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透镜的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582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透镜的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光学传输或者类似的光学连接器包括套管,例如树脂材料 通过注射成型或类似成型方法形成的塑料套管(例如,见日本早期公开专利申请(kokai) No. 2001-147343)。这种套管具有一个较小直径的通孔, 该通孔开设于套管的前端,其容纳移除了保护膜层的光纤端部,以及具有 一个较大直径的通孔,该通孔与较小直径的通孔相通,其容纳了光纤邻近 端部并具有保护膜层的部分(在下文中,具有保护膜层的光纤被称为"光 纤芯线")。光纤的端部从光纤芯线的端部伸出,光纤芯线的端部从套管 后端的开U插入套管的较大直径的通孔。因此,光纤的端部容纳在较小直 径的通孔内,光纤芯线邻近光纤端部的部分容纳在较大直径的通孔内。然 后通过使用粘合剂将光纤固定在较小直径的通孔内。然而,对于这种光学连接器,由于较小直径的通孔的直径设置得大于 光纤的外径,光纤的位置可能在径向上移动。因此,较小直径通孔的内圆 周表面与光纤的外圆周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大小决定了光纤中心轴线的位 置移动的范围。另外,当使用粘合剂时,多种类型的粘合剂必须被混合以 获得一种粘接性能适合套管材料和光纤的粘合剂。这个过程是比较麻烦 的。此外,由于所述粘合剂必须在加热后使用,因此加工光学连接器的过 程十分复杂而且耗费时间。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已经提出一种通过挤压方 式将光纤和光纤芯线固定于套管的技术。此技术无需使用粘合剂(例如, 见日本早期公开的专利申请Nos. 2001-21757, 2002-341179, S62-125204, and S61-85815)。然而,上述常规的无需使用粘合剂的光学连接器在结构上相当复杂, 这种光学连接器的加工过程也十分复杂而且耗费时间。此外,为了改进光 纤中心轴线的位置精确性,必须仔细地进行中心对准,这增加了加工步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一般光学连接器的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一种 光学连接器,该光学连接器在套管的前端部上安装了一个压縮环,以使套 管压縮变形,因而减小了套管内形成的通孔的直径,从而将光纤从外面压 入通孔并固定保持在该通孔内;这样可以按照光纤中心轴线的位置固定光 纤,具有高精确性;而且其可以通过简单的加工过程方便地生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连接器,其包括套管,该 套管具有用于容纳光纤芯线的较大直径的通孔;及用于容纳从光纤芯线向 前伸出的光纤的较小直径的通孔;及安装在套管较小直径部分上的压縮 环,较小直径部分从套管的前端延伸一个预定范围。由于较小直径部分被 压配进入所述压縮环,使较小直径的通孔收縮,并固定容纳在较小直径通 孔内的光纤。优选地,套管进一步包括主体部,该主体部位于较小直径部分的后面, 其直径大于较小直径部分并等同或略大于压縮环的直径。优选地,所述预定范围与较小直径通孔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应。优选地,所述光学连接器进一歩包括透镜套筒,该透镜套筒前端面上 具有透镜部分,其中,其上安装有压縮环的较小直径部分及主体部的至少 一部分容纳在所述透镜套筒内。优选地,套管的主体部被压配进入透镜套筒,借此将透镜套筒固定在^在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连接器中,压縮环安装在套管的前端部,从而可 以使套管压縮变形,并因此减小了套管内形成的通孔的直径,从而将光纤 从外面压入通孔并固定保持在该通孔内。因此,光纤可以按照其中心轴线 的位置固定,具有高精确性,所述光学连接器可以通过简单的加工过程容 易地生产。