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82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包括被提供了场发生电极的一对面板、以及布置在这两个面板之间并具有介电各向异性性质的液晶(LC)层。场发生电极通常包括耦接到诸如薄膜晶体管(TFT)的开关元件、被提供了数据电压的多个像素电极;以及覆盖面板的整个表面、被提供了公共电压的公共电极。彼此配合产生电场的一对场发生电极与布置在它们之间的液晶层形成所谓的液晶电容器。
LCD向场发生电极施加电压以产生穿过液晶层的电场,并且该电场的强度可以通过调节跨过液晶电容器的电压来控制。由于电场决定了液晶层内液晶分子的取向,而这些分子的取向决定了穿过液晶层的光的透射率,因此通过控制施加在每个像素的电压来调节光透射率,从而获得想要的图像。
为了防止长时间施加单向电场时的图像劣化等,使用例如每帧、每行、每列、或每点的反转类型(inversion type)来反转相对于公共电压的数据电压的极性。
在各种反转类型中,点反转型每隔给定数目的像素就将极性反转,其减少了由于回扫电压(kickback voltage)导致的垂直串扰和垂直闪烁(verticalflickering),从而提高图像质量。然而,点反转所需的流入每条数据线的数据电压的极性反转需要比较复杂的驱动方案,并且可能引起信号延迟。尽管信号延迟可以通过采用低电阻率金属等减小,但是这样的解决方案使制造过程复杂化,而且增大了生产成本。
可替换地,列反转型每隔给定数目的像素列就将电压极性反转。由于列反转型在一个帧期间不会反转施加到每条数据线的数据电压的极性,因此显著减小了信号延迟问题。然而,列反转型在垂直串扰和垂直闪烁等方面不如点反转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每个像素具有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并且第一开关元件耦接到第一栅极线和第一数据线,而第二开关元件耦接到第二栅极线和第二数据线,使得像素的开关元件相对于彼此耦接到不同的栅极线和不同的数据线。另外,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每条都与像素形成寄生电容,并且该寄生电容大小彼此相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每个像素具有耦接到第一栅极线和第一数据线的第一开关元件、以及耦接到第二数据线和第二栅极线的第二开关元件,并且第一开关元件具有与第二开关元件的漏电流(leakage current)相同的漏电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像素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每个像素具有耦接到第一栅极线和第一数据线的第一开关元件、以及耦接到第二数据线和第二栅极线的第二开关元件,并且相邻的数据线传送具有相反极性的数据电压信号,而且每条数据线传送具有恒定极性的数据电压信号。
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像素行组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每个像素行组具有至少一个包括以矩阵排列的多个像素的像素行,并且每个像素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以及耦接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像素电极。液晶显示器还包括多条栅极线,其中每条栅极线耦接到各个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并且每条栅极线传送用于导通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至少一个的栅极导通(gate-on)电压。液晶显示器还包括多条数据线,其中每条数据线耦接到各个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并传送数据电压,其中对应于每个像素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耦接到关于该对应像素的不同栅极线和不同数据线,并且每个像素的像素电极与邻近该像素电极的数据线形成大小基本上彼此相等的寄生电容。
提供一种包括多个像素行组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每个像素行组具有至少一个包括以矩阵排列的多个像素的像素行,并且每个像素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液晶显示器还包括多条栅极线,其耦接到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并传送用于导通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栅极导通电压。液晶显示器还包括多条数据线,其耦接到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并传送数据电压,其中每个像素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每个都耦接到不同的栅极线和不同的数据线,并且每个像素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被布置为使得通过第一开关元件的漏电流与通过第二开关元件的漏电流基本相同。
