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结构及取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099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镜面结构及取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镜面结构及取像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压力式镜面结构及取像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一般现有的影像模块皆是固定无法调整视野,造成此一模块在使用上相对受到的限制较多,而此主要限制有三,第一,必须手动调整镜头与反射镜面的距离,第二,调整视野后所必须面对的即是焦距的调整,第三,欲调整上述第一、二所述皆必须将镜头模块与反射镜面及压克力罩抽离才能执行,相当不便。
此外,一般的汽车后视镜为平面镜形式,死角相当多,容易影响行车安全,另有一种后视镜是于平面镜侧边外贴上一小凸镜,辅助平面镜的不足,但是此一小凸镜镜面面积不大,且凸镜曲率固定不变,实际应用时仍有其限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不须拆卸外罩即可调整焦距且可迅速调整视野范围的镜面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不须拆卸外罩即可调整焦距且可迅速调整视野范围的取像装置。
于是,本发明镜面结构包括一壳体、一弹性体、一光学层及一压控单元。壳体界定有一压缩空间、一连通压缩空间的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弹性体与壳体结合且封闭第一开口,而光学层设于弹性体相反于第一开口的面上,压控单元与第二开口连接以控制压缩空间的压力值使弹性体及光学层由于内外压力值的差异而产生表面曲度的形变。
此外,本发明取像装置包括一本体、一设置在本体内的影像模块及一镜面结构。镜面结构与本体结合以供外部的光束传递至影像模块,镜面结构包括一壳体、一弹性体、一光学层及一压控单元。壳体界定有一压缩空间、一连通压缩空间的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弹性体与壳体结合且封闭第一开口,而光学层设于弹性体相反于第一开口的面上,压控单元与第二开口连接以控制压缩空间的压力值使弹性体及光学层由于内外压力值的差异而产生表面曲度的形变。


图1是一传统影像模块的示意图;图2是一本发明取像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说明一镜面结构;图3是该优选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4是该镜面结构在厚度未改变前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该镜面结构厚度变更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一该优选实施例镜面未变化的示意图;及图7是一类似于图6的示意图,说明视野及焦距改变。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2 本体4 镜面结构41 壳体42 弹性体421 橡胶边框43 光学层44 压控单元410 围绕壁411 压缩空间412 第一开口413 第二开口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参阅图2与图3,本发明取像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包括一本体2、一位于本体2内的影像模块(图未示)及一镜面结构4。在本例中,取像装置是以一相机说明,但不应以此为限。
镜面结构4与本体2结合以供外部的光束传递至影像模块,镜面结构4包括一壳体41、一弹性体42(参阅图4)、一光学层43及一压控单元44。在本例中,壳体41虽是以具有一圆柱型围绕壁410说明,但其形状构造不应以此为限,圆柱型围绕壁410界定有一压缩空间411、一连通压缩空间411的第一开口412及一形成于围绕壁410上的第二开口413,弹性体42以一橡胶边框421与壳体41气密结合且封闭第一开口412,弹性体42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如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丁橡胶(NBR)、乙烯丙烯橡胶(EPDM)、丁基橡胶(IIR)、丁二烯橡胶(CR)、聚氨酯(PU)或硅橡胶(Q)等,光学层43设于弹性体42相反于第一开口412的面上,且光学层43材质为反射材料,如银、铬等,可以以涂布、溅镀、阳极处理、蒸镀等方式,形成一反(折)射层。压控单元44为一泵,与第二开口413连接,以借抽放气方式控制压缩空间411的压力值。
上述仅为简略组件介绍,以下详述本发明详细作动原理。
参阅图4,在弹性体42表面上涂布的反射涂料是先经过设计,优选地,涂布密度则依据实验的结果加以实施,以达到在不同曲面曲度下皆可有良好的反射效果,假设此时,压缩空间411内的压力值与外部相等(约一大气压),而经过压控单元44作用,将压缩空间411内的压力值减小,譬如将压缩空间411的工作压力减小至小于外部压力时,由于内外压力值不一,将使弹性体42及光学层43受到此压力差而产生形变,导致表面曲度的改变,同理,当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时亦可使之变形,如图5所示,弹性体42及光学层43厚度改变,当然,压力差值与厚度改变的详细参数对应关系需先经过计算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曲面形状,如较薄之处形变量一般而言较小,较厚之处形变量较大。借此,反(折)射层经过压力差作用后可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曲面形状,如果使用者的镜面顶点至影像模块(例如CCD镜头顶点)的距离固定不变,便可达到迅速调整视野范围的需求,且不必调整焦距(意即,焦距的变化是由曲面形状的改变达成,传统一般镜面的曲度为固定),如图6所示,为厚度未改变前的视野范围,当反射膜厚度改变后,如图7所示,视野范围也随着曲面的变化而改变,特别说明的是,由于一般相机视野及焦距的调整(例如zoom in/zoom out)皆透过小型致动器的带动,但本发明镜面结构4应于相机时,可减少一个致动器的需求,节省成本及空间,此外,镜面结构4亦可运用于其它需变焦或调整视野的领域,例如汽车的后视镜,可大幅减低死角的出现。
