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220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具备多个显示部的显 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人周知的有具备二个显示部的显示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
开2006-31034号公报)。在上述日本特开2006-31034号公报中,揭示 有一种具备主显示器(第一显示部)、副显示器(第二显示部)、驱动IC(驱 动电路)及用以电性连接主显示器与副显示器的配线衬底的液晶装置 (显示装置)。在该日本特开2006-31034号公报所揭示的液晶装置的配 线衬底上,设有用以从驱动IC通过主显示器供给影像信号至副显示器 的配线。
然而,在上述日本特开2006-31034号公报所揭示的现有液晶装置 中,由于其按照副显示器的像素数而在配线衬底形成有配线,所以在 副显示器的像素数多的情况,就有形成于配线衬底的配线的条数变多 的不便情况。因此,由于形成于配线衬底的配线间的间隔变小,所以 有难以在配线衬底形成配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开发完成,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 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在具备多个显示部时,可抑制连接各个显示部间 的信号线的条数增加。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态样中的显示装置,具备第一 显示部;第二显示部; 一个驱动电路,其驱动第一显示部及第二显示 部;多条第一信号线,用以将从驱动电路输出的信号供给至第一显示 部,并且该信号线的一部分具有将从驱动电路输出的信号供给至第二 显示部的信号线功能;第一开关电路,其设在第二显示部侧,且利用
时间分割来切换经由第一信号线的一部分所供给的第二显示部用的信 号;以及多条第二信号线,其用以将由第一开关电路所切换的第二显 示部用的信号供给至第二显示部。
本发明的一态样的显示装置,如上面所述,通过设置多条第一 信号线,其具有作为信号线的功能,该信号线用以将一部分从驱动电 路输出的信号供给至第二显示部;第一开关电路,其设在第二显示部 侧,且利用时间分割来切换经由第一信号线的一部分所供给的第二显 示部用的信号;以及多条第二信号线,其用以将由第一开关电路所切 换的第二显示部用的信号供给至第二显示部。即可利用具有第二显示 部侧的时间分割功能的第一开关电路,将供给信号至第二显示部侧的 第一显示部侧的第一信号线的一部分条数,减少成比第二显示部侧的 第二信号线的条数少。由此,即使在第二显示部的像素数多的情况, 也可抑制连接第一显示部与第二显示部的信号线的条数增加。
在上述一态样的显示装置中,较佳为,还具备用以电性连接第一 显示部与第二显示部的配线衬底;配线衬底,包含将经由第一信号线 的一部分所供给的第二显示部用的信号供给至第一开关电路的多条第 三信号线。若构成如此,则由于可利用第一开关电路,来减少连接第 一显示部与第二显示部的配线衬底的第三信号线的条数,所以即使在 第二显示部的像素数多的情况,也可抑制配线衬底的第三信号线间的 间隔变小。结果,可抑制很难在配线衬底形成第三信号线的不便情况 发生。
在上述一态样的显示装置中,较佳为,还具备第二开关电路,其 设在第一显示部侧,且利用时间分割来切换从驱动电路所输出的信号 并供给至第一信号线。若构成如此,则可利用具有第一显示部侧的时 间分割功能的第二开关电路,来减少用以将从驱动电路输出的信号供 给至第一显示部的信号线的条数。
在上述第一显示部包含第二开关电路的构成中,较佳为,由第二 显示部侧的第一开关电路的时间分割所分割后的信号数目、与由第一 显示部侧的第二开关电路的时间分割所分割后的信号数目为相同。若 构成如此,则由于可使用相同的开关电路作为第一幵关电路及第二开 关电路,所以可使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及第二开关电路的方法共通化。
由此,可简化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及第二开关电路的驱动电路的电路构 成。
在上述第一显示部包含第二开关电路的构成中,由第二显示部侧 的第一开关电路的时间分割所分割后的信号数目,比由第一显示部侧 的第二开关电路的时间分割所分割后的信号数目多。若构成如此,则 由于第一开关电路利用时间分割来分割比第二开关电路更多的信号, 所以可利用更少条数的信号线来供给信号至第二显示部。因而,可更 抑制信号线的条数增加。
在上述第一显示部包含第二开关电路的构成中,较佳为,还具备: 多条第四信号线,其用以将控制第一开关电路用的信号从驱动电路供 给至第一开关电路;及多条第五信号线,其用以将控制第二开关电路 用的信号从驱动电路供给至第二开关电路。若构成如此,则可利用驱 动电路,容易地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及第二开关电路。
在上述第一显示部包含第二开关电路的构成中,较佳为,驱动电 路作如下控制,在使第二显示部进行显示时,利用第一显示部侧的第 二开关电路将第二显示部用的信号供给至第一信号线的一部分,并且 利用第二显示部侧的第一开关电路来切换经由第一信号线的一部分所 供给的第二显示部用的信号并供给至第二信号线。若构成如此,则由 于可利用驱动电路,容易地将第二显示部用的信号供给至第二信号线, 所以可容易地驱动第二显示部。
在上述第一显示部包含第二开关电路的构成中,较佳为,第二开 关电路包含对应多条第一信号线的各条的多个开关部;驱动电路在使 第二显示部进行显示时,于多条第一信号线中,只使对应一部分的第 一信号线的第二开关电路的开关部呈导通状态。若构成如此,则由于 用以将第二显示部用的信号供给至第二显示部的一部分的第一信号线 以外的第一信号线呈截止状态,所以可确实地只驱动第二显示部。
在上述第一显示部包含第二开关电路的构成中,较佳为,驱动电 路作如下控制,在使第一显示部进行显示时,利用第一显示部侧的第 二开关电路来切换第一显示部用的信号并供给至第一信号线,并且使 第二显示部侧的第一开关电路呈截止状态。若构成如此,则由于可利 用驱动电路,容易地将第一显示部用的信号只供给至第一信号线,所以可容易地只驱动第一显示部。
在上述第一显示部包含第二开关电路的构成中,较佳为,驱动电 路作如下控制,在使第一显示部及第二显示部进行显示时,交互地反 复进行利用第一显示部侧的第二开关电路将第二显示部用的信号供 给至第一信号线的一部分,并且利用第二显示部侧的第一开关电路来 切换经由第一信号线的一部分所供给的第二显示部用的信号并供给至 第二信号线的动作;以及利用第一显示部侧的第二开关电路来切换第
一显示部用的信号并供给至第一信号线,并且使第二显示部侧的第一 开关电路呈截止状态的动作。若构成如此,则由于可供给第一显示部 用的信号至第一信号线,并且供给第二显示部用的信号至第二信号线, 所以可驱动第一显示部及第二显示部的双方。
在上述第一显示部包含第二幵关电路的构成中,较佳为,第一显
示部及第二显示部,分别包含用以施加电压至液晶的对向电极;并且
该显示装置还具备控制施加至第一显示部的对向电极的电压的第一电
极控制部、以及控制施加至第二显示部的对向电极的电压的第二电极
控制部,且作如下控制,在使第一显示部及第二显示部进行显示时,
第一电极控制部在进行不仅使第一显示部作显示并使第二显示部作显
示的动作的情况也对对向电极供给电压信号,并且第二电极控制部,
