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激光驱动器连接到激光器的互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5922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将激光驱动器连接到激光器的互连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光发射机。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激光驱动器 以高信号保真度、低电压和功率损耗连接到激光器上的互连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的世界。随着网络信息通信的数量的增 加,高速率传输变得更加重要。许多高速数据传输网络依赖于光收发器以及类 似的易于发送和接收以光纤上的光信号形成表现的数字数据的设备。因此,光
网络被认作是一种广泛高速应用,小到局域网(LAN),大到因特网的骨干网。
典型地,通过如激光或发光二极管(LED)的光发射机(也称作电光换能 器)在这样的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当有电流通过的时候,电光换能器发光, 发出的光的强度是电流大小的函数。电光换能器驱动器产生适当大小的电流以 传给电光换能器来产生与正在传输的数据相对应的适当量的光强。
为了确定一个二进制值,较低的电流(这里称作"ImAs")通过电光换能器 从而使较低功率级的光发射到光纤上。为了确定相反的二进制值(opposite binary value),较高的电流通过光换能器从而使较高功率级的光(如IBIAS加上 最大调制电流,这里称作"IMOD")发射到光纤上。因此,通过在偏置电流上添 加调制电流(在0禾n"lMOD"之间变化),可以发送正确的比特序列。
图l示出了驱动器一换能器(driver-transducer)电路100,其包含以专门 定制的二极管形式的电光换能器101。在本技术领域二极管形式的电光换能器 101的制造方法是公知的。电光变化器101发射的光的功率与通过电光换能器 101在感兴趣的频率范围(the frequency range ofinterest)的电流数量大约成比例。
图1也示出了电光转换器的驱动器输出级110。电光转换器的驱动器输出 级IIO根据数据施加合适的电流穿过电光转换器101。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 电光转换器U0为被称作"直流耦合"到电光转换器110。注意图1中没有示 出,但是可以在电光换能器驱动输出级IIO和换能器101之间使用传输结构,
如传输线。
尤其是,偏置电流源111通过电光换能器101汲取(dmws)偏置电流IBIAS。 另外,调制电流源112通过双极晶体管121或者通过双极晶体管122,或者以 拆分方式(splitmanner)通过双极晶体管121和122来获得最大调制电流IM0D。 通过电光转换器101汲取的调制电流的总量取决于施加在相应双极晶体管121 和122基极端的差分数据信号DATA和DATA!。
图1的直流耦合电路100当调制电流全部由通过双极晶体管122通过电光 转换器101来汲取时是有优势的。另外,偏置电流Im^向电光换能器101和驱 动输出级110施加偏压。从而,电路100是高效的。
然而, 一般地,直流耦合使用单端策略来驱动电光转换器101。换句话说, 电光转换器101必须连接到或者晶体管121的输出端或者晶体管122的输出端 连接,而不能同时连接二者的输出端。例如,电光换能器101连接到晶体管 122,而晶体管121通过用于平衡互补晶体管对的端接电阻105端接。因此, 直流耦合电路100没有完全利用晶体管121和122的互补特性产生的对称优 势。例如,在单端配置中,互补对121和122所具有的一些速度和信号保真度 方面的优势会失去。
此外,由于直流耦合电路200是单端的,所以在电路回路中需要很低的电 感地(inductance ground)。这是因为所有的电路通过这些晶体管中的一个晶 体管返回到地,而不是通过差分电路中的两个晶体管返回到地。例如,在偏置 源lll处电流返回路径接地。然而,在光传输电路中,很难生产低阻抗地。
图2示出了另一传统驱动器一换能器电路200。在这个电路中,电光转换 器驱动器输出级210的调制电流是交流耦合到电光换能器201的。偏置电流源 211通过电光换能器201提供偏置电流源IBIAS加上IMOD/2。调制电流源212 通过交流耦合电容器225A和225B使调制电流通过电光换能器201。
尤其是,调制电流源以拆分的方式通过双极晶体管221和222汲取最大调 制电流Imod的1/n倍(这里,"n"是交流耦合系数)。通过上拉电阻223和 通过双极晶体管221汲取的电流量取决于数据信号DATA和DATA!。因为从 双极晶体管221和222汲取的电流总量恒为IM。D/n,因此,通过源上拉电阻224 和双极晶体管222汲取的电流量也取决于DATA和DATA!。
根据数据信号DATA,通过双极晶体管222汲取的电流量可以从0到IM()D/n