提供一种包括多个像素行组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每个像素行组具有至少一个包括以矩阵排列的多个像素的像素行,并且每个像素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液晶显示器还包括多条栅极线,其中每条栅极线耦接到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并传送用于导通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栅极导通电压。液晶显示器还包括多条数据线,其中每条数据线耦接到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并传送数据电压,其中每个像素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耦接到不同的栅极线和不同的数据线,由相邻数据线传送的数据电压的极性与彼此相反,并且每条数据线传送的数据电压的极性是恒定的。
应该理解,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是示例性的和解释性的,并且意欲提供对所寻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附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其中,附图被包括在内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被合并并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D的方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D的像素的示意电路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对应的栅极线和数据线的像素的示意电路图;图4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列型表观(aparent)反转的像素的开关元件的排列。
图5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1×1点型表观反转的像素的开关元件的排列。
图6A和图6B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2×1点型表观反转的像素的开关元件的排列。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参照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附图,在下文中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以很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在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应当理解,当诸如层、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插入元件(intervening element)。相比之下,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在这两个元件之间不存在插入元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D的方框图,图2和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D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D被示出为具有LC面板组件300、以及耦接到面板组件300的栅极驱动器400和数据驱动器500。LCD还包括耦接到数据驱动器500的灰度电压发生器(gray voltage generator)800、和用于控制上述元件的信号控制器600。面板组件300包括多条显示信号线G1-Gn和D1-Dm、以及耦接到其上并基本上以矩阵排列的多个像素。
参照图2,面板组件300包括下面板100,上面板200,以及插入其间的LC层3。显示信号线G1-Gn和D1-Dm包括如所示出的示例线Dj-1和Dj,并被布置在下面板100上。线G1-Gn是用来传送栅极信号(也称作“扫描信号”)的栅极线,线D1-Dm是用来传送数据信号的数据线。栅极线G1-Gn成行地排列在下面板100上,并且基本上互相平行,而数据线D1-Dm成列地排列在下面板100上,并且基本上互相平行。
每个像素包括耦接到信号线G1-Gn和D1-Dm的第一开关元件Q1和第二开关元件Q2。每个像素还包括耦接到开关元件Q1和Q2的LC电容器CLC和存储电容器CST。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电容器CST可以在不必需时省略。
开关元件Q1和Q2的每一个包括在下面板100上提供的、具有三个端子的TFT。这三个端子包括耦接到栅极线G1-Gn之一的控制端、耦接到数据线D1-Dm之一的输入端、以及耦接到LC电容器CLC和存储电容器CST的输出端。第一开关元件Q1和第二开关元件Q2耦接到不同的栅极线G1-Gn和不同的数据线D1-Dm。例如图2示出的第i像素行中的第j像素(以下称为像素(i,j)),第一开关元件Q1耦接到第(i)栅极线Gi和第j数据线Dj,而第二开关元件Q2耦接到第(i-1)栅极线Gi-1和第(j-1)条数据线Di-1。