在进行不仅使第二显示部作显示并使第一显示部作显示的动作的情况
也对对向电极供给电压信号。若构成如此,则在进行使第一显示部显
示的动作的情况也可维持第二显示部的显示,并且在进行使第二显示
部显示的动作的情况也可维持第一显示部的显示。因而,对使用者而 言可使其辨识为第一显示部及第二显示皆在显示。
在上述一态样的显示装置中,较佳为,还具备设有第一显示部 的第一衬底;以及设有第二显示部的第二衬底;在第一衬底还配置有 驱动电路。若构成如此,则可縮短用以从驱动电路供给信号至第一显 示部的信号线,并且可谋求显示装置的小型化。
在还具备上述第一衬底及第二衬底的构成中,第一信号线也可设 在第一衬底上,并且第二信号线也可设在第二衬底上。
在具备上述第一衬底及第二衬底的构成中,也可还具备连结线, 其设在第二衬底上,且经由第三信号线连结第一信号线的一部分与第
二信号线。
在上述一态样的显示装置中,多条第一信号线,也可分别包含传 输对应红色信号的红色信号传输线、传输对应绿色信号的绿色信号传
输线、及传输对应蓝色信号的蓝色信号传输线;用以将第二显示部用 的信号供给至第二显示部的一部分的第一信号线,是可以由红色信号 传输线、绿色信号传输线及蓝色信号传输线中的任一条信号线所构成。
在包含上述多个第三信号线的构成中,较佳为,第三信号线的数 目,也可为第二信号线的数目的三分之一的数目。
在上述一态样的显示装置中,其构成也可还具备第一栅极线扫 描电路,其设在第一显示部,用以扫描第一显示部的栅极线;第二栅 极线扫描电路,其设在第二显示部,用以扫描第二显示部的栅极线; 第六信号线,其从驱动电路,将用以驱动第一栅极线扫描电路的信号 供给至第一栅极线扫描电路;以及第七信号线,其从驱动电路,将用 以驱动第二栅极线扫描电路的信号供给至第二栅极线扫描电路。
在上述一态样的显示装置中,其构成较佳为,还具备第八信号 线,其从驱动电路直接连接至第一显示部的栅极线,并且将信号供给 至第一显示部的栅极线;以及第九信号线,其从驱动电路直接连接至 第二显示部的栅极线,并且将信号供给至第二显示部的栅极线。若构 成如此,则可利用第八信号线及第九信号线,从驱动电路直接供给信 号至第一显示部及第二显示部的各自栅极线。因而,由于没有必要另 外设置用以驱动第一显示部及第二显示部的各自栅极线的电路,所以 可抑制第一衬底及第二衬底的构成复杂化。


图1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2是就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动作加以说 明的图。
图3是就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动作加以说 明的图。
图4是就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动作加以说 明的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6是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7是就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动作加以说 明的图。
符号说明
io、 60、 no主衬底(第一衬底)
12、 62、 112驱动IC(驱动电路)
13、 113主显示器(第一显示部)
13a、 22a、 113a、 131a、 132a、 133a、 221a、 222a、 223a、 213a、 313a、 413a、 322a、 422a、 522a 像点 13b、 15b至I5d、 22b、 24b至24d、 113b n型晶体管 13c、 22c像素电极 13d、 22d对向电极
13e、 22e液晶 13f、 22f辅助电容
14 V扫描器(垂直扫描器,第一栅极线扫描电路)
15 HSW(水平开关,第二开关电路) 15a 开关(开关部)
16 COM(第一电极控制部) 20、 70、 120副衬底(第二衬底) 22、 122副显示器(第二显示部)
23 V扫描器(垂直扫描器,第二栅极线扫描电路) 24、 74 HSW(水平开关,第一开关电路) 24a、 74a开关
25 COM(第二电极控制部)
30 软性印刷配线板(FPC)(配线衬底)
30a 信号线(第三信号线)
41 信号线(第一信号线、红信号传输线)
42 信号线(第一信号线、绿信号传输线)
43 信号线(第一信号线、蓝信号传输线)
44 信号线
45至47信号线(第五信号线)
48至50、 90至92信号线(第二信号线)
51 信号线(连结线)
52至54、 93至95信号线(第四信号线)
55 信号线(第六信号线)
56 信号线(第七信号线)
57 信号线
58 信号
59a 信号线(第八信号线) 5% 信号线(第九信号线) 134a、 224a、 513a、 622a像素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图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就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加 以说明。另外,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就本发明应用于作为显示装置 的一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该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主衬底10、
及副衬底20。并且,主衬底10与副衬底20可经由FPC(软性印刷配线 板)30来电性连接。另外,主衬底10及副衬底20分别为本发明的"第 一衬底"及"第二衬底"的一例,FPC30为本发明的"配线衬底"的一例。
在主衬底10上,设有驱动IC12;像点(dot)13a配置成矩阵状的 主显示器13;沿着主显示器13的一边而配置,用以驱动(扫描)主显示 器13的栅极线的V扫描器(垂直扫描器)14;沿着与主显示器13的一 边实质正交的边而配置,且连接有主显示器13的信号线41、 42及43 的HSW(水平开关)15;以及用以控制施加至后述的液晶Ue的电压的 COM 16。并且,驱动IC 12利用玻璃覆晶封装(chiponglass)方式设在 主衬底IO。另外,驱动IC 12为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的一例,而主 显示器13为本发明的"第一显示部"的一例。并且,V扫描器14为 本发明的"第一栅极线扫描电路"的一例,而HSW 15为本发明的"第 二开关电路"的一例。并且,C0M16为本发明的"第一电极控制部"
的一例,而信号线41、 42及43为本发明的"第一信号线"的一例。 并且,信号线41、 42及43分别为本发明的"红信号传输线"、"绿信 号传输线"及"蓝信号传输线"的一例。
并且,主显示器13的各个像点13a的构成,包含源极/漏极的一 方连接在信号线41、 42或43,并且栅极连接在栅极线的n型的晶体管 13b;像素电极13c;与像素电极13c相对向配置的于各个像点Ba为 共通的对向电极13d;包夹于像素电极13c与对向电极13d之间的液晶 13e;以及辅助电容13f。并且,晶体管13b的源极/漏极的另一方,连 接在像素电极13c、与辅助电容13f的一方的电极。该晶体管13b是由 具有由在500'C左右的低温状况下形成的多晶硅(polysilicon)(以下,称 为"低温多晶硅")构成的主动层的TFT(薄膜晶体管)所构成。