变化。反过来,通过双极晶体管221汲取的电流也可以与通过双极晶体管222 汲取的电流互补的方式从0到IMQD/n变化。,最后的差分电流通过传输装置 205交流耦合。例如差分电流通过电容225A和225B、通过相应的传输线226A 和227B和通过相应的负载电阻器227A和227B (每个都具有电阻交流偶 合,从而通过电光换能器201仅提供等于通过双极晶体管222和221的差分电 流的交流耦合系数"n"的小部分。因此,根据数据信号DATA,通过电光换
能器301提供的调制电流从0到lMOD变化。
图2的交流耦合驱动器一换能器电流200的优点在于电路在速度和信号保 真度方面充分利用了晶体管221和222的补偿特性。然而,交流耦合驱动器一 换能器电路200确实具有很大的缺点。在交流驱动器一换能器电路200中,驱 动器电流输出级210必须比图1中直流耦合驱动器一换能器电路100的驱动器 电流输出级IIO汲取更多的调制电流。例如,驱动器电流210中汲取的调制电 流为lMOD/n,其中,"n"(耦合系数)小于l,为了达到性能最佳,理想为约 50%。另外,耦合电容225A和225B使得驱动器输出级210和换能器201必 须分别使用偏置电流,从而导致使用功率效率低。
作为其他的缺点,因为负载电阻可能引起较大的压降,所以负载电阻223 和224的存在意味着驱动器电路210必须使用更高的供给电压。直流耦合配置 的驱动器电路210可在3.3伏下工作,然而,交流耦合配置的驱动器电路310 可以使用5伏的供给电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从电光换能器驱动器的输出级向电
光换能器传输电信号的传输装置。该传输装置包含电光换能器、电光换能器 驱动器和端接电阻。
电光换能器可以是激光器或LED,其包含第一和第二差分输入端。在工作 时,第一差分输入端配置为与电压源耦合。电光换能器驱动器包含第一输出节 点和第二输出节点。端接电阻也具有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
端接电阻的第一节点与电光换能器的第一差分输入端耦合。端接电阻的第 二节点与电光换能器驱动器的第一输出节点耦合。另外,电光换能器的第二差 分输入端与电光换能器驱动器的第二输出节点耦合。这样的连接提供了从电光
换能器的第一差分输入端到第二电光换能器驱动器输出节点的第一直流路径 以及从端接电阻的第-节点到第一电光换能器驱动器输出节点的第二直流路 径。
本发明内容部分以一种简化的形式介绍将会在具体实施方式
中深入描述 的概念的选择。本发明内容部分不意欲限定要求保护的对象的关键特征或者必 要特征,也不意欲用来限定要求保护的对象的范围。
其他的特征和优点将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提出,其中从说明书中可以部分 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具体实施这里公开的实施方式获得。这里戶万公开的实施方 式的特征和优点可以通过器件及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的组合实现并 获得。通过以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本发明这些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更 加完全清晰,或者可由以下所阐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来了解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 它特征。


为了进一步阐明本发明以上和其它优点以及特征,将通过参照在附图中所 示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进行更加具体的描述。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 绘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并且因此不应认为限制了其范围。通过使用附图, 可以通过附加特征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其中电光换能器驱动器与电光换能器是直流耦合的传统驱动 器-换能器电路的电路图2示出了其中电光换能器驱动器与电光驱动器是交流耦合的传统驱动 器-换能器电路的电路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含有传输装置的光传输电路的电路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直流耦合传输装置的电路图;并且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交流耦合传输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光传输电路,包含驱动器输出级、电光 换能器和用于从驱动级向电光换能器传送电信号的传输装置/互连级。传输装 置/互连级能够使用单端接电阻器为传输线结构提供好的端接(termination)。