LC电容器CLC包括在下面板100上提供的像素电极190以及在上面板200上提供的公共电极270作为两个端子。在上面板200上还包括滤色器230。布置在这两个电极190和270之间的LC层3充当LC电容器CLC的电介质。像素电极190耦接到开关元件Q1和Q2。公共电极270被提供了公共电压Vcom,并且覆盖上面板200的整个表面。作为对图2的替换,其它实施例可具有在下面板100上提供的公共电极270,并且电极190和270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具有棒(bar)或条(stripe)的形状。
存储电容器CST是LC电容器CLC的辅助电容器。存储电容器CST包括像素电极190和在下面板100上提供的单独的信号线。所述单独的信号线通过绝缘体与像素电极190重叠,并被提供了诸如公共电压Vcom的预定电压。可替换地,存储电容器CST包括像素电极190和称作前一(previous)栅极线的相邻栅极线,所述相邻栅极线通过绝缘体与像素电极190重叠。
在如图2和图3所示的平面图中,像素被分配给由一对相邻栅极线Gi-1和Gi以及一对相邻数据线Dj-1和Di包围的像素区域。参照图3,像素电极190基本上是矩形,并具有与数据线Dj-1和Dj平行的边。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电极190与数据线Dj-1和Di可以被倾斜地弯曲。应该注意,像素电极190与数据线Dj-1和Dj可以形成示意性地示出为电容器CDP1和CDP2的寄生电容。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开关元件Q1和第二开关元件Q2耦接到不同的栅极线G1-Gn和不同的数据线D1-Dm,因此第一开关元件Q1和第二开关元件Q2被布置在像素区域对角线上的相对角落附近。开关元件Q1和Q2可以包括具有非晶硅沟道部分的TFT,所述非晶硅沟道部分在其关断(off)状态下可产生漏电流。
优选的是,布置像素的结构,使得寄生电容CDP1和CDP2的电容彼此相等,并且通过第一开关元件Q1的漏电流和通过第二开关元件Q2的漏电流基本相等。例如,可以将第一开关元件Q1和第二开关元件Q2布置为具有彼此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大小,并且将它们布置为关于像素电极190的中心、相对于彼此呈180°旋转对称。此外,可以使像素电极190和数据线Dj-1之间的距离等于像素电极190与数据线Dj之间的距离。
图4、图5、图6A和图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像素的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的若干种排列,如下所述。
更具体地说,图4、图5、图6A和图6B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像素的开关元件的排列,包括用“×”标记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用“○”标记的第二开关元件与栅极线G1-Gn和数据线D1-Dm之间的连接。第一开关元件被示出为布置在对应像素的下部,而第二开关元件被示出为布置在对应像素的上部。
此外,图4、图5、图6A和图6B示出栅极线和数据线的排列,其中所有像素的第一开关元件每个都耦接到对应的下方栅极线,而所有像素的第二开关元件每个都耦接到对应的上方栅极线。对应像素中的每个第一开关元件与第二开关元件的位置是固定的、或者在每个像素行中是一致的。对于信号线,栅极线对和数据线对耦接到属于不同像素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
参照图4,每个第一开关元件耦接到对应的数据线D1-Dm的右侧数据线,而每个第二开关元件类似地耦接到对应的数据线D1-Dm的左侧数据线。
参照图5,示出了替换电路排列,其使每行的开关元件的位置交替(alternate)。换言之,相邻像素行中的第一开关元件耦接到数据线D1-Dm中相对侧的数据线,相邻像素行中的第二开关元件也类似地耦接。在图5示出的4个像素行中,在第一(最上方)和第三像素行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分别耦接到数据线D1-Dm的左侧和右侧数据线,而第二和第四(最下方)像素行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分别耦接到数据线D1-Dm的右侧和左侧数据线。
在图6A和图6B示出的排列中,开关元件的位置每隔两个像素行进行交替。换言之,具有两个相邻像素行的像素行的组(以下称作“像素行组”)中的第一开关元件在每个各自像素中占据相同的位置,并且第二开关元件按照像素行组遵循相似的模式(pattern)。此外,相邻像素行组中的第一开关元件占据各自像素的相对侧,并且第二开关元件按照像素行组遵循相似的模式。应该注意,在LC面板组件300中最上方或最下方的单个像素行每个都可以独自形成像素行组。
在图6A示出的4个像素行中,由上方两个像素行组成的第一像素行组中的第一开关元件耦接到对应的数据线D1-Dm的左侧数据线,而由下方两个像素行组成的第二像素行组中的第一开关元件耦接到对应的数据线D1-Dm的右侧数据线。同样,第一像素行组中的第二开关元件耦接到对应的数据线D1-Dm的右侧数据线,而第二像素行组中的第二开关元件耦接到对应的数据线D1-Dm的左侧数据线。
在图6B示出的4个像素行中,包括第一最上方像素行和第四像素行的第一像素行组中的第一开关元件耦接到对应的数据线D1-Dm的左侧数据线。包括第二和第三像素行的第二像素行组中的第一开关元件耦接到对应的数据线D1-Dm的右侧数据线。同样,第一像素行组中的第二开关元件耦接到对应的数据线D1-Dm的右侧数据线,而第二像素行组中的第二开关元件耦接到对应的数据线D1-Dm的左侧数据线。