并且, 一个像素134a是由像点13a之中,由彩色滤光片(未图示) 构成可发出红色(R)光的像点131a、由彩色滤光片(未图示)构成可发出 绿色(G)光的像点132a、及由彩色滤光片(未图示)构成可发出蓝色(B) 光的点133a所构成。并且,像点131a、 132a及133a,分别连接在信 号线41、 42及43上。另夕卜,在主显示器13配置有320X240个像素 134a。由此,在V扫描器14连接有320条的栅极线,并且在HSW15, 连接有各为240条的信号线4K 42及43。
在此,第一实施方式中,设于主衬底10的HSW 15利用时间分割 来分割从信号线44供给的信号,并且为了将该被分割的信号切换供给 至信号线41、 42或43而设。并且,HSW15具有240个开关15a。该 开关15a,包含由具有由低温多晶硅构成的主动层的TFT所构成的n 型晶体管15b、 15c及15d。并且,晶体管15b、 15c及15d将其源极/ 漏极的一方分别连接在信号线41、 42及43,并且源极/漏极的另一方 连接在信号线44。并且,晶体管15b、 15c及15d的栅极分别连接有信 号线45、 46及47。并且,开关15a构成为只有使晶体管15b、 15c 及15d中的任一个晶体管15b、 15c或15d呈导通状态。具体而言,构 成为在主显示器13被驱动时,开关15a的晶体管15b、 15c及15d依 序呈导通状态,并且在后述的副显示器22被驱动时,只有开关15a的 晶体管15b呈导通状态。另外,开关15a为本发明的"开关部"的一 例。并且,信号线45、 46及47为本发明的"第五信号线"的一例。
并且,设在主衬底10的COM 16,为了通过控制对向电极13d的 电位,使例如在每一讯框施加至像素电极13c与对向电极13d间的液 晶13e的电压反转而设。
在副衬底20上,设有像点22a配置成矩阵状的副显示器22;沿 着副显示器22的一边而配置,用以驱动(扫描)副显示器22的栅极线的 V扫描器(垂直扫描器)23;沿着与副显示器22的一边实质正交的边而 配置,且连接有副显示器22的信号线48、49及50的HSW(水平开关)24; 以及用以控制施加至后述的液晶22e的电压的COM25。另外,副显示 器22为本发明的"第二显示部"的一例,V扫描器23为本发明的"第 二栅极线扫描电路"的一例。并且,HSW24为本发明的"第一开关电 路"的一例,而COM 25为本发明的"第二电极控制部"的一例。并 且,信号线48、 49及50为本发明的"第二信号线"的一例。
并且,副显示器22的各个像点22a的构成,包含源极/漏极的一 方连接在信号线48、 49或50,并且栅极连接在栅极线的n型晶体管 22b;像素电极22c;与像素电极22c相对配置的于各个像点22a为共 通的对向电极22d;包夹于像素电极22c与对向电极22d之间的液晶 22e;以及辅助电容22f。并且,晶体管22b的源极/漏极的另一方连接 在像素电极22c、和辅助电容22f的一方的电极。该晶体管22b是由具 有由低温多晶硅所构的主动层的TFT所构成。
并且, 一个像素224a是由像点22a之中,由彩色滤光片(未图示) 构成可发出红色(R)光的像点221a、由彩色滤光片(未图示)构成可发出 绿色(G)光的像点222a、及由彩色滤光片(未图示)构成可发出蓝色(B) 光的像点223a所构成。并且,像点221a、 222a及223a分别连接在信 号线48、 49及50上。另外,在副显示器22配置有320X240个的像 素224a。由此,在V扫描器23连接有320条的栅极线,并且在HSW 24 连接有各为240条的信号线48、 49及50。
在此,第一实施方式中,设于副衬底20的HSW24利用时间分割 来分割从信号线51供给的信号,并且为了将该被分割的信号切换供给 至信号线48、 49或50而设。并且,HSW24具有240个开关24a。该 开关24a包含由具有由低温多晶硅构成的主动层的TFT所构成的n型 晶体管24b、 24c及24d。并且,晶体管24b、 24c及24d将其源极/漏
极的一方分别连接在信号线48、 49及50,并且源极/漏极的另一方连 接在信号线51。并且,在晶体管24b、 24c及24d的栅极分别连接有信 号线52、 53及54。并且,开关24a构成为在副显示器22被驱动时, 晶体管24b、 24c及24d依序呈导通状态,并且在主显示器13被驱动 时,晶体管24b、 24c及24d全部呈截止状态。另外,信号线51为本 发明的"连结线"的一例。并且,信号线52、 53及54为本发明的"第 四信号线"的一例。
并且,设在副衬底20的COM 25为了通过控制对向电极22d的电 位,使例如在每一讯框施加至像素电极22c与对向电极22d间的液晶 22e的电压反转而设。
并且,第一实施方式中,在FPC30形成有240条用以连接信号线 41与信号线51的信号线30a。另外,信号线30a为本发明的"第三信 号线"的一例。
并且,第一实施方式中,设在主衬底10的驱动IC 12具有输出如 下信号的功能,该信号包含:用以控制V扫描器14的启动信号STVM、 频率信号CKVM、致能信号VENBM及扫描方向切换信号CSVM;用 以控制V扫描器23的启动信号STVS、频率信号CKVS、致能信号 VENBS及扫描方向切换信号CSVS;用以控制HSW 15的致能信号 RENBM、 GENBM及BENBM;用以控制HSW 24的致能信号RENBS、 GENBS及BENBS;控制COM 16的控制信号VCOMACM;用以控制 COM 25的控制信号VCOMACS;以及用以控制主显示器13或副显示 器22的影像信号S1至S240。另外,该影像信号S1至S240构成为 具有影像信号Rl至R240、 Gl至G240及Bl至B240,并且在驱动主 显示器13时,由HSW 15进行时间分割,藉以分别供给影像信号R1 至R240、 Gl至G240及Bl至B240至信号线41 、 42及43。并且,影 像信号S1至S240构成为在驱动副显示器22时,由HSW24进行时 间分割,藉以分别供给影像信号Rl至R240、G1至G240及Bl至B240 至信号线48、 49及50。有关此点,将于后面详细说明。
并且,驱动IC 12构成为在驱动主显示器13时,经由信号线55 供给启动信号STVM、频率信号CKVM及致能信号VENBM至V扫描 器14。具体而言,驱动IC12构成为在驱动主显示器13时,通过依
序驱动连接在V扫描器14的320条的栅极线,使连接在各个栅极线的 720个晶体管13b依次呈导通状态。另外,图1中,为了简化起见,虽 然只显示一条的信号线55,作为启动信号STVM、频率信号CKVM、 致能信号VENBM及扫描方向切换信号CSVM用的信号线,但是实际 上,设有分别供给启动信号STVM、频率信号CKVM、致能信号VENBM 及扫描方向切换信号CSVM的四条的信号线55。并且,信号线55为 本发明的"第六信号线"的一例。
并且,驱动IC12构成为在驱动副显示器22时,经由信号线56 供给启动信号STVS、频率信号CKVS及致能信号VENBS至V扫描器 23。具体而言,驱动IC12构成为在驱动副显示器22时,通过依序 驱动连接在V扫描器23的320条的栅极线,使连接在各个栅极线的 720个晶体管22b依次呈导通状态。另夕卜,图1中,为了简化起见,虽 然只显示一条的信号线56,作为启动信号STVS、频率信号CKVS、致 能信号VENBS及扫描方向切换信号CSVS用的信号线,但是实际上, 设有分别供给启动信号STVS、频率信号CKVS、致能信号VENBS及 扫描方向切换信号CSVS的四条的信号线56。并且,信号线56为本发 明的"第七信号线"的一例。
并且,第一实施方式中,致能信号RENBM、 GENBM及BENBM 构成为分别经由信号线45、 46及47供给至HSW 15的晶体管15b、 15c 及15d的栅极。具体而言,驱动IC12构成为在驱动主显示器13时, 通过依序供给高电位的致能信号RENBM、 GENBM及BENBM至信号 线45、 46及47,而使晶体管15b、 15c及15d逐个依序呈导通状态。 并且,驱动IC 12构成为在驱动副显示器22时,通过供给高电位的 致能信号RENBM至信号线45,并且供给低电位的致能信号GENBM 及BENBM至信号线46及47,而只使晶体管15b呈导通状态。
