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044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需要将用于发光二极管(LED)的副柔性印刷电路(FPC)焊接或连接到主FPC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液晶显示(LCD)设备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其具有阵列基板、与阵列基板相对的滤色器基板和夹置于阵列基板和滤色器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另外,液晶显示设备包括驱动电路部件以驱动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以发光。驱动电路部分将数据信号和栅极信号分别施加到形成于阵列基板上的数据线和栅线。背光组件将光施加到液晶显示面板。
一种将液晶显示面板电和驱动电路部件连接的方法包括带自动结合(TAB)方法和玻璃上芯片(COG)方法。根据TAB方法,集成了驱动电路部件的驱动芯片安装于膜上并贴附到液晶显示面板,从而驱动芯片的凸点或突出部与液晶显示面板的焊盘通过形成于膜上的引线电连接。然而,根据COG方法,驱动芯片直接安装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上。一种常规的液晶显示面板使用了TAB方法,其具有比如高粘结性、高可改进性等优点。随着安装技术的发展,使用COG的液晶显示设备具有比如尺寸易于缩小、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设备一般地用作移动通讯终端。用于移动通讯终端的液晶显示设备使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另外,用于移动通讯终端的液晶显示设备具有主柔性印刷电路(FPC)和副FPC。主FPC将驱动信号施加到液晶显示设备,而LED安装于副FPC上。
常规的液晶显示设备包括通过焊接或连接器连接到副FPC的主FPC。
然而,因为主FPC具有小的尺寸,所以难于在主FPC中在FPC上获得空间来安装结合垫或最终电连接到副FPC。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简化将副FPC与LED和主FPC组装的工艺的显示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光导单元、主柔性电路板(FPC)、副FPC和发光装置。光导单元设置于显示面板的第一侧。主FPC电连接到显示面板的第二侧来将电信号施加到显示面板。副FPC电连接到主FPC。发光装置产生施加到光导单元的光,且安装于副FPC上。显示面板包括将主FPC与副FPC电连接的导线。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光导单元、主柔性电路板(FPC)、副FPC和发光装置。光导单元设置于显示面板的第一侧。主FPC电连接到显示面板的第二侧来将电信号施加到显示面板。副FPC电连接到主FPC。发光装置产生施加到光导单元的光,且安装于副FPC上。副FPC与主FPC一体形成且形成单一单元。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光导单元、接收容器、主柔性电路板(FPC)、副FPC。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夹置于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光导单元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下。接收容器容纳光导单元。主FPC电连接到形成于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导线的第一端以将电信号施加到液晶显示面板。副FPC电连接到导线的第二端。至少一个发光装置产生提供到光导单元的光,且安装于副FPC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光导单元、接收容器和FPC。光导单元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下。接收容器容纳光导单元。FPC电连接到液晶显示面板。至少一个驱动芯片将电信号施加到液晶显示面板,且安装于FPC上。至少一个发光装置产生提供到光导单元的光,且安装于FPC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中,具有发光装置的副FPC直接贴附到显示面板,且通过形成于显示面板上的导线电连接到主FPC,由此省略将副FPC焊接或连接到主FPC的工艺。


结合附图,参考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在附图中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又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又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5A是显示图4中的混合FPC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平面图;图5B是显示图5A中混合FPC的后视图;图6A到6D是示出图4中的混合FPC的弯曲工艺的示范性实施例的透视图;图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又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8A是显示图7中的混合FPC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平面图;图8B是显示图8A中混合FPC的后视图;图9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又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10A是显示图9中的混合FPC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平面图;以及图10B是显示图10A中混合FPC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将参考其中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在其后更加全面地描述本发明。
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且不应解释为限于这里阐释的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充分和完整,且向那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全面地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
