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288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背光组件,尤其是关于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面板的背光组件。
(2)背景技术背光组件(Backlight Module)为液晶显示器(LCD)面板的关键零组件,由于液晶本身并不会发光,背光组件的功能便在于供应亮度充分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面板能够正常显示影像。由于LCD面板已广泛应用于众多具有成长潜力的电子产品,如监视器、笔记本电脑、数字相机、个人数字助理、投影机等,背光组件及其相关零组件的需求自然也随着持续成长。
请参阅图1,其是为习知的背光组件结构示意图。背光组件主要由光源10、导光板11、反射板12、扩散板13、棱镜片14及外框等组装而成。光源10必须具备高亮度及寿命长等特色,目前的光源有冷阴极萤光灯(Cold CathodeFluorescent Lamp,CCFL)及热阴极萤光灯、发光二极管(LED)、电激发光片(EL)等,其中以CCFL为主流。导光板11的作用在于引导光的散射方向,用来提高面板的辉度,并确保面板亮度的均匀性。导光板11是利用射出成型的方法将丙烯压制成表面光滑的板块,然后用具有高反射且不吸光的材料,在导光板11的底面印上扩散点,当光碰到扩散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利用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扩散点,可使导光板11均匀发光。反射板12的用途在于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11中,用来提升光的使用效率。至于扩散板13的作用在于让光的分布更加均匀,使从正面看不到反射点的影子。然而由于光自扩散板13射出后,其光的指向性非常差,必须利用棱镜片14来修正光的方向,达到聚光的效果,提升正面的亮度。
一般而言,背光组件依光源位置可分为「直下式」与「侧光式」两种设计,目前大尺寸面板大都利用直下式设计。直下式设计是将灯管置于组件的正下方,但由于灯管与其他背光组件的辉度相差很多,使得在面板上会很容易看到明显的灯管光源,并造成网点设计上的困扰。为避免此现象,通常将导光板加厚至一定厚度,再将靠近光源的网点设计得较小且较分离,以防止灯管太明显,造成不均匀的背光组件,但此设计却也同时增加了背光组件的重量和厚度。
(3)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组件,其可均匀分散灯管的光源,避免灯管过于明显。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组件,其可减轻背光组件的重量及厚度,符合目前LCD面板轻薄化的趋势。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组件,其包含一发光体,用以提供光线;一导光板组,位于该发光体的两侧边,用以引导该光线的散射方向;一半透膜,位于该发光体的上方,且具有多个破孔;以及一反射板,位于该导光板的下方,其可将该光线反射回该导光板中,用以提升该光线的使用效率,其中,该光线可经该半透膜的该破孔向上导出,亦可藉助该半透膜及该反射板的反射,再经由该导光板向上导出。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发光体包含至少一个灯管。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导光板组包含二导光板。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导光板为楔形板。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楔形板的厚侧端靠近该发光体。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半透膜是呈弧形。
根据上述构想,该背光组件还包含一扩散板,位于该导光板组及该半透膜的上方,用以使该光线的分布更加均匀。
根据上述构想,该背光组件还包含一棱镜片,是位于该扩散板的上方,用以修正该光线的方向,达到聚光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组件,其包含一发光体,用以提供光线;一导光板组,位于该发光体的两侧边,用以引导该光线的散射方向;一半透膜,位于该发光体的上方,且具有多个破孔;以及一扩散板,位于该导光板组及该半透膜的上方,用以使该光线的分布更加均匀,其中,该光线可经该半透膜的该破孔向上导出,亦可藉助该半透膜的反射,再经由该导光板向上导出。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发光体包含至少一个灯管。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导光板组包含二导光板。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导光板为楔形板。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楔形板的厚侧端靠近该发光体。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半透膜是呈弧形。
根据上述构想,该背光组件还包含一反射板,位于该导光板的下方,其可将该光线反射回该导光板中,用以提升该光线的使用效率。
根据上述构想,该背光组件还包含一棱镜片,位于该扩散板的上方,用以修正该光线的方向,达到聚光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组件,其包含一发光体,用以提供光线;一导光板组,位于该发光体的两侧边,用以引导该光线的散射方向;以及一半透膜,位于该发光体的上方,且具有多个破孔,其中,该光线可经该半透膜的该破孔向上导出,亦可藉该半透膜的反射,再经由该导光板向上导出。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发光体包含至少一个灯管。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导光板组包含二导光板。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导光板为楔形板。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楔形板的厚侧端靠近该发光体。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半透膜是呈弧形。
根据上述构想,该背光组件还包含一反射板,位于该导光板的下方,其可将该光线反射回该导光板中,用以提升该光线的使用效率。