并且,第一实施方式中,致能信号RENBS、 GENBS及BENBS构 成为分别经由信号线52、 53及54供给至HSW 24的晶体管24b、 24c 及24d的栅极。具体而言,驱动IC12构成为在驱动副显示器22时, 通过依序供给高电位的致能信号RENBS、 GENBS及BENBS至信号线 52、 53及54,而使晶体管24b、 24c及24d逐个依序呈导通状态。并 且,驱动IC 12构成为在驱动主显示器13时,通过供给低电位的致能
信号RENBS、 GENBS及BENBS至信号线52、 53及54,而使晶体管 24b、 24c及24d全部呈截止状态。
并且,驱动IC 12构成为在显示主显示器13时,经由信号线57 供给脉冲状的控制信号VCOMACM至COM 16,并且在显示副显示器 22时,经由信号线58供给脉冲状的控制信号VCOMACS至COM 25。
并且,驱动IC12构成在驱动像点131a时,经由信号线44、晶 体管15b及信号线41,供给对应红色的影像信号Rl至R240至像点131a 的像素电极13c,在驱动像点132a时,经由信号线44、晶体管15c及 信号线42,供给对应绿色的影像信号Gl至G240至像点132a的像素 电极13c,在驱动像点133a时,经由信号线44、晶体管15d及信号线 43,供给对应蓝色的影像信号B1至B240至像点133a的像素电极13c。
并且,驱动IC12构成在驱动像点221a时,经由信号线44、晶 体管15b、信号线41、 30a、 51、晶体管24b及信号线48,供给对应红 色的影像信号Rl至R240至像点221 a的像素电极22c;在驱动像点222a 时,经由信号线44、晶体管15b、信号线41、 30a、 51、晶体管24c及 信号线49,供给对应绿色的影像信号Gl至G240至像点222a的像素 电极22c;在驱动像点223a时,经由信号线44、晶体管15b、信号线 41、 30a、 51、晶体管24d及信号线50,供给对应蓝色的影像信号Bl 至B240至像点223a的像素电极22c。
其次,参照图1至图4,就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 显示动作加以说明。
首先,如图1及图2所示,在只使主显示器13显示时,供给低电 位的致能信号RENBS、 GENBS及BENBS至信号线52、 53及54。由 此,由于副显示器22用的HSW 24的晶体管24b、 24c及24d呈截止 状态,所以在副显示器22的像点22a,不被供给影像信号Sl至S240。 并且,在副显示器22用的V扫描器23,不被供给当作驱动信号的启 动信号STVS、频率信号CKVS及致能信号VENBS。由此,由于V扫 描器23不被驱动,所以副显示器22的栅极线不被驱动。另外,在副 显示器22用的COM 25,不被供给脉冲状的控制信号VCOMACS。
另一方面,在主显示器13用的V扫描器14,供给有作为驱动信 号的启动信号STVM、频率信号CKVM及致能信号VENBM。由此, 由于V扫描器14被驱动,所以主显示器13的栅极线依序被驱动。并 且,由于高电位的致能信号RENBM、 GENBM及BENBM依序被供给 至信号线45、 46及47,所以主显示器13用的HSW15的晶体管15b、 15c及15d依序变成导通状态。另外,在主显示器13用的COM 16供 给有脉冲状的控制信号VCOMACM。
具体而言,通过在连接于V扫描器14的320条的栅极线依序供给 有高电位的信号,则连接于供给有高电位信号的栅极线的720个像点 13a的晶体管13b呈导通状态。此时,晶体管15b、 15c及15d,会依 致能信号RENBM、 GENBM及BENBM而依序呈导通状态。并且,在 晶体管15b呈导通状态时,影像信号Rl至R240被输出,在晶体管15c 呈导通状态时,影像信号G1至G240被输出,在晶体管15d呈导通状 态时,影像信号B1至B240被输出。
因而,可通过影像信号R1至R240经由信号线44、晶体管15b、 信号线41及晶体管13b供给至像点131a的像素电极13c,对连接于供 给有高电位信号的栅极线的像点131a进行影像信号Rl至R240的写 入。并且,可通过影像信号G1至G240经由信号线44、晶体管15c、 信号线42及晶体管13b供给至像点132a的像素电极13c,对连接于供 给有高电位信号的栅极线的像点132a进行影像信号Gl至G240的写 入。并且,可通过影像信号B1至B240经由信号线44、晶体管15d、 信号线43及晶体管13b供给至像点133a的像素电极13c,对连接于供 给有高电位信号的栅极线的像点133a进行影像信号Bl至B240的写 入。
其次,如图1及图3所示,在只使副显示器22显示时,供给高电 位的致能信号RENBM至信号线45,并且供给低电位的致能信号 GENBM及BENBM。由此,由于主显示器13用的HSW 15的晶体管 15b呈导通状态,并且晶体管15c及15d呈截止状态,所以可经由信号 线44、晶体管15b、信号线41、 30a及51供给影像信号Sl至S240至 HSW24。并且,在主显示器13用的V扫描器14,不被供给启动信号 STVM、频率信号CKVM及致能信号VENBM。由此,由于V扫描器 14不被驱动,所以主显示器13的栅极线不被驱动。另外,在主显示器 13用的COM 16,不被供给脉冲状的控制信号VCOMACM。
另一方面,在副显示器22用的V扫描器23,供给有启动信号 STVS、频率信号CKVS及致能信号VENBS。由此,由于V扫描器23 被驱动,所以副显示器22的栅极线依序被驱动。并且,由于高电位的 致能信号RENBS、 GENBS及BENBS依序被供给至信号线52、 53及 54,所以副显示器22用的HSW 24的晶体管24b、 24c及24d依序呈 导通状态。另外,在COM 25,供给有副显示器22用的脉冲状的控制 信号VCOMACS。
具体而言,通过在连接于V扫描器23的320条的栅极线依序供给 有高电位的信号,则连接于供给有高电位信号的栅极线的720个像点 22a的晶体管22b呈导通状态。此时,晶体管24b、 24c及24d,会因 致能信号RENBS、 GENBS及BENBS而依序呈导通状态。并且,在晶 体管24b呈导通状态时,影像信号Rl至R240被输出,在晶体管24c 呈导通状态时,影像信号G1至G240被输出,在晶体管24d呈导通状 态时,影像信号B1至B240被输出。
因而,可通过影像信号R1至R240经由信号线44、晶体管15b、 信号线41、 30a、 51、晶体管24b、信号线48及晶体管22b供给至像 点221a的像素电极22c,对连接于供给有高电位信号的栅极线的像点 221a进行影像信号Rl至R240的写入。并且,可通过影像信号Gl至 G240经由信号线44、晶体管15b、信号线41、 30a、 51、晶体管24c、 信号线49及晶体管22b供给至像点222a的像素电极22c,对连接于供 给有高电位信号的栅极线的像点222a进行影像信号Gl至G240的写 入。并且,可通过影像信号B1至B240经由信号线44、晶体管15b、 信号线41、 30a、 51、晶体管24d、信号线50及晶体管22b供给至像 点223a的像素电极22c,对连接于供给有高电位信号的栅极线的像点 223a进行影像信号Bl至B240的写入。
并且,如图1及图4所示,在使主显示器13及副显示器22的双 方显示时,可交互地反复进行只有使上述的主显示器13显示的动作、 与只有使副显示器22显示的动作。另外,在该情况,即使在进行使主 显示器13显示的动作时,也可供给脉冲状的控制信号VCOMACS至 COM 25,并且即使在进行使副显示器22显示的动作时,也可供给脉 冲状的控制信号VCOMACM至COM 16。由此,即使在对主显示器13