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套管的透视图,该套管连接了压縮环; 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套管的透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套管的透视图,该套管中连接了光纤芯线挤压部件;图4为侧视图,示出了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套管连接到光纤芯 线和光纤的方法;图5为剖视图,示出了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套管连接到光纤芯线和光纤的方法;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8为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对光学连接器组件相互连接的状态;图9为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对光学连接器组件 相互连接的状态;图10为透视图,示出了透镜套筒被连接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 套管;图11为根据本发明 套筒;图12为第--侧视图 光纤芯线和光纤的方法;图13为第二侧视图 光纤芯线和光纤的方法;图14为第一剖视图 光纤芯线和光纤的方法;图15为第二剖视图 光纤芯线和光纤的方法;图16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图17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及图18为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对光学连接器组 件相互连接的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套管的透视图,该套管连接了透镜 ,示出了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套管连接到 ,示出了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套管连接到 ,示出了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套管连接到 ,示出了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套管连接到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套管的透视图,该套管连接了压縮环; 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套管的透视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 施例的套管的透视图,该套管连接了光纤芯线挤压部件。在这些附图中,附图标记11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套管,套管ll固定 在光学连接器10的光传输线的中继端或终端,其将在稍后描述。在本实 施例中,线状组件包括作为光传输线的裸露的纤维,及遮覆裸露的纤维的 被称为"光纤芯线"的保护膜层;裸露的纤维和纤维相应地被称为"光纤"。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表达方向的一些术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说明光学连接器10各部分的结构和动作。然而,这些术语表示 当光学连接器10如图中所示方位使用时的各个方向,因此必须解释为当 光学连接器的方位改变时,这些术语表示相应的不同方向。如图2所示,套管11通常为具有多个台阶部的圆柱体组件。该套管 11包括主体部lla,前端部(较小直径部分)llb,其从主体部lla向前 凸出(在图2中朝左下方向),及后端部llc,其从主体部lla向后凸出(图2中朝右上方向)。特别地,套管11被标出所需尺寸,例如主体部lla 的外径为大约1.25mm。然而,套管的尺寸可以自由地设置。前端部lib 和后端部llc的直径小于主体部lla的直径,前端部llb和后端部llc与 主体部Ua—体形成并共轴设置。前端部llb的前端面的外围边缘切成斜 面以方便前端部llb插入狭缝套筒或类似装置,例如当光学连接器连接到 配对连接器时。套管11可以由工程塑料例如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C (聚碳酸酯),LCP (液晶聚合体),PPS (聚苯硫醚),聚酰胺或PEEK(聚醚醚酮)这样的工程塑料等,并通过注射成型或其它类似成型方法一 体成型。附图标记12表示由工程塑料形成的法兰,其与套管ll一体形成。特 别地,该法兰可以由金属形成,并可以独立于套管11进行模铸。在这种 情况下,套管11的主体部lla被压配进入在法兰12的中心形成的通孔内。进一步,稍后描述的通孔13在套管11内形成。