综上所述,利用本发明镜面结构4及取像装置,借由压力差作用来调整镜面表面的曲度,无须拆卸即可达到影像模块的焦距及视野的调整,不仅便利,且应用于调焦或是zoom in/zoom out时,亦可节省致动器的成本及缩小体积空间,更佳地,应用于后视镜时,可借由曲面的改变来达到无死角的范围、降低车祸发生的机率。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均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镜面结构,包括一壳体,界定有一压缩空间、一连通该压缩空间的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一弹性体,与该壳体结合且封闭该第一开口;一光学层,设于该弹性体相反于该第一开口的面上;及一压控单元,与该第二开口连接以控制该压缩空间的压力值使该弹性体及该光学层由于内外压力值的差异而产生表面曲度的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面结构,其中,该弹性体材质为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丁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丁基橡胶、丁二烯橡胶、聚氨酯及硅橡胶所组成群体中之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面结构,其中,该光学层为一反射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面结构,其中,该光学层材质为银及铬其中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面结构,其中,该光学层为一折射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面结构,其中,该弹性体与该壳体气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面结构,其中,该壳体具有一圆柱型围绕壁,且该第二开口形成于该围绕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面结构,其中,该压控单元为一泵。
9.一种取像装置,包括一本体;一影像模块,设置在该本体内;及一镜面结构,与该本体结合以供外部的光束传递至该影像模块,该镜面结构包括一壳体,界定有一压缩空间、一连通该压缩空间的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一弹性体,与该壳体结合且封闭该第一开口;一光学层,设于该弹性体相反于该第一开口的面上;及一压控单元,与该第二开口连接以控制该压缩空间的压力值使该弹性体及该光学层由于内外压力值的差异而产生表面曲度的形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取像装置,其中,该弹性体材质为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丁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丁基橡胶、丁二烯橡胶、聚氨酯及硅橡胶所组成群体中之一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取像装置,其中,该光学层为一折射层。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取像装置,其中,该光学层材质为银及铬其中之一。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取像装置,其中,该弹性体与该壳体气密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取像装置,其中,该壳体具有一圆柱型围绕壁,且该第二开口形成于该围绕壁上。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取像装置,其中,该压控单元为一泵。
16.一种镜面结构,包括一壳体,界定有一压缩空间及一连通该压缩空间的第一开口;一弹性体,与该壳体结合且封闭该第一开口;及一光学层,设于该弹性体相反于该第一开口的面上,借控制该压缩空间的压力值以使该弹性体及该光学层由于内外压力值的差异而产生表面曲度的形变。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镜面结构,其中,该弹性体材质为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丁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丁基橡胶、丁二烯橡胶、聚氨酯及硅橡胶所组成群体中之一者。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镜面结构,其中,该光学层为一反射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镜面结构,其中,该光学层材质为银及铬其中之一。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镜面结构,其中,该光学层为一折射层。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镜面结构,其中,该弹性体与该壳体气密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镜面结构,其中,该壳体具有一圆柱型围绕壁,且该第二开口形成于该围绕壁上。
全文摘要
一种镜面结构,包括一壳体、一弹性体、一光学层及一压控单元。壳体界定有一压缩空间、一连通压缩空间的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弹性体与壳体结合且封闭第一开口,而光学层设于弹性体相反于第一开口的面上,压控单元与第二开口连接以控制压缩空间的压力值使弹性体及光学层由于内外压力值的差异而产生表面曲度的形变。利用本发明镜面结构,借由压力差作用来调整镜面表面的曲度,无需拆卸即可达到影像模块的焦距及视野的调整,不仅便利,亦可节省致动器的成本及缩小体积空间,更佳地,应用于后视镜时,可借由曲面的改变来达到无死角的范围、降低车祸发生的几率。
文档编号G02B7/00GK101017235SQ200610002839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6日
发明者吴奕龙, 冷耀世, 荣必彰 申请人: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