的像点13a进行写入的期间也可维持副显示器22的显示,并且即使在 对副显示器22的像点22a进行写入的期间也可维持主显示器13的显 示。在该情况,若在每1/120秒交互地反复进行对主显示器13的写入、 和对副显示器22的写入,则可使使用者辨识为主显示器13及副显示 器22同时保持显示。
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设置也具有作为用以将从驱 动IC 12输出的影像信号Sl至S240供给至副显示器22的信号线功能 的信号线41;利用时间分割来切换经由信号线41所供给的影像信号 Sl至S240的HSW 24;用以将由HSW 24所切换的影像信号Rl至 R240、 Gl至G240及Bl至B240供给至副显示器22的信号线48、 49 及50;以及用以电性连接主显示器13与副显示器22的FPC30;并且 以包含用以将从信号线41供给的影像信号Sl至S240供给至HSW 24 的信号线30a的方式构成FPC 30,即可通过具有时间分割功能的HSW 24,来将信号线41的条数形成比信号线48、 49及50少。由此,由于 可减少连接主显示器13与副显示器22的FPC 30的信号线30a的条数, 所以即使在副显示器22的像素224a的数目多的情况,也可抑制形成 于FPC 30的信号线30a间的间隔变小。结果,可抑制难以在FPC 30 形成信号线30a的不便情况发生。
并且,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利用时间分割来切换从驱动IC 12输出的影像信号Sl至S240并供给至信号线41 、42及43的HSW 15, 即可通过具有时间分割功能的HSW 15,减少用以将从驱动IC 12输出 的影像信号Sl至S240供给至主显示器13的信号线44的条数。
并且,通过依HSW 24的时间分割而分割后的影像信号Rl至 R240、 Gl至G240及Bl至B240的数目、与依HSW 15的时间分割而 分割后的影像信号Rl至R240、 Gl至G240及Bl至B240的数目为相 同,则由于可使用相同的开关电路作为HSW 15及24,所以可使控制 HSW15及24的方法共通化。由此,可简化控制HSW15及24的驱动 IC12的电路构成。
并且,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将控制HSW 15用的致能信号 RENBM、 GENBM及BENBM从驱动IC 12供给至HSW 15的三条信 号线45、 46及47,以及将控制HSW24用的致能信号RENBS、 GENBS
及BENBS从驱动IC 12供给至HSW 24的三条信号线52、 53及54, 即可通过驱动IC 12容易地控制HSW 15及24。
并且,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配置有驱动IC 12及主显示器 13的主衬底10,即可縮短用以从驱动IC 12供给各个信号至主显示器 13的信号线44、 45、 46、 47、 55及57,并且可谋求液晶显示装置的 小型化。
并且,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将驱动IC 12构成为在使副显示器 22显示时,于信号线41、 42及43之中,只使与用以将副显示器22 用的信号供给至副显示器22的信号线41相对应的HSW 15的开关15b 呈导通状态,则由于用以将副显示器22用的信号供给至副显示器22 的信号线41以外的信号线42及43呈截止状态,所以可确实地只使副 显示器22驱动。
并且,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构成为将主显示器13及副显示器22 分别包含用以对液晶13e及22e施加电压的对向电极13d及22d,并且 构成为还具备控制施加在主显示器13的对向电极13d的电压的COM 16、与控制施加在副显示器22的对向电极22d的电压的COM25,且 在使主显示器13及副显示器22显示时,将COM 16控制成即使在不 仅使主显示器13进行显示的动作,也使副显示器22进行显示的动作 时供给电压信号至对向电极13d,并且将COM 25控制成即使在不仅使 副显示器22进行显示的动作,也使主显示器13进行显示的动作时供 给电压信号至对向电极22d,则即使在使主显示器13进行显示的动作 时也可维持副显示器22的显示,并且即使在使副显示器22进行显示 的动作时也可维持主显示器13的显示。因而,对使用者可使其辨识主 显示器13及副显示器22均在显示。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5,就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对 HSW 74将影像信号Sl至S240分割成六个影像信号R,l至R,120、G,1 至G,120、 B!1至B,120、 1121至112120、 G21至G2120及B21至B2120 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加以说明。
如图5所示,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主衬底60、 及副衬底70。另夕卜,主衬底60及副衬底70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一衬
底"及"第二衬底"的一例。并且,主衬底60与副衬底70经由FPC(软 性印刷配线板)30而电性连接。
在主衬底60上设有主显示器13、 V扫描器(垂直扫描器)14、 HSW(水平开关)15、 COM16及驱动IC62。并且,驱动IC62通过玻 璃覆晶封装方式,设在主衬底60。另外,驱动IC 62为本发明的"驱 动电路"的一例。
在副衬底70上设有副显示器22、 V扫描器(垂直扫描器)23、连 接有副显示器22的信号线48、 49、 50、 90、 91及92的HSW(水平开 关)74以及COM25。另外,HSW74为本发明的"第一开关电路"的 一例。并且,信号线90、 91及92为本发明的"第二信号线"的一例。 并且,副显示器22的像点22a包含源极/漏极的一方连接在信号线 48、 49、 50、 90、 91及92的晶体管22b。
在此,第二实施方式中,设在副衬底70的HSW74利用时间分割 来分割从信号线51供给的信号,并且为了将该被分割的信号切换供给 至信号线48、 49、 50、卯、91及92而设。并且,HSW74分别连接有 120条的信号线48、 49、 50、 90、 91及92,并且具有120个开关74a。 该开关74a包含由具有由低温多晶硅构成的主动层的TFT所构成的n 型晶体管24b至24g。并且,晶体管24b至24g将其源极/漏极的一方 分别连接在信号线48、 49、 50、 90、 91及92,并且源极/漏极的另一 方连接在信号线51。并且,在晶体管24b至24g的栅极分别连接有信 号线52、 53、 54、 93、 94及95。并且,开关74a构成为在副显示器 22被驱动时,晶体管24b至24g依序呈导通状态,并且在主显示器13 被驱动时,晶体管24b至24g全部呈截止状态。另夕卜,HSW74为本发 明的"第一开关电路"的一例。并且,信号线93、 94及95为本发明 的"第四信号线"的一例。
并且,第二实施方式中,在FPC30形成有120条用以连接信号线 41与信号线51的信号线30a。
并且,第二实施方式中,设在主衬底60的驱动IC62具有输出如 下信号的功能,该信号包含启动信号STVM、频率信号CKVM、致 能信号VENBM、扫描方向切换信号CSVM、启动信号STVS、频率信 号CKVS、致能信号VENBS、扫描方向切换信号CSVS、致能信号