可以理解当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连接到”、“耦合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直接连接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可以存在中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直接耦合到”其它元件时,则没有中间元件或层存在。通篇相似的标号指示相似的元件。这里所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列举项目的一个或更多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可以理解虽然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可以于此用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应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只用于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其他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不背离本发明的教导。
在这里为了描述的方便,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诸如“下面”、“下方”、“下”、“上方”、“上”等,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和其他(诸)元件或(诸)特征如图中所示的关系。可以理解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在图中所绘的方向之外的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向。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被翻转,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的“下方”或“下面”的元件则应取向在所述其他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此,示范性术语“下方”可以包含下方和上方两个方向。装置也可以有其它取向(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且相应地解释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是只为了描述特别的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发明。如这里所用,单数形式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内容清楚地指示另外的意思。可以进一步理解当在此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说明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分的存在,但是不排出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分和/或其组。
参考横截面图示在这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图示是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的示意图。因此,可以预期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图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应解释为限于这里所示的特别的区域形状,而是包括由于例如由制造引起的形状的偏离。例如,被示为矩形的区域可以通常具有倒圆或曲线的特征和/或在其边缘具有注入浓度的梯度而不是从注入到非注入区的二元变化。相似地,通过注入形成的埋入区可以在埋入区和通过其产生注入的表面之间的区域中产生一些注入。因此,图中示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它们的形状不旨在示出装置的区域的实际形状且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属于的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共同理解的相同的意思。还可以理解诸如那些在共同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解释为一种与在相关技术和本公开的背景中的它们的涵义一致的涵义,而不应解释为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意义,除非在这里明确地如此界定。
其后,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1,显示设备100包括显示面板110、光导单元120、主柔性电路板(FPC)130、副FPC 140和接收容器150。
显示面板110具有阵列基板112、与阵列基板112相对的滤色器基板114、夹置于阵列基板112和滤色器基板114之间的液晶层(未显示)。
阵列基板112包括以矩阵形状形成于第一基体基板(未显示)上的多个薄膜晶体管(未显示)。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一基体基板包括玻璃材料。每个薄膜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数据线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栅线的栅极端子以及连接到像素电极的漏极端子(未显示)。在其它示范性实施例中,像素电极包括透明和导电材料。
参考图1,阵列基板112包括第一导线112a和第二导线112c。第一导线112a形成于阵列基板112的周边区域的第一部分中,第二导线112c形成于与第一部分相邻的周边区域的第二部分中。比如数据驱动芯片的驱动芯片112b安装于阵列基板112的周边区域的第三部分中。第一导线112a将主FPC130与驱动芯片112b电连接,且第二导线112c将副FPC 140与主FPC 130电连接。
滤色器基板114包括多个RGB像素(未显示)以显示彩色。RGB像素以薄膜形状形成于第二基体基板(未显示)上。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二基体基板包括玻璃材料。滤色器基板114可以包括形成于RGB像素上的公共电极。公共电极可以包括透明及导电材料。
在显示面板110中,响应施加到TFT的栅极端子的功率开启TFT,从而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电场。液晶层包括在阵列基板112和滤色器基板114之间排列的多个液晶分子。由于通过电场而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控制通过液晶层的光的透射率。因此,显示面板可以使用光来显示具有期望灰度的图像。