通孔13与套管11共 享中心轴线,通孔13包括开向前端部llb的前端面的较小直径的通孔13a, 开向后端部llc的后端面的较大直径的通孔13b (稍后会描述),和连接 较小直径的通孔13a和较大直径的通孔13b的锥形部13c (稍后会描述)。 稍后会描述的光纤22容纳在较小直径的通孔13a内,并且稍后会描述的 光纤芯线21容纳在较大直径的通孔13b内。特别地,较小直径的通孔13a 的直径以小数量(例如,大约0.05至lj 2.0|am)略大于光纤22的外径,较 大直径的通孔13b的直径以小数量(例如大约10到500pm)略大于光纤 芯线21的直径。如图1和图3所示,用于固定光纤芯线21的芯线固定部件15连接到 套管11的后端部llc。芯线固定部件15通常是圆柱体组件,后端部llc 插入芯线固定部件15内以固定。芯线固定部件15形成与套管11共享中 心轴线,其具有稍后会描述的芯线通孔15a,芯线通孔15a的直径近似等 于较大直径的通孔13b的直径。芯线通孔15a位于较大直径的通孔13b的 后面并容纳光纤芯线21。进一步,如图1所示,用于固定光纤22的压縮环16连接到套管的前 端部llb。压缩环16的内径以小数量(例如50pm)略小于前端部lib的 外径。当前端部llb被压配进入压縮环16内时,前端部llb被压縮变形, 从而使较小直径的通孔13a的直径减小,因而,容纳在较小直径的通孔13a 内的光纤22被固定住。特别地,压縮环16的外径近似等于主体部lla的 外径;例如为大约1.25mm。这使得当套管11插入另一个组件例如连接器 壳体31时,主体部lla能够平稳插入,这在稍后会描述。压縮环16由硬度高于套管11的材料形成。举例来说,当套管11的 材料是工程塑料,例如LCP, PPS,聚酰胺或PEEK,压縮环16优选由金 属例如不锈钢(SUS)或者黄铜形成。特别地,压縮环16可以由树脂形成。 举例来说,当套管11的材料是相对软的工程塑料,例如PBT或者PC时, 压縮环16可以由相对硬的工程塑料例如PPS、聚酰胺或PEEK形成。也就 是,压縮环16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材料形成,只要选择的材料的硬度高于 套管11的硬度。举例来说,当按照JISK7202-2:2001的洛氏硬度(M级) 测量,套管11的材料具有大约70的硬度值时,则压縮环16优选硬度值 大约为IOO的材料。接下来,描述一种将套管11连接到光纤芯线21和光纤22的方法。图4为侧视图,示出了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套管连接到光纤芯
线和光纤的方法;图5为剖视图,示出了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套 管连接到光纤芯线和光纤的方法。最初,芯线固定部件15,如图4A所示位于套管11的后面,其被安 装并固定在后端部llc,如图5A所示。这样,套管11内形成的通孔13 和芯线固定部件15的芯线通孔15a设在一公共轴线上,借此这两个通孔 共享中心轴线。之后,如图4B所示,保护膜层从光纤芯线21的前端部开始被移除一 段预定长度,从而露出光纤22的前端部,该前端部具有一预定的长度。 这样,光纤22的前端部从光纤芯线21向前伸出。特别地,光纤22可以 是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并且可以是由石英构成的石英光纤,或者由例如 丙烯酸树脂或氟碳树脂构成的塑料光纤。举例来说,光纤芯线的保护膜层 可以由聚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乙烷树脂或环氧树脂构 成。然而,保护膜层可以由任何类型材料构成,只要选择的材料可以在物 理和化学方面保护光纤22。特别地,尽管光纤22的外径为大约125pm, 但其也可以自由确定。尽管光纤芯线21的保护膜层的外径为大约250pm, 但其也可以自由确定。之后,光纤22从光纤芯线21伸出,光纤芯线21从套管11的后侧插 入通孔13和芯线通孔15a内。这样,如图4C和5B所示,光纤22的前端 部容纳在较小直径的通孔13a内,光纤芯线21的前端部容纳在较大直径 的通孔13b和芯线通孔15a内。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较小直径的通孔13a 与较大直径的通孔13b通过锥形部13c相通,该锥形部13c的直径逐渐减 小,光纤22可以平稳地插入较小直径的通孔13a内。当光纤芯线21的保 护膜层的前端部邻接锥形部13c的内壁时,光纤芯线21的插入即停止。 上述的预定长度,即光纤22由光纤芯线21向前伸出的长度是这样确定的, 当光纤芯线21的插入停止时,光纤22的前端面与前端部lib的前端面一 起形成一公共面;即,其与前端部llb的前端面齐平。因此,当光纤芯线 21的保护膜层的前端部邻接锥形部13c的内壁时,通过停止插入操作,光 纤22的前端面可以定位在一个适当位置。可选择地,可以在套管ll的前 端部lib的前端面上设置用于邻接的夹具,光纤芯线21可以插入直到光 纤22的前端面邻接夹具。
