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插头光纤轴向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506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纤插头光纤轴向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插头光纤轴向定位工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即插即用光纤插头,它包括光纤定位头6、第一紧定螺钉8、光纤夹11、插头主体13、夹紧帽14、插头上套15。如图2所示,即插即用光纤插头台肩28的左端面的左边称为插头主体13的左部(即插入端部),应用时,台肩28的左端面与插筒座24的右端面相接触。只有当光纤端面至插头主体13的台肩28的左端面的轴向位置固定时,所有的即插即用光纤插头才可能具有互换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轴向定位的光纤插头光纤轴向定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光纤插头光纤轴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29、定位块32、定位主体36,定位主体36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块32成⊥型,定位块32的上部位于定位主体36的定位孔内下部,定位块32的底部由第二固定螺钉31与定位主体36固定连接,定位块32的上端设有锥形孔33,定位块32的上端面至定位主体36的上端面之间的孔构成定位腔34,定位腔34的内径与即插即用光纤插头25的插头主体13的左部外径相对应,定位腔34与锥形孔33同轴;底座29位于定位主体36的下端并由第一固定螺钉30与定位主体36固定连接。
所述的定位主体36的定位腔34处的上端设有圆槽35,圆槽35的大小与即插即用光纤插头的圆柱销10的大小相应。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即插即用光纤插头25插入定位主体36的定位腔34内,即插即用光纤插头25的台肩28的左端面与定位主体36的上端面相接触,调整光纤7长度,使光纤端面外圆与定位块32的上端面的锥形孔33孔壁相接触,再利用光纤夹11和夹紧帽14将光纤固定。这样,所有的即插即用光纤插头25的光纤端面至插头主体13的台肩28的左端面的轴向位置是一定的(相同),能统一标准,保证其精度和互换性。圆槽35的作用是让圆柱销10落入圆槽35内,不影响即插即用光纤插头25的台肩28的左端面与定位主体36的上端面的接触,并起限位作用。


图1是即插即用光纤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即插即用光纤插头的应用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图中1-保护套,2-插头盖,3-玻璃保护片,4-垫圈,5-压圈,6-光纤定位头,7-光纤,8-第一紧定螺钉,9-滚花螺母,10-圆柱销,11-光纤夹,12-第二紧定螺钉,13-插头主体,14-夹紧帽,15-插头上套,16-金属软管,17-第四紧定螺钉,18-第五紧定螺钉,19-锁紧腔,20-第三紧定螺钉,21-光纤夹腔,22-定位头腔,23-光纤输入耦合装置,24-插筒座,25-即插即用光纤插头,26-光纤插头座,27-光纤输出耦合装置,28-台肩,29-底座,30-第一固定螺钉,31-第二固定螺钉,32-定位块,33-锥形槽,34-定位腔,35-圆槽,36-定位主体,37-光纤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光纤插头光纤轴向定位装置,它包括底座29、定位块32、定位主体36,定位主体36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块32成⊥型,定位块32的上部位于定位主体36的定位孔内下部,定位块32的底部由第二固定螺钉31与定位主体36固定连接,定位块32的上端设有锥形孔33,定位块32的上端面至定位主体36的上端面之间的孔构成定位腔34,定位腔34的内径与即插即用光纤插头25的插头主体13的左部外径相对应,定位腔34与锥形孔33同轴;底座29位于定位主体36的下端并由第一固定螺钉30与定位主体36固定连接。底座29内为空腔,定位块32的底部、第二固定螺钉31的底位于底座29的空腔内。定位主体36的上端部设有滚花,防滑作用。
所述的定位主体36的定位腔34处的上端设有圆槽35,圆槽35的大小与即插即用光纤插头的圆柱销10的大小相应。光纤支架37的作用是将光纤支起。
如图1所示,即插即用光纤插头,它包括光纤定位头6、第一紧定螺钉8、光纤夹11、插头主体13、夹紧帽14、插头上套15,插头主体13内左部设有定位头腔22,插头主体13内右部设有光纤夹腔21,定位头腔22与光纤夹腔21相通,光纤定位头6的右部位于定位头腔22内(用锥面配合),光纤定位头6由第一紧定螺钉8与插头主体13固定连接,光纤定位头6内左部设有光纤定位孔,右部设有光纤通孔,光纤通孔左部设有左小右大的锥孔;插头主体13的光纤夹腔21处设有内螺纹,光纤夹11的左部设有与插头主体13的光纤夹腔21处的内螺纹相配的外螺纹,光纤夹11位于光纤夹腔21内,光纤夹11的左部与插头主体13螺纹连接,光纤夹11的左部由第二紧定螺钉12与插头主体13紧固,光纤夹11的右部由3-4片锥形叶瓣构成,光纤夹11内设有光纤通孔;夹紧帽14的左部设有与插头主体13的光纤夹腔21处的内螺纹相配的外螺纹,夹紧帽14内的右部为光纤通孔,夹紧帽14的左部内设有与锥形叶瓣的锥形方向相同的锥形腔并与光纤夹11的锥形叶瓣相套,夹紧帽14的左部旋入光纤夹腔21与插头主体13螺纹连接,并用第四紧定螺钉17紧固,锥形腔与夹紧帽14的右部光纤通孔相通;插头主体13的右部设有外螺纹,插头上套15内设有锁紧腔19并设有内螺纹,插头上套15由其锁紧腔19的左部套在插头主体13的右部螺纹连接,插头上套15由第三紧定螺钉20与插头主体13紧固;夹紧帽14的光纤通孔和锥形腔、光纤夹11的光纤通孔、插头主体13的定位头腔22、光纤定位头6的光纤定位孔、光纤通孔同中心轴线;光纤定位头6的光纤定位孔与插头主体13左部的外圆同中心轴线。
