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446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背光模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制造过程中,后段模组组装制程是将液晶灌注后的玻璃面板与其它如导光板、光学薄片、电路、外框等多种零组件组装的生产作业。在模组组装制程中通常要对导光板及背光模组进行点灯检测,以检查导光板表面是否清洁及背光模组是否正确电性导通。
图1是现有技术导光板清洁性检测装置1的俯视图,其夹持固定一导光板10,该导光板清洁性检测装置1包括一检测工作台100、两个定位卡块150、两个发光二极管120及两个电源开关130。该两个定位卡块150固定在该检测工作台100的上面,对角固定待检测的导光板10,该两个发光二极管120通过印刷电路板(图未示)焊接在该检测工作台100上,并靠近该导光板10的入光面(未标示)一侧设置,以点亮该导光板10从而检查其清洁性,该两个电源开关130用来控制该两个发光二极管120的开关状态。由于该导光板清洁性检测装置1的发光二极管120被焊接在检测工作台100的一固定位置上,其只能用于检测一种特定规格尺寸的导光板,对于不同规格尺寸的导光板就需要开发不同的导光板清洁性检测装置。
对于已装入塑框的导光板,需要连同已组装完成的背光模组一起进行检测,图2是现有技术第一种背光模组检测装置2的俯视图,其夹持固定一背光模组20,该背光模组20包括塑框29和位于其上方的导光板21,该背光模组检测装置2包括一检测工作台200、两个定位卡块250及一翻盖装置280。该两个定位卡块250固定在该检测工作台200的上面,以对角固定背光模组20,该翻盖装置280包括两个发光二极管282、一翻盖286、一把手283及两个突块284,该两个发光二极管282焊接在该翻盖286上,该翻盖286通过连杆机构(未标示)枢结于该两个突块284上,且可绕连杆机构翻转,该两个突块284固定在该检测工作台200上,该把手283安装在该翻盖286的一侧以便于翻转该翻盖286。
该背光模组检测装置2工作时,先定位背光模组20,再把翻盖286拉转到塑框29上方附近,使得该两个发光二极管282正好对应该导光板21的入光面(未标示),点亮该两个发光二极管282即可对导光板21进行清洁性检测。
对于内置发光二极管的背光模组,也即带柔性电路板的背光模组,一般是通过接通背光模组的柔性电路板来进行检测,图3是现有技术第二种背光模组检测装置3的俯视图,其夹持固定一背光模组30,该背光模组检测装置3包括一检测工作台300、两个定位卡块350及一翻盖装置380。
该背光模组30包括一塑框39、一导光板31、两个内置的发光二极管32和一柔性电路板38,该导光板31位于该塑框39的上方,该两个内置的发光二极管32设置在该塑框39的上方靠近导光板31入光面(未标示)的地方,该柔性电路板38与内置的发光二极管32连接且其一端延伸出背光模组30。
该两个定位卡块350固定在该检测工作台300的上面,以对角固定背光模组30,该翻盖装置380包括一接头电路板382、一翻盖386、一把手383及两个突块384,该接头电路板382焊接在该翻盖386上,该翻盖386通过连杆机构(未标示)枢结于该两个突块384上,且可绕连杆机构翻转,该两个突块384固定在该检测工作台300上,该把手383安装在该翻盖386的一侧以便于翻转该翻盖386。
该背光模组检测装置3工作时,先定位背光模组30,再把翻盖386拉转到靠近柔性电路板38的位置,使得该接头电路板382的电极正好压合在柔性电路板38的电极上方,接通电源(图未示),点亮该两个内置的发光二极管32即可对导光板31进行清洁性检查。
对于背光模组检测装置2、3,因其翻盖装置280、380不可移动,此背光模组检测装置2、3和导光板清洁性检测装置1一样,只能适用于一种特定规格尺寸的背光模组20、30,对于不同规格尺寸的背光模组就需要开发不同的背光模组检测装置。另外,现有技术对导板光的检测、对背光模组的检测及对带有柔性电路板的背光模组的检测分别需要不同的设备,这样会增加生产流程中的设备的数量,从而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背光模组检测装置规格固定、适应尺寸不可变化以及生产流程中所需设备过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规格尺寸可调的具有整合性的背光模组检测装置。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检测装置,包括一检测工作台、一翻盖装置、一可移动发光二极管、一可移动电极夹及一定位机构,该翻盖装置包括一发光二极管、一翻盖及两个突块,该发光二极管焊接在该翻盖上,该翻盖通过连杆机构枢结于该两个突块上,该两个突块可在该检测工作台上的特定范围内移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背光模组检测装置采用可移动发光二极管、可移动电极夹及具有可移动滑块的翻盖装置,借助以上检测元件的移动实现对不同尺寸规格导光板及背光模组的检测,进而该背光模组检测装置可适用于不同尺寸规格的导光板及背光模组。由于本发明背光模组检测装置对现有技术设备进行了整合,一个设备能满足不同的检测需求。

图1是现有技术导光板清洁性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其夹持固定一导光板。
图2是现有技术第一种背光模组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其夹持固定一背光模组。
图3是现有技术第二种背光模组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其夹持固定一背光模组。