因此,利用较小的电压供给来驱动电路并且节约可利用的电压空间(voltage headroom)。另夕卜, 一些实施方式可以增加通过传统的光传输电路上的信号和 功率性能,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图3示出了可以使用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光传输电路300。同时,将会 描述光传输电路300的一些细节,光传输电路300只通过示例方式描述,并且 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适合于1G、 2G、 4G、 10G和更高带宽光纤的光链接。此外,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用 在任何波形系数的光(如,激光)发射机/接收机中,如XFP、 SFP和SFF, 并且不限于上述例子。正如所述,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式不受光收发器环境限 制。
光传输电路300可以从连接到电光换能器310的源,例如主机系统,如箭 头301所示,来接收电信号。电光换能器驱动310可以是但不限于激光驱动器 或发光二极管(LED)驱动器,并且通过控制运行参数如偏置电流来驱动电光 换能器330。在电光换能器驱动310和电光换能器330之间插入传输装置或互 连级320,从而优化从电光换能器驱动310到电光换能器330的电信号的传输。
电光换能器驱动器310具有两个输出端或节点,并且这个两个输出端或者 节点都与传输装置320耦合,如通过连接311和312所示。尽管电光换能器驱 动310和传输装置320之间示出了用于差分信号的两个连接,电光换能器驱动 器310也可以与传输装置320有多于2个信号连接。
注意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耦合"定义为表示两个或多个电路对象 之间没有任何插入电路对象的直接连接以及两个或多个电路对象之间具有两 个或多个插入电路对象的间接连接。例如,直接连接到对方的两个电路对象是 彼此"耦合"。同样如果两个电路对象之间有一个或多个插入电路对象也是彼 此"耦合"。
传输装置/互连级320通过连接311和312从电光换能器驱动器310接收 电信号。尽管示出两个输入节点,但是传输装置/互连级320也可以根据需要 具有任何数量的输入节点。在很多实施方式中,传输装置/互连级320具有与 电光换能器驱动器310的输出端相同数量的输入节点,但是这不是必须的。正 如提到的,传输装置/互连级320优化电光换能器驱动器和电光换能器之间的 传输。传输装置/互连级320的具体实施方式
将在下面描述。注意到在一些实
施方式中,传输装置/互连级320可以是电光换能器驱动器310的一部分,可 以在电光换能器驱动器310的外部,或者可以具有为电光换能器驱动器310 的一部分的部分和在电光换能器驱动器310外部的部分。
电光换能器330输入端连接到传输装置/互连级320的输出节点,如通过 连接321和322所示。电光换能器330可以具有两个输入端,如图3所示,或 者根据需要可以有附加的输入端。电光换能器330可以是激光器或LED,并 且从传输装置320接收电信号,并将此电信号转换为能够表示电信号中所包含 的信息的光信号。电光换能器330从而可以在输出连接302上发射光信号。光 连接302也可以是,例如耦合到远端光收发器的光纤。这样,光传输电路300 获得电信号,将其转换为光信号,并且与外部源通信。
光传输电路300可以是光收发器模块的一部分和/或可以是主机系统的一 部分。可选地,传输电路300的--些部分可以在光收发器中,同时其他部分可 以在主机系统中。例如,传输电路300可以全部包括在光收发器模块中。光收 发器可以耦合到主机系统。可选地,传输电路300的组件,例如电光换能器驱 动器310,可以容纳在主机系统中,同时剩下的组件容纳在光收发器模块中。 传输电路300组件的布局,或者在主机系统或者在光收发模块,对本发明的实 施方式并不重要。
现在转到图4,示出了与传输电路300的一个特定实施例相对应的示例性 直流耦合光传输电路400。注意到本实施方式仅用作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权利要求的范围。
正如所示出的,光传输电路400包含电光换能器驱动器输出级405 (这里 也被称作"驱动器级405")。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电光换能器驱动器405 示为电流型逻辑(CML)输出级。CML输出级通常是具有两个互补输出节点 的差分输出级,从而输出级能够利用差分输出的速度和信号保真度的优点。注 意,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式也可使用其他类型的电光换能器驱动级。在一些实 施方式中,电光换能器驱动器405可以是激光驱动器。
光传输电路400包含用于向电路提供电流的电压源450。为了产生电流的 交流分量,电光换能器驱动器输出级405具有用于接收将要作为光信号传输的 差分数据(由信号DATA和DATA!示出)的差分数据输入端。数据输入差 分双极晶体管对406A和406B具有耦合到差分数据输入端的基极。比如,如
果光传输电流400是耦合到主机系统的光收发器的一部分,数据可以通过主机