之后,如图4D和5C所示,压縮环16从套管11的前侧安装到套管 ll的前端部llb上。由于压縮环16的内径略小于前端部lib的外径,前 端部llb被压配进入压縮环16中并且压縮变形。因此如图5D所示,压縮 环16移动直到其后端(图5D中右侧)邻接主体部lla和前端部llb之间 的台阶部或者肩部,并连接到前端部llb。特别地,压縮环16的轴向长度 略小于前端部llb。因此,在与前端部lib的一般整体长度相对应的范围 内,较小直径通孔13a收縮,容纳在较小直径的通孔13a内的光纤22的前 端部被固定。特别地,前端部llb的轴向长度可以自由确定。举例来说, 前端部llb可以具有一轴向长度,使得前端部llb与较大直径通孔13b的 前端部重叠。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压縮环16的轴向长度设定为与前端部 llb相等,因此从光纤芯线21向前伸出的光纤22的整个前端部可以被固 定。特别地,光纤芯线21的保护膜层优选不是通过压縮环16压縮。之后,如图4E所示,芯线固定部件15的一部分塑性变形到一定程度, 从而形成凹部15c,借此将穿过芯线通孔15a的光纤芯线21挤压固定 (crimp-fixed)。这样,光纤芯线21的保护膜层通过芯线通孔15a的内壁 表面向中心轴线压入,芯线通孔15a已经在与凹部15c相应的位置处变形, 借此将保护膜层固定于芯线固定部件15。特别地,凹部15c的深度和轴向 长度必须这样确定,使光纤22在与凹部15c相应位置处的光传输损耗可 以基本忽略。即,设定用于挤压固定的力的运用的范围和大小,使光纤22 中的光传输损耗可以基本忽略。特别地,光纤芯线21的保护膜层可以通 过挤压固定以外的任何固定方法固定于芯线固定部件15,例如使用粘合剂米占。接下来,描述包括套管11的光学连接器组件。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图7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图8为透视图,示 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对光学连接器组件相互连接的状态;及 图9为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对光学连接器组件相 互连接的状态。光纤芯线21和光纤22已经以上述方式连接到套管11,套管11被装 在光学连接器10内,作为如图7所示的光学连接器组件。特别地,套管11在法兰12前侧的一部分插入连接器壳体31的内部空间之后,通过用作弹性组件的弹簧33,法兰12从后侧被压靠在连接器壳体31的内部凸出部 上。也就是,法兰12通过连接器壳体31的内部凸出部和弹簧33从其前 侧和后侧被弹性固定。特别地,弹簧33通过连接到连接器壳体31的后端 的保持件32从其后侧被支撑。进一步,向后延伸的应变释放罩34连接到保持件32。应变释放罩34 为中空组件,其围绕光纤芯线21的圆周,使光纤芯线21靠近光学连接器 10的部分免受弯曲应力或其它类似的影响。此外,外套36连接到连接器 壳体31的外周上,保持件32的外周上,以及应变释放罩34的部分外周 上。如图6所示,外套36的外周表面上设有不平坦部分(环形凸起和凹 槽),用于例如定位,以便与配对连接器的连接。如图8和图9所示,光学连接器10通过连接适配器37连接到另一个 光学连接器10上。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光学连接器10的套管11的前端 部lib的前端面相互接触,两个光学连接器10的光纤22的前端面相互接 触,从而两条光纤22的中心轴线相互一致。因此,通过-一条光纤22传输 的光线可以传输到另一条光纤22。特别地,连接光学连接器10的配对连 接器不要求与光学连接器10的类型相同。举例来说,配对连接器可以是 一个包括感光元件和发光元件并固定在电路板上的插头连接器。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套管11的前端部llb上安装压縮 环16,使套管11内形成的较小直径的通孔13a的直径减小,借此将容纳 在较小直径的通孔13a内的光纤22的前端部压入并保持固定。因此,当 光纤22固定在套管11上时,光纤22的中心轴线位置不改变,从而光纤 22可以按照中心轴线的位置固定,具有高精确性,并因此可以获得可靠的 光学连接器IO。此外,由于压縮环16结构简单,其只需要安装在套管ll 的前端部llb上,压縮环16的连接可以容易完成,光学连接器10的生产 费用可以减少。进一步,由于套管11只要求前端部lib的外径小于主体部lla的直 径,因此套管11的结构可以简化,通过简单的加工过程就可以获得。当 通过压縮环16固定的光纤22的长度范围改变时,仅需改变压縮环16和 前端部lib的轴向长度即可,这可以简单完成。