光导单元120设置于显示面板110下。虽然在图1中未显示,但是光学片可以设置于光导单元120和显示面板110之间。光学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漫射片、棱镜片和保护片。光导单元120可以包括光入射表面和光透射表面。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主FPC 130通过玻璃上膜(FOG)结合工艺贴附到阵列基板112的下端部分,且通过第一导线112a将由控制印刷电路板(PCB)(未显示)产生的电信号施加到驱动芯片112b。各向异性导电膜(ACF)(未显示)设置于主FPC 130和阵列基板112之间,且通过加压工艺电连接主FPC130和阵列基板112。其中贴附主FPC 130的阵列基板112的下端部分可以相应于光导单元120的光入射表面部分。
在制造LCD显示设备的方法的示范性实施例中,一旦通过FOG结合工艺将主FPC 130贴附到阵列基板112,则阵列基板112容纳于接收容器150中。在可替换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在将主FPC 130通过FOG结合工艺贴附到阵列基板112之后,阵列基板112和主FPC 130可以与接收容器150组合。
在LCD显示设备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中,控制PCB(未显示)设置于接收容器150的后表面上。主FPC 130通过焊接工艺或ACF结合工艺可以电连接到控制PCB。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主FPC 130通过设置于控制PCB上的连接器(未显示)而电连接到控制PCB。另外,至少一个驱动芯片(未显示)可以安装于主FPC 130上,其产生施加到显示面板110的电信号。
参考图1,副FPC 140通过FOG结合工艺贴附到显示面板110的下端部分,且通过形成于阵列基板112上的第二导线112c电连接到主FPC 130。至少一个发光装置142将光提供到光导单元120且安装于副FPC 140上。
在图1所示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为基本的框架形状。为了取向的目的,可以使用笛卡尔坐标系统,其中显示装置的第一侧沿Y轴方向延伸,且显示装置的第二侧沿X轴方向延伸,其中Y轴基本垂直于X轴,Z轴方向基本垂直于X和Y轴。
接收容器150具有从接收容器150的底(或后侧)部分在Z方向延伸的侧壁。侧壁可以基本在X方向和Y方向延伸。支撑部分从侧壁的底部分向接收容器150的内侧在Y方向、X方向或在两个方向上延伸。光导单元120和显示面板110容纳于接收空间中,该接收空间通过侧壁和支撑部分形成。在示范性实施例中,接收容器150包括其热导率大于约二十(20)W/(m*K)的塑性材料(其后,称作“散热塑料”)。散热塑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CoolpolyTM(由美国的Cool Polymers Company生产的商品名称)。CoolpolyTM包括了热导率为约十(10)W/(m*K)到约一百(100)W/(m*K)的塑料,其中“W”代表瓦特,“m”代表米,且K代表开氏温标。
至少一个孔152形成得通过支撑部分,安装于副FPC 140上的至少一个发光装置142插入至少一个孔152中。图1示出了两个孔,但是可以使用或多或少的孔,只要其适于这里所述的目的。
接收容器150具有形成于主FPC 130通过的路径上的第一接收部分154和形成于副FPC 140通过的路径上的第二接收部分156。第一接收部分154和第二接收部分156通过部分分别去除相应于主FPC 130和副FPC 140的接收容器150的侧壁来形成。
第一接收部分154引导主FPC 130的接收位置向设置于接收容器150的后表面上的控制PCB弯曲,且第二接收部分156引导副FPC 130的接收位置向设置于接收容器150的后表面弯曲。当主FPC 130和副FPC 140向接收容器150的后表面弯曲时,它们覆盖了显示面板110的端侧的一部分。在其它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当主FPC 130、副FPC 140或两者弯曲向接收容器150的后表面时,它们可以覆盖光导单元120的光入射表面部分。
在图1中,已经描述了具有引导主FPC 130和副FPC 140的第一接收部分154和第二接收部分156的接收容器150。在可替换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100可以不需要第一接收部分154和第二接收部分156。
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在图2中,副FPC 240通过FOG结合工艺贴附到显示面板110的右侧部分。
参考图2,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200的示范性实施例包括显示面板110、光导单元120、主柔性电路板(FPC)230、副FPC 240和接收容器250。在图2中,相同的参考标号代表图1中相同的元件,且由此将省略相同元件的任何进一步的重复描述。
主FPC 230通过FOG结合工艺贴附到阵列基板112的下端部分,且通过第一导线112a将控制PCB(未显示)产生的电信号施加到驱动芯片112b。控制PCB设置于接收容器250的后表面上。主FPC 230可以通过焊接工艺或ACF结合工艺电连接到控制PCB。或者,主FPC可以通过设置于控制PCB上的连接器而电连接到控制PCB。另外,至少一个产生施加到显示面板110的电信号的驱动芯片可以安装于主FPC 230上。
副FPC 240通过FOG结合工艺贴附到显示面板110的右侧部分,且通过形成于阵列基板112上的第二导线112c电连接到主FPC 230。至少一个发光装置242将光提供到光导单元120且安装于副FPC 240上。
接收容器250具有侧壁和从侧壁的底部分向接收容器250的内侧延伸的支撑部分。光导单元120和显示面板110容纳于接收空间中,该接收空间通过侧壁和支撑部分形成。至少一个孔252形成通过支撑部分,安装于副FPC240上的至少一个发光装置242插入至少一个孔252中。
接收容器250具有形成于主FPC 230通过的路径上的第一接收部分254和形成于副FPC 240通过的路径上的第二接收部分256。第一接收部分254和第二接收部分256通过部分分别去除相应于主FPC 230和副FPC 240的接收容器250的侧壁来形成。
第一接收部分254引导主FPC 230的接收位置向设置于接收容器250的后表面上的控制PCB弯曲,且第二接收部分256引导副FPC 230的接收位置向设置于接收容器250的后表面弯曲。当主FPC 230弯曲向接收容器250的后表面时,它覆盖了一部分的显示面板110的端侧。当副FPC弯曲向接收容器250的后表面时,它覆盖了一部分的显示面板110的右端侧。在其它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当主FPC 230、副FPC 240或两者弯曲向接收容器250的后表面时,它们可以覆盖光导单元120的光入射表面部分。