系统来提供。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晶体管406A具有耦合到数据信号DATA 的基极,同时晶体管406B具有耦合到互补数据信号DATA!的基极。此外,双 极晶体管对406A和406B具有耦合到提供调制电流1目0的调制电流源408上 的各自的发射极。因此,通过电流源408,从数据输入双极晶体管406A和406B 发射极汲取调制电流。
此外,晶体管406B的集电极耦合到偏置电流源40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在集电极节点和偏置电流源402之间耦合有电感器403,该电感器403可以是 任何合理的电感器。此外,如下将详细描述的,晶体管406B拉动偏置电流IBIAS 通过电光换能器470。优点在于,由于光电传输电路400是直流耦合的,所以 在驱动器级405和电光换能器470上施加有相同的偏置电流。
数据输入双极晶体管406A和406B还具有与传输装置/互连级410的输入 耦合的集电极。集电极充当电光换能器驱动器级405的输出节点。在示出的实 施方式中,晶体管406A的集电极耦合到传输线结构411,同时晶体管406B 的集电极耦合到传输线结构4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输线结构411和412 可以是印刷电路板(PCB迹线),但是这不是必须的。
注意到,传输线结构411和412用于将驱动器级405的输出节点耦合到电 光换能器470的输入差分端。因此,如果条件允许(circumstance warrant)传 输线结构411和412可以是不同的长度。然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器级 405的输出节点可以不使用传输线结构411和412或者不使用在以下讨论的任 何其他结构的传输线结构耦合到电光换能器470。
无论如何,应该注意到,驱动器级405的输出节点都是直接或者间接耦合 到电光换能器470的差分输入端。因此,这使得光传输线400可以利用差分输 出在速度和信号保真度方面的优势。这与前面讨论的只有一个输出节点耦合到 换能器而另 一个节点通过电阻器端接的直流耦合传输电路不同。
作为典型的例子,需要端接传输线结构411和412来防止不必要的反射引 起的已发送的光信号的降级。在传统的传输电路中,两个传输线结构都需要端 接。有利地,本发明原则允许单个端子有效地端接在光传输线路400中的所有 的传输线结构。换句话说,传输线结构411和412不需要分开的端子。例如, 可以在传输结构411和电光换能器470的第一差分输入端之间耦合端接电阻器
420。如所示出的,端接电阻器420的一个节点也耦合到电压源450。在一些 实施方式中,端接电阻器420可以通过任何合理的电感器451耦合到电压源 450。
典型地,端接电阻器420具有与传输线411和412的阻抗相匹配的电阻值。 而且,任何其他传输线结构也可以是光传输电路400的一部分。在一些实施方 式中,端接电阻器420可以在约为20—50欧姆的量级。然而,如果条件允许, 其他值也可以使用。有利地,使用单个端接电阻器420来端接各种传输线结构 使得系统可以使用来自电压源450的较低的电压VCC,并且使得电光换能器 470可以使用更高的可用驱动电流,将在以下更详细的解释。此外,因为在电 光换能器的附近,只需要设置少量的电阻器,降低了制造流程的难度和成本,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参照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光换能器470包含在TO Can封装或相 似结构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常常需要实施额外的传输线结构以通过TO Can 的头来传递光信号。例如,端接电阻器420的右手侧节点可以耦合到传输线结 构430上,同时传输线结构412也耦合到传输线结构431上。在一些实施方式 中,传输线结构430和431可以是基于TOCan头的馈通(TO Can header base feed-through),但是这不是必须的。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传输线结构412 和431可以是相同的传输线结构。
如前面提到的,电光换能器470可以使激光器或LED并且具有第一和第 二差分输入端。第一差分输入(图4中的阳极)配置为当传输电路400工作时 耦合到电压源450。如图所示,第一节点通过传输线结构430耦合到端接电阻 器420的右手侧节点。另一方面,第二差分输入节点(图4中的阴极)可以直 接或者通过传输线412和/或43间接耦合到晶体管406B的集电极。
已描述的用于传输电路400的电流拓扑产生两个直流路径,其优点在于允 许传输电路400具有有效的功率性能。例如,晶体管406B拉动电流通过第一 直流路径,其中第一直流路径从电压源450和电感器451 ,经过电光换能器470 的第一和第二差分的输入,然后通过电感器403和电流源402连接到地。注意, 电流可以穿过可以耦合在其它电路部件之间的任何传输线结构,如传输线结构 412和/或431。如前面提到的,在这条路径上没有端接电阻器,这使得除了路 径上的电光换能器470和其他组件的固有压降外,还会引起较大的压降。优点
在于,可以使用较小的电压源450提供驱动电光换能器470所需的电流。另外, 可以通过少量的可用电压空间来驱动电光换能器470。因为在电压空间上没有 大的损耗(strain),这允许电路可以在较大电流和温度的范围内工作。