RENBM、 GENBM、 BENBM、控制信号VCOMACM及VCOMACS; 用以控制HSW 74的致能信号RENB1S 、 GENBIS 、 BENB1S 、 RENB2S 、 GENB2S及BENB2S;以及用以控制主显示器13的影像信号Sl至S240 或用以控制副显示器22的影像信号S1至S120。另外,控制该副显示 器22的影像信号Sl至S120构成为具有影像信号R,l至Ra20、 G,l 至G,120、B,1至B,120 、 R21至R2120、 G21至02120及821至82120, 并且藉HSW74进行时间分割,藉以分别供给影像信号R,l至R,120、 G!l至GJ20、 至B!120 、 R21至R2120、 G21至G2120及B21至 B2l20至信号线48、 49、 50、 90、 91及92。
并且,第二实施方式中,致能信号RENB1S、 GENB1S、 BENB1S、 RENB2S、 GENB2S及BENB2S构成分别经由信号线52、 53、 54、 93、 94及95而供给至HSW 74的晶体管24b至24g的栅极。具体而言,驱 动IC 62构成为在驱动副显示器22时,将高电位的致能信号RENB1S、 GENB1S、 BENB1S、 RENB2S、 GENB2S及BENB2S依序供给至信号 线52、 53、 54、 93、 94及95,藉以依序使晶体管24b至24g逐个呈导 通状态。并且,驱动IC 62构成为在驱动主显示器13时,将低电位的 致能信号RENB1S、GENB1S、BENB1S、RENB2S、GENB2S及BENB2S 供给至信号线52、 53、 54、 93、 94及95,藉以使晶体管24b至24g 全部呈截止状态。
并且,驱动IC 62构成为在驱动连接于信号线48的像点221a时, 经由信号线44、晶体管15b、信号线41、 30a、 51、晶体管24b及信号 线48,供给对应红色的影像信号R,l至R,120至像点221a的像素电极 22c,在驱动连接于信号线49的像点222a时,经由信号线44、晶体管 15b、信号线41、 30a、 51、晶体管24c及信号线49,供给对应绿色的 影像信号至G!120至像点222a的像素电极22c,在驱动连接于信 号线50的像点223a时,经由信号线44、晶体管15b、信号线41、 30a、 51、晶体管24d及信号线50,供给对应蓝色的影像信号B,l至B"20 至像点223a的像素电极13c。
并且,驱动IC 62构成为在驱动连接于信号线90的像点221a时, 经由信号线44、晶体管15b、信号线41、 30a、 51、晶体管24e及信号 线90,供给对应红色的影像信号R21至R2120至像点221a的像素电极
22c,在驱动连接于信号线91的像点222a时,经由信号线44、晶体管 15b、信号线41、 30a、 51、晶体管24f及信号线91,供给对应绿色的 影像信号G21至G2120至像点222a的像素电极22c,在驱动连接于信 号线92的像点223a时,经由信号线44、晶体管15b、信号线41、 30a、 51、晶体管24g及信号线92,供给对应蓝色的影像信号B21至B2120 至像点223a的像素电极13c。
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动作与上述第一实施 方式相同。
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面所述,由于通过设置将影像信号SI至 S120分割成六个影像信号R,1至Ra20、G,1至G!120、B"至B,120 、 R21至R2120、 G21至G2120及B21至B2120K的HSW 74,即可将形成 于FPC 30的信号线30a的条数设成120条,所以可设成为第一实施方 式的1/2。由此,更可抑制FPC30的信号线30a的条数增加。
并且,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构成为将由副显示器22侧的HSW 74 的时间分割而分割后的信号的数目,形成比由主显示器13侧的HSW15 的时间分割而分割后的信号的数目多,由于HSW 74相比于HSW 15, 利用时间分割来分割更多的信号,所以相对地可由更少条数的信号线 30a来对副显示器22供给信号。因而,更可抑制信号线的条数增加。
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6,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就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不 同,且在主衬底110及副衬底120未配置有V扫描器的液晶显示装置 的构成加以说明。
如图6所示,该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主衬底IIO、 及副衬底120。另夕卜,主衬底IIO及副衬底120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一 衬底"及"第二衬底"的一例。并且,主衬底110与副衬底120通过 FPC(软性印刷配线板)30而电性连接。
在主衬底110上设有驱动IC112;像点113a配置成矩阵状的主 显示器113; HSW(水平开关)15;以及COM16。并且,驱动IC112利 用玻璃覆晶封装方式,设在主衬底110。另外,主显示器113为本发明 的"第一显示部"的一例,而驱动IC 112为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的一例。
并且,主显示器113的各个像点113a的构成,包含源极/漏极的 一方连接在信号线41、 42或43,并且栅极连接在栅极线的n型晶体管 113b;像素电极13c;对向电极13d;液晶13e;以及辅助电容13f。并 且,晶体管113b的源极/漏极的另一方连接在像素电极13c、和辅助电 容13f的一方的电极。该晶体管113b,是由具有由非晶硅(amorphous silicon)构成的主动层的TFT(薄膜晶体管)所构成。
并且, 一个像素513a是由像点113a之中,由彩色滤光片(未图示) 构成可发出红色(R)光的像点213a、由彩色滤光片(未图示)构成可发出 绿色(G)光的像点313a、及由彩色滤光片(未图示)构成可发出蓝色(B) 光的像点413a所构成。并且,像点213a、 313a及413a分别连接在信 号线41、 42及43。另外,在主显示器113配置有320X240个的像素 513a。由此,在驱动IC 112可分别经由信号线59a而连接有320条的 栅极线。另外,信号线59a为本发明的"第八信号线"的一例。
在副衬底120上,设有像点122a配置成矩阵状的副显示器122; HSW沐平开关)24;以及COM25。另外,副显示器122为本发明的"第 二显示部"的一例。
并且,副显示器122的各个像点122a的构成包含源极/漏极的一 方连接在信号线48、 49或50,并且栅极连接在栅极线的n型晶体管 122b;像素电极22c;对向电极22d;液晶22e;以及辅助电容22f。并 且,晶体管122b的源极/漏极的另一方连接在像素电极22c、和辅助电 容22f的一方的电极。该晶体管122b是由具有由非晶硅构成的主动层 的TFT所构成。
并且, 一个像素622a是由像点122a之中,由彩色滤光片(未图示) 构成可发出红色(R)光的像点322a、由彩色滤光片(未图示)构成可发出 绿色(G)光的像点422a、及由彩色滤光片(未图示)构成可发出蓝色(B) 光的像点522a所构成。并且,像点322a、 422a及522a分别连接在信 号线48、 49及50。另外,在副显示器122配置有320X240个的像素 622a。由此,在驱动IC 112可分别经由信号线59b而连接有320条的 栅极线。另外,信号线59b为本发明的"第九信号线"的一例。