因而,开关元件的位置每三个像素行进行交替。概括地说,图5、图6A和图6B示出的开关元件的配置将包括至少一个像素行的每个像素行组中的第一/第二开关元件安排为占据第一位置,而将相邻像素行组中的第一/第二开关元件安排为占据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相对地位于像素中。
对于使用LCD的彩色显示器,每个像素唯一地表示基色之一(即空间颜色划分),或者每个像素按顺序轮流表示每种基色(即时间划分),使得基色的空间或时间的总和被识别为所希望的颜色。图2示出了空间颜色划分的示例,其中每个像素在面对像素电极190的上面板200的区域内包括表示基色之一的滤色器230。可替换地,可以在下面板100上的像素电极190的上方或下方提供滤色器230。
一组基色的示例包括红、绿和蓝色。具有红、绿和蓝色滤色器的像素分别称作红、绿和蓝像素。红、绿和蓝像素的代表性排列是条状排列,其中每个像素行包括依次排列的红、绿和蓝像素,并且每个像素列只表示一种颜色。另外,一个或多个偏振器(polarizer)(未示出)可以附接到面板100和200的至少一个上。
再次参照图1,灰度电压发生器800产生两组与像素透射率相关的多个灰度电压。一组中的灰度电压相对于公共电压Vcom具有正极性,而另一组中的灰度电压相对于公共电压Vcom具有负极性。
栅极驱动器400耦接到面板组件300的栅极线G1-Gn,并将来自外部设备的栅极导通电压Von和栅极关断(gate-off)电压Voff合并,以生成用于施加到栅极线G1-Gn的栅极信号。数据驱动器500耦接到面板组件300的数据线D1-Dm,并将数据电压施加到数据线D1-Dm,其中从由灰度电压发生器800提供的灰度电压选择数据电压。
驱动器400和500可包括安装在面板组件300或带载封装(tape carrierpackage)(TCP)类型的柔性印刷电路(FPC)薄膜上的至少一个集成电路(IC)芯片,其附接到LC面板组件300。可替换地,驱动器400和500可以与显示信号线G1-Gn和D1-Dm以及TFT开关元件Q1和Q2一起集成到面板组件300中。信号控制器600控制栅极驱动器400和数据驱动器500。
上述LCD的操作包括向信号控制器600提供输入图像信号R、G和B以及用于控制其显示的输入控制信号。例如,输入控制信号可以包括垂直同步信号Vsync,水平同步信号Hsync,主时钟MCLK,以及来自外部图形控制器的数据使能(enable)信号DE。信号控制器600产生栅极控制信号CONT1和数据控制信号CONT2。信号控制器600还在输入控制信号和输入图像信号R、G和B的基础上处理图像信号R、G和B,以便使处理后的图像信号适合于面板组件300的操作。然后,信号控制器600传送栅极控制信号CONT1给栅极驱动器400,并传送处理后的图像信号DAT和数据控制信号CONT2给数据驱动器500。
栅极控制信号CONT1包括作为开始扫描的指令的扫描开始信号STV,并且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控制栅极导通电压Von的输出时间的时钟信号。栅极控制信号CONT1还可以包括用于限定栅极导通电压Von的持续时间的输出使能信号OE。
数据控制信号CONT2包括用来指示开始对于一行像素的数据传送的水平同步开始信号STH。数据控制信号CONT2也包括用来指示向数据线D1-Dm施加数据电压的加载信号LOAD、和数据时钟信号HCLK。数据控制信号CONT2还可包括反转信号RVS,其用于反转数据电压相对于公共电压Vcom的极性。
响应于来自信号控制器600的数据控制信号CONT2,数据驱动器500从信号控制器600接收用于像素行的图像数据DAT分组(packet)。数据驱动器500将图像数据DAT转换为从自灰度电压发生器800产生的灰度电压中选择的模拟数据电压,并将该数据电压提供给数据线D1-Dm。
栅极驱动器400响应于从信号控制器600接收的栅极控制信号CONT1而将栅极导通电压Von提供给栅极线G1-Gn。由于栅极线G1-Gn中的每条栅极线耦接到该像素行的第一开关元件Q1和下一像素行的第二开关元件Q2,因此该像素行的第一开关元件Q1和下一像素行的第二开关元件Q2被同时导通。因此,施加到数据线D1-Dm的数据电压通过激活的开关元件Q1和Q2而被提供给两行像素。
数据电压与公共电压Vcom之间的差表现为跨过LC电容器CLC的电压,并被称作像素电压。LC电容器CLC中的LC层3的LC分子具有取决于像素电压大小的取向。所引起的分子取向决定通过LC层3的光的偏振。然后,每个像素的偏振器基于LC层3所产生的偏振量将光偏振转换为光透射率。
在水平周期之后,通过第二开关元件Q2而被提供了前一像素行的数据电压的像素行还通过第一开关元件Q1而被提供了其自己的数据电压。该水平周期用“1H”来表示,并且等于水平同步信号Hsync和数据使能信号DE的一个周期。
通过以水平周期为单位重复这一过程,在帧期间,给所有栅极线G1-Gn顺次提供栅极导通电压Von,从而将数据电压施加到所有像素。当在完成一帧之后下一帧开始时,施加到数据驱动器500的反转控制信号RVS被施加,使得数据电压的极性被反转(其被称为“帧反转”)。
除了帧反转以外,数据驱动器500在一帧期间改变在数据线中流动的数据电压的极性,从而改变像素电压的极性。由于如图4、图5、图6A和图6B所示像素和数据线D1-Dm之间的连接改变,因此由数据驱动器500产生的极性反转模式不同于出现在面板组件300上的像素电压的极性反转模式。在下文中,将数据驱动器500的极性反转称作“驱动器反转”,而将出现在面板组件300上的极性反转称作“表观反转”。应当注意,由于通过第二开关元件进行的像素中的电压充电(voltage charge)仅保持比一帧短得多的一个水平周期,因此像素的像素电压的极性由通过该像素的第一开关元件传送的数据电压的极性确定。