此外,由于无需用粘合剂来固定光纤22,准备适合光纤22材料的粘 合剂的步骤和加热粘合剂的步骤都可以取消,从而光学连接器10可以通 过简单的加工过程加工。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中结构相同的部件将 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这些部件的描述也将省略。同样,与第一实施例 中获得的相同的操作和效果的描述也将省略。图10为透视图,示出了透镜套筒被连接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 套管;图11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套管的透视图,该套管连接了透 镜套筒;图12为第一侧视图,示出了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套管连接到 光纤芯线和光纤的方法;图13为第二侧视图,示出了将根据本发明第二 实施例的套管连接到光纤芯线和光纤的方法;图14为第一剖视图,示出 了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套管连接到光纤芯线和光纤的方法;图15 为第二剖视图,示出了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套管连接到光纤芯线和光纤 的方法。在图10中,附图标记47表示透镜套筒47,其前端面上设有一体形成 的透镜47a,该透镜47a可以是凸透镜,凹透镜或准直透镜。透镜套筒47 山光学镜片,透明树脂或类似材料形成,套管41的前端插入插入孔47b 内。进一歩,如图12到15所示,本实施例的套管41通常为具有多个台 阶部的圆柱体组件。套管41包括主体部41a,从主体部41a向前(图12 到15中向左)凸出的前端部(较小直径部分)41b,及从主体部41a向后 凸出(图12到15中向右)的后端部41c。特别地,套管41的尺寸和材料 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套管11相同。前端部41b的直径小于主体部41a的直 径,但后端部41c的直径大于主体部41a的直径。前端部41b和后端部41c 与主体部41a—体形成,从而它们与主体部41a共享中心轴线。附图标记 41d表示与主体部41a—体形成的法兰。进一歩,通孔43在套管41内形成。通孔43与套管41共享中心轴线, 通孔43包括开向前端部41b的前端面的较小直径的通孔43a,开向后端部 41c的后端面的较大直径的通孔43b,和连接较小直径的通孔43a和较大 直径的通孔43b的锥形部43c。光纤22容纳在较小直径的通孔43a内,光 纤芯线21容纳在较大直径的通孔43b内。特别地,较小直径的通孔43a
和较大直径的通孔43b的尺寸与第一实施例中较小直径的通孔13a和较大 直径的通孔13b的尺寸相同。如图11所示,用于固定光纤芯线21的芯线固定部件42连接到套管 41的后端部41c。芯线固定部件42通常是一圆柱体组件,如图14所示, 后端部41c插入芯线固定部件42内以固定。芯线固定部件42与套管41 共享中心轴线形成,固定组件42具有芯线通孔42b,通孔42b的直径近似 等于较大直径的通孔43b的直径。芯线通孔42b位于较大直径的通孔43b 的后面,并容纳光纤芯线21。特别地,压配法兰42a与芯线固定部件42 一体形成,压配法兰42a的外径大于套管41的法兰41d的外径。进一步,如图12到15所示,用于固定光纤22的压縮环46连接到套 管41的前端部41b。压縮环46的尺寸,材料,硬度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 压縮环16相同。透镜套筒47的插入孔47b具有这样一个长度,该长度能使套管41位 于法兰41d的前侧的一部分整体,即主体部分41a和前端部41b,能够插 入插入孔47b内。插入孔47b的直径近似等于主体部41a的外径;然而, 优选插入孔47b的直径略小于主体部41a的外径。因此,建立一种状态, 在该状态下,主体部41a被压配进入插入孔47b,插入孔47b与主体部41a 共享中心轴线。因此,透镜47a的中心轴线与固定保持在较小直径的通孔 43a内的光纤22的前端部的中心轴线相一致,透镜47a的中心轴线和光纤 22的中心轴线之间不会产生位置变化。接下来,描述将套管41连接到光纤芯线21和光纤22,然后将透镜套 筒47连接到套管41的方法。首先,芯线固定部件42,如图12A所示位于套管41的后面,其安装 和固定在后端部41c,如图14A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压配法兰42a从后 侧邻接套管41的法兰41d。因此,套管41内形成的通孔43和芯线固定部 件42的芯线通孔42b设置在一公共轴线上,它们借此共享中心轴线。之后,如图12B所示,保护膜层从光纤芯线21的前端部开始被移除 一段预定长度,从而露出光纤22的前端部,该前端部具有一预定的长度。 这样,光纤22的前端部从光纤芯线21向前伸出。特别地,由于光纤芯线 21和光纤22与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相同,在此省略相关描述。