图4是本发明背光模组检测装置检测导光板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背光模组检测装置检测不带柔性电路板的背光模组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背光模组检测装置检测带柔性电路板的背光模组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是本发明背光模组检测装置检测导光板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该背光模组检测装置4夹持固定一导光板40。该背光模组检测装置4包括一检测工作台400、一翻盖装置480、两个可移动发光二极管420、一可移动电极夹470和一背光模组定位机构(未标示)。该检测工作台400包括一位于其下面的电源410。该翻盖装置480包括两个发光二极管482、一翻盖486、两个滑块484及一把手483,该发光二极管482焊接于该翻盖486上,该翻盖486通过连杆机构(未标示)枢结于该两个滑块484上,该把手483安装在该翻盖486的一侧,以便于通过该把手483绕该连杆机构翻转该翻盖486,该两个滑块484通过一螺栓(未标示)定位在该检测工作台400上且可沿其滑动,以带动翻盖装置480移动。该背光模组定位机构可根据所需固定的导光板40或背光模组的尺寸大小进行调整。
该可移动电极夹470包括一位于其端部的印刷电路板471。该两个可移动发光二极管420分别焊接于两个较小的印刷电路板(图未示)上,以便于工作时通过移动印刷电路板来移动该两个可移动发光二极管420。该两个可移动发光二极管420、该可移动电极夹470及该两个发光二极管482分别通过导线(图未示)与该电源410相接,另外,也可以在检测工作台400上设置几个控制开关以控制该发光二极管482、该两个可移动发光二极管420和该可移动电极夹470的开关状态,该背光模组定位机构也可改为使用若干真空吸附孔以吸附固定待检测的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该背光模组检测装置4工作时,先定位导光板40,再把该二个可移动发光二极管420用胶水或双面胶固定到该检测工作台400之上靠近导光板40入光面(未标示)附近的相应位置,点亮该两个可移动发光二极管420即可进行导光板清洁性检测,此时也可根据所检测导光板的尺寸大小及入光面位置调整该两个可移动发光二极管420的固定位置。
请参阅图5,是本发明背光模组检测装置4检测不带柔性电路板的背光模组时的立体示意图。该背光模组检测装置4夹持一背光模组50,该背光模组50包括一塑框59和一位于其上的导光板51。此时该背光模组检测装置4工作过程如下1先定位背光模组50,再调整该翻盖装置480与该背光模组50的相对位置,在该检测工作台400上移动该两个滑块484,使得把翻盖486拉转到塑框59上方附近时,两个发光二极管482正好对应该导光板51的入光面(未标示)以进行导光板51的清洁性检测。当需要对另外一尺寸规格的背光模组进行检测时,可通过调整该翻盖装置480与检测工作台400的相对位置来完成。
请参阅图6,是本发明背光模组检测装置4检测带柔性电路板的背光模组时的立体示意图,该背光模组检测装置4夹持一背光模组60。该背光模组60包括一塑框69、一导光板61、两个内置的发光二极管67和一柔性电路板68。该导光板61位于该塑框69的上方,该两个内置的发光二极管67设置在该塑框69的上方靠近导光板61入光面(未标示)的地方,该柔性电路板68与两内置的发光二极管67连接且其一端延伸出背光模组60。此时该背光模组检测装置4工作过程如下先定位背光模组60,用该可移动电极夹470夹住该柔性电路板68的电极端,使得印刷电路板471的电极与该柔性电路板68的电极实现电性导通,即可通过控制开关实现对导光板61的清洁性检测。
本发明背光模组检测装置4采用可移动发光二极管420、可移动电极夹470及具有可移动滑块484的翻盖装置480,借助以上检测元件的移动实现对不同尺寸规格的导光板和背光模组的检测,进而该背光模组检测装置4可适用于不同尺寸规格的导光板和背光模组。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检测装置,包括一检测工作台,一翻盖装置及一定位机构,该翻盖装置包括一发光二极管、一翻盖及两个突块,该发光二极管焊接于该翻盖上,该翻盖通过连杆机构枢结于该两个突块上,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可移动发光二极管及一可移动电极夹,该两个突块可在该检测工作台上的特定范围内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工作台进一步包括一电源,该电源固定于该检测工作台下方且通过导线与该可移动发光二极管、可移动电极夹及翻盖装置上的发光二极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多个电源开关,可分别控制该可移动发光二极管、可移动电极夹及翻盖装置上的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机构是多个真空吸附孔以吸附固定待检测的背光模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翻盖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把手,该把手安装在该翻盖的一侧。
全文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检测装置,包括一检测工作台、一翻盖装置、一可移动发光二极管、一可移动电极夹及一定位机构,该翻盖装置包括一发光二极管、一翻盖及两个突块,该发光二极管焊接在该翻盖上,该翻盖通过连杆机构枢结于该两个突块上,该两个突块可在该检测工作台上的特定范围内移动。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670587SQ20041002661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0日
发明者黄崇松, 杨建军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