在图2中,已经描述了具有引导主FPC 230和副FPC 240的第一接收部分254和第二接收部分256的接收容器150。在可替换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可以不需要第一接收部分254和第二接收部分256。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又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在图3中,副FPC 340通过FOG结合工艺贴附到显示面板110的左侧部分。
参考图3,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300的示范性实施例包括显示面板110、光导单元120、主柔性电路板(FPC)330、副FPC 340和接收容器350。在图3中,相同的参考标号代表图1中相同的元件,且由此将省略相同元件的任何进一步的重复描述。
主FPC 330通过FOG结合工艺贴附到阵列基板112的下端部分,且通过第一导线112a将由控制PCB(未显示)产生的电信号施加到驱动芯片112b。控制PCB设置于接收容器350的后表面上。主FPC 330可以通过焊接工艺或ACF结合工艺电连接到控制PCB。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主FPC 330可以通过设置于控制PCB上的连接器而电连接到控制PCB。另外,至少一个产生施加到显示面板110的电信号的驱动芯片可以安装于主FPC 330上。
副FPC 340通过FOG结合工艺贴附到显示面板110的左侧部分,且通过形成于阵列基板112上的第二导线112c电连接到主FPC 330。至少一个发光装置342将光提供到光导单元120且安装于副FPC 340上。
接收容器350具有侧壁和从侧壁的底部分向接收容器350的内侧延伸的支撑部分。光导单元120和显示面板110容纳于接收空间中,该接收空间通过侧壁和支撑部分形成。至少一个孔352形成通过支撑部分,且安装于副FPC 340上的至少一个发光装置342插入至少一个孔352中。
接收容器350具有形成于主FPC 330通过的路径上的第一接收部分354和形成于副FPC 340通过的路径上的第二接收部分356。第一接收部分354和第二接收部分356通过部分分别去除相应于主FPC 330和副FPC 340的接收容器350的侧壁来形成。
第一接收部分354引导主FPC 330的接收位置向设置于接收容器350的后表面上的控制PCB弯曲,且第二接收部分356引导副FPC 330的接收位置向设置于接收容器350的后表面弯曲。当主FPC 330弯曲向接收容器350的后表面时,它覆盖了一部分的显示面板110的端侧。当副FPC 340弯曲向接收容器350的后表面时,它覆盖了一部分的显示面板110的左端侧。在其它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当主FPC 330、副FPC 340或两者弯曲向接收容器350的后表面时,它们可以覆盖光导单元120的光入射表面部分。
图3显示了具有引导主FPC 330和副FPC 340的第一接收部分354和第二接收部分356的接收容器350。在可替换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300可以不需要第一接收部分354和第二接收部分356。
根据图1、2和3,显示设备100、200和300具有主FPC 130、230和330以及与主FPC 130、230和330分开的副FPC 140、240和340。在根据本发明的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具有集成主FPC和副FPC的混合型FPC的显示设备,其将在以下参考图4、5A和5B描述。
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又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5A是显示图4中的混合FPC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平面图。图5B是显示图5A中混合FPC的后视图。具体而言,图4显示了贴附到显示面板110的端部分的混合FPC。
参考图4、5A和5B,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400的示范性实施例包括显示面板110、光导单元120、混合FPC 430和接收容器450。在图4、5A和5B中,相同的参考标号代表图1中相同的元件,且由此将省略相同元件的任何进一步的重复描述。
混合FPC 430包括主部分432和副部分434。
主部分432通过FOG结合工艺贴附到阵列基板112的下端部分,且通过第一导线112a将由控制PCB(未显示)产生的电信号施加到驱动芯片112b。控制PCB设置于接收容器450的后表面上。混合FPC 430可以通过焊接工艺或ACF结合工艺电连接到控制PCB。在可替换实施例中,混合FPC 430可以通过设置于控制PCB上的连接器而电连接到控制PCB。在其它可替换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产生施加到显示面板110的电信号的驱动芯片可以安装于混合FPC 430的主部分432上。其中贴附混合FPC 430的阵列基板112的下端部可以相应于光导单元120的光入射表面部分。
如图5B所示,主部分432具有形成于主部分432的后表面上的第一焊盘部分432a和第二焊盘部分432b。第一焊盘部分432a电连接到阵列基板112,且第二焊盘部分432b电连接到控制PCB。
至少一个发光装置442将光提供到光导单元120且安装于副部分434上。
接收容器450具有侧壁和从侧壁的底部分向接收容器450的内侧延伸的支撑部分。光导单元120和显示面板110容纳于接收空间中,该接收空间通过侧壁和支撑部分形成。至少一个孔452形成得通过支撑部分,且至少一个安装于混合FPC 430上的发光装置442插入至少一个孔452中。
接收容器450具有形成于混合FPC 430的主部分432通过的路径上的第一接收部分454和形成于混合FPC 430的副部分434通过的路径上的第二接收部分456。当第一接收部分454和第二接收部分456通过接收容器的相应的侧壁时,它们基本容纳主部分432和副部分434。第一接收部分454和第二接收部分456通过部分分别去除相应于主部分432和副部分434的接收容器450的侧壁来形成。
第一接收部分454引导主部分432的接收位置向设置于接收容器450的后表面上的控制PCB弯曲,且第二接收部分456引导副部分434的接收位置向设置于接收容器450的后表面弯曲。当主部分432和副部分434弯曲向接收容器450的后表面时,它们覆盖了一部分的显示面板110的侧部分。在其它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当主部分432、副部分434或两者弯曲向接收容器450的后表面时,它们可以设置得相邻于光导单元120的光入射表面。
图4显示了具有引导主部分432和副部分434的第一接收部分454和第二接收部分456的接收容器450。在可替换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400可以不需要第一接收部分454和第二接收部分456。
在图4中,混合FPC 430被示为基本的平面型、片型。主部分432和副部分434彼此一体形成,从而混合FPC 430是包括主部分432和副部分434的单个单元。为了将安装于副部分434上的覆盖装置442插入孔452中,可能需要弯曲工艺以将混合FPC 430的副部分434弯曲向接收容器450的后表面。