之后,光纤22从光纤芯线21伸出,光纤芯线21从套管41的后侧插 入通孔43和芯线通孔42b内。这样,如图12C和14B所示,光纤22的前 端部容纳在较小直径的通孔43a内,光纤芯线21的前端部容纳在较大直 径的通孔43b和芯线通孔42b内。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较小直径的通孔43a 与较大直径的通孔43b通过锥形部43c相通,该锥形部43的直径逐渐减 小,因此光纤22平稳地插入较小直径的通孔43a内。当光纤芯线21的保 护膜层的前端部邻接锥形部43c的内壁时,光纤芯线21的插入即停止。 特别地,由于光纤芯线21插入的停止以及光纤22的前端面与前端部41b 的前端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都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故在此省略有关描 述。之后,如图12D和14C所示,压縮环46从套管41的前侧安装到套管 41的前端部41b上。由于压縮环46的内径略小于前端部41b的外径,因 此前端部41b被压配进入压缩环46内并压缩变形。因此,如图14D所示, 压缩环46移动直到其后端(图14D的右边)邻接主体部41a和前端部41b 间的台阶部或者肩部,并连接到前端部41b。因此,在一个与前端部41b 的一般整体长度相对应的范围内,较小直径的通孔43a收縮,容纳在较小 直径的通孔43a内的光纤22前端部被固定。特别地,由于压縮环46的轴向长度与第 一 实施例中的相同,故在此省略其描述。之后,如图12E和14D所示,芯线固定部件42的一部分塑性变形到 一定程度,从而形成凹部42c,借此将穿过芯线通孔42b的光纤芯线挤压 固定(crimp-fixed)。因此,光纤芯线21的保护膜层通过芯线通孔42b的 内壁表面向中心轴线压入,芯线通孔42b在与凹部42c的相应位置处已经 变形,借此将保护膜层固定在芯线固定部件42上。特别地,由于凹部42c 的深度和轴向长度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特别地,光 纤芯线21的保护膜层可以通过挤压固定以外的任何固定方法固定,例如, 使用粘合剂粘接。接下来,如图13F和15E所示,透镜套筒47从套管41前侧连接到套 管41。如图15F所示,主体部41a和安装了压縮环46的前端部41b插入 并容纳在插入孔47b内。如上所述,当插入孔47b的直径略小于主体部41a 的外径时,建立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主体部41a被压配进入插入孔47b,
从而透镜47a和光纤22的中心轴线之间不会产生位置变化。适当地调整 透镜套筒47的外径以与配对连接器相匹配,该配对连接器与稍后会描述 的光学连接器40相连接。举例来说,当透镜套筒47插入配对连接器的狭 缝套筒(slit sleeve)内时,透镜套筒47的外径优选设定为稍大于狭缝套 筒的内径。特别地,当狭缝套筒为用于SC连接器的狭缝套筒时,透镜套 筒47的外径优选设为大约2.5mm;当狭缝套筒为用于MU连接器的狭缝 套筒时,透镜套筒47的外径优选设为大约1.25mm。此外,如上所述,透 镜47a可以是凸透镜、凹透镜、准直透镜或其它类似透镜,并具有会聚和 发散光线的功能。然而,透镜的类型可以根据所需应用自由地选择。 接下来,描述包括套管41的光学连接器组件。图16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图17为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图18为剖视图,示 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对光学连接器组件相互连接的状态。套管41已按上述方式连接到光纤芯线21和光纤22,并且透镜套筒 47连接到该套管41上,该套管41作为光学连接器组件装配在光学连接器 40内,如图17所示。特别地,当套管41在装配法兰42a前侧的部分插入 连接器壳体51的内部空间以后,通过作为弹性组件的弹簧53,装配法兰 42a从后侧被压靠在连接器壳体51的内部凸出部。也就是,装配法兰42a 通过连接器壳体51的内部凸出部和弹簧53从其前侧和后侧被弹性固定。 特别地,弹簧53通过连接到连接器壳体51后端的保持件52从其后侧被 支撑。进一歩,向后延伸的应变释放罩54连接到保持件52。由于应变释放 罩54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此外,外套56连接到连 接器壳体51的外周,保持件52的外周以及应变释放罩54的部分外周。 如图16所示,不平坦的部份(环形凸起和凹槽)在外套56的外周表面上 形成,其用于例如定位,以便与配对连接器的连接。如图18所示,光学连接器40通过连接适配器57连接到另一个光学 连接器40上。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光学连接器40的透镜套筒47的前端 面相互接触,从而两个透镜套筒47的中心轴线相互一致,两条光纤22的 中心轴线相互一致。因此,通过一条光纤22传输的光线可以传输到另一