在第二直流路径中,晶体管406A拉动电流从电压源450和电感器451经 过端接电阻器420到达晶体管406A。注意,电流能够通过耦合在路径中其它 电路部件之间的任何传输线结构,如传输线路结构411和/或430中。在该直 流路径中,在端接电阻器420两端将会有压降。然而,因为压降没有发生在电 光换能器470的电流路径,可以实现已经提到电压空间节约和功率效率。
现参见图5,描述光电流400的交流耦合实施方式。注意,电路拓扑与图 4中讨论的相似,并且很多组件是相同的,从而在这里不再赘述。因为本实施 方式是交流耦合的,光传输电路400还包含在电压源450和晶体管406A的集 电极之间耦合的上拉电阻481以及在电压源450和集体管406B的集电极之间 耦合的上拉电阻器482。光传输电路400还包含在晶体管406A的集电极和传 输线结构411之间耦合的交流耦合电容器483,和在晶体管406B的集电极和 传输线路结构412之间耦合的交流耦合电容488。如已经提到过的,交流耦合 需要驱动器405和电光换能器470分别使用偏置。因此,失去了在图4中讨论 的一些功率效率。另外,由于寄生电感,交流耦合电容器483和488可能引入 一些信号失真。
然而,交流耦合实施方式,尽管没有图4中涉及的实施方式的性能那么好, 但仍比传统的交流耦合传输电路具有优势。例如,图5的拓扑仍然允许单个端 接电阻器420端接传输电路400中的各种不同的传输线路结构。另外,拓扑也 允许有两个分立的直流路径。正如图4涉及的实施方式,通过电光换能器470 的直流路径不包含端接电阻器420。因此,图5的实施方式仍然能够利用低的 电压源和先前讨论的电压空间节约。
因此,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光传输电路包含驱动器输出级、电 光换能器和用于将电信号从驱动器传输到电光换能器的传输装置/互连级。在 交流耦合和直流耦合实施方式中,传输装置/互连级使用单端接电阻器能够为 传输线结构提供好的端接。因此,可以使用较小的电压源来驱动电路和节约可 用的电压空间。另外,直流耦合实施方式使用差分传输方案,从而允许光传输 电路利用差分输出端在速度和保真度方面的优势。从而,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
方式与传统的交流耦合和直流耦合光传输电路相比具有很大的进步。
在不偏离其原理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其它具体方式实施。所 描述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仅认为是阐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所以,本发明的 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而不是前述说明书限定。落入权利要求书等同物的含义 和范围中的所有变型都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从电光换能器驱动器的输出级向电光换能器传输电信号的传输装置。该传输装置包含电光换能器的第一和第二差分输入端,其中,当工作时所述第一差分输入端配置为与电压源耦合;具有第一节点的端接电阻器,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电光换能器的第一差分输入端耦合;第一电光换能器驱动器输出节点,与所述端接电阻的第二节点耦合;第二电光换能器驱动器输出节点,与所述电光换能器的第二差分输入端耦合;第一直流路径,从所述电光换能器的第一差分输入端到所述第二电光换能器驱动器输出节点;以及第二直流路径,从所述端接电阻的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一电光换能器驱动器输出节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在所述端接电阻的第二节点和电光换能器驱动器的第一输出节点之间耦合的传输线;以及在所述电光换能器的第二差分输入节点和所述电光换能器驱动器的第二 输出节点之间耦合的传输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是印刷电 路板(PCB)迹线和头基馈通中之一。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在所述端接电阻的第一节点和所述电光换能器的第一差分输入节点之间耦合的传输线;以及在所述电光换能器的第二差分输入节点和所述电光换能器驱动器的第二 输出节点之间耦合的传输线。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是印刷电 路板迹线和头基馈通中之一。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工作时,所述第一 和第二电光换能器驱动器的输出节点配置为向电光换能器提供直流偏置和交 流调制。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电光 换能器驱动器输出节点直流耦合到所述电光换能器的第一和第二差分输入端。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电光换能器驱动器输出节点交流耦合到所述电光换能器的第一和第二差分输入端。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光换能器是激 光二极管或发光二极管(LED)中之一。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光换能器的第 一和第二输出节点是电流型逻辑(CML)电光换能器驱动器输出级的一部分。
