,DC光纤为单根或多根。
10.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浦光源的光纤侧边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DC光纤是分段绕圈,则MM光纤按单向泵浦或双向泵浦分别独立地与分段的多个绕圈的DC光纤耦合。
11.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浦光源的光纤侧边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泵浦的光纤是由一根DC光纤进行分段绕圈,泵浦光纤是由一根MM光纤进行,在各耦合区域,分段拉细的MM光纤与分段绕圈的DC光纤在耦合区域熔触,但MM光纤是连续的,不切断,只有MM光纤的两个端头作为泵浦光源的引入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光纤放大器、光纤激光器的具有均匀可分段泵浦的光纤侧边耦方法,包括MM光纤作为泵浦输入光纤,DC光纤作为产生放大器或激光的光纤,MM光纤与DC光纤耦合的区域去掉保护层,将DC光纤的耦合段绕成圈,在与MM光纤的耦合区域,DC光纤是去掉保护层,DC光纤和MM光纤的耦合是光学接触,光学接触指的是互相熔触或互相紧靠在一起。本发明不仅使耦合效率得到提高,而且也使DC光纤得到均匀地泵浦,提高了泵浦光源到光纤激光转出的转换效率。从而解决了光纤放大器,光纤激光的大功率泵浦光源耦合问题,以满足制造大功率输出、高转换效率的光纤放大器和光纤激光器的需要。本发明还具有简便有效、所占空间小、易于实施的特点。
文档编号G02B6/00GK1461082SQ0312806
公开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30日
发明者阎长鹍 申请人:阎长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