条光纤22。特别地,连接到光学连接器40的配对连接器不要求与光学连 接器40的类型相同。例如,配对连接器可以是包括感光元件和发光元件 并固定在电路板上的插座连接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简单操作连接与透镜47a—体形成的 透镜套筒47,连接方式是使透镜套筒47覆盖了套管41的前端部的外周表 面,从而具有会聚和发散通过光纤传输的光线的功能的透镜47a可以容易 地连接。进一步,将具有高硬度的压縮环46安装到套管41的前端部41b, 使容纳在较小直径的通孔43a中的光纤22被压入并固定保持。因此,即 使当透镜套筒47连接以覆盖压縮环46时,光纤22的中心轴线的位置也 不会改变。因此,不会因为光纤22的中心轴线的位置变化而产生光线的 传输损耗,调整光纤22的中心轴线位置的步骤可以取消。
由于其它方面的操作和效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精神的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 能的,它们并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连接器(10,40),其包括(a)套管(11,41),其具有用于容纳光纤芯线(21)的较大直径的通孔(13b,43b),及用于容纳光纤(22)的较小直径的通孔(13a,43a),所述光纤(22)从光纤芯线(21)向前伸出;以及(b)压缩环(16,46),其安装在套管(11,41)的较小直径部分(11b,41b),所述较小直径部分从套管(11,41)的前端延伸到一预定范围,其特征在于(c)所述较小直径部分(11b,41b)被压配进入所述压缩环(16,46),从而导致所述较小直径通孔(13a,43a)收缩,并将容纳在较小直径通孔(13a,43a)内的光纤(22)固定。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学连接器(10, 40),其特征在于,所述套 管(11, 41)还包括主体部(lla, 41a),该主体部(lla, 41a)位于较 小直径部分(lib, 41b)后面,其直径大于较小直径部分(llb, 41b)的 直径,并等同或略大于压縮环(16, 46)的直径。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10, 40),其特征在于,所述 预定范围与较小直径通孔(13a, 43a)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应。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学连接器(10, 40),其还包括(a) 透镜套筒(47),其在前端面上设有透镜部分(47a), 其中,(b) 其上安装有压縮环(16, 46)的较小直径部分(llb, 41b)与 所述主体部(lla, 41a)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所述透镜套筒(47)内。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连接器(10, 40),其特征在于,所述套 管(11, 41)的主体部(lla, 41a)被压配进入透镜套筒(47)内,借此 将透镜套筒(47)固定在套管(11, 41)上。
全文摘要
一种光学连接器,其具有压缩环,该压缩环安装在套管的前端部,以使套管压缩变形,因此减小了套管内形成的通孔的直径,从而将光纤从外面压入通孔并固定保持在通孔内。所述压缩环可以按照光纤中心轴线的位置来固定光纤,具有高精确性,该压缩环可以通过简单的加工过程容易地加工。
文档编号G02B6/38GK101156100SQ200680011139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30日
发明者下津昭浩, 浅田经安, 长濑辉纪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