11、 一种光传输电路,包含 电光换能器;电光换能器驱动器;以及在所述电光换能器驱动器和所述电光换能器之间耦合的互连级;其中,所 述互连级包含以下电光换能器的第一和第二差分输入端,其中,在工作时所述第一差分 输入端配置为与电压源耦合;具有第一节点的端接电阻,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电光换能器的第一差 分输入端耦合;第一电光换能器驱动器输出节点,与所述端接电阻的第二节点耦合; 第二电光换能器驱动器输出节点,与所述电光换能器的第二差分输入 端稱合;第一直流路径,从所述电光换能器的第一差分输入端到所述第二电光 换能器驱动器输出节点;并且第二直流路径,从所述端接电阻的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一电光换能器驱 动器输出节点。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级还包含在所述端接电阻的第二节点和所述电光换能器驱动器的第一输出节点之 间耦合的传输线;并且 在所述电光换能器的第二差分输入节点和所述电光换能器驱动器的第二 输出节点之间耦合的传输线。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是印 刷电路板(PCB)迹线和头基馈通中之一。
14、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光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互连级还包含 在所述端接电阻的第一节点和所述电光换能器的第一差分输入节点之间耦合的传输线;以及在所述电光换能器的第二差分输入节点和所述电光换能器驱动器的第二 输出节点之间耦合的传输线。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是印刷电路板迹线和头基馈通中之一 。
16、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光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在工作时所述第 一和第二电光换能器驱动器输出节点配置为向所述电光换能器提供直流偏置 和交流调制。
17、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 电光换能器驱动器输出节点直流耦合到所述电光换能器的第一和第二差分输入端是。
18、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 的电光换能器驱动器输出节点交流耦合到所述电光换能器的第一和第二差分 输入端。
19、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光换能器 是激光二极管或发光二极管(LED)中之一。
20、 根据权利要求U所述的光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光换能器 驱动器是激光驱动器或LED驱动器中之一。
21、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光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电路 是1G激光收发器、2G激光收发器、4G激光收发器、8G激光收发器、IOG 激光收发器或适合光纤光链接的超过10G的激光收发器中之一。
2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光传输电路是XFP 激光收发器、SFP激光收发器或SFF激光收发器中之一。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从电光换能器驱动的输出级向电光换能器传输电信号的传输装置。该传输装置包含电光换能器、电光换能器驱动器和端接电阻。端接电阻的第一节点与电光换能器的第一差分输入端耦合。端接电阻的第二节点与电光换能器驱动器的第一输出节点耦合。另外,电光换能器的第二差分输入端与电光换能器驱动器的第二输出节点耦合。这样的连接提供了从电光换能器的第一差分输入端到第二电光换能器驱动器输出节点的第一直流路径以及从端接电阻的第一节点到第一电光换能器驱动器输出节点的第二直流路径。
文档编号G02B6/12GK101171537SQ200680015270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9日
发明者达里恩·詹姆斯·杜马 申请人:菲尼萨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