图4、图5、图6A和图6B示出各种示例实施例,其中驱动器反转是列反转,并且每条数据线中的数据电压极性是固定的,而每条相邻数据线中的数据电压极性是相反的。
参照图4,由于对于所有像素,对应像素中每个第一开关元件的位置相同,因此通过列反转例如驱动器反转来进行表观反转。参照图5,由于对应像素中每个开关元件的位置在每个像素行交替,因此通过1×1点反转来实现表观反转。类似地,由于对应像素中的每个开关元件的位置每两个像素行进行交替,因此通过2×1点反转来实现图6A和图6B示出的电路的表观反转。
如上所述的像素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相对定位减少了垂直串扰。通常,由于像素电极和相邻数据线之间的寄生电容、或由于关断开关晶体管的漏电流导致的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产生所述垂直串扰。
参照图3,由于寄生电容和漏电流导致的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描述如下。如上面所讨论的,像素电极190通过晶体管Q1和Q2耦接到栅极线Gi-1和Gi及数据线Di-1和Dj。另外,在像素电极190和两条数据线Dj-1及Dj之间形成由电容器CDP1和CDP2代表的寄生电容。这些寄生电容器以及它们的寄生电容分别用附图标记CDP1和CDP2来表示。
由于像素电极190和数据线Dj-1及Dj之间的寄生电容CDP1和CDP2导致的像素电极190的电压变化ΔV由下式给出ΔV=CDP1(V1-V1′)+CDP2(V2-V2′)CLC+CST+CGS+CDP1+CDP2,---(1)]]>其中V1和V2分别表示当像素电极190被充电时数据线Dj-1和Dj的电压。V1’和V2’分别表示在像素电极190被充电后数据线Dj-1和Dj的电压,CGS表示晶体管Q1和Q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CLC表示液晶电容,而CST表示存储电容。在该示例中,假定LCD受到列反转并且数据线Dj-1和Dj中的数据电压表示相同的灰度。
由于(V2-Vcom)=-(V1-Vcom)并且(V2’-Vcom)=-(V1’-Vcom),因此满足(V2-V2’)=-(V1-V1’)的条件。因而,式1可表示为ΔV=ΔCDP(V1-V1′)CLC+CST+CGS+CDP1+CDP2,---(2)]]>其中ΔCDP=CDP1-CDP2。
此外,由于漏电流导致的电压变化ΔV由下式给出ΔV=(Ioff1-Ioff2)×tCLC+CST+CGS+CDP1+CDP2,]]>其中t是向数据线Dj施加与像素电极190中的电压充电不同的数据电压的时间。Ioff1是通过像素电极190和数据线Dj之间的第一开关元件Q1的漏电流,而Ioff2是通过像素电极190与数据线Dj-1之间的第二开关元件Q2的漏电流。根据像素电极190与数据线Dj-1和Dj之间的电压差的符号,漏电流Ioff1和Ioff2是正的或负的。
如图3所示,开关元件Q1和Q2具有基本上彼此相同的结构,并彼此相对地布置在穿过像素电极190的对角线上。这样,像素电极190以及开关元件Q1和Q2关于像素电极190的中心具有180度旋转对称。因此,像素电极190的几何结构相对于相邻数据线Dj-1和Dj+也是对称的。因而,像素电极190与两条数据线Dj-1和Dj之间的寄生电容CDP1和CDP2大小基本上彼此相等,使得由于寄生电容CDP1和CDP2之间的差导致的像素电压变化基本消失。
此外,由于第一开关元件Q1和第二开关元件Q2耦接到传送具有相反极性的数据电压的数据线,因此漏电流Ioff2通过第二开关元件Q2进入像素电极190,而漏电流Ioff1通过第一开关元件Q1流出像素电极190。可替换地,漏电流Ioff1通过第一开关元件Q1进入像素电极190,而漏电流Ioff2通过第二开关元件Q2流出像素电极190。因为第一开关元件Q1与第二开关元件Q2的结构或尺寸基本相同,所以漏电流Ioff1和Ioff2的大小基本相同,使得Ioff1-Ioff2≈0。因此,上述配置显著减小了像素电极190的电压变化ΔV,从而大大减小了垂直串扰。
此外,图5、图6A和图6B示出耦接到每条数据线D1-Dm的像素的一半属于第一像素列,而所述像素的另一半属于与第一像素列相邻的另一像素列。此外,每个像素列中的像素的一半耦接到数据线D1-Dm的各条数据线,而每个像素列中的像素的另一半耦接到与其相邻的数据线D1-Dm的另外的各条数据线。因此,每条数据线D1-Dm在半个帧期间传送用于一像素列的数据电压,而在另半个帧期间传送用于另一像素列的数据电压,并且两条相邻的数据线D1-Dm交替传送用于一像素列的数据电压。
由于列中的像素表示相同的灰度电压值,因此用于该像素列的数据电压通常具有相对于公共电压Vcom相同的绝对大小。因而,数据线D1-Dm中的两条相邻数据线通常将以交替的方式传送具有相等的大小但具有相反的极性的数据电压,其进一步减小了像素电极190的电压变化ΔV,以进一步减小垂直串扰。
图5、图6A和图6B示出的点型表观反转减小了由正极性像素电压和负极性像素电压之间的回扫电压引起的亮度差,从而减小了垂直线缺陷(linedefect)。此外,图5、图6A和图6B示出的像素的开关元件的排列实现了用于给定的列型驱动器反转的N×1点型表观反转。列型驱动器反转增加了可用于数据线的材料选择面(choice),从而更易于找到适用于简化制造工序的材料。另外,增加了数据电压信号进入像素的充电时间,以改善LCD的响应时间,并且由于信号延迟相对不显著而可以减小数据线的宽度,以提高孔径比。此外,数据线与其它设备之间的接触电阻的变化的增大通常不会引起可产生垂直线缺陷的显著信号延迟,并且由于数据线的任何修复操作而导致的数据线电阻的增大通常不会引起显著的问题。此外,降低了由于信号延迟导致的数据电压的损失或减小,以减小LCD的功耗,从而减小驱动设备的热耗散。