根据上述构想,该背光组件还包含一扩散板,位于该导光板组及该半透膜的上方,用以使该光线的分布更加均匀。
根据上述构想,该背光组件还包含一棱镜片,位于该扩散板的上方,用以修正该光线的方向,达到聚光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
的详细说明,可被更清楚地了解。
(4)
图1是为习知的背光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半透膜示意图。
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结构示意图。
(5)具体实施方式
为改善习知背光组件中灯管过于明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于背光组件中增加一半透膜的设计。请参阅图2,其是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半透膜20示意图。该半透膜20是设置于灯管21上方,且半透膜20上具有多个破孔201,用以分散灯管的光源,避免灯管过于明显。该半透膜20具有遮光效果,其基材可选自一般的PI及PC等。当光线经半透膜20的破孔201时,可直接向上导出,而当光线经半透膜20的非破孔处时,会被反射向下,再经导光板向上导出。该半透膜20上破孔201的大小、分布及间距设计等,可同时搭配导光板的斜度及刻痕设计来达到最佳化。另外,该半透膜20亦可以一弧度设置于该灯管21的上方。
请参阅图3,其是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结构示意图。该背光组件包含一发光体30、一导光板组31、一半透膜32、一反射板33、一扩散板34、一棱镜片35及外框36。该发光体30可包含至少一个灯管,用以提供光线。该导光板组则包含二楔形导光板31,分别位于发光体30的两侧边,其中,该楔形导光板31的厚侧端靠近该发光体30,而该发光体30所发出的光线可往该导光板31的薄侧端传导,再进一步由该导光板31引导光线的散射方向。该半透膜32是位于该发光体30的上方,且具有多个破孔,用以分散灯管的光源,避免灯管过于明显。该反射板33是位于该导光板31的下方,其可将底面露出的光线反射回该导光板31中,用来提升光的使用效率。该扩散板34是位于该导光板31及该半透膜32的上方,用以使该光线的分布更加均匀。该棱镜片35则位于该扩散板34的上方,用以修正光线的方向,达到聚光的效果。
根据上述的背光组件,由发光体30中的任一灯管发出的光线首先往四面八方射出,当光线往两侧边的导光板31传导时,可藉由导光板31中扩散点或反射点的作用,将光线向上导引至LCD面板37,且可藉由反射板33的作用,将露出的光线反射回该导光板31中,再进一步向上导出。当灯管发出的光线往上传导时,若经该半透膜32的破孔时,可直接向上导出,而当光线经该半透膜32的非破孔处时,会被该半透膜32反射向下,再进一步经该导光板31及该反射板33的作用而向上导出。故利用该半透膜30的破孔设计,可均匀分散灯管光源,避免灯管过于明显。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背光组件是将灯管置于两楔形导光板的中间,具有楔形板的优点,可加强对光线行进方向的控制,且可减轻背光组件的重量及厚度,符合目前LCD面板轻薄化的趋势。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背光组件在灯管上方加设一半透膜,利用半透膜上的破孔设计,可分散灯管光源,避免灯管过于明显,而使背光组件具有较佳的均匀性。
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发光体,用以提供光线;一导光板组,位于该发光体的两侧边以引导该光线的散射方向;一半透膜,位于该发光体的上方且具有多个破孔;以及一反射板,位于该导光板的下方以将该光线反射回该导光板中;其中,该光线通过该半透膜的该破孔向上导出,或通过该半透膜及该反射板的反射再经由该导光板向上导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体包含至少一个灯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组包含二导光板,而该导光板为楔形板,且该楔形板的厚侧端靠近该发光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半透膜是呈弧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扩散板,位于该导光板组及该半透膜的上方;以及一棱镜片,位于该扩散板的上方以修正该光线的方向并聚光。
6.一种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发光体,用以提供光线;一导光板组,位于该发光体的两侧边以引导该光线的散射方向;一半透膜,位于该发光体的上方且具有多个破孔;以及一扩散板,位于该导光板组及该半透膜的上方;其中,该光线经该半透膜的该破孔向上导出,或通过该半透膜的反射再经由该导光板向上导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反射板,位于该导光板的下方以将该光线反射回该导光板中;及一棱镜片,位于该扩散板的上方以修正该光线的方向并聚光。
8.一种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发光体,用以提供光线;一导光板组,位于该发光体的两侧边以引导该光线的散射方向;以及一半透膜,位于该发光体的上方且具有多个破孔;其中,该光线经该半透膜的该破孔向上导出,或通过该半透膜的反射再经由该导光板向上导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反射板,位于该导光板的下方以将该光线反射回该导光板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扩散板,位于该导光板组及该半透膜的上方;及一棱镜片,位于该扩散板的上方以修正该光线的方向并聚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组件,其包含一发光体,是用以提供光线;一导光板组,是位于该发光体的两侧边,用以引导该光线的散射方向;一半透膜,是位于该发光体的上方,且具有复数个破孔;以及一反射板,是位于该导光板的下方,其可将该光线反射回该导光板中,用以提升该光线的使用效率。其中,该光线可经该半透膜的该破孔向上导出,亦可藉助该半透膜及该反射板的反射,再经由该导光板向上导出。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613785SQ03244308
公开日2004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1日
发明者黄华男, 麦哲魁 申请人: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