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显示器及其背光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702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面显示器及其背光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组件,特别是涉及大尺寸背光组件的改良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背光组件依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侧光式背光组件以及直下式(或平板式)背光组件两种。侧光式背光组件的光源设置在组件的侧面,并利用导光板改变光线行进方向,一般适用于小尺寸的平面显示器;而在直下式背光组件中,多根灯管直接设置于扩散板后方,因此可适用于大尺寸的平面显示器。
图1为公知的直下式背光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公知直下式背光组件10具有一壳体11、一反射罩12、一光扩散板15、二固定边条13a、13b以及多支作为光源的灯管14。如图1所示,壳体11及反射罩12均呈凹字形,反射罩12直接贴附于壳体11的内表面,并具有一反射率较高的表面,以提高光反射率。直下式背光组件10一般采用低压汞荧光灯设计的冷阴极灯管(Cold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做为光源。在组装时,灯管14先穿过固定边条13a、13b的安装孔132,再通过固定边条13a、13b的卡勾134与壳体11的扣合部112卡合固定。接着,扩散板15平行设置于反射罩12的开口处,可使光线均匀扩散,以提供大尺寸平面显示器所需的均匀面光源。
另外,一般直下式背光组件10中可能还设置有其它未图标的光学膜片,例如棱镜片等,以提高其光线利用率或增进其扩散率,在此不特别说明。
传统直下式背光组件10中,由于灯管14在发光的同时亦会产生高热,因此需使用铝质壳体11吸收灯管14所产生的热辐射与热对流能量,帮助散热。但因组件内部热对流的缘故,直下式背光组件10在使用时,热空气会向上(图面中壳体11的左上方)对流集中,因此会在背光组件10顶部产生局部高温,影响灯管14的发光效率,进而造成背光组件10上下亮度不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改良传统直下式背光组件的散热结构,在不影响其发光效率的情况下,降低背光组件顶部局部高温,使背光组件上下二侧的亮度更为一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背光组件,背光组件具有一壳体,且其特微在于壳体具有至少一端面,而多个鳍片由上述端面延伸而出,以增加壳体的散热面积。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背光组件更包括安装于壳体上的多支灯管、一反射罩及一扩散板,扩散板与反射罩构成一围封空间,用于容置灯管,并提供面板组件所需光源。其次,鳍片由端面朝远离灯管的方向延伸,其间距相等,并与端面垂直。又,鳍片可手钣金方式与壳体一体成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平面显示器,包括一面板组件以及设置于面板组件背侧的一背光组件。背光组件包括安装于一壳体上的多支灯管、一反射罩及一扩散板,扩散板与反射罩构成一围封空间,用以设置灯管,提供面板组件所需光源。其中壳体具有至少一端面,端面具有多个鳍片,且各鳍片由该端面延伸而出,以增加壳体的散热面积。
在此实施例中,鳍片由端面朝远离灯管的方向延伸,其间距相等,并与端面垂直。又,鳍片可用钣金方式与壳体一体成形。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图1是显示公知的直下式背光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平面显示器的立体分解图;以及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壳体背侧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10 直下式背光组件11 壳体112扣合部12 反射罩
13a 13b 固定边条132 安装孔134 卡勾14 灯管15 扩散板20 背光组件21 壳体212 扣合部214 裁切孔216 鳍片218 端面22 反射罩222 围封空间23a 23b 固定边条232 安装孔234 卡勾24 灯管25 扩散板30 面板组件301a 301b 偏光片302 液晶面板100 平面显示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平面显示器的立体分解图。本发明的平面显示器100包括一面板组件30以及设置于面板组件30背侧的一背光组件20。在本实施例中,面板组件30包括一液晶面板302及上下二偏光片301a、301b,但是也可为其它需采用背光的平面显示面板。
如图2所示,背光组件20具有一壳体21、一反射罩22、一光扩散板25、二固定边条23a、23b以及多支作为光源的灯管24。壳体21及反射罩22均呈凹字形,反射罩22直接贴附于壳体21的内表面,并具有一反射率较高的表面,可提高光反射率。灯管24与公知的相同,采用冷阴极灯管做为光源。在组装时,灯管24先穿过固定边条23a、23b的安装孔232,再通过固定边条23a、23b的卡勾234与壳体21的扣合部212卡合固定。接着,扩散板25平行设置于反射罩22的开口处,使得扩散板25与反射罩22之间构成一围封空间222,可使灯管24所产生的光线完全反射向上,以提高背光组件20的发光效率。
图3为本发明壳体背侧的局部示意图,为了降低直下式背光组件20顶部(图2图面中壳体21的左上方)的局部高温,本发明背光组件20的壳体21的端面218具有多个鳍片216,且各鳍片216由壳体21的端面218朝远离灯管24的方向而向外延伸而出,一方面可增加壳体21的散热表面积,另一方面可通过鳍片216破坏端面218附近的热边界层,因此可提高壳体21局部对流散热效率,降低背光组件20内部因热对流所产生的局部高温。
本实施例中的鳍片216可用钣金方式与壳体21一体成形,并与壳体21的端面218垂直或呈一固定夹角,因此可增加壳体21边缘的热传边界层面积。其次,各鳍片216的间距相等,或是可随背光组件20局部温度集中的情形,调整鳍片216的间距,或是设置于壳体的其它端面,进而使散热最佳化。
再参考图2及图3,为了使灯管24所发出的光线完全向上并由反射罩22的开口射出,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罩22直接贴覆于铝壳体21的内表面,并覆盖住因钣金加工所形成的裁切孔214,因此可在不影响其背光组件20发光效率的状况下,降低背光组件20顶部局部高温,避免因背光组件20内部的局部高温,影响灯管14的发光效率,进而使背光组件20上下二侧的亮度更趋一致。
虽然本发明已以多个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些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平面显示器,包括一面板组件;一设置于该面板组件的一侧的背光组件,该背光组件包括一具有至少一端面的壳体,该端面具有多个鳍片,且这些鳍片由该端面延伸而出;一设置于该壳体的反射罩;一扩散板,该反射罩设置于该壳体,并与该反射罩构成一围封空间;以及多支设置于该围封空间中的灯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这些鳍片与该壳体一体成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这些鳍片由该端面朝远离这些灯管的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这些鳍片的间距相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这些鳍片与该端面垂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端面还具有多个分别邻接于这些鳍片的裁切孔。
7.一种背光组件,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具有至少一端面,该端面具有多个鳍片,且这些鳍片由该端面延伸而出;多支设置于该壳体上的灯管;以及一设置于这些灯管及该壳体之间的反射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于该壳体上的扩散板,其中该反射罩及该扩散板构成一围封空间,这些灯管设置于该围封空间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这些鳍片与该壳体一体成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这些鳍片由该端面朝远离这些灯管的方向延伸。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这些鳍片的间距相等。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这些鳍片与该端面垂直。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端面还具有多个裁切孔,分别邻接于这些鳍片。
全文摘要
一种平面显示器及其背光组件,其中平面显示器包括一面板组件以及设置于面板组件背侧的一背光组件。背光组件包括安装于一壳体上的多支灯管、一反射罩及一扩散板,扩散板与反射罩构成一围封空间,以设置灯管,提供面板组件所需光源。其中壳体具有至少一端面,端面具有多个鳍片,且各鳍片由该端面延伸而出,以增加壳体的散热面积。
文档编号G02F1/13GK1609677SQ20041009531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9日
发明者陈信利, 李重德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