双开关元件的配置在修复缺陷方面存在更多的优势。例如,参照图2和图3,由于Q1的端子之间或所述端子与诸如数据线Dj或栅极线Gi的其它导体之间的短路,一些电路缺陷使第一开关元件Q1不能工作。当这种电路缺陷发生时,像素电极190总是耦接到数据线Dj或栅极线Gi,并接收持续变化的像素电压信号或几乎恒定的像素电压信号。这种缺陷可以通过利用激光切割等将第一开关元件Q1从像素电极190的数据线D1-Dm分离来进行修复。随着第一开关元件Q1被分离,像素电极190被通过第二开关元件Q2而用与其相邻的另一像素的数据电压充电。尽管所充的电压不是目标电压,但是由于该充电电压是相邻从而很可能被相似地充电的像素的目标电压,因此不会显著影响总图像。
当由于第一开关元件Q1从数据线Dj、栅极线Gi、或像素电极190断开而导致第一开关元件Q1不能工作时,如上所述,由于像素电极190被通过第二开关元件Q2用与其相邻的另一像素的数据电压充电,因此不需要修复。
由于第二开关元件Q2与像素电极190的目标电压的充电无关,因此当修复第二开关元件Q2的短路时像素电极190从数据线Dj-1电气断开时不会引起像素电极190的操作问题。因此,断开第二开关元件Q2对像素电极190的功能没有负面影响。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清楚的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样,意图是如果对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则本发明涵盖这些修改和变化。
相关申请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04年3月3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4-0022053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而将其被合并于此,就像在此充分阐述的那样。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多个像素行组,其中每个像素行组包括至少一个包含多个像素的像素行,并且每个像素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以及耦接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像素电极;多条栅极线,其中每条栅极线耦接到各个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并且每条栅极线传送用于导通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至少一个的栅极导通电压;以及多条数据线,其中每条数据线耦接到各个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耦合,并传送数据电压,其中对应于每个像素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耦接到关于该对应像素的不同栅极线和不同数据线,并且每个像素的像素电极与邻近该像素电极的数据线形成具有大小基本上彼此相等的各个寄生电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每个像素中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被布置为使得通过第一开关元件的漏电流与通过第二开关元件的漏电流基本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每个像素中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被布置为使得第一开关元件与第二开关元件关于该像素中的像素电极的中心具有旋转对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由相邻数据线传送的数据电压的极性彼此相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由每条数据线传送的数据电压的极性是恒定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第一开关元件相对于彼此而耦接到各个像素的相同侧的数据线,并且第二开关元件相对于彼此而耦接到各个像素的相同侧的数据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像素行组中的第一开关元件每一个都连接到每个各自像素的第一侧的数据线,该像素行组中的第二开关元件每一个都连接到每个各自像素的第二侧的数据线,而相邻像素行组中的第一开关元件每一个都连接到每个各自像素的第二侧的数据线,并且该相邻像素行组中的第二开关元件每一个都连接到每个各自像素的第一侧的数据线,其中每个各自像素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是相对的。