图6A到6D是示出图4中的混合FPC 430的弯曲工艺的示范性实施例的透视图。图6A到6D中,省略了通过FOG工艺贴附到混合FPC的阵列基板和接收容器。
参考图4和6A,混合FPC 430通过FOG结合工艺电连接到阵列基板112的下端部分。混合FPC 430和阵列基板112的前表面基本与X-Y平面平行。
如图4和6B所示,图6A中在Y轴方向延伸的副部分434在接收容器450的侧壁的上侧在Z轴沿主部分432弯曲,从而副部分434基本与X-Z平面平行。在示范性实施例中,X-Z平面可以相应于光导单元120的光入射部分。然后,在图6C中,在X轴方向延伸的副部分434在侧壁的下侧在Y轴部分弯曲。
如图4和6D所示,在X轴方向延伸的副部分434在与图6A-6C的X轴方向相对的反向X轴方向弯曲。一旦混合FPC 430如图6A-6D所示弯曲,那么安装于副部分434上的发光装置442容纳于形成通过接收容器450的支撑部分的孔452中。
图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又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8A是显示图7中的混合FPC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平面图。图8B是显示图8A中混合FPC的后视图。具体而言,图7显示了贴附到显示面板的右侧部分的混合FPC。
参考图7、8A和8B,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500的示范性实施例包括显示面板110、光导单元120、混合FPC530和接收容器550。在图7、8A和8B中,相同的参考标号代表图1中相同的元件,且由此将省略相同元件的任何进一步的重复描述。
混合FPC 530包括主部分532和副部分534。
主部分532通过FOG结合工艺贴附到阵列基板112的下端部分,且通过第一导线112a将由控制PCB(未显示)产生的电信号施加到驱动芯片112b。控制PCB设置于接收容器550的后表面上。混合FPC 530可以通过焊接工艺或ACF结合工艺电连接到控制PCB。在可替换实施例中,混合FPC 530可以通过设置于控制PCB上的连接器而电连接到控制PCB。在其它可替换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产生施加到显示面板110的电信号的驱动芯片可以安装于混合FPC 530的主部分532上。
如图8B所示,主部分532具有形成于主部分5432的后表面上的第一焊盘部分532a和第二焊盘部分532b。第一焊盘部分532a电连接到阵列基板112,第二焊盘部分532b电连接到控制PCB。
至少一个发光装置542安装于副部分534上以将光提供到光导单元120。
接收容器550具有侧壁和从侧壁的底部分向接收容器550的内侧延伸的支撑部分。光导单元120和显示面板110容纳于接收空间中,该显示空间通过侧壁和支撑部分形成。至少一个孔552形成通过支撑部分,且至少一个安装于混合FPC 530上的发光装置542插入至少一个孔552中。
接收容器550具有形成于混合FPC 530的主部分532通过的路径上的第一接收部分554和形成于混合FPC 530的副部分534通过的路径上的第二接收部分556。第一接收部分554通过部分去除相应于主部分532的接收容器550的侧壁的侧部分来形成,第二接收部分556通过部分去除相应于副部分534的侧壁的右侧部分来形成。
第一接收部分554引导主部分532的接收位置向设置于接收容器550的后表面上的控制PCB弯曲,且第二接收部分556引导副部分534的接收位置向设置于接收容器550的后表面弯曲。当主部分532弯曲向接收容器550的后表面时,它覆盖了一部分的显示面板110的侧部分。当副部分534弯曲向接收容器550的后表面时,它覆盖了一部分的显示面板110的右侧部分。在其它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当主部分532、副部分534或两者弯曲向接收容器550的后表面时,它们可以设置得相邻于光导单元120的光入射表面。
图7显示了具有引导主部分532和副部分534的第一和第二接收部分554和556的接收容器550。在可替换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500可以不需要第一和第二接收部分554和556。
图9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又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10A是显示图9中的混合FPC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平面图。图10B是显示图10A中混合FPC的后视图。具体而言,图9显示了贴附到显示面板的左侧部分的混合FPC。
参考图9、10A和10B,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600的示范性实施例包括显示面板110、光导单元120、混合FPC 630和接收容器650。在图9、10A和10B中,相同的参考标号代表图1中相同的元件,且由此将省略相同元件的任何进一步的重复描述。
混合FPC 630包括主部分632和副部分634。
主部分632通过FOG结合工艺贴附到阵列基板112的下端部分,且通过第一导线112a将由控制PCB(未显示)产生的电信号施加到驱动芯片112b。控制PCB设置于接收容器650的后表面上。混合FPC 630可以通过焊接工艺或ACF结合工艺电连接到控制PCB。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混合FPC 630可以通过设置于控制PCB上的连接器而电连接到控制PCB。在其它可替换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产生施加到显示面板110的电信号的驱动芯片可以安装于混合FPC 630的主部分632上。
如图10B所示,主部分632具有形成于主部分632的后表面上的第一焊盘部分632a和第二焊盘部分632b。第一焊盘部分632a电连接到阵列基板112,第二焊盘部分632b电连接到控制PCB。
至少一个发光装置642安装于副部分634上以将光提供到光导单元120。
接收容器650具有侧壁和从侧壁的底部分向接收容器650的内侧延伸的支撑部分。光导单元120和显示面板110容纳于接收空间中,该接收空间通过侧壁和支撑部分形成。至少一个孔652形成通过支撑部分,且至少一个安装于混合FPC 630上的发光装置642插入至少一个孔652中。
接收容器650具有形成于混合FPC 630的主部分632通过的路径上的第一接收部分654和形成于混合FPC 630的副部分634通过的路径上的第二接收部分656。第一接收部分654通过部分去除相应于主部分632的接收容器550的侧壁的侧部分来形成,第二接收部分656通过部分去除相应于副部分534的侧壁的左侧部分来形成。
第一接收部分654引导主部分632的接收位置向设置于接收容器650的后表面上的控制PCB弯曲,且第二接收部分656引导副部分634的接收位置向设置于接收容器650的后表面弯曲。
