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恢复平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526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光板恢复平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导光板恢复平面结构,尤其是利用导光板其压克力材质的吸水回复特性,及上、下导光板因水液的附着力而相互贴合,加上予以水平重压,以达上、下导光板的最佳压平效果的一种导光板恢复平面结构。
背景技术
导光板为液晶显示器(LCD)的重要零件,尤其使用于笔记型电脑的LCD,而中国台湾为全球笔记型电脑主要生产地区,笔记型电脑每年全球市场需求大概有数千万台以上;而导光板主要应用市场为超大型(21时以上)液晶电视、大型(8-20时)笔记型电脑、中型(5-7时)车辆导航器、小型(1-4时)游乐器。
一般导光板,由压克力材质制成,于常温之下,因湿度不过,其两侧边容易向上翘曲而形成中间凹陷扭曲变形,造成使用于与背光模组组设后,无法将光线均匀扩散折射出来,而形成不良瑕疵品;为了回复该翘曲的导光板,常常将翘曲的导光板堆栈重压甚至控制以温湿度,然而现有的回复方式却仍具有如下的缺点,急待改进;1.现有的回复方式,将翘曲的导光板回复为良品所需耗费的时间相当长,不符经济效益。
2.现有的回复方式,将翘曲的导光板回复为良品的比率相当低。
3.现有的回复方式,由于将翘曲的导光板回复为良品的比率相当低,故需耗费很多人力作为拣挑与搬运,又搬运次数多,则容易造成导光板的刮伤或缺角现象,额外增加很多的报废成本。
4.现有的回复方式,由于将翘曲的导光板回复为良品所需耗费的时间相当长,所以要放置该翘曲的导光板需占用很大的空间,增加很多的空间成本。
所以,本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相关行业实际的设计与制造经验,针对现有的缺失予以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导光板恢复平面结构,以期完全改善现有的所有缺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恢复平面结构,以克服现有结构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导光板恢复平面结构,先设一下导光板,该下导光板呈两侧边向上翘曲而中间凹陷,并于下导光板上滴设水液,再于下导光板上叠设一上导光板,且上导光板呈两侧边向下翘曲而中间鼓凸,在上导光板上方置设重物。据此,利用导光板其压克力材质的吸水回复特性,及上、下导光板因水液的附着力而相互贴合,加上予以水平重压,以达上、下导光板的最佳压平效果。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恢复平面结构相当简单,操作起来既方便又快速。
2.本实用新型的恢复平面结构,其回复为良品所需耗费的时间相对于现有的回复方式缩短很多。
3.本实用新型的恢复平面结构,其回复为良品的比率相对于现有的回复方式提高很多。
4.本实用新型的恢复平面结构,其回复为良品的比率及时间均较现有的回复方式来的好,因此可以大大的减少人工搬运的成本,同时,少搬运也可减少刮伤或缺角发生。
5.本实用新型的恢复平面结构,其回复为良品的比率及时间均较现有的回复方式来的好,因此可以节省堆放导光板的空间。
6.本实用新型由于利用导光板其压克力材质的吸水回复特性,及上、下导光板因水液的附着力而相互贴合在一起,于恢复平面效果上相当良好而且所耗成本相当低廉。


图1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2本实用新型压平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4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压平时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标号1上导光板 2下导光板3水液 4平台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光板恢复平面结构,主要是在两侧边向上翘曲而中间凹陷扭曲变形的下导光板2上,滴设水液3,再于其上叠设上导光板1,上导光板1呈两侧边向下翘曲而中间鼓凸扭曲变形状,然后在上导光板1上方置设重物予以水平重压而成;该上、下导光板1、2,是由包含压克力材质制成,利用其表面具有吸收水液3特性,且经过吸收水液3之后会产生膨胀现象,同时,予以水平重压以使上、下导光板1、2达到恢复平面效果。
于实施使用时,请参阅图1~图2所示,在常温下,先将两侧边向上翘曲而中间凹陷扭曲变形的下导光板2置放在一平台4上,再将两侧边也向上翘曲而中间凹陷扭曲变形的上导光板1上下翻转过来,使其成弧盖状,并对应叠合在下导光板2上,使上、下导光板1、2对应切齐,然后在上、下导光板1、2之间滴入水液3,使上、下导光板1、2因水液3的附着力而贴合在一起,经过相当时间,上、下导光板1、2将吸收相当水液3,且因压克力材质的关系将产生膨胀现象,最后于上导光板1上方水平施以重压,使上、下导光板1、2之间的水液3因受重压而被挤出,经过相当时间,将上、下导光板1、2压平即成。
又,请参阅图3~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主要是在两侧边向上翘曲而中间凹陷扭曲变形的整叠下导光板2上,滴设水液3,再于其上叠设整叠上导光板1,令整叠上导光板1呈两侧边向下翘曲而中间鼓凸扭曲变形状,然后在整叠上导光板1上方置设重物予以水平重压而成;该上、下导光板1、2,是由包含压克力材质制成,利用其表面具有吸收水液3特性,且经过吸收水液3之后会产生膨胀现象,同时,予以水平重压以使上、下导光板1、2达到恢复平面效果。
于实施使用时,请参阅图3~图4所示,在常温下,先将两侧边向上翘曲而中间凹陷扭曲变形的整叠下导光板2置放在一平台4上,再将两侧边也向上翘曲而中间凹陷扭曲变形的整叠上导光板1上下翻转过来,使其成弧盖状,并对应叠合在整叠下导光板2上,使两叠上、下导光板1、2对应切齐,然后在两叠上、下导光板1、2之间滴入水液3,使上、下导光板1、2因水液3的附着力而贴合在一起,经过相当时间,上、下导光板1、2将吸收相当水液3,且因压克力材质的关系将产生膨胀现象,最后于整叠上导光板1上方水平施以重压,使两叠上、下导光板1、2之间的水液3因受重压而被挤出,经过相当时间,将两叠上、下导光板1、2压平即成。
权利要求1.一种导光板恢复平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先设一下导光板,该下导光板呈两侧边向上翘曲而中间凹陷,并于下导光板上滴设水液,再于下导光板上叠设一上导光板,且上导光板呈两侧边向下翘曲而中间鼓凸,在上导光板上方置设重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导光板恢复平面结构,主要是将两侧边均向上翘曲而中间凹陷扭曲变形的上、下导光板,相互对应盖合重叠,再于上、下导光板之间滴入水液,然后将上、下导光板予以水平重压而成;据此,由利用导光板其压克力材质的吸水回复特性,及上、下导光板因水液的附着力而相互贴合,加上予以水平重压,以达上、下导光板的最佳压平效果。
文档编号G02B6/00GK2921862SQ20062012221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9日
发明者冯俊霖, 廖峻杰 申请人:翰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