并且,第三实施方式中,设在主衬底110的驱动IC 112具有输出
如下信号的功能,该信号包含用以控制主显示器113的栅极线的控
制信号GATEM;用以控制副显示器122的栅极线的控制信号GATES; 致能信号RENBM、 GENBM、 BENBM、 RENBS、 GENBS、 BENBS、 控制信号VCOMACM、 VCOMACS及影像信号Sl至S240。
并且,第三实施方式中,驱动IC 112构成为在驱动主显示器113 时,将高电位的控制信号GATEM依序供给至主显示器113的栅极线, 并且在驱动副显示器122时,将高电位的控制信号GATES依序供给至 副显示器122的栅极线。另外,图6中,为了简化起见,虽然只显示 连接有主显示器113的各个栅极线的一条信号线59a,作为控制信号 GATEM用的信号线,但是实际上,设有分别连接有主显示器113的 320条的各个栅极线的320条的信号线59a。同样地,图6中,虽然只 显示连接有副显示器122的各个栅极线的一条信号线59b,作为控制信 号GATES用的信号线,但是实际上,设有分别连接有副显示器122的 320条的各个栅极线的320条的信号线59b。
其次,参照图6及图7,就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 显示动作加以说明。
首先,如图6所示,在只显示主显示器113时,与上述第一实施 方式同样,在副显示器122的像点122a,不供给影像信号S1至S240。 并且,由于在副显示器122的栅极线不供给高电位的控制信号GATES, 所以副显示器122的栅极线不会驱动。
而且,由于高电位的控制信号GATEM依序被供给至主显示器113 的栅极线,所以主显示器113的栅极线依序被驱动。并且,与上述第 一实施方式同样,由于HSW15的晶体管15b、 15c及15d依序呈导通 状态,所以可对像点213a、 313a及413a进行写入。
其次,在只显示副显示器122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HSW 15的晶体管15b呈导通状态,并且晶体管15c及15d呈截止状态。由 此,可经由信号线44、晶体管15b、信号线41、 30a及51供给影像信 号Sl至S240到HSW24。并且,由于在主显示器113未供给高电位的 控制信号GATEM,所以主显示器113的栅极线不驱动。
而且,由于高电位的控制信号GATES依序被供给至副显示器122 的栅极线,所以副显示器122的栅极线依序被驱动。并且,与上述第
一实施方式同样,由于HSW24的晶体管24b、 24c及24d依序呈导通 状态,所以可对像点322a、 422a及522a进行写入。
并且,如图6及图7所示,在使主显示器113及副显示器122的 双方显示时,可交互地反复进行只使上述的主显示器113显示的动作、 及只使副显示器122显示的动作。该情况时,若交互地以每1/120秒反 复进行对主显示器113的写入、及对副显示器122的写入,则可使使 用者辨识主显示器113及副显示器122皆为保持显示。
第三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设置输出用以控制主显示器U3 的栅极线的控制信号GATEM、及用以控制副显示器122的栅极线的控 制信号GATES的驱动IC 112,则与在衬底设置用以驱动栅极线的V扫 描器的情况不同,可抑制主衬底110及副衬底120的构成复杂化。
另外,第三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此次所揭示的实施方式,所有点应视为例示而非限制。本 发明的范围,并非依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是依权利要求范围所示, 进而涵盖与权利要求范围均等的意思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例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虽显示主显示器的 像素数、与副显示器的像素数为相同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主显示器的像素数、与副显示器的像素数也可为不同。
并且,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虽显示液晶显示装 置作为显示装置的一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具备多个显 示部的显示装置,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有机EL(电激发光)显示装置等 其它显示装置中。
并且,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虽显示设置由低温 多晶硅构成的TFT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设置由低温 多晶硅以外的非晶硅或高温多晶硅等构成的TFT。同样地,上述第三 实施方式中,虽显示设置由非晶硅构成的TFT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 不限于此,也可设置由非晶硅以外的低温多晶硅或高温多晶硅等构成 的TFT。
并且,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虽显示利用玻璃覆 晶封装方式,将驱动IC设在主衬底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也可利用系统整合玻璃衬底(system on glass)方式,将驱动IC设在主衬
底。并且,也可利用巻带式封装(Tape Carrier Package)方式,将驱动IC 设在FPC上。
并且,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虽显示将信号线41 与FPC 30的信号线30a相连接,藉以将从驱动IC输出的影像信号经 由信号线41供给至副显示器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将
信号线42或43与FPC 30的信号线30a相连接,藉以将从驱动IC输 出的影像信号经由信号线42或43供给至副显示器。
并且,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中,虽显示将影像信号 Sl至S240时间分割成影像信号Rl至R240、G1至G240及Bl至B240 的三个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将影像信号时间分割成 二个或四个以上。
并且,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虽显示设置利用时 间分割切换从驱动IC输出的信号并供给至主显示器的HSW的例子,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不设置主显示器用的HSW,且不用时间 分割从驱动IC输出的信号而直接供给至主显示器。