图9显示了具有第一和第二接收部分654和656的接收容器650形成来引导主部分632和副部分634。在可替换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600可以不需要第一和第二接收部分654和656。当主部分632弯曲向接收容器650的后表面时,它覆盖了一部分的显示面板110的侧部分。当副部分634弯曲向接收容器650的后表面时,它覆盖了一部分的显示面板110的左侧部分。在其它的示范性实施例中,主部分632、副部分634或两者当它们弯曲向接收容器650的后表面时可以设置相邻于光导单元120的光入射表面。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具有发光装置的副FPC直接贴附到显示面板且通过形成于显示面板上的导线电连接到主FPC,由此有利地不需要将副FPC焊接或连接到主FPC的工艺。
在另一示范性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设备可以包括集成了主FPC和副FPC的混合型FPC。有利地,可以不需要将副FPC焊接或连接到主FPC的工艺,从而可以减少或基本防止主FPC和副FPC之间的连接缺陷。
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然而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应限于这些示范性实施例,而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改变和修饰。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光导单元,设置得相邻于所示显示面板的第一侧;主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侧来将电信号施加到所述显示面板;副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及发光装置,产生提供到所述光导单元的光,所述发光装置安装于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上,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将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的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第一端通过玻璃上膜结合工艺电连接到导线,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沿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弯曲,从而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第二端设置相邻于所述光导单元的光入射部分,以及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和副柔性印刷电路板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侧端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第一端通过玻璃上膜结合工艺电连接到所述导线,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弯曲,从而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第二端设置得相邻于所述光导单元的光入射部分,以及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侧端的一部分,且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右侧端的一部分,所述右侧端与所述侧端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第一端通过玻璃上膜结合工艺电连接到所述导线,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弯曲,从而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第二端设置得相邻于所述光导单元的光入射部分,以及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侧端的一部分,且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左侧端的一部分,所述左侧端与所述侧端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的相对基板;和夹置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相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将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的各向异性导电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容纳所述光导单元的接收容器,其中所述接收容器包括形成于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通过的路径上的第一容纳部分,所述第一容纳部分通过部分地去除相应于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接收容器的侧壁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容纳所述光导单元的接收容器,其中所述接收容器包括形成于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通过的路径上的第二容纳部分,所述第二容纳部分通过部分地去除相应于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接收容器的侧壁而形成。
9.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光导单元,设置得相邻于所示显示面板的第一侧;主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侧来将电信号施加到所述显示面板;副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及发光装置,产生提供到所述光导单元的光,所述发光装置安装于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上,其中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一体形成且形成单一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单一单元为基本片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沿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弯曲,从而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设置得相邻于所述光导单元的光入射部分,以及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