8.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多个像素行组,其中每个像素行组包括至少一个包含多个像素的像素行,并且每个像素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多条栅极线,耦接到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并传送用于导通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栅极导通电压;以及多条数据线,耦接到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并传送数据电压;其中每个像素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每个都耦接到不同的栅极线和不同的数据线,并且每个像素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被布置为使得通过第一开关元件的漏电流与通过第二开关元件的漏电流基本相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每个像素还包括耦接到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像素电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每个像素中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被布置为使得第一开关元件与第二开关元件关于该像素中像素电极的中心、相对于彼此具有旋转对称。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由相邻数据线传送的数据电压的极性与彼此相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由每条数据线传送的数据电压的极性是恒定的。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第一开关元件相对于彼此耦接到各个像素的相同侧的数据线,并且第二开关元件相对于彼此耦接到各个像素的相同侧的数据线。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像素行组中的第一开关元件每一个都连接到每个各自像素的第一侧的数据线,该像素行组中的第二开关元件每一个都连接到每个各自像素的第二侧的数据线,而相邻像素行组中的第一开关元件每一个都连接到每个各自像素的第二侧的数据线,并且该相邻像素行组中的第二开关元件每一个都连接到每个各自像素的第一侧的数据线,其中每个各自像素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是相对的。
15.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多个像素行组,其中每个像素行组包括至少一个包含多个像素的像素行,并且每个像素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多条栅极线,其中每条栅极线耦接到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并传送用于导通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栅极导通电压;以及多条数据线,其中每条数据线耦接到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并传送数据电压,其中每个像素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耦接到不同的栅极线和不同的数据线,由相邻数据线传送的数据电压的极性彼此相反,并且由每条数据线传送的数据电压的极性是恒定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第一开关元件相对于彼此而耦接到各个像素的相同侧的数据线,而第二开关元件相对于彼此耦接到各个像素的相同侧的数据线。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像素行组中的第一开关元件每一个都连接到每个各自像素的第一侧的数据线,该像素行组中的第二开关元件每一个都连接到每个各自像素的第二侧的数据线,而相邻像素行组中的第一开关元件每一个都连接到每个各自像素的第二侧的数据线,并且该相邻像素行组中的第二开关元件每一个都连接到每个各自像素的第一侧的数据线,其中每个各自像素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是相对的。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包括多个像素行组的液晶显示器,每个像素行组包括至少一个具有以矩阵排列的多个像素的像素行,并且每个像素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以及耦接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像素电极。此外,多条栅极线连接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并传送栅极导通电压。此外,多条数据线耦接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并传送数据电压,其中每个像素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耦接到不同的栅极线和不同的数据线,并且每个像素的像素电极与邻近该像素电极的数据线形成具有基本相等的大小的寄生电容。
文档编号G02F1/1368GK1690824SQ200510078899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1日
发明者李白云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