并且,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虽显示将具有三端 子组件的晶体管的像点形成于主显示器及副显示器的例子,但是本发 明并不限于此,也可将具有二端子组件的二极管的像点形成于主显示 器及副显示器。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显示部;第二显示部;一个驱动电路,其驱动上述第一显示部及上述第二显示部;多条第一信号线,用以将从上述驱动电路输出的信号供给至上述第一显示部,并且该信号线的一部分具有将从上述驱动电路输出的信号供给至上述第二显示部的信号线功能;第一开关电路,其设在上述第二显示部侧,且利用时间分割来切换经由上述第一信号线的一部分所供给的上述第二显示部用的信号;以及多条第二信号线,其用以将由上述第一开关电路所切换的上述第二显示部用的信号供给至上述第二显示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以电性连接上述第一显示部与上述第二显示部的配线衬底;上述配线衬底,包含将经由上述第一信号线的一部分所供给的上 述第二显示部用的信号供给至上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多条第三信号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二开关电路,其设在上述第一显示部侧,且利用时间分割来切换从上述驱动电路所输出的信号并供给至上述第一信号线。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第二显示部侧的第一开关电路的时间分割所分割后的信号数目,与由上述第一显示部侧的第二开关电路的时间分割所分割后的 信号数目相同。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第二显示部侧的第一开关电路的时间分割所分割后的信号 数目,比由上述第一显示部侧的第二开关电路的时间分割所分割后的 信号数目多。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多条第四信号线,其用以将控制上述第一开关电路用的信号从上述驱动电路供给至上述第一开关电路;及多条第五信号线,其用以将控制上述第二开关电路用的信号从上 述驱动电路供给至上述第二开关电路。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电路,作如下控制,在使上述第二显示部进行显示时,利用上述第一显示部侧的第二开关电路将上述第二显示部用的信号供 给至上述第一信号线的一部分,并且利用上述第二显示部侧的第一开 关电路来切换经由上述第一信号线的一部分所供给的上述第二显示部 用的信号并供给至上述第二信号线。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开关电路,包含分别对应多条第一信号线的多个开关部; 上述驱动电路,在使上述第二显示部进行显示时,于上述多条第一信号线中,只使对应上述一部分的第一信号线的上述第二开关电路 的开关部呈导通状态。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电路,作如下控制,在使上述第一显示部进行显示时,利用上述第一显示部侧的第二开关电路来切换上述第一显示部用的信 号并供给至上述第一信号线,并且使上述第二显示部侧的第一开关电 路呈截止状态。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电路,作如下控制,在使上述第一显示部及上述第二显 示部进行显示时,交互地反复进行利用上述第一显示部侧的第二开关 电路将上述第二显示部用的信号供给至上述第一信号线的一部分,并 且利用上述第二显示部侧的第一开关电路来切换经由上述第一信号线 的一部分所供给的上述第二显示部用的信号并供给至上述第二信号线 的动作;以及利用上述第一显示部侧的第二开关电路来切换上述第一 显示部用的信号并供给至上述第一信号线,并且使上述第二显示部侧 的第一开关电路呈截止状态的动作。
11.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显示部及上述第二显示部,分别包含用以施加电压至液晶的对向电极;并且,该显示装置还具备控制施加至上述第一显示部的对向电极的电压 的第一电极控制部、以及控制施加至上述第二显示部的对向电极的电 压的第二电极控制部,且作如下控制,在使上述第一显示部及上述第二显示部进行显示时, 上述第一电极控制部,在进行不仅使上述第一显示部作显示并使上述 第二显示部作显示的动作的情况时,也对上述对向电极供给电压信号, 并且上述第二电极控制部,在进行不仅使上述第二显示部作显示并使 上述第一显示部作显示的动作的情况时,也对上述对向电极供给电压 信号。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设有上述第一显示部的第一衬底;以及 设有上述第二显示部的第二衬底;在上述第一衬底,还配置有上述驱动电路。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信号线设在上述第一衬底上,并且上述第二信号线设在 上述第二衬底上。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连结线,其设在上述第二衬底上,且经由上述第三信号线 连结上述第一信号线的一部分与上述第二信号线。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条第一信号线,分别包含传输对应红色信号的红色信号传输线、传输对应绿色信号的绿色信号传输线、及传输对应蓝色信号的 蓝色信号传输线;用以将上述第二显示部用的信号供给至上述第二显示部的上述一 部分的第一信号线,是由上述红色信号传输线、上述绿色信号传输线 及上述蓝色信号传输线中的任一条信号线所构成。
1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三信号线的数目,为上述第二信号线的数目的三分之一的数目。
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第一栅极线扫描电路,其设在上述第一显示部,用以扫描上述第一显示部的栅极线;第二栅极线扫描电路,其设在上述第二显示部,用以扫描上述第 二显示部的栅极线;第六信号线,其从上述驱动电路,将用以驱动上述第一栅极线扫 描电路的信号供给至上述第一栅极线扫描电路;以及第七信号线,其从上述驱动电路,将用以驱动上述第二栅极线扫 描电路的信号供给至上述第二栅极线扫描电路。
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第八信号线,其从上述驱动电路直接连接至上述第一显示部的栅极线,并且将信号供给至上述第一显示部的栅极线;以及第九信号线,其从上述驱动电路直接连接至上述第二显示部的栅 极线,并且将信号供给至上述第二显示部的栅极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第一显示部及第二显示部;第一信号线,其具有作为信号线的功能,该信号线用以将从驱动电路输出的信号供给至第一显示部,并且将一部分从驱动电路输出的信号供给至第二显示部;第一开关电路,其利用时间分割来切换由第一信号线所供给的信号;以及第二信号线,其将信号供给至第二显示部。
文档编号G02F1/133GK101174046SQ200710166640
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1日
发明者安田仁志 申请人:爱普生映像元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