和副柔性印刷电路板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侧端的一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配置来容纳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光导单元的接收容器;和设置于所述接收容器的后表面上的控制构件,其中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控制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弯曲,从而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设置得相邻于所述光导单元的光入射部分,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侧端的一部分,且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右侧端的一部分,所述右侧端与所述侧端相邻。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弯曲,从而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设置得相邻于所述光导单元的光入射部分,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侧端的一部分,且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左侧端的一部分,所述左侧端与所述侧端相邻。
15.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夹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光导单元,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下;接收容器,容纳所述光导单元;主柔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到形成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导线的第一端以将电信号施加到液晶显示面板;副柔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导线的第二端;和发光装置,产生提供到所述光导单元的光,所述发光装置安装于副柔性印刷电路板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接收容器包括容纳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第一容纳部分和容纳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第二容纳部分,且所述第一容纳部分和第二容纳部分通过部分地去除相应于所述主和副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接收容器的侧壁而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接收容器还包括从所述接收容器的侧壁延伸向所述接收容器的内部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弯曲向所述接收容器的后表面,从而所述发光装置被插入所述孔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接收容器包括容纳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第一容纳部分和容纳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第二容纳部分,且所述第一容纳部分通过部分地去除相应于所述主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接收容器的侧壁而形成,且所述第二容纳部分通过部分地去除相应于所述副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接收容器的右侧壁或左侧壁而形成。
20.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光导单元,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下;接收容器,容纳所述光导单元;柔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主部分,其上安装至少一个驱动芯片以将电信号施加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副部分,其上安装至少一个发光装置以产生提供到所述光导单元的光。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接收容器包括容纳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主部分的第一容纳部分和容纳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副部分的第二容纳部分,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容纳部分通过部分地去除相应于所述主和副部分的接收容器的侧壁而形成。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接收容器包括容纳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主部分的第一容纳部分和容纳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副部分的第二容纳部分,所述第一容纳部分通过部分地去除相应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主部分的接收容器的侧壁而形成,且所述第二容纳部分通过部分地去除相应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副部分的接收容器的右侧壁或左侧壁而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光导单元、主柔性电路板(FPC)、副FPC和发光装置。光导单元设置于显示面板的第一侧。主FPC电连接到显示面板的第二侧来将电信号施加到显示面板。副FPC电连接到主FPC。发光装置产生施加到光导单元的光,且安装于副FPC上。显示面板包括将主FPC与副FPC电连接的导线。在本发明中,具有发光装置的副FPC直接贴附到显示面板,且通过形成于显示面板上的导线电连接到主FPC,由此省略了将副FPC焊接或连接到主FPC的工艺。
文档编号G02F1/133GK1869776SQ20061008446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3日
发明者沈柄昌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