所述的插头主体13的左端设有外螺纹,插头盖2设有与插头主体13左端外螺纹相配的内螺纹,插头盖2的右部旋在插头主体13的左端并螺纹连接,以圆柱面定位,插头盖2内为通孔,插头盖2的通孔内依次设有玻璃保护片3、垫圈4、压圈5。
所述的夹紧帽14的右部外径与包光纤的金属软管16的内径相对应,插头上套15的右部设有一金属软管固定孔,第五紧定螺钉18旋入金属软管固定孔内。使用时,金属软管16插入插头上套15的右部,旋入第五紧定螺钉18使金属软管16固定;旋出第五紧定螺钉18,金属软管16可抽出。
所述的插头主体13的中部设有台肩,台肩的外径大于插头主体13左部的外径。滚花螺母9内左部设有内螺纹,右部为圆柱孔。滚花螺母9从右向左套在插头主体13的中部,直至被台肩右端面挡住。紧靠台肩左端面,在插头主体13左部径向设有一圆柱销。保护套1内为开口空腔,其开口空腔内径与插头主体13的左部的外径相对应,保护套1的开口端设有与滚花螺母9的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并设有宽度与圆柱销直径相对应的槽。光纤插头未装入光纤输入耦合装置、光纤输出耦合装置时,为保护、保洁光纤插头,将保护套1套在光纤插头主体13的左部,其开口端靠紧插头主体13的台肩的左端面,使插头主体13上的圆柱销落入开口端的槽内,将滚花螺母9拧紧在保护套1开口端的外螺纹上(保护套1的外螺纹与滚花螺母9内螺纹相配并螺纹连接。)。
如图2所示,即插即用光纤插头的应用,光纤输入耦合装置23的插筒座24内设有光纤插头腔,插筒座24的右部设有外螺纹,插筒座24的右端设有圆柱销槽。即插即用光纤插头25的左部的外圆与插筒座24的光纤插头腔同中心轴,即插即用光纤插头25的左部的外径与光纤插头腔的内径相应,即插即用光纤插头25的左部插入光纤插头腔内,圆柱销与圆柱销槽相配合(防止即插即用光纤插头25旋转),滚花螺母的内螺纹与插筒座24右部的外螺纹配合并螺纹连接(紧固作用)。光纤输出耦合装置27的光纤插头座26设有光纤插头孔,光纤插头孔与即插即用光纤插头25的左部的外径配合。光纤插头座26的左部设有外螺纹,光纤插头座26的左端设有圆柱销槽。即插即用光纤插头25的左部的外圆与光纤插头座26的光纤插头孔同中心轴,即插即用光纤插头25的左部的外径与光纤插头孔的内径相应,即插即用光纤插头25的左部插入光纤插头孔内,圆柱销与圆柱销槽相配合(防止即插即用光纤插头25旋转),滚花螺母的内螺纹与光纤插头座26左部的外螺纹配合并螺纹连接(紧固作用)。
权利要求1.光纤插头光纤轴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29)、定位块(32)、定位主体(36),定位主体(36)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块(32)成型,定位块(32)的上部位于定位主体(36)的定位孔内下部,定位块(32)的底部由第二固定螺钉(31)与定位主体(36)固定连接,定位块(32)的上端设有锥形孔(33),定位块(32)的上端面至定位主体(36)的上端面之间的孔构成定位腔(34),定位腔(34)的内径与即插即用光纤插头(25)的插头主体(13)的左部外径相对应,定位腔(34)与锥形孔(33)同轴;底座(29)位于定位主体(36)的下端并由第一固定螺钉(30)与定位主体(3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插头光纤轴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主体(36)的定位腔(34)处的上端设有圆槽(35),圆槽(35)的大小与即插即用光纤插头的圆柱销(10)的大小相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插头光纤轴向定位工具。光纤插头光纤轴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29)、定位块(32)、定位主体(36),定位主体(36)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块(32)成┴型,定位块(32)的上部位于定位主体(36)的定位孔内下部,定位块(32)的底部由第二固定螺钉(31)与定位主体(36)固定连接,定位块(32)的上端设有锥形孔(33),定位块(32)的上端面至定位主体(36)的上端面之间的孔构成定位腔(34),定位腔(34)的内径与即插即用光纤插头(25)的插头主体(13)的左部外径相对应,定位腔(34)与锥形孔(33)同轴。能统一所有的即插即用光纤插头25的光纤端面至插头主体13的台肩28的左端面的轴向位置标准,保证其精度和互换性。
文档编号G02B6/36GK2869898SQ200520099580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2日
发明者孙文, 周钢, 彭琦明, 邓传经 申请人:武汉楚天激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